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给新一代治疗师及其病人的公开信-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病人谈到与另一个人的不愉快交往时,治疗师应该如何反应?通常治疗师会深入探察交往的情境,并试图帮助病人理解他(她)在交往中的角色,寻找可能的其他行为选择,探询无意识的动机,猜测另一个人的动机,寻找相似的模式(即病人在过去所创造出来的相似情境)等。这种策略虽然经受了时间考验一直被使用,却有着一些局限:整个工作倾向于过度理性化,而且整个工作通常建立在病人所提供的不准确信息基础之上。 

    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如果能够找到的话,整个工作就会更加准确和及时。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个咨询师难于使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改善,是因为: 
    1、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在咨询中只能听到“公”的理,或只能听到“婆”的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但你没有机会“兼听”。 

    2、当我们“讲理”的时候,我们的“讲”与求助者的“感受”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他叙述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时。因此,通常的结果是,他会同意你的“理”,但他不会改善他的人际关系。因为改变是浅层次的。 


    所以大师说: 
    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 
    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 

    等着看一些精彩的案例吧。:)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2)

    

    基思(Keith)和永远的抱怨。 
    基思是我的一个长程病人,也是一个执业治疗师。他在治疗中提到了他和自己已经成年的儿子之间的一次冲突。他的儿子第一次宣称要负责安排整个家庭一年一度的钓龟和野营之旅。虽然基思为儿子的成长感到高兴,并且因为卸下了担子而感到轻松,但是他并不能完全放弃控制。当他强力坚持更改儿子的计划——在一个略早的日期开始旅行并且换一个野营地点的时候,他的儿子当场爆发了,大喊父亲过分干涉和控制。基思对此十分恐慌,并且确信他永远丧失了儿子对他的爱和尊重。 

    我在这种情境下能做些什么呢?一个长程的任务是探索为什么基思没有办法放弃控制,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谈到。但是眼前的任务是提供一些支持并且协助基思重新建立平衡。我决定帮助基思重新看待整个事件,帮助他理解这次冲突只是长期与儿子亲密交往中的一次短期事件。不过我认为细致地、无休止地分析这次事件并不足够,并且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儿子,只能猜想他儿子的实际感受。最好的方法是找到这个未解决事件在此时此地的对应,并且对此进行工作。 

    但是什么样的“此时此地”可以对应这个事件呢?这是需要敏感度的时候。正好我最近曾经转诊给基思一个病人,结果在几次治疗之后,这个病人放弃了。基思因为失去这个病人而感到强大的焦虑,并且在上次治疗“坦白”这个事件之前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思相信我会非常严厉地评判他,我不会原谅他这一次的失败,我再也不会把病人转诊给他了。注意这两个事件具有象征性的相似之处。每一次基思都认为一个单一的行为会永远损毁他在他所重视的人眼中的形象。 

    我选择提出这个此时此地事件,因为它即时而准确。在这个事件中,我是基思焦虑的对象,我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受限于他对儿子感受的猜测。我告诉他他完全误会了我,我毫不怀疑他的敏感和热情,我相信他可以做很好的临床工作。因为一件事情就忽略我和他的长期交往经历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我说以后我还会给他转诊病人。在最后的分析中,我明确感到这个此时此地的治疗工作要比分析“那时那地”他和儿子之间的危机要强有力得多。即使基思完全遗忘了我们对他和儿子这次危机的任何理性分析,他也还会记得我们对这个此时此地事件的分析。
    有经验的咨询师都知道,咨询目标是一个系统,至少是一个系列。 
    教材把咨询目标简单地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但是,对于此次咨询的目标(“此时此地”我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何与求助者一起工作)的识别与把握,其实更为重要,也最能体现咨询师的功力。 


    在这个案例里,作者呈现了一种方法: 
    寻找一个过去的问题(求助者未解决的心理事件)在此时此地(直接与咨询师本人相关)的对应,并且对此进行工作。 

    因为过去事件与此时此地事件象征性的一致,所以,你如果学会处理了“此时此地你和我”之间的问题,你也就知道如何处理“彼时彼地你和他”之间的问题。 

    由于“我是基思焦虑的对象,我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更容易帮助他。 

    顺便说一下,在咨询失败的原因当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把应当明天处理的问题拿到今天来处理。咨询师走得太快,而求助者跟不上,于是咨询被终止。——至少我本人经常出这种问题。



    发表主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3)

    

    艾丽斯(Alice)与粗鲁。 
    艾丽斯是一位60岁的寡妇,正在绝望地寻找下一任丈夫。她抱怨自己和男性的关系总是失败,男人会不给任何解释地从她的生活中消失。在第三个月的治疗中,她又一次遭受了打击。她最新的男友莫里斯(Morris)对她总是抱怨价格、不觉羞耻地插队、以及在旅行车上争抢最好的位置感到十分懊恼,在共同旅行结束之后,莫里斯离开了她,而且再也不回她的电话。 

    在对她和莫里斯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前,我先转向自己和艾丽斯的关系。我也感觉到我想摆脱和她的关系,并且会愉快地幻想她宣布自己中止治疗。虽然她已经粗鲁地但是成功地让我同意大幅降低治疗费用,但是她仍会告诉我我向她收取这么多钱有多么地不公平。她从来不会忘记评论治疗费用,要么就说我是不是在那天已经挣到了很多,要么就是我不愿意收取更低的老年人治疗费。而且,她还会在治疗即将结束的时候提出紧急的事情或者给我东西让我去读(用她的话说,“用你的时间去读”,给我的东西包括她记录的梦、关于寡居生活的文章、对治疗的记录、以及关于弗洛伊德观点的纠错文章),借此来索取额外的时间。总的来说,她毫无敏感性,并且就像对莫里斯一样,把我们的关系变成某种“粗糙”的东西。我知道这种此时此地的现状是我们需要进行工作的地方。我们对她如何破坏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温和的讨论,而且这种讨论非常有效,几个月后一些年老的男士非常惊讶地接到了艾丽斯的道歉电话。 
    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如果咨询师自己对求助者有负面的情绪,掩饰、压抑、克制、忍耐,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表达、温和地讨论。 

    值得提醒的是: 
    这种情绪并不总是需要“表达”和“讨论”。关键要看求助者的问题是什么,此时此地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从这一角度来看,掩饰、压抑、克制、忍耐等等,又都是必要的,如果表达和讨论的机会没有降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4)

    

    米尔德里德(Mildred)和缺少治疗参与。 
    米尔德里德在儿童期曾经被性虐待过,她在和丈夫的躯体接触上有着很大的困难,以至于他们的婚姻濒临破裂。每当他丈夫带有性意味地抚摸她时,她都会感到重新经历了过去的创伤性经历。这种模式使得处理她和丈夫之间关系的工作十分困难,因为这意味着她要先摆脱过去经历的困扰,这可是个让人头痛的事。 

    当我检验我和她在此时此地的关系时,我发现她和我交往的方式与她和丈夫交往的方式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我在治疗中总是觉得自己被忽略了。虽然她能够很投入地给我讲故事,而且最后总会让我觉得很愉快。但是我觉得很难有和她相联系和亲近的感觉。她总是长篇大论,随性而行,从来不问和我相关的问题,似乎对我在治疗中的体验没有一点感觉或者好奇心。当我逐渐聚焦在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如何感觉被她“拒之门外”之后,米尔德里德开始了解自己如何“放逐”了丈夫。有一天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刚刚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当我和老公做爱的时候,我从来不会看他的眼睛。” 


    我注意到这一个案中求助者的表现几乎可以归入某种类型,虽然使他们这样表现的个性原因可能千差万别。 
    就是某些求助者,你很难对他施加影响。表面上看,咨询过程当中,他的表达滔滔不绝;而且每次新的咨询,你也总能得到一些新的信息。但你就是有这样一种隔阂的感觉,表现出:咨询关系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向前发展;而且咨询师和求助者都觉得咨询是无效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常很苦恼。也很有挫折感。因为我能够接受求助者的信息,但他却封闭自己,拒绝接受我所给出的信息;或者对我所做的提问,只做蜻蜓点水式的回答,然后又滔滔不绝地说他自己想说的任何话。 


    在这一个案中,我学习到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直接告诉求助者我的感受,然后对这种感受加以讨论。 
    有这种表现的求助者,通常都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他从别人那里一般听不到他人感受的反馈;如果在咨询师这里听到,他就获得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5)

    …
    艾伯特(Albert)和被压抑的愤怒。 
    艾伯特到我的办公室要花1个小时的时间。当他觉得自己被别人利用的时候,他总会感到惊恐。他知道自己充满了愤怒,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一次治疗中他描述了和一个女性朋友的让人沮丧的关系,在他看来,她总是牵着他的鼻子走,但是他却因为恐惧而无法直接和她对峙。这次治疗对我来说似曾相识,许多次治疗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同样的内容,我总是觉得没有给他什么帮助。我可以感到他对我的失望:他暗示说他和许多朋友谈过,他们谈到了所有在治疗中提及的东西,并且他们最终建议他谴责她或者干脆脱离这段关系。我试着替他说一些话: 

    “艾伯特,让我看看我是不是能够猜到你在这次治疗中的感受。你跑了1个小时来见我,并付给我很多钱。但是我们似乎在原地打转。你觉得我对你帮助不大。我和你的朋友说类似的话,而且他们是免费和你说的。你已经对我失望了,甚至因为我给你的帮助太少,感到被敲了竹杠而对我很愤怒。” 

    他微微笑了一下,承认我的话基本上很准确。我请他用自己的话重复,他战战兢兢地照做了。我告诉他,虽然我没有能够给他所期望的东西对我来说并不是愉快的事情,但是我很喜欢他能够把这些事情直接告诉我,两个人坦诚相待感觉会好很多,而且不管怎么说他的感受还是被间接传递给了我。这整个过程对艾伯特来说很有帮助。他对我的感受类似于他对那个女朋友的感受。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又没有遇到灾难性的后果,这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经验。

    在人际关系当中,表达负性评价和负性情绪都是困难的。尤其在我们中国这样的文化传统当中,给别人“面子”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规则。所以总体上,我们中国人的个性相当压抑。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地运用共情技术;而且咨询师对于共情的准确性有相当的压力,因为你要把能量用在猜测上,并且会担心猜错。 


    这个案例对我们的启发是:
    如果我们谈论自己的感受,就不必担心对错,因为他一定是对的。 
    如果我们的共情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则下面的技术非常值得关注: 
    “我请他用自己的话重复,他战战兢兢地照做了。” 

    意见和情绪是内隐的,而言语过程是外显的,承认具有某种情绪和把这种情绪“说出来”不一样。对说话的人不一样,对听话的人也不一样。 

    “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又没有遇到灾难性的后果,这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经验。”——当这个经验从咨询室迁移到日常交往中时,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就会发生积极性的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