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共无衔军事家-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县长;要求改选民团。 
改选民团;正是刘志丹的目的。他利用路仰之狂妄自大的心理;表面上无所作为;其实早已派地下党的同志分头到保安县城各家各户去串联;发动群众到县政府告状;同时动员地方乡绅以中立的方式提出改选的建议。 
县长为平息事端;同意民选团总。当时;竞选团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路仰之;一个是刘志丹。 
挨了一闷棍的路仰之知道了尕娃子厉害;这回不敢托大。他召集手下;利用拉拢、威胁、收买等手法;大拉选票。白花花的银元抛出去了好几千;选票也捞了不少。投票之前;他还神秘地忙碌了一天;回来后气壮如牛地说:老子这回要'尕娃子'输得无话可说。 
刘志丹和地下党的同志也抓紧时间做有选举权的乡绅和团董的工作。 
选举那天;气氛十分紧张。选举会场设在县立高小的教室内;县长亲自监选;中立乡绅计票。 
万事具备;县长正要宣布投票;路仰之突然起身发言:外面还有十几个公民要求参加选举。 
围在教室外的十几个男女公民群起鼓噪: 
我们也有投票权! 
我们要表达民意! 
不让我们参加;投票就无效。 
这一突发事件使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所谓的公民;虽然衣服穿得光鲜;但嬉皮笑脸、流里流气;一见就是些地痞、混混。他们如果参选;可能会使本来略占上风的选情发生逆转。 
地下党的同志乱了方寸;一些人坚决反对;教室内吵成一团。眼见选举就要泡汤;路仰之露出得意的笑容。这招十分阴损;他花钱请这些地痞来的目的就是搅局;让这些人参加选举;自己票数肯定超过刘志丹;不让这些人参加选举;选举就搞不成;自己仍然稳坐团总的宝座。 
刘志丹站起身;轻轻地咳了一声;会场静了下来。 
他首先问路仰之:他们这些人识得字;会填票吗? 
不识字;就不能参加投票;这是谁家的规定?路仰之以为刘志丹要在投票资格上做文章;忙不迭地说:找几个学生伢帮忙填票不就行了。 
我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刘志丹坐下;给在学校工作的地下党员王子宜递了一张纸条。 
不一会;王子宜便带了几个学生进来。 
待一切就绪后;县长宣布投票开始。那十几个地痞完全不识字;拿着选票让学生代填:快帮我填;填路仰之路老爷。学生接过他们的选票;写上刘志丹。 
有个细心一点的地痞四处打量了一会;回来找填票的学生:你给我填的是路老爷吗?为什么别人写的'路仰之'三个字跟你写的不一样? 
填票的学生不屑一顾:你懂什么?这字写起来也有正楷与草书之别。写字好比生孩子;那能个个一样呢!听说过吗;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 
生疑的地痞被训得一愣一愣地;只好投票了事。 
选举结果出来;刘志丹以多数票当选为团总。路仰之百思不得其解;本来应该是票数接近的;怎么塞进了十几个人;自己的票不见长;刘志丹的票反而直线上升呢? 
路仰之败了;不仅交出了团总的位子;而且颜面尽失;威风扫地。不久;他在保安城呆不下去;灰溜溜地迁到了外地。 
刘志丹担任保安县团总后;立即整饬队伍;更换人员;在民团里建立党的组织;加强政治教育;改善团丁生活;使过去为非作歹的民团变成了党领导下的红色武装。 
陕北群众称刘志丹为活孔明;国民党军队将领都怕与刘志丹对阵;说他是个人精。 
一次;游击队包围了地主围寨;一连几天强攻不下;于是请来活孔明。刘志丹叫人在围寨外挖了一条很深的坑道;坑道一直延伸到围寨下;随后在大白天将一口沉甸甸的大棺材装入坑道内;传话给围寨头目;告诉他棺材里装填的是火药;如果不投降就将围寨炸得底朝天。围寨头目吓得魂飞魄散;马上缴械。等他们当了俘虏;才发现这棺材里装的全是石头。消息传开;敌人知道刘志丹善于使诈。 
不几日;还是这支游击队在攻打另一处地主围寨时碰到同样的问题;再次把刘志丹请来。刘志丹依旧吩咐挖坑道、运棺材、喊话劝降。这次敌人不上当;还嘲笑说:你刘志丹真是能让石头棺材爆炸;我们叫你活神仙。刘志丹命令点火;围寨里的敌人还在一旁帮助数数:一;二;三。三字刚出口;便听得轰地一声巨响;围寨炸上了天。这回刘志丹装的是真炸药。 
陕北的地主曾经讨论过一个有趣的话题:刘志丹的话到底能不能信?有的说;他是个人精;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又好装神弄鬼;信不得!有的说;他讲信用;讲交情;是条汉子。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得出了一个不惹他为妙的结论。 
与财主们的态度相反;陕北群众却很信奉刘志丹。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谚:有事难;找志丹。有些老百姓连托人说媒、两口子闹别扭、姑嫂间拌嘴都来找刘志丹;刘志丹还能调解得令双方满意。陕北群众无论大人小孩都管刘志丹叫老刘;说老刘判事在理;服! 




刘志丹在党内有过三落三起的经历。他的档案中;记载着多次警告、严重警告;甚至开除职务等处分。陕北红军指战员就怕上级派钦差大臣来;一来刘志丹就要受处分;刘志丹一受处分;根据地就打败仗。 
在中共将帅中;一生没有打过败仗的几乎没有。一些将领被誉为常胜将军;那是用来形容胜仗打得多。一般来讲;这些身经百战的传奇英雄;都经历过困境、逆境甚至绝境;都有败走麦城的难堪岁月。但是;像刘志丹这样在党内斗争中屡遭打击的并不多;像他那样三落三起;一次打击比一次打击大、一次复起比一次复起辉煌的人更不多见。 
第一次起落发生在1932年夏。 
那时;刘志丹与谢子长选择耀县的照金作为自己的井冈山;建立起陕甘红军游击队;拥有近一千五百余人枪。这时;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派李艮来任政委。 
李艮是个典型的白面书生;不懂军事;只知执行省委命令;一来就批评刘、谢等人执行上山路线和逃跑主义;具有浓郁的流寇意识和游击习气。他另外组织一个秘密党委;排斥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的领导。这年秋天;他强令红军离开根据地;去固守只有几户人家的五倾塬。 
刘志丹不同意脱离中心区;说:这是砍掉脚跟走路。 
谢子长讽刺道:你随便在地图上画上几条杠杠;真要走一趟;不掉脑袋也要拄双拐。 
李艮不顾他们的反对;指挥部队连打三仗;三战皆败;人员只剩下二百来人;红军不得不分散到深山老林里打游击。刘志丹亲赴西安向省委告状;杜衡听信李艮的一面之辞;根本不见他。 
第二次起落是在1933年。 
半年后;陕北红军就像滚雪球一样;积小胜为大胜;边打仗边整训队伍;很快又发展到二千人;改编为红二十六军。这时;上级撤回李艮;派来级别更高的钦差大臣杜衡。他戴着两个头衔;一个是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另一个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特派员。按战士们的说法;杜衡比李艮笑容多;下手狠。 
他到根据地不久;就召开各种会议;指责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等人犯了五项严重错误:游击主义、梢山主义(指只在山区打圈子)、土匪主义、逃跑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宣布:刘志丹、谢子长一律撤职! 
会场顿时骚动起来;一些干部嚷道:处分太重了!党的政策也讲区别对待;难道两个人都该撤职? 
杜衡见众怒难犯;退一步说:那就发挥民主;把两个人都送到上海临时受训。你们两人有啥话说? 
刘子丹黑着脸;坐着会场中央;将手插到腋下;丝毫没有检讨或认错的意思。我保留自己的意见;要求向中央反映真实情况。 
杜衡回答得很干脆:有什么问题;你们到上海后;可以就近向中央汇报。 
谢子长气得够呛;他看出来了;杜衡铁心要把自己和老刘搬掉。为了陕甘红军的前途;他决心舍卒保帅;缓缓地站起身来;清了一下嘶哑的喉咙;沉重地说:特派员虽然撤了我的职;但我还是一名党员。我向党组织建议;将志丹留下。红军需要精通军事的指挥员! 
杜衡迫于多数指战员的呼声;作出让步;决定:开除谢子长的军籍;送上海受训;将刘志丹暂留部队以观后效。为了彻底清除刘、谢的影响;他还作出一个土规定:红二十六军干部必须从班长和战士中选举;经政委任命产生。这样一来;原来排以上干部全部剥夺了领导权。不久;他又提出部队不能总躲在山旮旯;应该南下商洛;开辟新区。 
刘志丹尖刻地说:这种主张;不过是寡妇梦见男人;空想;不切实;而且有害。以前李艮就主张过;结果是兵败人亡。 
杜衡气急败坏;粗暴地剥夺了他的发言权。 
新官上任;杜衡这三把火削去了陕北红军视为两头鹰的刘、谢;打乱了部队的领导体制;抛弃了安身立命的根据地;其结果是红二十六军在开辟新区的行动中坠入敌军重围。杜衡被铺天盖地而来的敌人吓得失魂落魄;声音发颤:这怎么得了!我要回去向省委汇报。他丢开部队;独自开溜了;到西安不久就叛变了革命。刘志丹指挥部队分三路突围;最后悉遭失败;他只得率十几个人退入深山原始森林;绕山绕水地向照金方向撤退。 
这一路凶险无比;国民党沿途张贴通缉令;派重兵分守大小集镇和隘口。由于饥饿;一天;刘志丹晕倒在山坡上;等到战友寻到他时;山坡上围着十几头狼;正跃跃欲食。又一次;他从一个险峻的高崖上滑下去;摔成重伤;加上遇到一场暴雨;冻得昏死过去。战士们轮流解开衣服;把他抱在怀里;硬是用体温捂暖他;将他从死亡的魔爪中抢了回来。小部队好容易下到山口遇到渭华起义时的一个大队长;却又被出卖;所幸刘志丹机灵;发现得早;掏出枪抵着叛徒逃出虎穴。经过四个月的逃亡;刘志丹带着九枝驳壳枪回到根据地。 
当时;根据地已被敌人烧成一片废墟。许多人都心灰意冷了。刘志丹不信邪;他说:天不能老是阴雨;总有个放晴的时候!他召集旧部;从头干起;很快又重建了红二十六军;在陕甘边恢复了照金、南梁根据地。与此同时;谢子长也从上海回陕;在陕北一带建立了红二十七军。1935年10月;中共陕北特委派人请刘子丹到安定共商统一大计。 



安定县西北的灯盏湾;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沟。自从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负伤后;谢子长转移到这里隐蔽养伤。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谢子长胸部中弹;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疗;又染上了肺炎;病情更趋恶化。更为不幸的是;陕北特委中北方局代表认为谢子长一贯右倾;处处刁难;不仅停止用药;还减少警卫人员;收缴武器装备。谢子长自知不久于人世;他渴望再见老搭档一面。 
1935年1月20日;大雪飘飘;山沟积雪齐腰深;寒风凛冽;呵气成冰。谢子长昏睡在炕上;迷糊中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声音中透着酸楚和震惊:怎么病成这个样子? 
谢子长睁开眼;看见刘志丹站在他炕前;百感交集;一时激动;刚喊一声志丹;便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刘志丹眼圈潮红。老谢是陕北响当当的硬汉子;两人搭档以来九死一生;何曾流过眼泪?他轻声安慰道:有话慢慢说;我就是专程来看你的。 
刘志丹细心地用手捻捻铺盖;棉被又薄又小;翻翻屉子;只有一包食盐和几粒普通的药丸;瞅瞅房屋内外;只有一个警卫员;感到寒心。你的警卫员呢? 
人家给撤了。谢子长摇摇头;示意不再说了。北方局代表炙手可热;他不愿老战友又陷进去。 
刘志丹不管这些;吩咐身边的人:特委现在没有人管老谢;我们军队来管。马上派一个警卫班来;保护老谢;跑跑腿;买点东西。红一团不是刚打了胜仗吗;叫他们赶紧送一些好药来;另外还要请一个好中医;带两床被子和两套衬衣来。 
刘志丹和谢子长就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斗争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2月5日;陕北特委与陕甘边特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统一两地党政军领导。在讨论西北军事委员会主席人选时发生分歧。有的领导干部考虑到谢子长身负重伤;不能履行职责;主张由刘志丹当主席。 
刘志丹坚决反对:老谢是我的老大哥;也是北方代表派驻西北的军事特派员;应当选他当主席;我愿意做副手。即使他现在不能具体指挥;也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请示他。 
他的话斩钉截铁;没有商量的余地。在场的干部都被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同意他的建议。 
半个月谢子长病逝后;刘志丹继任军委主席。他指挥两地军民胜利粉碎了国民党第二次围剿;将陕甘边区扩大到三十余县。 
这块黄沙漫漫的土地;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起死回生的风水宝地。 
第三次起伏发生在1935年与红二十五军会师之后。这次起伏的详情容下面再叙。 
刘志丹是陕北的活地图;哪一塬、哪一村人家多少、窑多少、锅多少;一清二楚。当地居民惊呼:老刘咋比咱还知根底呢?批评会;高岗跷着二郎腿;眼望天上;谁也不服。刘志丹一开口;高大麻子就低头。 
无论对手;还是朋友;熟悉刘志丹的人都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定神闲;套用一句古诗;叫做每逢大事有静气。行军打仗也好;隐蔽埋伏也好;发动群众也好;在刘志丹那里都是信手拈来;随手而解;而且越是危急;他越是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他向指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