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火德宏基(第一部)-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日吧,朕要去看看皇后呢。”

  秀妃也知道柴荣心里一直惦记着符皇后,不情愿地点点头。柴荣临出宫,她又问了一句:

  “皇上,今晚臣妾能侍奉你吗?”

  柴荣来到刚刚修好的滋德殿,此殿是专为符皇后扩建的。这些天符皇后的病情越来越重,眼看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一天天消瘦,脸色蜡黄,他知道皇后所剩时日不会太多了,近来几乎天天都要抽点空来皇后榻前。符氏也知道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这几天她总是让乳母把宗训带进滋德殿。柴荣进来时,宗训正伏在符氏身上一声声地喊着母后。这场面让柴荣心里颇感酸楚。

  符皇后见柴荣来到面前,挣扎着想坐起来,被柴荣又按着躺下。

  柴荣把宗训抱在怀中,安慰她静心调养。符皇后苦笑了一声。停了一会儿,符皇后又问柴荣:

  “听说皇上已决意发兵征讨南唐了?”

  “没有的事。”柴荣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你听谁这样胡扯?”

  “皇上,别瞒着臣妾了,范质大人早对臣妾说过了。皇上,如今国家新立,百废待举,不能在这个时候发兵啊。百姓现在还食不果腹,再驱使他们去打仗流血,臣妾实在于心不忍。”

  “范质这个老头子,无端让皇后操心!”柴荣骂了一句。“皇后,你尽管养病,我身为一国之君,一切都会为江山社稷着想的。”

  出了滋德殿,柴荣回到便殿。刚刚坐下,内侍报李重进求见。他懒懒地靠在椅子上,两腿叉着,闭眼说道:

  “宣他进来。”

  李重进进殿跪下,柴荣的眼睛仍旧半睁半闭,把手一摆,说道: “坐下说吧。”

  “皇上,重进此来,专为请战。”

  “谁跟你说朕要打仗?”

  “谁也没有说陛下要打仗,是重进主动前来请缨。”李重进说。“李唐欺我立国未稳,妄想勾结契丹灭我大周,这样的不义之国,难道还不该讨伐吗?依重进之见,李璟手下多是南兵,虽然舰甲精良,但一个个胆怯如鼠,不堪一击。臣愿请兵五万,先平淮南,与李唐划江而治,下一步再做平定唐国的打算。”

  柴荣站起身来,走到李重进面前,说道:

  “重进,你愿为朕解除忧患,朕深为快慰,可你把李璟估计得太轻易了。朕做事一向是志在必得,因此朕此次出兵,要御驾亲征,号令三军六路。”

  “六路?”李重进脱口而出。他的脑子一直被张崇诂的话牵缠着,如今看来,柴荣并没有把三军总帅交给自己的意思。张崇诂这小子到底斗不过柴荣。“不知皇上六路各遣哪些将军?”





第七回 张永德围困寿州

  柴荣这一次给六位主帅自择属将的大权,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多年的征战经验使他认识到: 倘若将帅不和,无异于自相残害,“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各路帅臣自择良将,自成系统,将士便无不用命之理。而自己只需紧紧抓住这六个人,便可成就大事。

  这些天里,韩令坤、吕余庆、曹彬等人都在拣选战将,配备甲胄粮草。只有赵匡胤仍在 
 
 
苦苦思索,因为他最得意的三员战将如今都不可能与他一起出征。一个是潘美,他不但与自己情义笃厚,还是位有勇有谋的猛将。可惜近来他在高平时的箭伤又复发了,脓血不止,时常感到目眩头晕,浑身无力。为此,赵匡胤按照潘美所说萼娘的住处,还专门派李超带人去寻访萼娘,想再得到些青狼散为他疗伤。如今李超已经走了十多天,还没有返回。第二个是党进,他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可如今党进独领一军正在河北一线遏止契丹南下。尽管柴荣有令: 六大帅但有所需,不论所求将军现在何处,都可调集前来,只有牵制契丹的党进,却明令是个例外。第三个是李处耘,现在河东的河津务为军将。前些日子,李处耘在河津抓获了一个契丹谍者,从谍者身上搜出了契丹主写给西蜀和唐国的蜡书。李处耘将谍者押回京城,经审问,才知道蜡书早已过时,那是在卢多逊出使契丹之前写的。尽管如此,柴荣还是大大奖赏了李处耘,并命他仍回河津务侦视契丹与北汉的动静。这个人名义上隶于赵匡胤麾下,但有特殊的使命在身,也不能随时听从赵匡胤调遣。

  更让赵匡胤分心的是,这段时间里,他除了催督修城之外,又得到新的圣旨,柴荣命他疏浚汴河京城一段水道。赵匡胤曾与韩通一同问过柴荣,为何战事扰攘之际还要做此不急之务,柴荣非常得意地告诉二人: 打下南唐,江南的粮谷必由这条水路运抵京师,此时不修,更待何时?看来柴荣此次南征,已经是志在必得了。赵匡胤请求另择良吏专治此事,柴荣笑道:

  “出征淮南还要一两个月,爱卿还是能者多劳吧!”

  这一天稍得闲暇,赵匡胤骑马来到潘美府中,问候之后,话题自然又转到征讨淮南的事上。潘美不无遗憾地说道:

  “小弟此次不能随赵将军出征,真乃戎士之辱!”

  赵匡胤看着潘美略显憔悴的脸,朗朗一笑道:

  “大丈夫报国,绝不在此一战。”

  潘美又说到自己箭伤复发,心情甚为沉重。赵匡胤说:

  “潘将军不必忧虑,你我正当壮年有为之时,上天绝不会轻夺咱们的性命。估计李超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他一定会把青狼散给你带来。”

  一句话又勾起了潘美的回忆,他先是想起萼娘和小蕊儿,又想到刘汉忠如此歹毒,牙咬得格巴巴响,他发誓一定要亲手杀死刘汉忠,报这一箭之仇。

  “好!”赵匡胤高声赞赏。“有恩必偿,有仇必报,方显出男儿血气。日后若有攻打刘钧的举措,我一定推举你为先锋大将。”

  赵匡胤又说到自己出征淮南无将可择的烦恼,潘美略一思忖,为他献策说:

  “小弟愿为将军举荐一人。”

  “谁?”

  “袁彦。”

  这话让赵匡胤吃了一惊。在赵匡胤看来,袁彦不但刚愎凶狠,更对自己有很大的怨气,再加上他比自己年长数岁,自诩为老臣,让他担任自己的属将,他岂肯甘心?弄不好还会惹出麻烦。

  潘美知道赵匡胤心存疑虑,说道:

  “小弟与袁彦相交之初,也对此人颇为反感。自从去年奉命西行做他的监军使,与他相交数月,觉得此人深通战法,取胜往往在谈笑之间。有他为将军冲锋陷阵,将军一定能建下头功。”

  “如今他在长安享着清福,我请他,他会听命吗?”

  “小弟既与他有旧,修书一封,讲明大义,想必会起一些作用。更重要的是将军必须派一亲信使者恭恭敬敬地去请他。此人吃软不吃硬,切不可用圣旨压他。”潘美有意把“请”和“压”两个字说得很重。

  赵匡胤也早听说秦凤一战,袁彦打得十分漂亮。他手下本来兵多将广,再加上俘获蜀兵无数,这些俘兵又都被他调教得惟命是从。倘若此人真能与自己同心协力,倒也不失为以狼驱虎之策。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袁彦肯来,一切让他三分,有何不可?想到这里,他决定采纳潘美的建议。

  再说秀妃薛氏近来变得更加懂事,每天到符皇后那里问安,还经常亲自给符皇后喂药,柴荣对此大为满意,曾几次逗她说: “你可算长大了。”更让柴荣欣喜的是,秀妃已经有了身孕,倘若能生个皇子,自己的血脉也不算孤单了。柴荣即位之前,已故刘皇后曾生有三子,但都不幸死在战乱之中,如今只有符皇后所生的宗训一个皇子。眼看元旦又到,柴荣特赐都人每户官酒一坛,普天同庆,以至法酒库里的酒都已罄尽。百姓们只知道皇帝洪恩大赐一是为庆祝京城修缮告竣,二是为出征淮南壮行。没有人知道,这成千上万坛的官酒,还深含着皇帝祈求皇子的愿望。

  这一年的元宵灯节,官禁也放松了许多,都城百姓们尽情地燃灯放炮,一片欢腾景象。一连三五日,夜深之后,仍有不少居民游走于新整修过的街路上。开封的老百姓很久没有过过这么开心的年节了。

  正月二十三日,柴荣颁下了亲征淮南的诏书。南薰门外,金甲将士一眼望不到边,阵容整齐而雄壮。枢密使刚把诏书读毕,将士们齐声高呼: “大周必胜!” “大周必胜!”声音几乎把都城都震得摇晃起来。随后是在京的大队人马整装出发,走在最前面的是李谷大军,随后是李重进、韩令坤、吕余庆、曹彬的华车精骑,赵匡胤率军走在最后。他麾下的将卒显得少些,因为袁彦的大部队正在昼夜兼程向东开拔的路上,来不及与赵匡胤会合。

 
 
 
  前些日子袁彦接到赵匡胤与潘美的亲笔书信,初时甚为不屑,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同意发兵。后来听说这次大战诸帅诸将可以各自争功,他才动了心。虽然隶于赵匡胤帐下心里不服气,但又一想: 毕竟自己独立成军,赵匡胤不过顶个帅臣的名义而已,还能夺了自己的功劳不成?退一步说,前此赵匡胤从未主动与自己结交,自然要强项相对,这一次赵匡胤派来的特使对他老袁毕恭毕敬,说赵将军对袁大帅久已敬仰有加,只是无由相见。此次潘将军从中牵线,才得以与大帅共同为大周效命,不胜荣幸等等。袁彦听得受用,这才打起精神,要在众军帅中露上两手。

  与袁彦心思差不多的还有李重进。他这次虽然没有捞到总帅的大印,但皇帝亲征,自己作为六帅之一,也不算不光彩。在他眼里,李谷一介老朽,肯定没什么锐气。曹彬还是个年轻后生,有什么能力指挥千军万马?惟独张永德、赵匡胤二人有可能与自己争功,但张永德被留在下蔡,扮演了一个大“伙头军”的角色,赵匡胤又搬来一个不听指挥的袁彦,这不正给了自己留下拔头筹的机会吗?自从出了汴梁城,他就一路催促将士鼓行向南。也是天遂人愿,李重进督兵渡过淮河,刚进唐国境内,便在正阳镇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原来李谷所率的大军先已来到正阳镇,唐国将领刘彦贞一军守在这里。这刘彦贞原本是个无德无才之辈,只因舍得贿赂权要,所以受到许多大臣的交口赞誉。战事将起,刘彦贞被李璟命为寿州总帅,听说李谷正在渡淮,刘彦贞便从寿州来远镇督战舰百艘直扑正阳。李谷闻讯,连忙退军。刘彦贞见周兵如此怯懦,胆子更壮,将援兵就驻扎在正阳镇中。此时李重进正好赶到,与刘彦贞两军相遇。李重进憋了一路的劲,故而督兵死战,不消几个回合,便将本不谙战事的刘彦贞斩于马下。这一仗虽然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却一举消灭了唐兵一万多人。正阳镇周围三十里,唐兵尸体成片地躺在地上,血流成河。李璟闻得此讯,惊得险些昏厥过去。

  驻守在寿州的唐清淮节度使刘仁赡见战局方始便如此不利,急忙将手下两员大将调往清流关。这两员大将乃是魏州大名人皇甫晖和中原人姚凤。清流关又是个什么所在呢?此关在滁州清流县西南二十里,一条涡河自周界向南流,至此关后,变得水势湍急,水流两侧是连绵的青山,地势十分险要,是南唐都城金陵的北部第一道屏障。仅此一举,便知道刘仁赡是个懂得战事的人,非刘彦贞之流可比。

  就在此时,柴荣的车驾来到正阳镇,士卒们早为他撑起暖帐。柴荣端坐在北面,李谷和李重进先后进帐叩拜。不知是李谷年老体衰还是这几日天气实在太冷,他的身体一直在瑟瑟发抖,头也不敢抬。

  “朕对你大失所望!”柴荣阴沉着脸,厉声训斥李谷道。“朕念你也是个皇亲国戚,才特命你为淮南行营都招讨使,还不是想给你一个立大功的机会?你呀,真是朽木不可雕,第一仗便望敌而退!亏你身为副相,如此行迹,魏仁浦能看得起你吗?张永德、赵匡胤能看得起你吗?”

  “臣死罪!臣死罪!”李谷连连叩头,“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

  “臣只是,只是想避敌锋芒,另寻战机。臣老了,不中用了!”

  原来李谷也曾在朝堂上极力反对发兵淮南,魏仁浦反唇相讥,并且自请率兵出战。李谷被激得进退两难,只得改口说自己绝非胆怯。就因为李谷也是柴荣的亲戚,为了保全他的面子,柴荣命他为六军先锋之一,才算把事情摆平。

  “你真是不中用了!”柴荣真想狠狠地惩治他,但想到此战他并没有丧失一兵一卒,李重进迅速跟上,又打了一个漂亮仗,火气也就消了一些。“李谷啊李谷,让朕说你什么好?看在你数十年忠心耿耿的份上,朕命你交还帅印,权判寿州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