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极端之间来回摆动,或者集中于“主观的方面”,即文艺创造者的各种经 

验及艺术作品的生产活动,或者仅仅注重“客体”,即自然构成或人工制作 

的、通常被称作艺术作品的对象。历来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无不强调其中 

的一个方面而贬斥另一个方面,因而两种立场始终尖锐地对立着。在他看来, 

把主体如文艺创造者和欣赏者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与客体如自然美和艺术美 

截然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事实上,对于一件艺术作品而言,开始时需要一位 

作者,需要他的主观创造力和创造活动,但作品一经完成,便确立了自身的 

本体论地位,即有了固定的结构和基本属性。这种结构和属性将以物质客体 

的形式延续下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这时,它又需要读者和欣赏者 

将它现实化和具体化,使它的质量与价值显现出来,这个过程便是审美主体, 

即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创造力显现的过程。两种显现——作品自身价值的显现 

和读者审美创造力的显现——是相互依赖,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审美活 

动应当看作艺术作品同欣赏者审美能力相互融合、互相交流的过程,它一方 

面导致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潜能的实现,另一方面导致审美主 

体创造力的显现。美学应当试图追复这种相互交融过程的各个具体阶段。英 

加登认为,艺术作品或审美客体与它们的消费者或接受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 

作用不但可以而且应当得到深入的现象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作品与读者之 

间的内在交流必须用现象学的方法得到如实的描述。 

     英加登提出这样的观点,目的在于超越传统唯心论与唯物论把主客体分 


… Page 22…

割开来,对立起来的立场。在他看来,在接受过程中,既存在被动感知即理 

解的阶段,也存在着主动的阶段,即超越已给定的东西,产生出作品中并不 

存在、由欣赏者创造出来的新的质量的阶段。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交流中, 

不是一方发生变化而是双方都发生变化。 

     英加登晚年在确认美学研究的总课题是欣赏者与艺术作品的内在联系和 

交流时,原来坚持的读者对艺术作品必须忠实地理解和重建的观点有了根本 

的变化。他认为,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中,读者和作品都经历了一个变化的 

过程,即,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偏离作品,这种偏离是普 

遍的,无条件的。对艺术作品的单纯重建和绝对忠实的理解是十分罕见的, 

就特定的艺术作品而言,假如忠实的重建现象经常发生,那么作为艺术作品, 

它实际上是无生命力的,枯燥而僵滞的,不能称为好的艺术作品。一部好的 

艺术作品除了要求读者重建它的固有质量,还必须允许甚至激发读者展开丰 

富的想象,吸引读者参与作品的艺术创造,使作品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价值 

和内涵,得到多种形态的完成。 

     这一观点显然否定了他原先所主张的作品价值客观论,开始承认艺术作 

品理解、接受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作品价值的多元化,从而向60年代以来 

出现的当代文艺理论流派靠近了一大步。 


… Page 2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诗学 



     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始终关注着两个基本问题:一、世界的本源问题; 

二、人的思维或意识。前者即“本体论”(Ontologie)问题或“存在论”问 

题,因为“本体”在希腊文中即“存在”之意。 

    人们通常把海德格尔的学说称之为 “存在哲学”(Sein… 

sphilosopihie),因为,他正是站在“存在”的高度,从存在的意义和本质 

出发,来重新理解和审视一切的。海德格尔的学说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关于 

 “存在”的隐喻。它流露出一种基本情绪:对世界的无名恐惧,人被抛入一 

个不可理喻的荒谬的世界,任凭烦、忧、罪、畏、死摆布的体验,这种体验 

留给人的只有被遗弃者的孤独以及一切意义均已丧失的绝望。在海德格尔那 

里,人的整个存在,连同他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都从根本上动摇了,存在失去 

了一切支撑,一切理性的知识和信仰均已崩溃,所熟知的一切也无可挽回地 

移向了虚无缥渺的远方。 

    将诗与艺术问题还原到存在论的维度来思考,是海德格尔诗学的主要特 

征。在他那里,诗与艺术问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问题”或“文艺理 

论问题”,不再是游离于生存之外,不关生存痛痒,与存在之真无关的问题。 

诗与艺术绝不是生存的饰物,而本身便是存在的根本方式,历史的基础,“真” 

发生的事件。作为一个“存在论”的问题,对诗和艺术的思经由海德格尔而 

获得一个空前的深度,海德格尔的诗学也因此而引人注目。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deger,1889—1976)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 

州黑森林地区的默斯基尔希,父亲为教堂执事,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对早 

年的海德格尔影响很深。由于家境贫寒,海德格尔中学毕业后只是受教会的 

资助才得以上大学深造,在弗赖堡大学先后攻读神学、哲学、人文科学和自 

然科学。大学毕业后他先后任教于弗赖堡大学、马堡大学,后又回到弗赖堡 

任教授。         1933年法西斯上台后,他被任命为弗赖堡大学校长,但10个 

月后即被解职。二次世界大战后,正是由于这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他被 

禁止授课,并从此隐居在黑森林一所与世隔绝的山顶小屋,埋头著述。海氏 

一生刻板无奇,但其思想的深度和著述之丰厚却是本世纪思想家中所罕见 

的,以至于有人在他去世时断言:“在精神王国中,我们的世纪将将是海德 

格尔的世纪,正如十七世纪可以说是笛卡尔和牛顿的世纪一样。”① 



               基础本体论——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 



    在《存在与时间》的开头,海德格尔引用了柏拉国的一段话:“当你们 

用 ‘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 

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过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本源问题,即存在问题,是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关 

心的基本问题之一,然而自柏拉图始,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却走上了歧途。 

柏拉图及其以后的哲学家,把“存在是什么”作为哲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来 

探讨,从而创建了“本体论哲学”,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哲学研究的方向。 

但传统本体论在过去两千多年中并未真正领会过存在的真实意义,因为,当 

人们谈论“存在是什么”时,“存在”已经被当作一种“现成地存在着的东 

西”,从而把“存在”的概念偷换成“存在者”的概念。以他看来,哲学思 


… Page 24…

考的核心不应当是“存在是什么”,而应当是“存在为什么存在”,“存在 

是怎样存在的”,即不应当是“存在者”,而应当是“存在”本身。“存在” 

是一个动词,其基本含义是“显现”。“存在是怎样存在的”即意味着“存 

在是如何显现自身的”。显现是一个过程,因而具有时间性,时间性是存在 

的基本持征,“时间”和“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对存在意义的考察必须在 

时间的范畴中进行。 

     在这里,我们可看到现象学方法的明显痕迹。首先,现象学哲学的创始 

人胡塞尔声称,哲学思维是一种绝对无偏见的思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 

须既排除以往设置的各种理论前提,又要摒弃一切未经内省的、直接的经验 

成分,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研究“事物本身”,因为,哲学的认识 

应当是对本质的认识,而经验对象以及过去的认识中被考察的对象实际上是 

非本质的,因而必须被排除。胡塞尔认为,本质是意识对象的诸多变化不定 

的性质中稳定不变的“共相”,即普遍和必然的东西,而通过本质直观,在 

现象的多样性中直接把握对象,即意识对象的同一性,才是现象学要达到的 

目的。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恰恰采用了他的老师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 

本质直观的方法。一方面,他通过对柏拉图以来关于存在问题的判断提出疑 

问和否定,“悬置”了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他摒弃了“存 

在”的各种经验对象,即形形色色的“存在者”,从而悬置了非本质的实际 

存在对象。接着,他使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试图从各种经验对象之中 

分离出“事物的本质”,即在实际存在者千差万别的现象中,发现它们的“共 

相”或“普遍必然”的性质。而这就是他所说的“存在的本质”以及隐藏在 

这之后的真实意义。他声称,作为本质的“存在”对于各种各样的“存在者” 

具有不言而喻的“优先地位”,不弄清“存在”问题便无法回答存在者的问 

题。其次,胡塞尔根据意向性理论,将“现象”看作两个既有根本区别又紧 

密相关的方面:“显现”与“显现者”。“显现”就是“意向活动”、“意 

识活动”域“意义投射活动”,而“显现者”就是“意向对象”、“意识对 

象”或“意义构成者”。显现者是在显现中被构成的,或者说,“意向活动” 

建构了“意向对象”,后者是“被构成的”,而不是“自在的”,因此,“意 

向活动”是“意向对象”出场的前提与根据,亦即“显现”是“显现者”的 

出场并是其所是的前提与根据。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的“显现”就是“存 

在”的基本含义,而“显现者”则是“存在者”的基本含义。作为显现的存 

在恰恰是自我隐匿的,因为,显现决不是任何可以直观到的显现者,就此而 

言,存在是“无”。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思考是以一种特殊方式的存在——“此在”,即人的 

存在为出发点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看来,人是在其存在中唯一能够 

领会自己存在的存在者,对人来说,“存在”的意义不是一个悬浮的他者和 

外在于自身的东西,而是领悟着的人的存在,即“此在”本身。人是与众不 

同的存在者,是以领悟自己的存在的方式而存在着。“此在”有两个基本特 

点:一、它是从可能性方面来表示人。因为“存在”是一个动态的显现过程, 

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存在的可能生,所以,这种可能性又是 

现实的可能性。二、“此在”所意识到的总是自我的存在,换言之,它所涉 

及的不是类和普遍性的人,而是指个体的“自我存在”,在具体的“在世” 

的发生形式中呈现出来。海德格尔把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态的追问而探 

讨存在问题的研究称作“基础本体论”,以区别于传统的本体论,他认为, 


… Page 25…

  那种本体论事实上是一种无根的本体论。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最基本的原始生存状态是“在世之在”,这意味 

  着,此在虽然是个体的人的存在,但个体并不是与周围世界相隔绝,而是与 

  周围的人与物打交道的方式而存在的。人处在怎样的生存状态之中,便有一 

  种相应面目的世界与之相关,而“在世之在”就是对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状 

  态的结构性描述。“在世”不仅决定了世界的面目,而且决定着人自身的面 

  目。 

       海德格尔论述了 “此在”的基本存在方式,其一是“处身性” 

   (Befindlichkeit),这是指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状况的可能性。人的存在总 

  是处在一定的境况之中,人是“被抛到”世界上的,从一开始就处在“存在 

  于世”的结构之中,他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走向何方,为何而存在,而对 

  自身当下境况的意识就是对这种“被抛入性”的意识。其二是领悟(理解, 

  Verstehen),这一方面表示人还具有主动与世界打交道的可能性。“此在” 

  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特定的发生形式,人在本质上总是在他与世界打交道中 

  被规定的,而这种与世界的关联始终作为。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