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在落下的地方去找,而应该到上游去找。为什么呢?因为石头是坚实沉重
的,河沙是松浮不实的,石兽沉到河底,微流是冲不动它的,可是不断冲击
的急流能把拦着它的石头下面的泥沙渐渐掏空,激流越冲,那空穴越大,等
到空穴大得使得石兽失去重心时,石头必然会翻筋斗似地倒在空穴里。激流
又不断地冲出空穴,石兽又倒翻在空穴里,这样周而复始地运动,石兽不就
是慢慢地溯流而上了吗?你们不到上游去找它们,反而到下游去找它们,岂
非南辕北辙了吗?”
大家按照老船工的指点,摇着船儿到几里外的上游去找,果然把那两只
石兽捞到了。
… Page 7…
李元昊树鲍老旗
公元1041年2月的一天清晨,北宋陕西安抚使韩琦手下的行营总管任福
率领的一支军队,顶着凛冽的寒风,行军在好水川 (今宁夏隆德西)的一条
大道上。不久前,西夏国国王李元昊率领10万人马会战,要全歼宋军。任福
哪里知道,这时西夏军已经获得情报,在好水川置下伏兵,准备先吃掉任福
部。
北风刮得很紧,路边,偶然有几株光秃秃的树枝,像藤鞭似地飞舞着。
天寒地冻,身上穿得厚厚的将士行军速度很慢。突然,走在前面的一位士兵
发现路边放着几个银泥盒,封得严严实实,抱起来一摇动,听见里面有跳动
的声音,可不知道到底是些什么玩艺儿。那士兵不敢轻举妄动,忙向小头领
报告。
一会儿,统领大军的任福被小头领迎到银泥盒面前。任福瞧了一会儿,
觉得好奇,就命令小头领把它们打开。这些银泥盒一打开,里面却飞出好多
白鸽,它们带着哨音在宋军头顶上盘旋飞翔。一会儿,绕着大圆圈平稳地向
上翻飞,一会儿,又像雪球似地落下来……就在这当儿,四周的地平线上忽
然冒出一条黑线,渐渐地,这黑线慢慢变宽,近了,近了,原来是黑压压的
一大片骑兵,向任福部包抄了过来。
原来,西夏军为了侦探任福部的行踪,特地设下了报警鸽,来统一调度
分散的伏兵。伏兵缩小了包围圈,两军相遇,一场恶战!直杀得飞沙走石天
地昏,扬尘播土乾坤黑。双方激战许久,宋军伤亡惨重,但仍在拼死突围。
这时,西夏军中“唿啦啦”突然树起一面两丈多高的鲍老旗(鲍老,宋
代舞队中引人笑乐的人物)。宋军兵士见了那旗上的奇怪人物纷纷疑惑起来,
不明白那怪旗怎么像有魔力似的:它往哪里一挥,哪里就涌出一支西夏军的
预备队。鲍老旗下,西夏兵越杀越多,越来越猛,而宋军却疑三惑四,作战
情绪渐渐低落,在西夏军的夹击下被打得落花流水,连统领任福也被斩于马
下。
… Page 8…
文彦博洞中取球
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 (公元1006—1097年)小时候爱踢皮球。
一天,文彦博与村上的小朋友在稻场上踢球。大家你争我夺,正踢得兴
高采烈时,那只球不歪不斜地被踢进一棵古老的白果树树洞里去了。
大家叫声“糟糕”,一齐跑上去。
洞里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起衣袖,身子趴伏在洞口,将手臂深深地伸到
洞里。摸呀,转呀,够不到底。怎么办呢?
又一位小朋友赶回家去,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跑来,撑到洞里去探呀,
拨呀。哎,不行,那洞道弯弯曲曲,说怎么也探不到虚实。
第三个小朋友干脆去向大人们求援。叔叔伯伯来了好几个,朝又深又黑
的树洞望着。这个抽着旱烟筒,敲敲鞋帮子;那个摸摸光脑袋,点点太阳穴……
大人们微微苦笑,面面相觑。
久不作声的文彦博这时叫道:“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各人回家去拿
桶盆装水来!”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直往树洞里灌。很快,树洞
给灌满了,球儿浮到洞口上来了。
… Page 9…
司马光破缸救人
北宋时期有个名人叫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他两度为相,是历
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而且更是一个有突出成就的史学家,他著述了294卷
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是我国宝贵的文史遗产。
司马光从小聪慧过人,而且学习刻苦。读书“不知暑寒饥渴”,作文几
达“废寝忘食”,7岁时就能复述教师讲授的《左氏春秋传》,有神童之称。
司马光富有才智,千百年来流传着他破缸救人的故事。
有一天,司马光和同伴们在花园里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当时有个孩
子为了不使同伴寻找得着,便藏进了一只大水缸里。那孩子毕竟年少幼稚,
不知缸里盛满了清水,及至翻进缸里,已被满缸的水淹没,顿时发出了连连
的呼救声。
在场的孩子,正玩得兴高采烈,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眼看那孩子就
要活活被淹死在水缸里面。
此时,少年司马光急中生智,急忙从院子里搬来一块大石头,猛地向水
缸的底部撞击,一下子将水缸撞开了一个大洞,缸里的水不断地从洞中急涌
流出,水尽缸空,那个孩子终于得救了。
… Page 10…
苏东坡妙堵后门
苏东坡(公元1037—1101年)在朝廷里做了大官,来求他帮忙的人可多
啦。一天,他的老家来了一位同窗好友,请求他说:“请您想想办法,给我
弄个一官半职吧!”
苏东坡没有正面回答,却说:“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读了一则有趣的故
事,你想听听吗?”
同窗好友颇感兴趣地说:“好啊,你讲吧。”
苏东坡于是笑眯眯地讲开了——
一个盗墓贼跑到西城的山坡上,花了两夜时间,挖开了一个瓷灰做的墓。
当他把墓棺打开时,只见一个帝王打扮的人坐在那里,他被吓了一大跳,忙
问那人是谁。墓中人告诉道,他是汉朝第四代皇帝,名叫文帝。盗墓贼可乐
开了,皇帝的墓,那金银珠宝一定很多呢!就向文帝说明自己的来意。汉文
帝很遗憾地说:“你找错墓了,我是主张不用金银玉器陪葬的。只有一些坛
坛罐罐在我身边。”
盗墓贼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墓地。他又找到城东的荒地里,花了整整一夜
的时间,挖开了一个砖石砌成的墓。当他把墓棺挖开时,只见一个光着身子
的人坐在那里。盗墓贼又是一惊,急问他是谁。墓中人说自己是汉朝的地方
官员王阳孙。盗墓贼可笑开了:地方官员的金银珠宝虽比不上皇帝,但玛瑙
铜钱总有点吧!王阳孙知道他的来意后,苦笑着说:“你找错墓了!我主张
光着身子下葬的,有什么陪葬品可以给你呢?”
盗墓贼唉声叹气地离开了墓地。他又来到北城的山沟里,花了半天时间,
挖开了一个粘土围成的墓,只见一个干瘪枯瘦的人靠在坑壁上。盗墓贼更是
一惊,忙问他是谁。墓中人哭丧着脸对他说,自己是商朝的臣子伯夷。盗墓
贼觉得又有希望了:商朝的铜器是有名的,说不定墓中就有大量的铜器陪葬
品呢!伯夷听说他来盗墓,有气无力地说:“你找错墓了!我是活活饿死的,
连棺木也没有,哪有钱给你呢?”盗墓贼很恼火,准备去把西边那座墓挖开。
伯夷摇摇手:“别白费力气啦!西边那座墓是我弟弟叔齐的,他同我一起饿
死在首阳山的,你还是到别处另想办法吧!你看我这模样,就知道我老弟那
里也是无能为力的了!”
那位有求于苏东坡的家乡同窗,听完故事,明白了苏东坡的用意,就知
趣地回家去了。
… Page 11…
王元泽巧言獐鹿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作为丞相,主持朝政,内政外交的大事无不取决
于他。因而,求他办事的,献礼送物的,请示机宜的,来来往往,门庭若市。
一天,一个少数民族领袖派人扛一个很大的铁丝笼子进来。
“喔、哦,喔、哦,”笼子里发出一阵阵怪叫。众人惊疑地望去,里边
关着两头蹦跳不定的小走兽:一头长着角,像鹿;一头也长着角,却也像鹿。
客人等笼子停放在庭院后,笑着问一旁玩耍的王安石的小儿子王元泽:
“王公子,笼里关着一头小鹿,一头小獐。你可知道,哪是小鹿,哪是小獐
吗?”
五六岁的王元泽朝笼里打量起来,见里面的小走兽模样实在差不多,难
以分辨清楚。但他很快地回答道:“小獐旁边是小鹿,小鹿旁边是小獐。”
“哈哈!”众人哄然地欢笑着。
客人心里暗暗称奇:小公子在不认识鹿、獐的情况下,作出如此回答,
虽然有些滑头,可也难以驳斥,难以说他不对啊!
… Page 12…
包拯两次断牛案
北宋名臣包拯 (公元999—1062年)在天长县刚任县令时曾审过两桩牛
案。
那是春耕时节,东村农民王某和张某一天在田里同耕,休息时坐在田岸
边闲聊,让两头牛在坡上吃草。一会儿,两头牛抵起角来,王某和张某没当
一回事,竟在一边看热闹,谁知道王某的牛把张某的牛抵死了。这下两个好
朋友翻了脸,张某告到县衙门要王某赔牛。那时包公还没上任,前任白县令
审案时想:判赔王某吃亏;判不赔张某吃亏。左思右想,没法把案子判得公
平合理,只得把两人收在监里。
第二天,包公上任,听说有两个农民在监里骂人,提出来一审,知道事
情的原因,就笑哈哈地对他们说:“你们本是一对好朋友,只是漫不经心使
牛抵角死亡,以致朋友反目成仇人,这实在是不应该的。今天本官劝你们言
归于好。”说罢,提笔写了四行字:
二牛抵角,
不死即活;
活牛同耕,
死牛同剥。
两个农民听完判决,都说这样公平合理,谢过包公,携手走出公堂。谁
知那两人刚走,又来一人报案。
那是西村农民,名叫刘全。今天早晨他正要牵牛下地干活,来到牛圈时
大吃一惊:原来他的大黄牛满口血淋淋,牛舌头不知给谁割掉了。他心疼得
哭了一场,急来县衙门要求破案。
刘全说:“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
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刘全感激地挥泪告别。
刘全刚走,包公当即出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
本县晓谕黎民百姓:为确保春耕春种,保养好耕牛,严禁私自宰杀。如
有病牛,须请牛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
未经查验,擅自杀牛的,一律严惩不贷。有人捕捉到杀牛者,官府赏银三百
贯。此布。
第二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擅自宰杀耕牛。包公想:村
中的人一定都知道,刘全宰杀的是残废牛,而这个自称刘全邻居的人明知杀
残废牛而来告他,不就是诬谄好人吗?这人肯定和刘全有仇。包公出布告本
来就是要引刘全的仇人出来。现在问过姓名,知他叫李安。刘全曾告诉包公,
李安曾和他有仇,看来此人定是偷割牛舌的人。
一审问,李安只得供认自己割牛舌而又来诬告的罪状。
… Page 13…
包拯智破纵火案
包拯在京都开封当了府尹,京都治安大为好转,百姓高兴,但地痞流氓
们却怀恨在心,伺机捣乱。
一天晚上,有两个流氓在一条街上放起了火,疯狂的火浪向四周扩散,
无数的火舌不住地盘旋上升,把京城的上空照得火红一片。
包公带领一班公差正在街上巡视,见此情景,马上分头召集百姓救火。
不一会儿,人们一个个挑着水桶来了。失火处有两个巷子,一个叫甜水巷,
一个叫苦水巷。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