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宋朝的十八个皇帝中,有八个皇帝没有亲生儿子继承大统。即使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两个亲生儿子,竟然也是兄终弟及,其后由弟弟赵光义即皇帝位。终宋一朝,非皇帝亲子即位的比例竟然高达百分之五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宋朝却始终没有出现大的传位危机,且较之其他朝代,后妃干政、宦官擅权等现象也要少得多。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罕见的,不由得不令人惊讶。不过,只要透过表面现象往里看,便会发现宋朝皇室有许多诡异难言之处,为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否则也不会有“斧声烛影”、“狸猫换太子”之类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些故事的背后,显然隐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宫闱秘事。
宋朝最奇特之处还不仅仅在于宫闱之间。众所周知,宋朝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宋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经济最发达、商业最繁荣的时代,其最鼎盛之时,一年的铸钱量最高达五百万贯,而明朝总共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总铸钱量也仅一千万贯。宋朝的文化成就也是空前的: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是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也曾说:“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然而,这样一个辉煌的朝代,却先后在与辽、金、西夏、蒙古的战争中连连败北。终宋一朝,外患最严重,一直处在外族的威胁之中,其局面始终是“一切苟且而已”。
正因为种种矛盾与奇特之处,宋朝比任何一个朝代都更能吸引研究者的目光。本书是一本宋朝典故的随笔,源于作者在阅读宋史资料时重点记录下来的一些著名的事件和人物,在基于史实的基础上,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生动而丰富的历史从来就是人类汲取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洞察过去,并不一定就能预见未来。但不看历史,一定不能看到未来。
吴蔚
2006年10月3日于北京
第一章 斧声烛影
公元1000年,是中国人的第一个千禧年,中国的纪年为咸平三年,在位的皇帝是宋真宗,宋朝开国以来第三位皇帝。在这一年中,宋朝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有大有小,有好有坏,不一而足。
最主要的大事有:宋朝与辽国之间发生了瀛州之战。当时辽军大举南侵,到达瀛州(今河北河间)一带。宋将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率军抵御,布成方阵应敌。辽梁王耶律隆庆率精锐骑兵急攻,宋军阵势被冲乱,结果一败涂地。范廷召见情况不妙,急忙向驻扎在附近的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求援。康保裔领兵赶到瀛州西南裴村,与范廷召相约于次日共同夹攻辽军。然而,就在当天半夜,怕死的范廷召悄悄率部逃走,而康保裔却毫不知情。第二天清晨,康保裔才发现其部孤立无援,已经被辽军重重包围。康保裔立即披甲上马,大呼决战,率军奋力拼杀,终因兵尽矢穷而战死。辽军士气大涨,兵锋极锐,自德(今山东德州)、棣(今山东惠民)渡过黄河,大肆抢掠淄 (今山东淄博南)、齐(今山东济南)一带,然后从容离去。一向好脾气的宋真宗也被辽军的挑衅激怒了,立即派贝冀行营副部署王荣率五千骑兵追击辽军。王荣胆怯怕死,一连好几天都托故不肯出发,一直等到辽军过了黄河后,才装模作样地出师。这一次的瀛州之战,以宋军大败而告终,对日后澶渊之盟的缔结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桩涉及外族的战事。宋朝知灵州、陇州刺使李守恩及陕西转运使、度支郎中陈纬押运粮草过瀚海(今宁夏灵武以南)的时候,被党项人李继迁率军拦劫,李守恩、陈纬二人都力战而死,所运粮草为李继迁所夺。李继迁祖先为拓跋氏,唐朝时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被赐姓为李。李继迁胸怀大志,一直不愿意内附宋朝,希望恢复祖上的荣光。他长期在宋朝与辽国之间周旋要挟,以攫取最大的利益,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他的孙子就是西夏第一代皇帝李元昊。
上面讲的是人事,这个千禧年还发生了一场大天灾。五月汛期到来的时候,黄河郓州(今山东东平)王陵埽段突然决口,洪水滔天,水势漫延到巨野(今山东巨野),流入淮河、泗水,并且直接威胁到郓州城。刚好此时大雨连绵,经月不止,积水持续暴涨,郓州城被迫迁徙到距离原址东南五十里的汶阳乡高原地带,原址被洪水淹没。
再讲一件好事。从宋太祖开宝年间开始,宋军已经开始进行火药武器的实验和制作。这个千禧年的九月份,宋军的火药武器终于研制成功,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向宋真宗献上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威力惊人。后来,又有冀州团练使石普献上了他自己制造的火箭、火球,并在皇宫中为皇帝作了示范表演。
十分可惜的是,尽管宋朝当时有邻国无可比拟的国力和经济,也有兵力和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可是在一系列的战事中却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并且这种毫无主动权的局面终宋一朝都未有任何改变。宋朝总共持续三百一十九年,在时间上已经超过了唐朝,但其对世界和后世的影响力却远在唐朝之下,这就引发我们要去从宋朝的体制上去寻找更深层的原因。
从上面的几件事中,大致可以看到中国在第一个千禧年的状况与所处的境地。在这一年,宋朝已经多少呈现出几分悲剧色彩。不过,悲剧色彩在这时候还不是十分明显,随着宋朝积贫积弱的加深,才最终演变成亡国的惨剧。最为可悲的是,亡国的悲剧先后两次上演。
言归正传,本书第一篇的话题还是要从第一个千禧年说起。在这一年的四月,“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名相吕端去世。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后周时任著作佐郎。入宋后,历知成都府、蔡州,后升为枢密学士。吕端担任宰相,是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避宋太祖名讳改为赵光义,登基后改名为赵炅)即位后的事,而那句著名的“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赞语,也是由宋太宗亲口褒赞。以宋太宗为人之精明忌刻,为什么会对一个前朝旧臣有如此赞语呢?事情还要从著名的历史之谜“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说起。
一 金匮之盟
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后,太子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就是周恭帝。皇帝年幼,无法主持朝政,太后也是普通的妇道人家,没有政治头脑和主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野心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公元960年,后周君臣正在庆贺元旦,开封城中一派喜气洋洋。这时候,边境突然传来急报,说是辽国与北汉联兵南侵。周恭帝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当时后周朝中最德高望重的大臣当数赵匡胤,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之职,手握重兵。众望所归下,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边境抵御敌人。
大军开拔到开封城北二十里的陈桥驿时,天已经黑了,于是大军驻扎在陈桥驿一带。殿前散指挥使苗训夜观天象,突然宣布说天象有异,天命所归,该当“点检作天子”。点检就是赵匡胤的官职。
这里要特别提一句,当年后周世宗柴荣北征时,曾在文书囊中发现一块长三尺多的木块,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而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的是柴荣的女婿张永德,柴荣开始猜忌张永德,于是夺取了张永德的兵权,改任宰相,而任命当时资望尚浅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这件事不久后,后周世宗柴荣便病死。
后周大军听了苗训的话,骚动不安。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归德军掌书记赵普连夜策划兵变,联合禁军将领高怀德、慕容延钊、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潘美等,四处散布消息说:“现在周帝幼小,不能主政,我们在外面出死力,为国家抵御外敌,谁又能知道!不如先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迟。”众人都轰然答应。
而此时真正的主角赵匡胤却佯装不知,在屋里呼呼大睡。黎明时分,群情激奋的军士披甲执锐,团团围住了赵匡胤的寝所。赵匡胤出来一看,只见将士们拿着兵器,一齐大声喊:“诸将无主,愿册太尉(赵匡胤兼任太尉一职)为皇帝。”赵匡胤还来不及回答,就有人将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他身上。众人立即下拜,一起高呼万岁。这就是“黄袍加身”典故的来历。
后来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其实辽军并未南下侵犯,不过是赵匡胤等人故意谎报军情,想借机煽动将士情绪,发动兵变。
赵匡胤被众将士簇拥着回到开封。赵匡胤好像还有些不情愿,勒住马缰绳说:“你们这些人自己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如果能够听从我的命令,我才能答应当你们的皇帝。不然,我不能当皇帝。”诸将都下马说:“愿意听从命令。”赵匡胤于是当众申明军纪:不得惊犯周恭帝、太后及公卿大臣,不得侵掠朝市、府库。
当时,开封守备空虚,而守卫京师和皇宫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均为赵匡胤亲信,二人在宫中做内应,所以赵匡胤轻而易举就控制了京师。赵匡胤的部下拥着后周重臣范质、王溥来到赵匡胤公署。赵匡胤一见到二人,立即流涕说:“我受世宗(柴荣)厚恩,被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怎么办?”范质等未及回答,赵匡胤部将罗彦环已经拔剑在手,上前一步,厉声说:“我们无主,今日一定要立天子!”范质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为。还是王溥反应快,先向赵匡胤下拜,范质也不得已下拜。
之后,赵匡胤到崇元殿行禅代礼,即皇帝位,是为宋太祖,奉周恭帝为郑王,符太后(周恭帝生母,符彦卿之女)为周太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建立了宋朝,先后灭掉南汉、后蜀、南唐等国,天下已呈一统之势。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宋太祖生母杜太后病危,临终之际,急召枢密使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宋太祖也在场,杜太后先是问宋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杜太后当即反驳说:“你想错了!你能够得天下,只是由于周世宗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小孩子,使得国无长君,人心不归附。假设周世宗立一个中长的皇帝,天下岂能到你手中?”对于母亲的话,一向孝顺的宋太祖当然只能称是,何况杜太后的话确实有道理。杜太后这才语重心长地对宋太祖说出了关键的下文:“所以,你要吸取教训,将来将帝位先传光义(赵匡胤弟),光义再传光美(赵匡胤次弟,后改名为廷美),光美传于德昭(赵匡胤长子),如此,则国家有长君,才是社稷之幸。”宋太祖泣拜,说:“儿铭记教诲。”杜太后又对一旁的赵普说:“你也要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赵普便将杜太后的话以遗命的形式写成誓书,并在末尾署上“臣普记”,收藏在金匮(音gui,同柜)之中,称“金匮誓书”。
[注:宋太祖共有四子,长子和第三子均早夭,赵德昭实为第二子,赵德芳为第四子。]
后世对这段“金匮誓书”的故事多有怀疑,认为这是后来宋太宗赵光义与赵普勾结起来编造出来的谎言,目的是为了掩饰宋太宗之得位不正。关于这一点,此处作两点分析。
第一、杜太后要求宋太祖传弟赵光义的理由是“国赖长君”,稍作推算便可知这理由相当牵强。杜太后病逝当年,宋太祖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赵光美十五岁,赵德昭十二岁。除非是宋太祖活不过四十岁,才可以将“国赖长君”作为充分的理由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实际上,宋太祖是沙场出身,精通武艺与骑射,以他的体质和健壮程度,杜太后没有任何理由怀疑长子活不到六十岁。而到那个时候,宋太祖六十岁,赵光义四十八岁,赵光美四十岁,赵德昭三十七岁。显然,真到了宋太祖撒手归天的时候,长子赵德昭非但不是少君,而且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反倒是赵光义,已经年老体衰,几近是知天命的霭霭老人了。
第二、宋太祖为人宽厚,寥性友爱,对待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