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实录-山河呼啸 作者:傅建文-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示,命772 团一部袭击板桥西北高地的日军,以解国民党军被围之急。执行袭击任务的是772 团3 营。3 营的前身是红四方面军的279 团,以长于追击歼敌而闻名,是有名的“飞毛腿营”。21 日夜,3 营在副团长王近山的带领下,向板桥出发了。772 团副团长王近山是被人称作“王疯子”的虎将,改编前任红31 军93 师师长。3 营刚过长生口,便遇到了新情况,前面板桥方向来了一队日军,正偷偷向西进犯。此时向上级请示已经来不及了。一向果断、坚决的王近山立即命令部队利用两侧山地的有利地形,作好战斗准备。一个包围圈,一个埋葬日军的坟墓迅速地形成了。100 多名日军毫无知觉地进入了包围圈。当日军一个不剩地全部进入包围圈后,随着王近山一声“打”,3 营所有的轻重火器同时开了火,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了一片。在八路军的猛烈打击下,日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毫无还手之力。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当曙光初露时,大部日军被歼,只有一小部日军被压缩在长生口村的一个空场院里。这是386 旅抗战的第一仗。兄弟师115 师首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兄弟旅385 旅的769 团初战也取得了奇袭阳明堡的胜利,386 旅的干部战士都憋着一口气,要在抗战的第一仗中打个漂亮的干净仗。所以,当战士们向龟缩在场院里的敌人最后冲锋时,一个后来成为我军高级军事领导人的前线指挥员突然喊了一声:“捉活的!”这个在国内革命战争中经常出现的战斗环节,往往标志着胜利的最终到来,也往往将一场战斗的胜利推向高潮。但这次3 营面对的却是为狂热的“武士道”精神所支配的日军,当仍然遵循着国内革命战争的老套路的八路军向残敌发起冲锋时有11 位勇士倒在了残敌的枪口下,残敌也乘机逃脱了包围圈。每当这位前线指挥员回忆起这段往事,对死去的战友都有一种深深的内
  疚。长生口战斗共歼敌50 余人,缴枪10 多支及一些弹药等军用这并不辉煌的胜利,却是386 旅的抗战第一仗。虽然胜利中有教训,但它仍大大地鼓舞了386 旅的士气,也使386 旅用胜利的实践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他们打的败仗真叫人佩服为了进一步地了解情况,刘伯承9 月21 日来到了在娘子关担任正面防御的国民党军第3 军军长曾万钟的指挥所。除第3 军外,娘子关还有国民党军的第26 、27 路军。曾万钟首先向刘伯承介绍了日军新的动向。他说,近日日军第20 师团避开娘子关正面阵地,集中兵力和人力正向右翼的新关猛攻,曾万钟对下一步的行动表示出极大的信心。他继续说,新关守军凭借窑洞式半永久性工事和钢骨水泥永久性火力点进行防御,予日军以重大杀伤,娘子关的守军也随时准备出击支援,这样的部署,日军是难以从娘子关突破的。刘伯承不仅看到了曾万钟所看到的下一步,而且比曾万钟多看了一步。刘伯承对曾万钟说:“日军不攻娘子关而攻新关,是想来个避实击虚。如果新关也不易得手,它极可能再往南迂回。这样,新关以南的石门,则必须火速派兵占领,严防日军偷袭。”曾万钟对坏了一只眼睛的刘伯承多看出的一步,很是不以为然。刘伯承和曾万钟会谈之后,形势的发展正如刘伯承所料。只是曾万钟的疏忽,殃及了129 师386 旅771 团,当然其中也有771 团自身的疏忽。9 月25 日,日军在新关攻击失利后,派出第40 旅团5 个大队进行右翼迂回,从井陉方向迅速占领了石门口。当夜,日军依据侦察机提供的情报,避开大路,从谷底小沟绕了过去,对771 团发动了突然袭击。前一天,刘伯承得知771 团在利用当年蒋介石、阎锡山军阀混战时期的旧工事备战时,曾提醒他们说:“不行,旧工事不可靠。”由于771 团警戒下严,没有对日军的偷袭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一下子就被冲散了,团主力不得不撤到附近的山上。形势是很严峻的,被偷袭后的10 多个小时内129 师师部及386 旅旅部与771 团完全失掉了联系。刘伯承是在焦急地等待中度过了最初的几个小时。在刘伯承焦急等待的同时,有人却在准备看129 师的笑话。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得知此事后,从太原打来电报“慰问”刘伯承。他带着嘲弄的口吻说,你们八路军光说游击战、运动战,结果你们反被日本人游击掉了。国民党第2 军团司令兼第13 军军长汤恩伯得知这个情况后,也打电话给刘伯承说:“看来你们的游击战不行哪,我们几万人都顶不住,你们一个旅怎么行?还是撤吧!”就在国民党军的一些高级将领嘴上轻蔑的微笑还没有消失的时候,771 团以自己出色的表现,以八路军所特有的顽强与机智,向他们表明,八路军不仅可以打游击战,而且可以在阵地战中生存与作战。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突入了771 团的阵地。771 团一开始确实很被动,上级与下级失去了联系,自上而下的指挥已经不复存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的生存能力与战斗能力真正的被表现出来了。771 团被冲散的各个部分自动的组成新的战斗集体,自动形成新的指挥,成排建制的就以排为单位,成班建制的就以班为单位,总之是各自力战,形成了一个个的堡垒,并在单打独斗中,堡垒与堡垒间逐步发生了火力联系,相互掩护着向山上转移,利用山势在山上与日军形成对峙。团部的通讯员战斗后更是受到一致的称赞。战斗中,团部的警卫力量被
  打散了,在已经隐约能够看到鬼子身影的时候,团部仅有的几个通讯员,临危不惧,又3 次进入团部,将团部的公文和其他东西搬得一十二净,在鬼子眼皮底下带着文件归了队。3 连5 班8 名战士在坚守阵地的过程中伤亡了7 名,仍然坚守阵地,不能动的给能动的准备手榴弹、压子弹,没有让一个日军进入阵地。第二天,当师部转移到北界都后,771 团被打散的人陆续归了队。虽然他们脸上带着愧疚的表情,但他们身上的装束却着实令人羡慕:有的戴着缴获的日本军的黄五星帽,有的穿着日军的黄呢大衣,有的把自己的枪换成了三八式步枪,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两件从日军手中缴来的战利品。一个目睹了整个过程的新闻记者由衷地写道:他们打的胜仗倒并不叫我们怎么惊奇,他们打的败仗才真叫人佩服。后来,刘伯承见到徐向前时对他说了以后还说了很多次的一句话:“你培养的队伍是打不垮的!”事后,刘伯承就七亘村被袭一事给中央写了一份检讨报告。毛泽东看了报告之后,于10 月25 日电示八路军总部和各师:“屡胜之后,必生骄气轻视敌人,以为自己了不得。771 团七亘村受袭击,是这种胜利冲昏头脑的结果。你们宜发通令于全军,一直传达到连队战士,说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战的长过程。凡那种自称天下第一、骄气洋溢、目无余子的干部,须予以深切的话告诉他们: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反对军队中的片面观点与机械主义。”这是抗战中第一封要打掉“骄气”的电报。
  7。 伏击!伏击!
  说孙子,话谋略386 旅进入正太路后,正大路沿线就成了129 师的主要战场。在这一舞台上,以刘伯承为首的129 师将士们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拍案叫绝的“活剧”。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叫孙武,也就是被人们尊称为孙子的人。他的一部《孙子兵法》,使他获得了兵学鼻祖的美称,更使后人们在进行军事活动时多了一个理论的支撑点。《孙子兵法》中的很多闪着理性光芒的语言,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贵速,不贵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能够和人们对毛泽东语言的熟悉程度相提并论,即使是毛泽东,也经常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孙子富有哲理的语言。在中国军事界能够走出国门,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到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也只有毛泽东和孙子。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除了携带着大量的先进的武器装备外,还有一本被他们同样奉苦经典的《孙子兵法》,据说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夫的案头上就一直摆放着《孙子兵法》,当然那是已经被译成英文的《孙子兵法》。中国军事界中但凡识文断句受过正规训练的将领,大都读过《孙子兵法》。但学了不等于学懂,学懂了也不见得就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抗日战争,应该是孙子的后人们驱侮救国,展中华兵学之风采的大好时机,可有的人却在这个时候交了张不应算作及格的卷子,愧对祖先;但也有的人被称作“论兵新孙吴”,使日军闻风丧胆。孙子在《孙子兵法》的势篇中写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思即是几乎所有战争都是以正兵对敌,以奇兵取胜。堂堂之阵,故不可少,但堂堂之阵终不如奇兵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对《孙子兵法》是非常熟悉的,在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引用孙子的话来表达他的思想。自负的蒋介石在讲话中大概只肯引用“二孙”的话,一个孙是被国民党尊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另一个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子。还有一个例外。抗战中蒋介石不得不下发了一本由被他追剿了近10 年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所写的文章——《论持久战》。这与蒋介石自负的性格不太相符。但他别无选择。文章写得太精彩了!毛泽东1938 年6 月发表的《论持久战》一文,对时局作了精辟论述,对前途作了科学分析,特别是文中对抗战胜利所表露的信心,给人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和直捣心灵的震慑。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看到这篇文章后,马上将其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看后频频点头,立即下令印发全军。这篇文章对国民党政策的制定应该说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熟悉《孙子兵法》的蒋介石,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七·七”事变爆发前,对于即将爆发的“国之大事”,蒋介石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作了一定的准备。虽然蒋介石1937 年8 月12 日才被国民党最高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推举为全国陆海空军大元帅,但在此之前,在抗日的大旗下全国形成了表面上的统一。所谓表面上的统一,即各路军阀在抗日这面大旗下又各有各的心思,各打各的算盘。执掌着全国帅印的蒋介石首先将全国分为5 个战区。将原来各自为政的
  各个区统一规划到全国的抗战序列之中。紧接着蒋介石又拟定了一个“以首都(注:南京)为中心,逐次向国境线推进”的国防阵地构筑计划。阵地内要求设有机关枪掩体、小炮俺体、观测所、掩蔽部等,所用材料必须是钢筋水泥。当时这些要求已经是最高标准了,是按照德国和俄国的最新教范拟定的。全面抗战爆发后,虽然构筑的工事离预案的目标还差得很远,但也总算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工事构筑。1938 年11 月2 日至28 日,为总结抗战以来经验,确定新的军事方针,国民政府军令部在衡山召开了军事会议,这次会议历史上称为“南岳军事会议”。蒋介石亲自主持,并作了几次讲话。为了在正面战场节节失利后稳定举国惶动的人心,破除将须中部分存在的恐日心理,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军事战略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首先引用了兵圣孙武的两句名言,“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将国民政府的战略和老祖宗的这两句名言作了逐一对比。“我们现在就是诱敌深入,使他自至,以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我们能诱敌深入,处处地方我军是先处战地以待敌,敌人处处地方是后处战地而趋战,在我们完全是以逸侍劳,步步致敌,而不为敌人所致,我们第一期的战略也就是实行孙子这两句话以遂行我们消耗敌人,疲困敌人,诱敌深入于有利我军决战的阵地,而完成我们最后胜利的布置。现在我们这种布置已经成功,今后我们就可乘此势力来达成第二期杭战的任务。”当然,抗日战争战局的发展,除了日军强大、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的基本原因外,正面战场参战各部队中旧有的军阀军队的顽疾也影响了作战。如各部队互不协同,敷衍推倭,甚至谎报军情,等等。蒋介石对此痛加训斥,要求严加整肃。他认为这些现象“是我们军队失败的致命伤”,“这种军队,永远没有希望,永远是失败的”。从这点上看,蒋介石的确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