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心置腹。
他们交了朋友。水浪与顽石,冰与火,或者散文与诗,都没有他们这样大的差异。
起初,由于相互间的距离,他们两人都感到烦闷,后来,彼此逐渐有了好感;
每天都骑着马来往会面,于是很快便亲密难分。
此后两人常在一块饮酒聊天。他们谈社会,说人生,论科学,诵诗篇。连斯基对生活充满热望。奥涅金虽觉得对方过于天真浪漫,但也不忍心击碎年轻的梦想。当时,连斯基正在热恋之中,他的意中人是村里的一位地主的小姐,名叫奥丽加·拉林娜。这是一个头脑简单而略有点轻浮的女孩儿。连斯基仅仅由于她的美貌就陶醉于爱河之中。一次,连斯基约奥涅金到奥丽加的家中作客。奥涅金欣然前往。在那里,他结识了奥丽加的姐姐达吉雅娜。与妹妹及村中其他少女不同,达吉雅娜格外纯情,她喜欢宁静和谐的气氛,性格内向,惯于独处。奶妈和大自然是她忠实的伴侣。月亮和星星把她带入梦乡,朝霞和太阳又将她唤起。西欧浪漫小说既培养了她的文学兴趣,也给予她青春的遐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在姑娘的芳心里形成了一个偶像:
时候了,她已经有了爱情。
仿佛一粒种子落在土里,春天的火使它萌发出生机,很久以来,柔情和苦痛
一直在燃烧着她的想象,渴求那命中注定的食粮;
很久以来,她年轻的胸中,一直深深地感到苦闷;
心儿在盼望……那么一个人,奥涅金的出现,使她那颗苦苦等待的心灵为之一震,达吉雅娜完全被奥涅金风流倜傥的气质迷住了,她仿佛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维特或圣·普乐的影子,她认定,他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更使姑娘想了解的是奥涅金那谜一样的内心世界。
然而,达吉雅娜将奥涅金认作纯情少年,完全是她浪漫的天真的想象所致。奥涅金这个京城的贵族青年之所以愿意留居乡下,是因为他对世俗的一切欢乐都厌倦了,早已成了一个心灰意冷的人。在爱的天地里他自认为是一个过来人。他很早就学会了情场上的那一套。奥涅金曾经是彼得堡的一个纨绔少年:
他的真正的天才的表露,他从少年时便为之操劳,便为之欣慰,为之苦恼,把它整日里长挂在心头,整天价懒洋洋满怀深忧、念念不忘的,却是柔情的学问。
在彼得堡那难忘的八年里,他热恋过,也憔悴过,品味了幸福,也咀嚼过痛苦,他被别人伤害,也伤害别人。真情假意全都经历。对奥涅金来说,爱情似乎早已成为一本过时的传奇小说:
不呵:情感在他心中早已僵冷;
他早已厌弃社交界的喧嚷;
美人儿也许会让他一时钟情,却不是他长期思念的对象,一次次的变心早使他厌倦;
朋友和友谊令他心烦,如此心境的奥涅金想通过阅读或写作来重塑自己,可惜缺乏毅力,无论如何也振作不起来。怀着忧郁和烦闷他来到了乡间。纯情的达吉雅娜在他们初识的那一瞬间也使他心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往情深。
从那以后,达吉雅娜痴情而焦急地等待着白马王子的求爱。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奥涅金却没有再次登门。单相思的痛苦开始折磨达吉雅娜,她茶不思、饭不想,彻夜难眠,以致于内心的爱火烧烫了全身。姑娘终于大胆地给奥涅金写了一封信:
……
为什么你要来拜访我们?
在这个人所遗忘的荒村,如果我不知道有你这个人,我就不会尝到这绞心的苦痛。
……
别人!……不,我的这颗心
世界上谁也不能拿去!
我是你的——这是命中注定,这是老天爷他的旨意……
……
你的身影曾经在我的梦中显露,我虽然没有看清你,已感到你的可亲,你奇妙的目光让我心神不宁,你的声音早响彻我灵魂深处……
接到这封饱含真情和勇气的书信后,奥涅金却给姑娘一个冷冰冰的回答。在花园里,奥涅金十分客气感谢达吉雅娜对他的信赖。他说他喜欢姑娘的真诚,但只能给她以兄长的爱,而绝不会成为她的丈夫。奥涅金告诉达吉雅娜他不愿让家庭的小圈子束缚自己,结婚只会给他们带来许多的苦恼。听罢奥涅金这番“表白”,达吉雅娜的心仿佛掉进了冰窖,一切好象又回到了从前,除了寂寞之外,又增加了一份痛楚。她尤其无法接受的是,奥涅金竟把她的纯情当作世俗的“年轻姑娘飘浮不定的幻想”。她还能说什么呢?爱情的太阳还没有升起,青春的朝霞就被乌云遮盖。从此,幸福与欢乐的光芒不再照耀达吉雅娜的心田,然而,奥涅金的身影却更频繁地在她的脑海里浮现。严冬的一个夜晚,达吉雅娜在梦中走进雪原,一条奔腾的河流挡住了她的去路,后面又闪出一头大熊。不知哪来的勇气使她渡过了激流,大熊却紧追不舍。她跑进苍翠的树林,却终因劳累昏倒在雪地上。大熊把她带到一间草房里,在这里姑娘看见奥涅金同魔鬼在一起争斗,争夺的对象就是她,之后,奥涅金又同连斯基发生冲突。恐怖的景象终于把她从梦中惊醒。
又过了许久,连斯基转达了达吉雅娜一家对奥涅金的邀请。他们希望这位高贵的朋友能参加达吉雅娜的命名日盛宴。奥涅金出于礼貌,如期前往。宴会上宾朋满座,非常热闹。但是,喧哗的场面和达吉雅娜忧郁的面容又使奥涅金这个“怪人”难以忍受。他决定用激怒连斯基的做法来渲泄胸中的烦燥与无名之火。舞会开始以后,奥涅金当着连斯基的面,故意追逐奥丽加。不料,这个轻浮的少女也竟然把连斯基忘在九霄云外,尽情跟奥涅金调情。连斯基果然被激怒了。于是,悲剧接踵而来,两个从前的朋友走到了决斗场上。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奥涅金打死了连斯基。年轻浪漫的诗人就这样倒在一个孤独者荒唐的子弹下。不久,奥涅金怀着深深内疚和苦闷,离开了庄园,远走他乡,四处漂泊。
奥涅金出走以后,达吉雅娜既伤心于连斯基的早逝,又迷惑于奥涅金的行为。他们曾经是那么一对情投意合的友人,怎么会一夜之间反目为仇?奥涅金有学识,有身份,怎么能做出这样令人费解的荒唐事?达吉雅娜抱着这样的疑惑,两次探访了奥涅金的寓所。在幽静的书房里,她看到了英国诗人拜伦的肖像画。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的半身塑像也端放在书桌上。这两个人物都是 19世纪初自由精神的象征。奥涅金书斋的氛围使达吉雅娜留连忘返。第二次探访时,她认真地拜读了奥涅金曾经读过的书籍。这个青年贵族走过的思想旅程顿时给达吉雅娜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唐·璜》、《异教徒》及其他一些浪漫主义名著使这个乡村小姐认识了现代社会青年的心态。姑娘似乎终于明白,是哪些思想和理论激动着奥涅金的心灵、是什么人生路标指引他行动的方向。
几年之后,奥涅金对旅行也厌倦了,他又回到了莫斯科。在一次上流社会的舞会上,他巧遇了达吉雅娜。这时她早已不是那个纯朴的乡村小姐,而是典雅庄重傲视群芳的贵妇人了。原来,不久以前,达吉雅娜遵从母亲的意愿嫁给了一位年长的将军。虽然,她对生活早已没有任何渴求,但依然保持着高傲而质朴的心灵。她厌恶贵族社会的喧嚣与纷乱,始终思念故乡自然的清香。此时此刻,她也认出了奥涅金,不过,她心中再也没有激动。奥涅金却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这种失落很快又转化成爱的疯狂。一封封情书像雪片一样飞向达吉雅娜。没有接到复信,他又天天来到她的门前,走进她的客厅,像影子一样追逐她。对于上流社会的责难,他置若罔闻;对人们鄙弃的目光,他也视而不见。但是,毕竟事过境迁。而今,无论这位曾经高傲的贵族公子怎样大献殷勤,达吉雅娜都一概漠然处之,有时甚至都不正眼看他一眼。奥涅金又一次饱尝了苦爱的滋味。又过一些时候,他终于听到了达吉雅娜的心声:
而现在!——您跪在我的脚下,多么渺小啊!是什么让您这样?
为什么凭您的心灵和才气,竟会成为浅薄感情的奴隶?
………
而幸福曾经是那么伸手可及,那么有可能!……但是,我的命运
已经全部注定了。也许,这件事我做得不够审慎:
母亲流着泪苦苦哀求我,对于可怜的达尼娅来说,怎么都行,她听随命运摆布……
我便嫁给了我这个丈夫。
我求您离开我,您应该这样;
我十分了解:您的心中有骄傲,而且也有真正的荣耀。
我爱您 (何必时您说慌?)
但现在我已经嫁给了别人;
我将要一辈子对他忠贞。
这就是奥涅金与达吉雅娜没有相爱的“爱情悲剧”,这就是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个贵族青年的失败人生,这就是纯情少女达吉雅娜悲凉的命运。诗体小说写到这里也就嘎然而止了。
诗人在这部作品中虽然设计了浪漫小说的结构,赋予它温情的格调,但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情感纠葛却不是创作的主要题旨。对普希金来说,他是通过奥涅金失败的人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在俄国专制农奴制度走向没落和社会变革的前夜,贵族青年一代的出路何在?除此之外,诗人还提出了其他一些迫切的社会问题:如农奴制问题,贵族教育问题,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等等。
普希金以奥涅金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向读者展现了19世纪20至30年代俄罗斯社会的方方面面,描绘了一幅幅广阔的社会风俗画。作品中既有城市生活的浮华和喧闹,也有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既有对俄国历史的回顾(追忆1812年卫国战争),也有对它未来的展望(诗人设想了俄国交通游旅的发展)。普希金把统治阶层与普通农民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贵族们在奢侈的生活中纸醉金迷,而农奴们却担负着沉重的徭役。作品批判了老贵族的保守僵化,也表现了新一代贵族的探索精神。普希金还通过作品直接地或间接地评论了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艺术及婚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在 《资本论》中提到过普希金的这部名作。他认为小说反映了当时俄国经济发展的某些特征,反映了该国经济贸易展所达到的水准。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普希金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他的审美理想、创作观念以及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精深见解。难怪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在这部作品出版之前的俄国文坛没有任何一位作家的创作能够达到这样的深度和广度。
《奥涅金》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反映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更在于它创造了新的艺术典型。
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典型的贵族青年。她受过时髦的欧式启蒙教育,读过浪漫主义作家的著作,也研究过近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他崇尚拜伦的个人奋斗精神和拿破仑的冒险主义。他好思索,敢创新,力图有所作为。在农村中搞了一点改革,希望改善农奴们的生活处境,说明他是一个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奥涅金生活在俄国新兴资本主义崛起的时代,深受自由思潮的影响,他反感沙皇的专制制度,厌恶僵化、愚昧、保守和虚伪的社会风气,不愿意与贵族阶层的没落分子同流合污。正因如此,他才被地主绅士们视作异端。无疑,普希金借这个典型形象表达了他对社会进步势力的肯定,他在被迫删去的章节中直接歌颂了十二月革命党人雷列耶夫。从奥涅金的身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自己的影子。他们有相同的身世,受过近似的教育,具有共同的思想信念。他们都曾浪迹京城而后又不甘沉沦。奥涅金与普希金一样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在作品中,作者亲切地称主人公为朋友,常和他在涅瓦河畔畅谈理想与人生。
然而,应当指出,普希金和奥涅金又有严格的区别,后者身上带有贵族阶级的显著弱点。奥涅金缺乏坚定的意志,生活慵懒,玩世不恭,以个人为中心,自私狭隘,在事业上没有恒心。读书一知半解,写作半途而废。他所从事的农村改革也没有结果。在爱情上,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甚至不能辨别情感的真伪,拒绝和追求达吉雅娜都不是出自真情,戏弄和打死连斯基则充分暴露了他的个人主义。奥涅金既不同贵族绅士们合流,也不与农民们接近,要么在沙龙里清谈,要么孤独地旅行;小事不屑于做,大事也做不成;更不用说投身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