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a.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的是;哈耶克对建构论唯理主义的批判;早年可见之于他所撰写的“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1945);“个人主义:真与伪”(1946)和TheCounter…RevolutionofScience:StudiesontheAbuseofReason(1952)等论著;然而最为集中的论述则是他于1970年撰写的“建构主义的谬误”一文。哈耶克认为这两个理论传统区别极大:“一为经验的且非系统的自由理论传统;另一为思辩的及唯理主义的的自由理论传统。前者立基于对自生自发发展的但却未被完全理解的各种传统和制度所做的解释;而后者则旨在建构一种乌托邦”(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1…62页);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进路则导致了J。L。Talmon所言的实际上完全不同的结论:一派“主张有机的、缓进的和并不完全意识的发展;而另一派则主张教条式的周全规划;前者主张试错程序;后者则主张一种只有经强制方能有效的模式”(J。L。Talmon;TheOriginsofTotalitarianDemocracy;London;1952;p。71)。关于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传统在关于社会秩序的一些基本命题方面所存在的冲突;可以概括为:“建构论的唯理主义传统所提出的命题之一是人生来就具有智识的和道德的禀赋;而这种禀赋能够使人根据审慎思考而形构文明;并宣称‘所有的社会制度都是;而且应当是;审慎思考之设计的产物’。然而;进化论理性主义者则明确指出;文明乃是经由不断试错、日益积累而艰难获致的结果;或者说它是经验的总和。因此;他们的命题可以表述为;文明于偶然之中获致的种种成就;实乃是人的行动的非意图的结果;而非一般人所想象的条理井然的智识或设计的产物”;参见拙著《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页。



这里还要表明的是;除了苏格兰启蒙思想的渊源以外;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在这个方面还受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观价值理论代表人物门格尔的重要影响;一如他在晚些时候所指出的;在门格尔的著述中;“有关制度自生自发的观念;比我阅读过的任何其他著作都阐述得更加精彩”(参见S。Kresge&L。Wenar;HayekonHayek;London:Routledge;1994;pp。13…14);实际上;哈耶克的“无知观”也受到了门格尔的影响;因为门格尔早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诸问题》(ProblemsofEconomicsandSociology;由L。Schneider撰写译本导论;由F。J。Nock翻译;并由Urbana于1963年出版)一书中就论及了行动者的无知问题;一如Schneider在该书的译序中所指出的;“正是哈耶克花费了最大力气运用了门格尔这一独特的洞见”;并且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势下“无知”比“知”更有效的问题(参见同上;p。16)。



③参见拙文;“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载《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7页。



就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而言;我个人以为;其最为核心的洞见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个命题;然而需要首先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命题都是以否定“原子论的个人主义”为前提的①。第一个命题认为;所有社会型构的社会秩序不是生成的就是建构的:前者是指“自生自发的秩序”(spontaneousorder);而后者则是指“组织”(organization)或者“人造的秩序”(amadeorder)②。然而;为了更为确切地指称这两种社会秩序;哈耶克在60年代以后开始采用两个希腊术语以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他用cosmos(即“内部秩序”)这个术语来指称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其特征是这种秩序不具有一种共同的目的序列;所具有的只是每个个人的目的;然而;那种以确定或实现具体目的为特征的组织形式;哈耶克则把它称之为taxis(即“外部秩序”)③。哈耶克认为;人之行动可能并不严格符合刻意设计的、有意识的组织秩序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行动是非理性的或者不具有可辨识的模式;事实可能正好与此相反;因为存在于这种行动中的常规性或模式就是自生自发秩序。然而在这两种社会秩序中;哈耶克指出;只有自生自发秩序才是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④;或者说;“社会理论的整个任务;乃在于这样一种努力;即重构”存在于社会世界中的各种自生自发的秩序⑤;这是因为在哈耶克的分析中;自生自发秩序与组织完全不同;它们的出现和进化以及它们演化扩展赖以为基础的规则机制所具有的非设计性质或非意图性质;必定会引发真正需要解释和理解的问题;因此只有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才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理论的建构⑥。



①参见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6…15页;又请参见拙文;“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载《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1…56页。



②当然;哈耶克也用endogenousorder来指“自生自发的秩序”;而用exoenousorder来指“组织秩序”;参见Hayek;Law;LegislationandLiberty:RulesandOrder(I);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pp。35…37。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哈耶克在术语方面的一些变化。除了cosmos(内部秩序)和taxis(外部秩序)术语以外;哈耶克还在研究中使用了“内部规则”(nomos)和“外部规则”(thesis)等一系列专门术语;当然;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使所用的术语更加精确。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哈耶克在1979年以后出版的《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三卷中;却放弃了这种做法;正如他本人所承认的那样;“我颇感抱歉的是;我自己没有勇气一以贯之地使用我在先前所建议采用的其他一些新词;例如:‘cosmos’;‘taxis’;‘nomos’;‘thesis’;‘catallaxy’和‘demarchy’。然而;因此而在阐述中丧失的精确性;很可能会因它们易于理解而得到补偿”。因此;请读者在阅读本文的时候注意这个方面的问题。



③哈耶克在1973年出版的Law;LegislationandLiberty:RulesandOrder(I)一书中第二章以“cosmos”和“taxis”为名并对这两种秩序做了比较详尽的讨论(pp。35…54);另参见我对这两种秩序所做的讨论:《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页。



④请参见拙文;“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载《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尤其是其间的第二部分“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规则系统与行动结构”;第21…41页。



⑤Hayek;StudiesinPhilosophy;PoliticsandEconomics;Routledge&KeganPaul;1967;p。71。



⑥请参见拙文;“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载《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尤其是其间的第二部分“哈耶克的社会理论:规则系统与行动结构”;第76页。



第二、哈耶克立基于上述的社会秩序分类学框架进一步指出;道德、宗教、法律、语言、书写、货币、市场以及社会的整个秩序;都是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①。哈耶克把所有这些自发的社会秩序都归属于同一范畴的预设;显然是它们生成演化的过程极其相似;更具体地说;亦就是它们都不是因计划或设计而生成的;而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然而;哈耶克又明确指出;在这种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中;仍存在着两种无论如何不能混淆的秩序类型:一是在进行调适和遵循规则的无数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互动网络的秩序(或称为行动结构);二是作为一种业已确立的规则或规范系统的秩序。哈耶克就此指出;“个人行为的规则系统与从个人依据它们行事而产生的行动的秩序;并不是同一事情;这个问题一经得到陈述;就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即使这两种秩序在事实上经常被混淆”②;因为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这些秩序的要素在回应它们的即时环境时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或者说:“只有当个人所遵循的是那些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的规则的时候;个人对特定情势所作的应对才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如果他们所遵循的规则都是这样一些会产生秩序的规则;那么即使他们各自的行为之间只具有极为有限的相似性;也足一产生一种整体秩序”③。显而易见;自生自发社会秩序在这里并不能够被化约成行为规则系统;也因此;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揭示那些只要得到遵循便会导向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及其赖以存续的常规性。



①Hayek;Law;LegislationandLiberty:RulesandOrder(I);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p。10。



②Hayek;StudiesinPhilosophy;PoliticsandEconomics;Routledge&KeganPaul;1967;p。67。



③Hayek;Law;LegislationandLiberty:RulesandOrder(I);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p。44。



第三、根据上述“行动结构”与“规则系统”的两分框架;哈耶克形成了他的社会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即社会行为规则系统“文化进化”的命题;而对这一核心命题的阐发;则为哈耶克在法律理论建构的过程中最终确立了著名的有关社会行为规则系统的“文化进化理论”①。这是因为这一有关社会行为规则系统“文化进化”的深刻命题为哈耶克奠定一种新的解释路径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即这些社会行为规则不仅引导着那些以默会的方式遵循它们但对为什么遵循它们或对它们的内容并不知道的行动者如何采取行动;而且还反过来在更深的层面上设定了社会秩序的自生自发性质;亦即通过行动者对他们所遵循的社会行为规则的“文化进化”选择而达致的自生自发进程。



①所谓“文化进化”;乃是指社会行为规则的文化进化;我曾经就此问题指出;“行动的有序结构与其所依据的那些规则系统;在哈耶克看来;都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然而他同时又强调指出;这些相似性并不能做无限的扩大;因为行动结构的生成依据规则;而规则的文化进化则否。哈耶克的这一论式向我们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看不见的手’的进化过程:一种进化方式乃是在一规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或者说;这种进化过程的结果乃是在受到制约的意义上被决定的。这就是作为自发社会秩序的行动结构的进化方式;因此这一方式的一个特征在于它是在明确可辨的规则基础限制下发生的;而且是一永久循环的过程;而它的另一个特征则在于它是否定性的:它规定了何者不能存在;而不是何者能存在。另一种进化方式乃是在非规定的环境中发生的;或者说;这种进化过程的结果由于不存在规定的条件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这就是作为自发社会秩序的道德、法律以及其他规则系统的进化发展方式;这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它不遵循任何‘进化之法则’”;参见拙著:《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2页;又请参见V。Vanberg;“SpontaneousMarketOrderandSocialRules:ACriticalExaminationofF。A。Hayek'sTheoryofCultureEvolution;〃inJ。C。WoodandR。N。Woods;ed。;F。A。Hayek:CriticalAssessments(III);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1;pp。177…201。



毋庸置疑;贯穿于上述核心命题的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整体秩序间关系以及秩序与规则间关系的问题;据此;一如我在前此的论文中所说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释就是“哈耶克的终身问题”①;或者说;哈耶克建构其社会理论的核心目的乃在于对人类社会中的“自生自发秩序”(即内部秩序)做理论上的阐发和捍卫;因为正是这个“哈耶克的终身问题”反映了或支配着哈耶克整个社会哲学建构的过程②。



①我将哈耶克建构其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目的或者说是“哈耶克的终身问题”确定为对“自生自发秩序”做理论上的捍卫;简单言之有两个原因:第一;“自生自发秩序”既构成了哈耶克进行反思的出发点也构成了他的理论的最终成就;一如他本人所概述的;“这导使我达致;在我个人的学术发展中;我进行所有反思的出发点;而且……达致了我所认为的一幅关于自生自发秩序之性质的全新图景”(Hayek;StudiesinPhilosophy;PoliticsandEconomics;Routledge&KeganPaul;1967;pp。91…92。);第二;我认为(参见拙著《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7页)那种以为哈耶克只是在50年代方从迈克·博兰尼的观点中征引了“自生自发秩序”观念的观点是极具误导性的。实际上;哈耶克早在1933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发表的教授就职演说中就对人们所承继的复杂的和非设计的社会机制的“自生自发”性质进行了讨论;所以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