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其战斗队形,纵深8个行列,其中最前面为精锐兵,两侧配有骑兵,前面 

为轻装步兵的散兵线。 

     共和初期,公民兵自备武装,战时出征,战后解甲归田。到公元前5世 

纪末4世纪初,罗马统帅卡米卢斯进行了一次军事改革,在军队中实行军饷 

制。公民兵出征时,可从国家获得军饷、给养和规格统一的武器装备。此外 

还对军团的体制作了变动,以新的三列队法代替旧的密集方式。即根据士兵 

的年龄和战斗经验,将重装步兵排为三列:第一列是最年轻者,经验不多, 

为“矛兵”;第二列是成年战士,富有经验,为主力兵;第三列是老年士兵, 

身经百战,为后备兵。各队之间间隔距离为4排,每列10个连队,各连队战 

士数目不等。前两列连队各有120名重装步兵,第三列各有60名重装步兵。 

后来,每个连队又分成两个百人团队,每团60或30人。作战时,以连队为 

战斗单位,以百人团队为小的战斗组织。除上述三列重装步兵外,每个百人 

团还配有20名轻装步兵,每一军团配有300名骑兵,由10个30人的骑兵小 

队组成。此制一直延续到马略军事改革时止。 

     为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罗马士兵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他们要习惯于 

按照军队的步伐行进,在5小时内行军20哩,有时是24哩。行军时,他们 

要背负60里弗的重量。此外,他们还要学习习惯于全副武装地奔驰和跳跃。 

带着比普通武器重一倍的剑、标枪、箭等进行操练。为的是增强体力,避免 

士兵懒惰①。 


… Page 8…

                          3。武器装备与军事后勤 



     共和初期的罗马军队由公民兵组成,公民均具有自己的财产,因此国家 

规定,士兵根据自己财产的多寡自行配备武装。第一等级最为富有,他们配 

有骑兵武装和重装步兵武装。重装步兵在作战时以矛和剑为进攻武器,以头 

盔 (铜制或皮制)、圆盾、胫甲及胸铠为防护武器;第二等级的公民兵则无 

胸铠和铜制圆盾 (只有长圆形木盾),其它武器装备与第一等级相似;第三 

等级与第二等级接近,但没有胫甲;第四、五等级担任轻装步兵,其武器装 

备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只有一支矛,后者则只带有投石器或弓箭。 

     随着战争的持续不断的进行以及战争中发生的损伤,低等级的公民越来 

越无力自备武装,加之公民自筹的武器装备式样不一,比较杂乱,不利于组 

织作战,削弱了战斗力。因此,在公元前5世纪末4世纪初,罗马统帅卡米 

卢斯将武器装备作了改进与统一,公民兵从国家那里得到军饷、给养和规格 

一致的武器装备(同盟军队的给养自筹)。于是,罗马军队在战斗中便有了 

整齐的武器装备。 

     罗马重装步兵最初使用的是长矛,布匿战争爆发时(公元前4世纪), 

武器开始发生变化,投矛和双刃短剑成了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这种投矛为 

木柄铁尖头,长约1。5米—2米,重约4公斤—5公斤,可投掷30米远,但 

在7米—10米之间可望击中敌人的盾牌。短剑挂在右股上,长约半米,宽约 

4厘米——7厘米,据说是按照西班牙雇佣军的剑设计的,剑头十分尖利,剑 

柄可用木、骨、象牙或金属制成,使用起来比梭镖更加灵便,多在进行肉搏 

战时使用。 

     重装步兵的防御武器多为盾牌。由于短剑的作用距离较近,不象梭镖那 

样能够拒敌于较远的距离之外,它对士兵的保护功能要差一些。于是,罗马 

人在公元前4世纪以后,将盾牌作了较大的改进。以前的圆形小铜盾变成了 

半圆筒形的大盾,高为1。25米,宽约0。8米,由木架包上皮革,再镶以铁边 

构成,里面的中间部分还衬有铁片,可以将身体的大部分遮盖住。此外,重 

装步兵的身上还有其它一些护身装备,它们是头盔、胸铠和胫甲。头盔多为 

铜制,胸铠则是皮革制成,上面缝上金属片。有的罗马士兵披有斗篷,以作 

防护之用。 

     轻装步兵的武器主要是剑、投石器、弓箭和轻投矛,全身还装备有皮制 

头盔和较轻的带状铠甲。轻矛连木柄约长2肘,粗1指,矛头长1跨,锋口 

锤炼得那么犀利,出手一击中时就自然会弯过来,使敌人再也不会把它还敬 

过来。轻装步兵有投矛手、投石手和弓箭手之分,投矛手拥有圆形或半圆形 

的皮盾,投石手和弓箭手则不使用盾牌。 

     骑兵的武器有长矛和长剑,其防御武器和护身衣甲与重装步兵相同。 

     从海军士兵的武器装备来看,船舰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海战时,船 

舰上除划桨手外,陆军士兵亦通过船舰与敌人作战。在与迦太基人的海战中, 

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名为“乌鸦”的新式技术装备,即前端带有抓钩的接舷吊 

桥。桥上有栏杆,垂直地安装在船舰头部,系在桅杆上。当接近敌舰时,便 

把吊桥搭到敌舰甲板上,吊桥抓钩立即象乌鸦嘴似地箝住甲板,使两船连结 

一起。陆军士兵随即从吊桥上冲杀过去,在敌舰上与敌人肉搏,直至消灭对 

方。在作战过程中,罗马人还使用形式多样的攻城武器。主要有: 

     破城锤。即一根长长的大木梁,顶部包有铁片或青铜片,形状如羊头一 


… Page 9…

般(也有的为尖状或圆状顶部)。攻城时,或由几名士兵抬着冲向对方,猛 

烈撞击其城墙;或是将其用吊链悬挂在木架上,由士兵使劲摇动,撞击敌人 

的城墙;再就是将其悬挂在棚罩下面的横木上,在棚罩的掩护下摇动着撞击 

对方的城墙;或者将其安置在活动攻城塔的下面使用。 

    活动攻城塔 (又叫木塔)。一种多层结构的攻城武器。最底层为轮轴, 

可以移动,在其上安置有破城锤,再往上还安置有发射器械并配有轻装战士。 

战士向敌人城上射箭,以驱赶敌人。最大的攻城塔上还安装有可以起落的木 

板桥,士兵可以通过此桥冲向城上的敌人。 

    弩炮。一种攻城的发射器械,其动力为将绳索的绞力骤然放开,其巨大 

的冲力可将石块、标枪或长箭射出很远。用于射长箭或矛的叫作catapulta 

或 scorpio;用于射木柱和大石块的叫bal…lista;用于射小石块的叫 



onager。 



    龟甲阵。即士兵们相互蹲靠在一起,将手中的盾牌或各种棚罩举过头顶, 

依次衔接成大片,犹如龟背一般,以防箭矢中的。士兵也可凭借这种所谓的 

龟甲阵的掩护,爬上城墙与敌人作战。 

    火攻技术。在一种特制的战车上,装上炭火炉、长矛等,向对方喷出阵 

阵炭火,或用麻布蘸油系于长竿一头,用火点着扔向敌人的队伍,使对方被 

冲乱,然后乘机向之冲杀过去,打败对方。这种战术可用作攻城,也可用作 

野外战斗。 

    盾车。攻城用的木制器械,象一间小屋子,但只有两面或三面有木板墙, 

屋顶也用厚木板制成,上面还覆盖有铁皮或兽革,用以防火,下面有轮子, 

可以推动。人躲在里面可以从墙上的洞里向外射箭,还可以利用它挖掘地道 

等。 

    挖掘坑道。从城外向城堡内挖掘,直通城内,突然出现于敌人面前,使 

之惊恐万分,措手不及,城堡很快陷落。 

    共和时期的罗马军事后勤工作亦很周密,有了专职的或半专职的后勤组 

织与官职,这便是财务官和军需官。两者分工明确,前者负责全军的军需供 

应与经济事务,后者主管筹集粮秣。此外,在每个军团内还有录事等工作人 

员从事具体的后勤工作,每个百人队中有一人负责杂务,作为百夫长的副手 

而工作。还有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百人团队,主要从事与军事相关的铁匠与 

木匠事务。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罗马还出现了“城市军团”这 

样一种专门从事后勤工作的组织。 

    具体的军事后勤工作包括:给养、辎重、扎营筑垒及其它内容。早期罗 

马实行公民自备武装给养,且无报酬。自卡米卢斯改革后,由国家发给士兵 

军饷和给养及武器装备,由此增加了部队后勤工作的内容。军团士兵每日指 

望得到800克的谷物,征战时可得到15日的粮食,有时则为30日的粮食(大 

麦、小麦)。步兵一个月的粮食数量相当于2/3雅典麦斗,骑兵则可领取7 

麦斗①。至于军饷,步兵每天可得到2个奥波尔 (Obolus),百夫长所得两 

倍于此数,骑兵为1个特拉克迈 (1奥波尔=1/6特拉克迈)②。 

    行军打仗时,辎重必须随队伍而行。一般情况下,辎重队在队伍后面; 

撤退时,辎重队则在队伍最前面,主力部队殿后;遇敌人袭击时,辎重队在 

队伍中间,部队围成四方队列,保护辎重。辎重包括粮食、武器及其它军需 

品,或由牲畜驮载,或由士兵携带。上至军团下至百人队都有自己的辎重。 

有时,罗马国家与包税人之间签订合同,由罗马包税人为军队提供军需物资 


… Page 10…

的运输,由国家负担运输风险。 

     部队行军,常常要宿营。罗马军队一般在早晨行军,中午以后构筑营地, 

晚上休整,次日晨再行军或出征。不论军队驻扎于何地,即使只有一宵,也 

必须设立防御营地,并挖壕筑墙,此乃罗马军中的一项规定。因此,在野外 

建造营地成为罗马军队的一项重要的后勤工程。罗马营地的构筑相当迅速, 

每个士兵都分配有一项专门的工作。每人携带的行军装备中包括有两根栅 

柱,用于构筑栅栏。营地形状初为正方形,后改为长方形,四周以壕沟和土 

墙环绕。土墙高达3。5米,由开壕沟挖出的泥土堆放在紧靠栅柱的地方而形 

成。营垒大门两侧筑有木制塔楼,在其上可用箭击射来犯的敌人。营地中央 

为一广场,设有指挥官的帐篷和祭坛,其余地方依次设有士兵的帐篷。按照 

规定,每个百人团设10个帐篷,以木材为支架,上面覆盖皮革或粗麻布,两 

面为斜坡。有时部队会在某一营地过冬,为此,营地应特别坚固,营房与围 

墙之间的距离应为50米,围墙外面还应设有陷阱和路障等,以防敌人偷袭。 

营地数目也不止一个,而是一筑就有好几个。 

     为方便军需品的运送,罗马还注意修筑道路,建造贮粮中心以备军用。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后勤工作繁杂,其费用也颇为巨大。据古典史家的 

估算,仅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军费开支约为1亿狄纳利(按本世纪30 

年代的美元币值折算,约等于2400万美元。1狄纳利=4塞斯退斯)①。其中, 

罗马军队的陆军后勤费用为:军团薪饷4400万狄纳利;辅助部队的谷物供给 

约为864万狄纳利;马匹、军械、行李、谷物运输费为1,000万狄纳利,共 

6264万狄纳利。海军后勤费用为:战船与运输船耗费810万狄纳利,海军战 

士薪饷1,560万狄纳利,桨手口粮约780万狄纳利,运输船水手口粮约360 

万狄纳利,共3,510万狄纳利。总计1亿狄纳利左右②。 


… Page 11…

                               4。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指的是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期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次大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为布匿,故称这场大战为布匿战争。 

     罗马统一意大利之后,奴隶主集团继续向海外扩张,而粮食丰富、海上 

贸易居重要地位的西西里岛便成为其主要目标。西西里岛与意大利半岛仅有 

一道约3公里宽的狭窄海峡相隔,此时由迦太基控制 (迦太基在非洲北岸, 

是公元前9世纪后期腓尼基在此建立的殖民地)。罗马势力向西西里扩张, 

势必与迦太基发生矛盾,战争不可避免。 

      (1)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是由“墨西拿事件”引起的。早在罗马势力向南 

部意大利渗入的时候,希腊西北部的埃布鲁斯王皮洛士应南意的希腊城市他 

林顿的请求,率领精兵在意大利登陆,于公元前280年击败罗马军,但不久 

便败给罗马,于公元前275年春天被迫退出意大利,溃逃回国。在这场战争 

期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