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哥特人手持武器,高举义旗,杀死罗马将领和士兵,从他们手中夺过武
器,用以武装自己。之后,哥特人又在色雷斯地区开展斗争,杀死罗马奴隶
主贵族,焚烧其庄园,夺得土地。当地奴隶和隶农纷纷支持和响应,共同反
对罗马统治者。大批的罗马士兵也倒向起义者,并给哥特人带路,找出贵族
藏匿财宝和粮食的秘密地点。
此时,东罗马皇帝法伦斯正在叙利亚指挥对波斯作战,惊闻哥特人反抗,
立即撤兵,回头对付哥特人。法伦斯命令在亚美尼亚作战的罗马军队即刻前
往色雷斯,并派人通知现任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要他出兵助战。
从亚美尼亚迅速撤至色雷斯的东罗马帝国军队很快与哥特人交战起来。
哥特人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使用铁制手盾、长矛和匕首以及锋利的战斧等
武器,在与罗马军正规军团进行正面对垒作战时,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不断阻击和奇袭罗马军。他们使用由无数车辆结成的圆圈即“车城”以为防
御,并且常从这种“车城”中突然冲出,袭击敌方,再迅速撤回。罗马军屡
… Page 49…
遭失败。但是,哥特人在用这种战术对罗马的有坚固城墙的城镇发起进攻时
却不成功,攻之不克。于是,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
公元378年,西哥特人获得了东哥特人和匈奴人的援助,组成一个强大
的联盟,准备与罗马东部军队一决雌雄。法伦斯则任命西罗马来援的塞巴斯
西安担任步兵统帅,决心一举歼灭哥特人。
新任步兵统帅塞巴斯西安迅速行动,组织队伍。他发现,现在他统率的
罗马军团中,官兵懒散,作战不力。为此,他首先向士兵分发军饷,鼓舞士
气,安抚军心;然后挑选精兵,从每个军团中选出300人,组成一支2,000
人的精锐部队;最后对这支精锐队伍进行短时间训练,使其作战有力。一切
工作就绪,塞巴斯西安立即率领队伍出发,很快将亚德里亚堡占领。第二天,
塞巴斯西安发现一支哥特人的部队正在希伯勒河附近抢劫,便率领一部分军
队尾随其后,等到夜晚来临、敌人宿营休息时,塞巴斯西安率军突然袭击这
支哥特人,对方毫无准备,仓促应战,迅速被歼灭。
这次突袭胜利,使法伦斯异常兴奋,忘乎所以。他决定不等格拉提安率
领的援兵到达就立即御驾亲征。恰在此时,有人报告说,有一支一万人左右
的哥特人正要行动,准备通过亚德里亚堡附近向西进军。急于取胜的法伦斯
认为这正是消灭对方的好机会,于是急不可耐地率领大军出发。队伍行至亚
德里亚堡城边时,塞巴斯西安劝告法伦斯停止前行,因为这支队伍人数虽多,
但作战力并不强。法伦斯对此不予理睬,仍我行我素,并开始作决战前的准
备。他命令士兵在敌人必经之地结木为寨,挖掘堑壕,以待敌方。正在行军
途中的格拉提安获悉法伦斯的行动后,立即派人送来书信,劝法伦斯谨慎从
事,切不可单独冒险出击,一定要等他们的援军到达后再共同对敌作战。法
伦斯在一些谄媚奸佞之徒的极力怂恿之下,不听格拉提安的劝告,反而加快
了进攻的步伐,以免格拉提安来分享胜利的荣誉。
克利提吉尔恩派心腹晋见法伦斯,提出如下要求:只要法伦斯把色雷斯
地区都划给哥特人,哥特人同意与罗马缔结永久性的和约。法伦斯一口回绝,
一心要战败对方。公元378年8月9日,法伦斯将行李,辎重等留在营寨,
文官大臣、金银首饰都留在亚德里亚堡城内,自己亲率大军出发,寻找哥特
人决战。
罗马军队行进到下午2时左右,来到了离亚德里亚堡约12公里的地方。
侦察兵提供的情报说,发现敌人的圆形“车城”。法伦斯立即命令士兵摆开
阵式。右翼骑兵迅速展开,步兵方阵紧随其后;左翼骑兵却拖拖拉拉,散乱
不堪,好长时间之后才集合到指定位置。对罗马士兵来说,万幸的是,克利
提吉尔恩的骑兵主力外出搜掳给养去了,否则早被哥特骑兵趁机攻击了。
见对方已大兵压境,克利提吉尔恩迅速想出对付的办法。为等候骑兵主
力返回,克利提吉尔恩一面派人去迅速召回骑兵主力,一面派代表向法伦斯
假意求和,同时又在平原上放火焚木,破坏罗马人的战斗准备。
当哥特人的代表来到罗马营地时,法伦斯并无心与他们谈判,因此他假
装生气地说,对方派来的人都是些下等人,假使克利提吉尔恩真想缔结永久
和平条约的话,就应该亲自来求和。克利提吉尔恩乘此机会提出条件,要求
罗马派贵族作为人质。法伦斯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就在双方你去我来、提出
条件的这段时间里,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己迅速召回,作好了作战前的准备工
作。
这时,法伦斯派去作人质的使臣正在途中,快要到达哥特人的“车城”
… Page 50…
时,跟随在这些人质使臣后面的一些弓弩手突然向哥特人“开火”。使臣见
形势不妙,立即转身回撤,双方的战斗开始了。
战斗在一片旷野上进行,联合的哥特骑兵快速冲向罗马阵营,罗马人立
即应战,最先出战的是右翼骑兵。交战不一会儿,罗马骑兵战败。左翼骑兵
紧急向前,直扑“车城”。哥特骑兵集中力量紧追左翼,罗马兵难以抵抗,
很快被击溃。
罗马骑兵失利,步兵顿感独立无援,失去保护。但仍决定与对方决战。
正在调整队形时,哥特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来,罗马士兵被挤在
了一起,连刀都无法拔出来。战场上战马奔驰,尘土飞扬,模糊了罗马士兵
的视线,无数箭石飞向罗马人,罗马方面损失巨大。
就在这时,克利提吉尔恩又指挥“车城”中的步兵投入战场,将罗马人
紧紧围住,罗马人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喊杀声震天,刀枪剑斧飞
舞。战场上尸横遍地,血染阵地。最后,罗马士兵被哥特人击溃,四下逃窜。
法伦斯见自己大势已去,也准备逃跑。近卫军丢弃皇帝独自逃走。罗马
预备队急忙前来援救,被哥特人追赶,也各顾自己溜之大吉。夜幕降临时,
法伦斯隐藏在士兵中间,但此时他已身受重伤,很快死去。
这一战,罗马大败、损失惨重。罗马军队约2/3的兵力共4万余人损失
掉。皇帝法伦斯、步兵统帅、骑兵司令和其他许多的指挥官等都被杀。在罗
马历史上,除了坎尼战役以外,还没有过类似的惨败。法伦斯死后,提奥多
西接任皇帝之职。整个帝国已经衰败,无力驾御庞大统一的领土,公元395
年,提奥多西正式承认将帝国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国家。提奥多
西继任后,不得不承认让西哥特人定居在今南斯拉夫地区。
亚德里亚堡战役以西哥特人的胜利和罗马帝国的失败而告终。之所以会
有如此结局,主要是由于法伦斯狂傲自大,不听忠告,急于求胜,不顾条件
是否成熟;当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外出未回时,未及时地集中兵力进攻哥特人
的营地,反因对方的假意谈判延误了战机;此战还表明,罗马古老的方阵和
军团等战术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活力,骑兵的作用越发重要,在投射力量和防
卫兵器无重大变化的时代,骑兵是战争中的主力,古代步兵队形无法抵挡骑
兵冲击。
… Page 51…
7。帝国时期的军事思想与理论
帝国时期,罗马的军事制度日益完善,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他们提出的军事思想与军事理论在西方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弗龙蒂努斯的军事思想与理论
塞·尤·弗龙蒂努斯(约公元35年—103年)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军事
理论家。一生中军事著述颇丰,但大部分均已散佚,仅有《谋略》一书留传
至今。该书共4卷,50章,581条,分类详尽,举例繁多。作者在书中收集
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各次重大战争,内容涉及作战用兵的各个方面,其中不
乏妙计高招,而用谋者均是古代世界著名的统帅,如大流士、居鲁士、腓力、
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马略等。因此,该书是一本以介绍谋略为主旨的
学术著作,告知我们一些克敌制胜的道理。
《谋略》第1卷是关于战争开始前使用的谋略实例;第2卷是关于战争
本身的、尤其是有助于制服敌人方面的谋略实例;第3卷是关于围困和解除
围困时采用的谋略实例;第4卷是关于军人道德方面的内容。作者以大量富
有教益的史例阐述了当时的军事技术,强调军事理论同历史经验的密切关
系。对帝国后期的军事思想也产生了影响。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战争开始前使用的谋略。隐蔽己方计划:为了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弗龙蒂努斯认为,在战前应隐蔽己方计划,不让敌人知晓自己的战略意图,
其作战计划有时甚至对自己的下属和亲人也保密。“迦太基将领希米尔科希
望突然在西西里岛登陆,可他对这次航行的目的地秘而不宣,只是给各舰舰
长每人一只密封好的封套,内装标明航线的图表和停泊的港口,并下令只要
舰船未因遭到暴风雨袭击而与旗舰离散,任何人不得拆读手里的封套。”①
为了隐蔽自己的作战意图,可使用苦肉计,或制造假象等计策迷惑敌人。
刺探敌方计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弗龙蒂努斯列出了不少刺探敌方
计划的办法,或乔装打扮潜进敌营,或袭击敌人驻地,抓获俘虏,或假装投
敌,摸清敌情,再侍机逃回,或凭将帅的仔细观察,推断得出敌方情报等等。
择定作战方式:弗龙蒂努斯认为,交战方式的选择,应视参战双方的实
力而定。当己方强大,彼方力弱时,可以摆开阵势交战;当彼方强大,己方
力弱时,可专心致志固守一地,使彼方耗其力,最后不得不撤围;当无力抵
抗,也不能忍受被围困时,可暂时放弃一地,转移他方再行决战。
途中设置埋伏:在开战前巧妙地设置埋伏,使敌人落入圈套,再一举歼
灭之。《谋略》中提到几种设伏的方法:先在一选定地点埋下伏兵,再以一
部分兵力诱敌进入埋伏圈内;或事先预料敌人必经之地,然后选择适于伏击
的地方埋伏下来,待敌人到来时予以猛击。
②战斗进行中使用的谋略。交战时机与交战地点的选择:能否选择好适
当的交战时机与交战地点,对战争的胜败具有决定作用。弗龙蒂努斯列出的
战例中,谈到最佳交战时机有几种:一是敌疲我打。让自己的士兵吃好喝好
休息好,并且隐蔽好自己。
等到午后一点钟,当敌人饥渴难耐,精疲力竭时,突然出击,将其击溃。
二是攻其不备。凯撒在对日耳曼人作战时,专门挑选月亏时节向对方开战(日
耳曼人有一条法规:月亏时节不开战),因而打败了日耳曼人。三是当敌人
因愤怒和绝望而变得狂暴时,不宜对之作战。至于交战地点的选择,因本着
于己有利,于彼不利的原则。狭窄地形不利于密集方阵;居高临下的地形利
… Page 52…
于冲击敌人;部署作战线时应力求使部队背向风沙;抢占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之关口。
兵力部署:在部署兵力时,应针锋相对,以己强兵对彼弱兵,造成对方
队伍的混乱,一举击溃之。弗龙蒂努斯举列说,马其顿王腓力在与伊利里亚
人进行战争时,发现敌人的正面军全是精兵,实力雄厚,但其两翼的兵力却
弱得多了。于是,腓力在右翼部署最强壮的士兵,去攻击敌人的左翼,结果
使敌人的整个作战线陷于一片混乱,进而大获全胜①。或把强兵配置在两侧,
中间为弱兵,引诱对方向中间推进,进而将敌人围而歼之。
振奋士气:在战争中,士气尤为重要。将领应倾其全力振奋士气,以确
保战斗的胜利。具体作法很多。一是严明军纪,士兵只许向前,不许退却,
违令者斩;统帅身先士卒,作出榜样;不露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