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一种不良现象譬如学生死背老师所讲的笔记或老师所猜测该年会考、大学入学试题目的「标准答案”;这些都会窒息学习的兴趣和发展因为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被迫单单集中在有关考试的题目上;规限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回答各类问题时;亦只能以老师所给的「标准答案”为依归;局限了个人发展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事实上;这些情况所造成的影响已表现在很多大学生的身上例如同学在回答试题时;严重缺乏组织能力;大部分试卷在文字和思路上都不够清晰;老师只有尽力去猜测同学要说些什么这跟学生在中学时期缺乏独立思考和组织语文的训练;实有直接的关系。
一、表达能力的训练
李博士指出;表达能力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语文及思考两方面。要训练出良好的表达能力;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背诵或精读好的文章。现时的年轻人花太多时间在电视、收音机和报章上;好的文章是甚少在这些地方出现的。至于思考方面;要有正确的思考方法;通常需要接受基本的课程训练。在本港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中小学几乎没有思考方法的训练课程;大专亦少有这类安排。这似乎反映了教育当局有一个很奇怪的假定;那假定就是:思考有异于中、英、数、理等学科;是不用经过学习和训练的。但其实有不少思考的方式是不正确的;而正确的思考方法则每每需要学习才能得到。李博士建议;最好在中学开设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课程;教授较浅显的原理;大学亦应将之列为必修科。因为;思想与教育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宣传是要代替宣传对像去想;希望对方不加思考而完全接受;教育却是要启发受教育者去想;希望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才决定要不要接受在这情况下;教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就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了。
二、思考方法原则
谈到思考方法的内容;李博士表示;思考方法学所包含的项目;主要为语理分析、逻辑方法、科学方法和谬误剖析。语理分析的要务在于厘清问题、思想或概念;逻辑方法的首要功能在于审核论证是否正确;科学方法旨在提供一套可藉以获取或判辨经验知识的程序或法度;而谬误剖析则为以上三项的引申及补充;其作用在于将通常碰到的错误思维方式加以界定和归类;俾使遇到时容易指认出来。在这四项之中;「语理分析”是最基本的;它的运用能使我们弄清楚所思考的问题究竟问些什么。如果讨论时连问题也不清楚;那么整个讨论根本无法有效进行下去「谬误剖析”则往往是最实用的;使我们在讨论、思考时能够避免思维错谬。譬如有些人在讨论的时候作人身攻击;诉诸不相干权威;或说一些与论题无关的话来回避问题;这都是违反了思考和讨论的正确原则的。
三、独立思考与个人理想
关于个人理想或人生目标;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想呢?李博士指出;在中学阶段;学生大部分时跋注'ㄕb不断接受各样的资料;较少反省的机会。但大学教育的方式不同;课堂上讨论以及课余跟同学交流的机会都较多;很适宜思考人生路向之类的问题不过;我们要知道;这类问题的性质与科学问题不一样科学问题有客观或近乎客观的答案;而理想、人生意义等问题则不能经由证据来证明答案(当然;这不表示那是任意或毫无基础的;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都会受到个人的经验、背景及学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这类问题又是别人不能代替你去回答的。在科学上;我们可以分工合作;例如建筑学所引用的物理学原理;早经物理学家实验证明;无须建筑师自己再去验证。但关于人生意义等问题的答案;我们却必须由自己去思索。大学教育的一个目标;正是要帮助同学去建立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最后;李博士强调;要确立目标、原则;最要紧的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等于标奇立异;故意反传统;刻意与别人不同;而是要培养自己掌握一套正确的思考方法。)举例来说;社会上有很多「社会游戏”遵循着既定的规则;比如香港人普遍以金钱数量来衡量成功的程度;但这些规则不一定是对的;我们应透过自己的思考反省加以检查;然后才决定接受抑或拒绝;甚至可另立理想和标准。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会运用正确的思考方法去进行独立思考。
原载于《学生事务》;1983 年9 月1 日;第十六期
李天命博士论思考的关键
香港中文大学开放日哲学系筹委会
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思考方法在中学课程里可说是受到忽视;一般比较正规的思考方法训练要在大专教育之中才可获得。本「中文大学开放日哲学系筹委会”特请得李天命博士就有关问题作一简短的访谈。
李博士指出:思考约略包括两个大类;一类为批判思考;即判别真假、判别是非对错的思考;另一类为创意思考;即提出新意念的时候所进行的思考人类的生存有赖于确当思考如果混淆了真理与谬误;不懂得如何分辨是非对错;比如以为毒药可吃;有益身体;那就会危害生存若连生命都失去;便谈不上创造或发明了就此而言; 批判思考是基础; 创意思考是次一步(进一步)的事。一般思考方法的课程;所讲的主要是基本思考方法;即批判思考的方法;那是有其合理根据的;就是要「先学行;再学跑”。
我们问李博士;思考方法的课程是否应提早在中学阶段就设立;李博士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可在中学高年级的课程之中加入一些基本思考方法的教材;使中学生在进入大学时较容易适应;同时又能让那些没机会进大学的中学生有机会得到思考方法的训练;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又问李博士;在香港面临九七问题的情况下;思考方法是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李博士说;思考方法的重要性并不限于目前的特殊环境;而是有其普遍意义的现代人倾向于民主;那是历史潮流;而民主的一个要素就是议会政治。辩论、议事论事;这属于议会的特性和本质如果人们缺乏判别是非的能力;没有独立思考的方法装备;那么就算有代议制度也只会徒具外表;流于形式而没有多少实质的作用既然思考方法这么重要;我们就请李博士讲一下基本思考方法的关键要点李博士指出:最重要的莫如晓得恰当提出「是什么意思?”和「有什么根据?”这两个(两类)问题。
要判别一种思想或一个言论的是非对错;首先必须知道那思想或言论是什么意思;然后要弄清楚那思想或言论有什么根据。
当然;有关「意思”和「根据”的问题;不可漫无分际地胡乱提出。如果意思已够清晰了;便无须再问「是什么意思”如果理据已够确凿了;便无须再问「有什么根据但另一方面;只要不是吹毛求疵;那么;善于提出「是什么意思?”和「有什么根据?”这两个问题;养成了问这两个问题的思维习惯;也就是培养起一种「批判思考的警觉性”这可以说是学习基本思考方法最重要的关键
原载于1990 年中大开放日《哲学系展览资料册》
=
主题篇
思维方法与独立思考
《思考与心魔》前奏
李天命
一切革命首先不外是盘据在一个人心中的一种思想。
爱默生
序
教育家的理想在于启发人的思考;野心家的梦想是要取代人的思考。
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输;智者则重视掌握思维的方法。胡乱思索问题;仿佛用蛛网去捕捉风的颜貌一样;终是毫无所得的。
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像荒夜里的一盏风灯。
提着自己的风灯;照亮未知的旅途;这就叫做独立思考。
第I 部分(本论):语理分析
在生存竞争之中;生物能够存活下去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有办法找到食物;同时避免成为别人的食物。
人既没有飞鸟的双翼;也没有狮虎的爪牙;可说只是一种十分脆弱的动物;但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界里;却能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所靠的是什么?所靠的主要就是其思考的能力。
人类最可贵的能力之一;就是思考的能力。思考能力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能够对思考加以思考。对思考加以思考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关于思考的方法学了。
以下从「思考方法学”之最基本的部门开始讨论。
一、思维利器:方法学第一环
语言是思考的主要工具;而且不仅仅是思考的主要工具。从宣扬主义到扯东拉西;从制宪立法到山盟海誓;都有赖于语言的使用。没有语言;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语言;我们就不能说谎;不能谩骂;但也无法讲真话;无法讲笑。没有语言;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像一个死寂的幽灵之域(假定其中的幽灵都是哑鬼);同时人类就会像其他动物一样;难以将一代一代的经验与智慧累积下来;传诸后世。没有语言;就不会有哲学和宗教;不会有苏格拉底的对话、孔子的教诲;释迦也不能说法;耶稣亦无法讲道。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数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等;即是说就不会有科学;而且也不会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即是说就不会有文学。在个人方面;没有语言就没有思考;至少没有绝大部分的思考;或至多只能有极其原始的思考。在人与人之间;没有语言就没有意念沟通;至少没有深入精微的意念沟通;或至多只能有非常简单的意念沟通。一句话;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的文明与文化;而人类也不会有目前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了。
以上所述;可以表明语言是何等重要(最主要)的一种思考和沟通的工具。然而很多人不但没有善用这件极为可贵的工具;反而把它糟蹋;妄用滥用;甚而诡诈使用。比如歪曲词义;吐语暧昧;故弄玄虚以致不知所云。。。。。。凡此皆属「言辞胡混”。
言辞胡混很容易令思想淆乱不清;错谬丛生;进而导致无聊的争辩和无谓的冲突;包括宗教上、政治上的严重冲突。怎样才能消除这些思想淆乱与错谬;避免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纷争呢?要对治这些弊病;化解此等问题;我们必须厘清有关的言辞;把问题中的关键概念或关键用语的意思(意义)分析清楚。通过对意义或概念的厘清去处理问题;这就是语理分析(Linguistic-conceptual Analysis)的基本进路。
运用语理分析去解决哲学问题;这种做法;依逻辑实证论的奠基者石里克所说;乃是「哲学的转折点”;即由传统哲学进到当代哲学的转折点;其具体表现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哲学革命”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的中心观念及其衍生的各个派别;统称为「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那是当代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等英语国家之中公认的哲学主流。大体上说;语理分析正是各个不问派别的分析哲学所共用的公器。
本文及拙作《思考与心魔》(后者为主)尝试将语理分析提炼、净化、扩充、发挥;使之独立于任何哲学门派脱离分析哲学的潮流起伏甚至超出整个哲学的领域;可适用于所有思想性的问题而不限于哲学的范围内。并不是说语理分析能解决一切问题;而只是说最低限度能够给问题的解决提供思索的基础;如果那问题并非没有意义的话;假如那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 语理分析则能够从根柢上把它消解。
例如「越南是不是民主国家?”这个问题;倘若循着一般人平日习用的「惯常思想方式”去讨论;我们往往只会迳直回答「是”或「不是”;正反双方的争辩以至冲突便每每由此而起。但如果通过语理分析的进路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首先把问题厘清;分析清楚「民主”这关键字眼在那问题中是什么意思。一旦确定了「民主”的意思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作研究调查;看看越南是不是一个民主国家了。这种研究调查的工作不属于语理分析的范畴;然而语理分析却是这种工作能有效地进行的先决条件;可说是这种工作之所以可能的方法学基石。
上述「越南是否民主国家?”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的问题。但譬如「某某事情是否由辩证的因素辩证地决定的?”这种问题;却是没有意义的。这点可以阐释如下。
让我们设想有一个「伟大领袖”领导人民大搞「超科学田”;宣称亩产1 百万斤;结果令敌人笑个半死。领袖于是决定下次要宣称亩产2 百万斤;企图藉此歼灭敌人;让敌人笑到全军覆没。领袖身边的御用诗人立刻写诗附和:
红太阳
活神仙
报应终灵验
上帝来召见
我们的敌人不出半年必蒙他们的上帝召见
可惜多年过去了;敌人还是笑个半死;没有全死。(领袖因而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三个月后体重减轻了一半。群众于是急忙联名写信;祝贺领袖减肥生效;有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他继续节食三个月;如此必能取得剩下那另一半的成功;把剩下那另一半的体重也减去。群众会运用这种奇妙的逻辑去推理;不知是否由于领袖教育有方;但这不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