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卫生分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向作为吉祥的瑞征。有些帝王听说城中喜降甘露,连当时的年号也以甘露 

命名。汉宣帝刘询,吴国的归命侯孙皓,南北朝时前秦的符坚等,都曾以甘 

露作过年号。传说甘露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 

饴”,吃了能使“长寿者800岁”,所以称为“天酒”、“神浆”。于是, 

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太 

初元年( 104年),汉武帝为了吃到甘露,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 

座高7米多的承露盘。清朝的乾隆皇帝梦想“长生久视”,也效法汉武帝建 

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一尊铜仙塑像,立于4米多高的蟠龙石柱之上,手托 

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座承露盘,仍座落在北京北海公园琼岛西北面 


… Page 16…

的半山之上。汉武帝和乾隆究竟得到天赐的甘露没有?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 

载,但是,可以断定,在他们的承露盘里,永远也不会得到什么“天酒”、 

 “神浆”。因为所谓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 

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上叶上的小 

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 2000 

多种。 



                            三七药用的由来 



    传说以前凤阳山 (今浙江第一高峰)下有个放牛牧童,他常见一群猴子 

荡着树藤,到山下田里偷玉米、挖地瓜,糟蹋庄稼。于是他用柴刀把树藤砍 

断,不让猴子下山。但没过几天,这些猴子又拉树藤荡秋千了。他好生奇怪, 

心想,是不是上次没砍断?于是乎又举刀把藤统统砍断。不料,几天过去, 

猴子又荡着树藤下山了。牧童决心要弄个明白,他经过一番思虑,重又把树 

藤砍断,然后,躲到一块大石后面,看个清楚。猴群来了,他们见树藤被砍 

断,马上找来了几棵很长的青草,将草根嚼烂后涂在断藤上,再用草茎把断 

头扎紧,然后离去。牧童见此秘密,便把剩下的草带回家。经多次试验,发 

现这是一种医治骨折骨碎的极有效的草药。这草药因是牧童三次砍藤,猴子 

三次接好而被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三接草”,后来念溜了嘴,唤成“三 

七”。 



                            葫芦药用的由来 



     葫芦本是一种中药,其果肉能利尿通淋,其种子可解热润肺。它又是我 

国人民种植最早的果菜之一。《诗经》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记 

载。可见,早在周代人们已经知道葫芦的用途。说起来,葫芦和人们生活确 

实关系密切。青嫩时,可以食用,味道清香爽口;成熟时,或一剖为二可当 

舀水的水瓢,或在顶上锯个“小帽”,用来存放蛋类。此外,还可以在葫芦 

生长过程中加以特殊塑型,成熟后摘下来,雕刻图案,涂以色彩和油漆,制 

成各种工艺品。陈年的老葫芦则是配方入药的佳品。人们常说一句俗语,叫 

做“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正道出了葫芦的另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用 

途——盛药。古人早就发现,以葫芦盛药,具有轻便、防潮、不易破损、便 

于携带等优点。神话故事中的神仙铁拐李,不就经常随身带着一个药葫芦吗? 

我国人民尊崇的药王之一——唐朝名医韦慈藏,在记载里,他是个“腰系葫 

芦数十,广施药饵,疗人多效”的好人。从前,各地药王庙中的药王塑像, 

也总少不了腰系葫芦。葫芦,渐渐成了行医济世的标志。 



                               浴室的由来 



    沐浴这是人人都离不开的事。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诗里对沐浴就有反 

映:“浴兰汤兮沐芳。”指的是在水里煮上兰草,人浴其中,以沐芳馨。这 

是一种比较讲究的沐浴方式。浴床 (相当于今日之浴缸),古代就有。但宋 

以前并无浴室之称。民间开设浴室,始于宋代。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诸 

行》云:“浴堂谓之香水行”。“香水”二字,也是沿承了“浴于兰汤之意”。 


… Page 17…

      “香水行”后来又异名为“混堂”。苏州至今还有一条小巷名叫“混堂 

弄”。旧时浴室招牌上通常用一“池”字,并多以“浴德池”为名。“浴德” 

两字,取自《礼记》,是修养德性的意思。把沐浴这件事扯到这上面去,是 

因为清宫武英殿左有一小殿,榜曰“浴德”,内有土耳其式浴室,是皇帝祭 

天前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民间浴室才取它为名作市招。 



                               日光浴的由来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早就懂得晒太阳对人体有益。俗话说:“日光常 

照临,百病不近身。”古人养生之道还有“曝背”之说。《三国志》秦宓答 

王商书:“仆得曝背于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唐李颀诗:“百 

岁老翁不种田,唯知曝背乐残年。”可见,古人深知日光浴的好处。近代医 

学认为,进行日光浴,借助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可使皮肤中的胆固醇类物 

质转化为维生素D,对活跃新陈代谢,健全神经系统功能均有裨益。 



                            《黄帝内经》的由来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书,是中国医学现存最早的 

一部经典文献,它反映了当时祖国医学的光辉成就。《黄帝内经》这一书名, 

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是东汉班固根据西汉末年刘 

歆所撰的 《七略》做蓝本编辑的。这表明在刘歆时代,即公元前1世纪的末 

年,《黄帝内经》已问世。关于其成书年代,历来未能确说。但一般认为《黄 

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前221年)。此书并非一时一 

人之手笔,实为众多医家经过搜集、整理、综合而成,其中亦包括秦汉乃至 

隋唐时期某些医家的修订和补充。《素问》和《灵枢》各为9卷,每卷9篇, 

各为81篇,合计162篇。《素问》至唐代只存8卷,其中第7卷的9篇已亡 

佚,唐代医家王冰注解 《素问》时,又从他老师处得到一秘本,遂补充了7 

篇“大论”,但仍缺2篇。现存《素问》虽有81篇之篇目,但其中第72篇 

与73篇仅有篇名“刺法论”与“本病论”之名,没有文字内容。直到宋代, 

才补充了两篇内容,附录于该书之后,称为“素问遗篇”,此系后人伪托之 

作。 



                              “本草”的由来 



     自从《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一词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药物 

学被称作本草学,药物专著称为本草书,药学史被称为本草史。经过千百年 

沿用,“本草”已成为药物的代名词。 

     为什么称药物为本草呢?一般认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古代以“草” 

或“草木”作为植物的代称,这是由于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 

发现了某些动、植物的医疗功效,并用于医疗实践,其中又以植物居多。 

     人类对植物接触最多、认识最早,最初的药物只有植物药。《说文解字》 

上说:“药,治病草也,从草”,也反映了造字之初只有植物药的状况。虽 

然后来发现了动物药、矿物药,但草为药之本的概念,一直被保留下来。 


… Page 18…

                           《本草纲目》的由来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开始进行《本草纲目》 

的编撰工作,历时30余载。他参考了医籍800多种,遍访各地名医宿儒,跋 

涉无数山川林海,搜求民间验方,采集药物标本,先后三易其稿,终于明万 

历六年 (1578年)完成了这部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分16纲,62目,约190多万字,收载药物 

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47种。另附药方10000余首,插图1000多帧。该 

书以《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为蓝本,并仿朱熹《通鉴纲目》“以纲掣目”、 

 “纲举目张”之编写体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取舍精当,堪称“博而不 

繁,详而有要。”本书编写后,未即刊行,直至1590年左右,方由南京私人 

刻书家胡成龙刻印。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3年,本书第一版刻本问 

世,通称“金陵本”。从此,《本草纲目》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 

     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1783年由小野兰山译为《本草纲目译 

说》,1929年日本人臼井光太郎按照金陵本,译为《国译本草纲目》 15册。 

 《本草纲目》先后被节译或全译成拉丁、英、法、德、俄、朝鲜等国文字传 

播到世界各地,至今仍被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 

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祖国医学的用药经验。 



                          《伤寒杂病论》的由来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至二十六年(37—50年)之间,曾有7次大的传染病 

流行。汉灵帝建宁四年至中平二年(171—185年)之间,曾有五次疫病流行。 

东汉南阳名医张仲景基于伤寒病的猖獗流行,刻苦攻读《素问》、《灵枢》、 

 《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古代医书,并结合当时医家以及个人长期积 

累的医学经验,终于在公元200年左右完成了《伤寒杂病论》的撰写。该书 

问世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之经典, 

亦是祖国医学方书的鼻祖。《伤寒杂病论》16卷,经过兵火战乱,书多散佚。 

后经晋王叔和重编整理,1065年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为 《伤寒论》10 

卷及 《金匮要略方论》3卷。张仲景论治伤寒的基本原则是“六经辨证”体 

系。它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病理生 

理的变化,以及病势进退之缓急等方面加以综合归纳,用三阳经、三阴经之 

概念将伤寒病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征候类型。 

自此,在指导防治热病和杂病方面,使医家有法可循,有方可参。 



                            《普济方》的由来 



    本书是我国历代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收辑资料极为广泛,除博引明以 

前各家方书外,亦兼收其他传记、杂说以及道藏、佛书等有关资料而编成。 

刊于明永乐四年 (1406年)。《普济方》原书刻本早已散佚,几百年来少数 

藏书家仅藏有残刻或残卷本,唯 《四库全书》收录完整,方保存至今。原作 

168卷,《四库全书》改编为426卷。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凡 1960 

论, 2195类, 778法, 61739万字,239图。”可见此书内容之丰,方书 

之大。解放后本书有排印本,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分10册出版。该出 


… Page 19…

版社以《四库全书》本为主本,参照明永乐刻本残卷、明抄本残卷,进行校 

勘排印。本书具体内容有总论、脏腑、身形、诸疾、妇科、儿科、针灸、本 

草等。书中各种疾病的治法甚为丰富,包括汤药、按摩、针灸等。该书既有 

历史价值,更有临床价值。因此,《普济方》确为一部医学研究和临床参考 

的重要文献。 



                            《医林改错》的由来 



     清道光十年的一天清早,一位医生打扮的人,踏着露水,穿过晨露,来 

到荒凉的义冢。那里尸体狼藉,野狗争食(因为这年瘟疫流行,死者累累, 

无棺安葬,埋得浅,尸体被野狗扒露在外),尸体膛开腹露,内脏拖地,臭 

不可闻。这来者就是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他为了弄清人体结构,冲破封 

建礼教反对人体解剖的阻力,不畏脏臭,悄悄来冢地,亲自剖视尸体,进行 

科学实验。连日来,他共剖视30余具童尸,后著成《医林改错》一书。这书 

改正古医著对人体结构的错误说法,是近代我国解剖学的重要著作,对我国 

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王清任敢于冲破旧偏见束缚的精神,敢于否定过去 

的创新精神以及求实的科学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