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法国-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下,成就为叱咤欧洲、震惊世界的巨人。
  1793年10月下旬,法国革命军攻打土伦城中的保皇军,此时,拿破仑这个小军官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作战方案,这个大胆而详细的计划赢得
  了军方高层的一致同意,最终获得了批准。
  12月14日,对土伦的战斗打响了。法军的行动不很顺利,士气有些低落,此时,指挥预备军的拿破仑赶到,砥砺士气,终于拿下一座关键
  炮台。随后,一切按照拿破仑的设想进行,顺利拿下土伦。
  在一份上呈革命政府的报告中这样说:“用文字无法形容拿破仑的功劳,他有伟大的知识及同样伟大的智慧、勇气,而这些话对于此稀世
  名将还不过是一种空泛的描写而已。”
  不久,拿破仑被破格提升为炮兵少将旅司令官,而此时,一战成名的他年仅24岁。
  1796年~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不仅打得奥地利胆战心惊,而且瓦解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并为法国攫取了数
  千万里弗尔的金钱。
  当他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时,督政府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他。然而,督政府也颇为忌惮这位常胜将军,将他派往遥远的埃及。而对拿
  破仑来说,这正是他所期望的。这场战争一方面;可以施展他的军事才华,另一方面,可以让他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地位。
  1798年5月,拿破仑率领3。8万名陆军、1。6万名水兵以及180余名学者分乘300多艘舰船,离开土伦港,开始了远征埃及之旅。
  7月20日,距离开罗仍有18英里时,他看到了埃及金字塔。当拿破仑来到金字塔下,巨大的塔身与他矮小的身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油然而
  生“5000年的历史在俯看着我”的沧然之感。
  而另外的一种说法则是,当看到这些金字塔时,拿破仑手执马鞭,对他的士兵说:“士兵们,5000年的历史和古埃及的法老在注视着你们
  ,前进吧,去征服他们!”
  这些都是典型的拿破仑式的语言,这位伟大的统帅的血液中似乎有着艺术家的激情和征服者的欲望,他将战争视为艺术,将征服视为生命
  ,而这种特质贯穿了他的一生,并极大地影响了世界。
  在埃及,拿破仑虽然赢得过几次胜利,但也渐渐陷入困境,疲惫的部队伤亡不小。但拿破仑对他的埃及之行似乎颇为满意,他说:“在埃及
  渡过的时光,是我生命中最为喜悦的……在埃及我发现自己丝毫未受到使人厌倦的文明之拘束。我梦想到各种事物,并且看出我所梦想的一切
  如何能成为事实。我创造了一个宗教。我想像着自己正迈向亚洲的路途上,骑一匹白象,裹着头巾,捧着一本崭新的《可兰经》……”
  当然,拿破仑不会如此长期地沉迷于埃及风情和幻想之中,他时刻关注着巴黎的动静。1799年8月,拿破仑敏锐地感觉到历史的机遇在向他
  招手,他撇下部队,冒着会被英国海军发现的危险,带领几百精锐秘密启程回国。
  1799年10月9日和10日,即共和历雾月18日和19日,在资产阶级政客和一些军官的支持下,拿破仑发动了政变,他首先得到了巴黎军队总司
  令的职务。然而,他提出的修改宪法的要求被拒绝,于是他显露了他的铁腕,他带兵强行驱散了议会两院。然后,拿破仑纠集一些屈从的议会
  代表,通过决议,把政权交给三个执政官:拿破仑、西耶斯和另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罗歇·迪科。史称“雾月政变”。
  政变之后的1个月,选举首席执政官,人们普遍认为以西耶斯的资历肯定当选首席执政官,西耶斯自己似乎也胸有成竹。但是,当投票开始

  的时候,拿破仑忽然将投票箱推倒,把选票付之一炬,随后,以谦恭的神态对西耶斯说,大家不必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了,凭借西耶斯的资历
  和声望,几位执政官完全可以由他直接指定,并请他首先指定一位首席执政官。
  西耶斯神色大变,虽然,他对此职位垂涎已久,但是,按照谦虚的美德和政坛的风尚,似乎不太好直接指定自己为首席执政官。大庭广众
  之下,西耶斯只好建议由拿破仑担任。
  首席执政官的选举是拿破仑个人的胜利,它表明拿破仑不仅在军事上是个天才,在政治上,他也是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手。自此,
  在15年的时间里,拿破仑以他不可阻挡的气势在欧洲横冲直撞,以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和政治才略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整个欧洲费尽了气力
  才把他拉下马来,这也是法兰西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如此强悍地主宰了欧洲的命运。
  2。法国有秩序地发展的基础,是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所设置的现代制度框架。
  1804年,“大革命之子”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在巴黎圣母院的盛大典礼上,拿破仑特意请来了罗马教皇。但正当年迈的教
  皇颤巍巍地捧起皇冠准备给拿破仑加冕时,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己戴到了头上。
  拿破仑并没有接受“君权神授”那套礼仪,他决不愿意跪在教皇的脚下接受加冕,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是他自己的上帝,请来教皇无非是履
  行程序,因为按照传统伟大的君王都该如此加冕。在加冕典礼的当晚,他对亲信们说:“要是我自称是上帝之子,连卖鱼人都会当面笑我。”
  拿破仑伸向皇冠的手大胆而直接。在给自己加冕之前,他的问题同样大胆而直接:拿破 
  仑是否应该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
  法国成年男子参加了公民投票。结果,赞成票为3572329票,反对的只有2569票。
  砍掉了路易十六头颅的民众兴高采烈地迎回了另一位君王,喊出过自由、平等口号的民众以同样的热情对着拿破仑高呼“皇帝万岁”。连
  维克多·雨果在提到拿破仑的故乡时都情不自禁地写道:“科西嘉,一个使法兰西变得相当伟大的小岛。”
  拿破仑死后,一位法国政客梯也尔感慨道:“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
  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但在当时,法国人正沉浸在拿破仑带来的无限荣光中。因为,连续4次反法同盟相继灰飞烟灭,整个欧洲都快要变成法国的了。1810年的时
  候,拿破仑把法国带到了辉煌的顶峰。
  一个威震欧陆的法兰西大帝国出现在世人面前: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和瑞士联邦的仲裁者。
  他的3位兄弟分别担任了那不勒斯、荷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他的军队占领了欧洲北部沿海的汉堡、不来梅、卢卑克、但泽、科尼希斯
  贝格等重要港口。
  统领波兰军队的是他手下的达乌元帅。奥地利是他的手下败将,普鲁士正在承受法军铁蹄的踩踏,庞大的沙俄也成了谦卑的小伙伴。英国
  虽然还没有沦亡的危险,但它与欧陆各国传统的贸易往来却眼看就要被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所切断。
  在一幅1803年的法国木版画上,描绘着法国人为入侵英国而设计的雄心勃勃的登陆方式:气球和舰队进攻英国人的防御阵地,同时法国的
  炮兵从隧道穿越英吉利海峡。
  炮兵出身的拿破仑当然知道版画内容的夸张,但从这幅鼓舞士气的作品中,不难想像法国为了对付老对手英国,已经作了充分准备。虽然
  英国最终凭借海上优势粉碎了法国人的想像,但是这支强大的法国军队在19世纪的前10年里的确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

  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凯旋门,是1805年底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胜俄奥联军之后,拿破仑下令修建的。那次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三皇会战”
  ,法、俄、奥三国皇帝在战场上遭遇。会战从拂晓开始,到傍晚结束。拿破仑亲自指挥战役,取得了他一生中最为光辉的一次胜利。
  为策划反法同盟费尽心机的英国老首相皮特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快郁郁而终,临死前他对自己的侄儿说道:“卷起这幅欧洲地图吧,10年
  内它不会有用了。”
  1806年8月15日,在自己37岁生日那天,拿破仑亲自为凯旋门奠基第一块基石。
  30年后,凯旋门建成。但拿破仑没有机会亲自从这里走过,那时他已经去世15年了。
  事实上拿破仑的才略不仅在战场,也在政坛。
  在他还是执政官的时候,他通过中央集权加强税收,成立法兰西银行,垄断纸币发行权;组建“偿还公债基金会”,以保证政府向购买债
  券的人支付法定利息,并通过它稳定股价 
  ;统一度量衡,规定金银比价,使货币计算单位与货币实际面值第一次统一起来。到了1801年执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虽然这里有水分,国库中
  大量的财富来自卫星国的贡赋,但此举还是令法国人树立了对执政府和拿破仑的信心。
  在帝国时期,拿破仑让整个国家的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里,他取消了保民院,进一步削弱“有权举手无权说话”的立法院。整个法国都得
  服从拿破仑的意志。这让拿破仑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他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8个小时,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平均每天口授15封信函。
  当然,在拿破仑取得的一切成就中,真正长存于世并为后人所称道的,除了拿破仑的赫赫武功,就只有《民法典》了。
  在拿破仑最后的岁月里,他这样回忆自己的一生:“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是有
  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现在的人们在读到法律条文时,经常会因为它的枯燥无趣而兴味全无,有时甚至会有“不忍卒读”的感觉,这实在是非法律界人士不可忍
  受的一种文字。
  不过,拿破仑的《民法典》则全然不同。法典文笔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令人夸口称颂。据说《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有一
  段时期认为自己的小说语言艰涩,不易读懂,为了让自己的小说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他每天晚上读一段《民法典》,以助文风的改进。
  拿破仑没有学过一天的法律,在当年制定《民法典》的时候,他对制定法典的人们说:“你们制定法律的时候最好不要过多地运用那些法
  律语言,别让我看不懂。”
  关于通俗易懂的标准,拿破仑说,我要让我们的农民白天干一天活,晚上在烛光下可以读《民法典》。
  读《民法典》不需要受过专业的训练。在19世纪,一般法国家庭都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
  体现了法国革命的理想。
  在法典制定期间,拿破仑本人主持了120多次各种会议中间的30多次会议。拿破仑在主持会议的时候,他常常让别人各抒己见,但是,最终
  拿主意的还是他自己。
  《民法典》共2281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几个原则是:不可侵犯私有财产、契约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原则有它
  的历史进步性,它以法律形式将启蒙思想家的一些根本想法落实到实际社会里,是对大革命以来反封建、反特权成果的巩固,推动了资本主义
  生活方式的确立。
  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也被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下令起草并亲自参加了很多条款的讨论和最终确定。
  在法典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关于夫妻是否可以协议离婚的条文,因为当时他想跟约瑟芬离婚。所以由于他的影响,《拿破仑法典》里面

  规定了可以离婚的一个条款,这是拿破仑留下的一个固我所欲、可施于人的历史印迹。不过在总体上,拿破仑不想赋予妇女更多的权利。法典
  规定,女人出嫁前受父亲监护,出嫁后受丈夫监护,有点“未嫁从父,出嫁从夫”的意思,而拿破仑对此的说法是:“这对随心所欲的巴黎妇
  女来说很好。”
  拿破仑法制建设中还有一大问题就是奴隶制的问题。雅各宾派早在1794年就明令废除海外殖民地的奴隶制度,但1802年,拿破仑一纸法令
  又恢复了,实在是与启蒙思想背道而驰。
  不过,瑕不掩瑜。当代西方现代化研究学者布莱克认为:“法国有秩序地发展的基础,是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所设置的现代制度框架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