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事谋略学-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友好的邻国较多、边界关系复杂的国家,受战争的威胁较大。地处世界战
略交通要冲或资源丰富的弱国,则常受超级大国争霸之害。
     国家幅员、人口、资源等情况对进行战争有重大关系。广阔的空间,可以使军队有回旋的余地,兵力兵器便于机动。这无论在国内战争还是在对付外来侵略的战争中,都是一个有利条件。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开始革命力量很弱小。但由于中国领土广大,革命力量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有利于到处发展革命力量,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敌决战,同敌人绕圈子,以疲惫、消耗敌人,最后战而胜之。1812年拿破仑征俄时,法军占有明显优势。但俄国有广阔的空间。俄国在退却中拉长法军竹战线,争取不利于法军远征的寒冷季节,挫败法军歼灭俄军主力和逼迫俄军求和的目的,最终使法军大败。中国在历史上虽然遭受过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和侵略,但是没有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能够完全并吞中国。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足以支持长期战争的资源,有雄厚的战争潜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战争空间太大,对于进攻者和防御者来说,都有不科的因素,如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周密的协调保障等,这也对谋略家的全面筹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地形因素
     地形是战争千变万化的条件中相对不变的因素。《孙子》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百战奇法》则进一步指出:“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它还认为,在敌人有可能被击败和我军有可能打胜仗的情况下,“但不得地利之助,则亦不全胜”。可见,掌握“地利之助”,乃是实现“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和获得“全胜”的重要客观条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说,地形对战争“几乎始终是有影响的。”在我国战争史上,楚汉
①  《大战略》,战士出版社1978 年1 月第1 版第311 页。
战争,刘邦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选择成皋、荥阳的险要地势,采取持久防御的战略,终于由弱变强,在其他战场的有利配合下,全歼了项羽的楚军。我军作战,历来重视和利用地形。例如,抗日战争开始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故”战略,解放战争初期选择大别山地区实施战略进攻,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地形的利弊往往是共存的,必须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不利的一面。
地形有利时,往往容易使指挥员陷入盲目乐观,忽视对方可能克服不利因素
的能力,造成指挥失误。二次大战中,法军对阿登山区的疏忽,日军对大兴
安岭的依赖,都是这方面的典型实例。戚继光说:“彼来此往,险者共之。”
①就是说,地形对我有利时,也可能对敌人有利;地形对敌人有危险时,也可能对我有危险。反之亦然。历史证明,一些最易守难攻的地形,常常被对方攻破。所以,将帅必须懂得“兵因地而强”,“地因兵而固”的辩证道理,正确地分析和运用地形。地形的相对不变。有时也容易使人忽视地形的变化。1943年11月,美军第二海军陆战师进攻日军占领下的太平洋珊瑚岛塔拉瓦,他们使用的海图是一百多年前绘制的,而百年后该岛珊瑚水螅繁衍堆积,航道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美军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结果登陆艇不能靠岸,士兵只得在远离岸边的地方涉水登陆,暴露在日军火力面前,成为日军火力射击的目标。
(四)气象因素
气象对谋略也有重要影响。风、云、雨、雪、雾、干、湿、冷、热、潮、
汐等变幻万般的气象条件,始终制约和影响着作战双方的行动。孙武曾把“阴
阳、寒暑、时制”作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百战奇法》也专门论述
过各种不同气候下的作战方式问题。早在冷兵器时代,气象就显示了它与军
事谋略的不解之缘。5000多年前,就有蚩尤利用大雾与黄帝作战的传说;赤
壁之战,孙刘联军利用东风,火烧战船,大破曹军,唐代名将李愬利用暴风
雪夜袭蔡州,兵不血刃就活捉了毫无戒备的吴元济;明代名将戚继光利用潮
汐、山洪歼灭倭寇;郑成功利用大雾渡海,收复台湾,等等。现代条件下,
由于军兵种多、武器装备技术复杂,气象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更加突出,而随
着科学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也为军事谋略更加充分和自觉地利用气象因素
创造了条件。与地形因素相反,气象因素是作战环境中最富可变性的一种因
素。
在战争中,气象并不总是偏袒哪一方,它或是对己有利,或是对彼有利;
或是基本有利中又包含着不利,在基本不利中又包含着化害为利的因素。对
气象的运用,显示出指挥员的谋略智慧。例如,大雨对作战有害也有利。1947
年8月,三门峡地区一连下了几场雨,使黄河河水猛涨。我刘邓大军抓住这
一时机,利用夜暗和大浪的喧闹声,把偷渡与强渡相结合,仅用了半个小时,
就突破了黄河天险,挺进中原。战争实践证明,作战不可能总是在有利的气
象中进行,相反却常常在不利的气象中进行,这是由于气象对敌我双方影响
的两重性决定的,对我有利的气象,往往对敌也有利,对我不利的气象往往
也会给敌造成困难。所以,有时为了出其不意给敌造成更大的困难,还必须
选择不良甚至恶劣的气象条件作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广泛用于军事领域,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技术越来
①  《明经世文编》。
越复杂,尤其是导弹、核武器、激光武器及其它新式武器的使用,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更大。充分利用气象条件对某些武器系统的制约,是谋略制胜的重要条件。在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都使用了具有80 年代水平的先进武器系统。而双方又都在利用气象条件加强给对方的打击。5月4日,阿根廷空军成功地利用复杂气象条件作掩护,击沉了英国的现代化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当时,低云罩夭,云高150米,能见度400米,海面风浪很大。恶劣天气对英舰上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系统干扰很大,使英舰未能发现来袭的阿机。5月20日,英军开始对马岛的登陆作战,也是利用了当时天气恶劣,不利于阿空军飞机作战的时机。
     (五)时间因素
     战争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时间对战争的准备,故机的选择、力量的运用乃至战争的胜负,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古往今来的军事家都十分重视时间对谋略的影响。在现代战争中,时间节奏加快、速度提高、准确性增强,军事价值增大,对时间的筹划显得更为重要。
     军事谋略对时间筹划的基本要求,是赢得时间。《孙子》说:“兵之情主速”。恩格斯说:“正如在商业上说‘时间就是金钱’一样,在战争中也可以说‘时间就是军队’。”①赢得时间的谋略手段很多,如先敌筹划,先发制人,突然袭击;迟滞敌人,调动敌人,消耗敌人;以空间换取时间等。
     捕捉、利用和创造战机。是军事谋略对时间运筹的关键性问题。所谓乘间取利,以疾掩迟,以逸待劳等等,都蕴含着捕捉和利用战机的问题。而后发制人,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等,都蕴含着等待或创造战机的问题。战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时效性。战机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敌人决策错误,暴露了弱点,出现了矛盾,疏于戒备,态势不利等等。当出现了有利战机时,要能够识机善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取对策。在敌人无隙可乘时,则要持重待机,并积极创造战机。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第534 页。
第六章谋略与新的军事技术
     每个民族、每一时代的军事谋略思想,是这个民族和这一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和战争实践的产物。军事技术作为战争活动的物质条件之一,它不仅决定着各个民族和各个时代的战术,而且也对军事谋略的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运用
     (一)新的军事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60年代末期开始的被人称为:‘第三次浪潮”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军事斗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特别是激烈进行军备竞赛的超级大国,竞相把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用于军事领域,推动军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主要表现在:
     1、核武器的膨胀。自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两枚原子弹,造成数十万人伤亡之后的40 多年来,尽管没有发生过核战争,但核武器有增无减,急剧膨胀。总当量在180亿吨左右的近5万枚核弹。使核恐怖的阴云笼罩着世界,世间每人都面临着当量几吨TNT 的灾难性危险。这对当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导弹和反导弹武器的发展。导弹武器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了三代,成为各主要国家陆海空三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其中的核导弹,射程远、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是武器发展中的又一次质的飞跃。80 年代以来,美、苏等主要国家在加紧改进第三代导弹核武器的同时,又开始研制生存能力更强、精度更高的新一代导弹。
     自从导弹核武器出现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寻求反导措施。由于反导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尖端技术系统,一时进展不大,跟不上导弹突防技术发展的步伐。美国在70年代就撤除了其极不完善的反导系统,据说目前仅苏联在莫斯科周围部署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反导系统。1981年里根总统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企图用一系列新技术建立一个有效反导防御系统的计划。
     3、军事航天器的崛起。据有关统计,截止1989年12月底,各国射入宇宙空间的各种航天器共3954个,其中70%以上为军用航天器。它们披广泛地用于侦察、通信、导航、测地、军事气象及反卫星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侦察、通信和指挥控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地面、海上和空中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4、常规武器的现代化。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主要着眼于提高火力、机动力、生存力和后勤支援能力。地面部队在摩托化的基础上向装甲化、自行化和空中机动的方向发展。地地战术导弹大量装备部队,火炮射程普遍增大,火控器材大为改进,在实战中可组成远近、陆空、点面结合的火力配系。在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中,导弹已成为主要的舰载武器,弹道导弹核潜艇已成为核大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组成部分。现代大、中型水面舰艇普遍采用了燃气轮机,提高了快速启动能力。采用核动力的潜艇提高了其续航力和隐蔽性,空军的飞机由于飞机设计、机载武器和电子设备的不断改进,大大提高了打击能力、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现代作战飞机大都装有抗干扰能力强的多功熊火控雷达、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系统,能自动进行搜索、跟踪、目标捕获、测距、制导和敌我识别及信息传输、显示和数据处理。新型歼击机驾驶员无须环视仪表即可从乎视或下视显示器中获得所需信息。
     5、电子化军事指挥系统,即CI的建立。它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把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等功能联为一体,实现了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显示和辅助决策的自动化,使指挥员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不失时机地指挥部队作战,是“军事力量的倍增器”。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微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隐形、激光、能源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突破,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兴未艾。
     (二)新的军事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规模的战争没有发生,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已发生180余场。这些战争,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新的军事技术,被称之为现代战争的缩影,显露出了高技术战争的端倪,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1、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4月2日——6月4日)——海战的新模式。在此次战争中,双方使用的现代化武器,英方主要有:核潜艇、轻型航空母舰,“海鹞”、“鹞”、“火神”式飞机,“山猫”、“海王”式直升机,C…130 运输机,“虎鱼”式鱼雷;“海鸥”式空对舰导弹和“轻剑”、“海浪”、“海标枪”、“海猎”式防空导弹等。阿方主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