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青少年必读-外国文学名著提要-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卡夫卡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从小他便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阴影中,养成孤独和忧郁的性格。       1901年,他曾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改学法律。1908年他转入“工人伤保险公司”工作,直至1922年因患肺病辞职,在大学时代,卡夫卡结识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开始文学创作,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以及一系列短篇小说。1924年6月 3日,卡夫卡因肺病恶化,死于维也纳近郊的一家疗养院,年仅四十一岁。在死之前,他曾要求布洛德焚毁他的全部手稿,但布洛德没有执行遗嘱,而把他的作品结成九集,出版成为西方现代派的经典作品。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这部短篇小说尖锐地接触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许多带本质性的问题,它通过叙述小职员格利高尔由于不堪生活的重担而变成甲虫的荒诞不经的故事,第一次深刻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即金钱、机器,生产方式操纵了“人”,把“人“变成了“物”的奴隶,使人最终也变成了“物”,变成了“非人”。卡夫卡的《变形记》把这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典型化。人变成甲虫、这看起荒唐无稽,但是卡夫卡通过变形这种象征手法,用一种寓言式的写法,指示出普遍的真理:“人”创造的“物”,作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与人相对抗,它们操纵了人,把人变成了不能自已的奴隶。把虚幻的离奇荒诞的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构成了“卡夫卡的”小说的主要艺术特征。

  在《变形记》里,卡夫卡通过格利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思想活动和所遭受的冷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灾难感和人的孤独感。

  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变形记》把普遍的社会现象升华为生活的哲理、数学的原理、语言的句型,化奇异为平凡,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法解释的事件安置在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让荒谬悖理与合情合理、虚幻与现实这两类互相对立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神秘的、魔幻的、梦魇的非现实的、又是在现实中处处可见的画面。

  卡夫卡的作品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加缪、萨特等现代派大师者明显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城堡》[奥地利]卡夫卡

  《城堡》是卡夫卡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大的一部作品,写于1922年,1929年出版。一般的评论家认为,《城堡》最集中地体现了卡夫卡的创作特色,在描写的抽象化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社会情绪的方式,也堪称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

  《城堡》描写的是作品的主人公K想进入城堡,渴望见到CC伯爵而徒然努力的故事,其主题和卡夫卡其它两本长篇小说《审判》、《美国》一样,以种种方式来表达作品主人公的失败。作者试图告诉读者,人们所追求的真理,不管是自由安定,还是法律都是存在的,但这个荒诞的世界给人们设置了重重障碍——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所以无论你怎样努力奋斗,最后总是以毁灭告终。特别残酷的是,每当小说的主人公K自以为前进了一步时,事实上却是远离了目标一步,并且他不清楚不幸来自何处。K就在这离奇古怪的世界中顽强地努力着,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小说只写了 20章,并未写完,但在一次谈话中,卡夫卡谈到他在结尾准备让K终于城堡,安居乐业。这表明,卡夫卡虽然认为世界是荒唐的,但他总相信人们所追求的真理依然存在。

  在《城堡》中,阴碍主人公K进城的是重重叠叠的官僚体制、官僚结构和已经僵化了的人,这无疑鞭笞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主人公K在这荒诞的世界里苦苦追求的不过是进入城堡定居,他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成为一个“非人”。 在卡夫卡看来,K进不了城堡,与其说罪在城堡,不如说罪在K本人,或者在于人生本身的荒诞。

  《城堡》洋溢着一种虚幻的色彩,这是“卡夫卡式”小说的一大特点。主人公K来自遥远的,神秘的,无人知道的地方。城堡展现出一个似有似无的世界,他虽近在眼前,却永远也走不到,它是一个实体,又是一个影子,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官僚成弊的国家机器。K所居住的村子似乎就是宇宙的化身,在它之外,不存在任何地方。《城堡》全篇笼罩着一种梦幻的色彩,神秘莫测,令人毛骨悚然。它展现了一个虚幻的非真实的世界,但它们反映的恰恰是现实中存在的事。《城堡》中充斥着干脆利落、明快清晰的漫画式描写,揭露官僚主义、讽刺某些官吏的丑恶面目,效果极佳,使人感到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好兵帅克历险记》〔捷克〕哈谢克

  哈谢克生于一个穷教员家庭,少年时即浪迹奥匈帝国大地。他很早就显露出幽默和讽刺作家的才华,早期作品以讽刺笔调揭露奥匈帝国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虚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征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目击军队中种种不合理现象和统治阶级欺骗人民的卑鄙手段,深感不满。十月革命发生,哈谢克在前线自动作了俄军俘虏,并于1917年参加革命行动,成为红军战士,不久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名党员。1920年,哈谢克返回祖国,在极艰苦的环境中写下了约1200个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其中《好兵帅克历险记》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近半个世纪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在各国流传。

  《好兵帅克历险记》成功地塑造了好兵帅克这位有趣、可爱的人物。好兵帅克是来自老百姓的普通一兵,他诚实耿直、质朴憨厚、幽默机灵、笑容可掬,好虚张声势地执行上司的一切命令、巧妙地利用军律上的漏词,从而使这些命令全部显得荒诞可笑,使上司们啼笑皆非,无可奈何。他不费吹灰之力把威风凛凛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将军、警官以及道貌岸然的法官、神父弄得狼狈不堪,丑态百出。

  哈谢克笔下的好兵帅克有点象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人物。《好兵帅克历险记》继承了捷克民族幽默诙谐的传统,它借帅克的天真、直率反映了捷克人民丰富的智慧,教给人民“笑”的斗争艺术,给反动势力以无情的嘲讽和鞭挞。这种寓庄于谐的独特手法显得比正面描写血流成河的战争惨象更棋高一着。

  由于《好兵帅克历险记》的民间文学口头性质,这部小说当时被有的批评家诋毁为“鄙俗下流、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然而捷克著名作家伊尔琪·高更尖锐地指出:“哈谢克是真正头等聪明的,他可能看不起我们这些只会在文学家中间兜圈子的人……历史嘲笑了那些嘲笑他的人,我们所有的人都更认真严肃地从事着文学的创造,恰恰是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斯诺也曾这样盛赞哈谢克:“就算捷克只有这么一位作家,捷克对人类所作的贡献也就已经是不朽的了。”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英〕劳伦斯

  D·H劳伦斯(1885—1930)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他出生诺丁汉附近一个矿区小镇上,父亲是个矿工,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员。1906年,他进入诺丁汉大学攻读,毕业后曾担任教员。1912年他和一位法文教授的德籍妻子弗里达私奔到法国,从此开始他专业作家的生涯。劳伦斯最早的两部小说《白孔雀》、《愈矩的罪人》均非成功之作。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第三部小说使他一举成名。《彩虹》、《恋爱中的妇女》是劳伦斯创作的巅峰,一般把这两部小说当作他的代表作。以后,劳伦斯又陆续发表了若干长篇小说,其中包括《迷途的姑娘》、《亚伦的藜权》、《袋鼠》、《丛林中的男孩》、《羽蛇》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创作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剧本、诗歌、游记和评论文章,但他的主要成就还是长篇小说。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描写查太莱夫人的爱情生活。康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军人克利福·查太莱结婚。婚后不久克利福又回到战场,在战争中被打成残废,腰部以下瘫痪,失去了性生活的能力。康妮每天生活在安静而又偏远的家园里,过着孤寂冷漠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却常常有着一种不安的骚动。当过军官,为人豪爽,带一点鲁莽的守林人梅乐士深深吸引了康妮。经过一番波折,梅乐士和康妮产生了爱情,两人经常在林中小屋里幽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康妮越来越厌恶终日道貌岸然的丈夫克利福,又经过几番周折,梅乐士和康妮终于摆脱种种阻碍,幸福地走在一起。

  小说用较多的篇幅写到性爱场面和性爱心理。在劳伦斯看来,人不可能通过思考获得再生,而必须通过放松自己“沉入未来”,或通过“向着未来世界的边缘”靠近来达到再生。而达到这一切的手段是爱,性爱便是向示未知世界的跃进。作者笔下的性爱因此充满了诗情画意。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康妮对性的体验和心理感受,展现了她的肉体和精神复苏过程。小说中的克利福因下肢瘫痪而性无能,象征资产阶级贵族的道德和精神之低下,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猎场工人梅乐士的强健体魄和旺盛精力则象征着未被工业破坏的、生气勃勃的人的本性。通过这两个男性的对比,作者抨击了传统道德和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戕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的呼唤。作品以性写情,显得文雅而含蓄。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问世后曾被英国当局认为“有伤风化”而予以查禁,官司一直打到1960年,以英国当局不得不撤消禁令而告结束。

  《约翰·克里斯朵夫》〔法〕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86—1944)出生于法国小市镇克拉姆西,父亲是公证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十四岁的他前往巴黎求学、后考入高等师范学校。在大学期间,他受到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开始和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使他重视道德精神的力量。他对音乐和历史都有兴趣,1895年获艺术博士学位。1912年罗曼·罗兰曾短斯担任艺术史、音乐史教授职务。他早期从事戏剧创作,曾写过《信仰悲剧》三部曲,歌颂过去时代的英雄人物;《革命戏剧》,反映法国大革命的情况。他还写过《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名人传记,充分表现了他对英雄主义的热情。1904~1912年间他出版了十卷连续性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巨大的成功,1915年他因这部小说和一本小册子《超乎混战之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还有1922年~1933年间完成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欣悦的灵魂》以及历史剧《罗伯斯庇尔》等。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这部巨著描写一个以个人奋斗来对抗资产阶级社会的很有才能的艺术家的悲剧。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在莱茵河畔诞生起一直写到他去世。作者以作本人和贝多芬为模特儿创造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个人物,使之成为艺术上的典型。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位德国血统的音乐天才,生性陪慧,才思敏捷,长于作曲,从小热爱大自然。但他面临着许多危机:天才被埋没爱情受波折,经常失意,处于困境。他对巴黎感到失望,爱情生活也没有使他内心得到平衡和宁静。罗曼·罗兰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活动。反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叛逆、彷徨、追求和幻来。罗曼·罗兰指出,生活的不幸并不是人性卑劣引起的必然结果,相反,生活的不幸是命运向天才索取的赎金。尽管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命运进行着一场无法获胜的赌博,他却最终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同情。

  这部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罗曼·罗兰把心理描写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充分表现了克里斯朵夫的内心矛盾。他把自然景物作为陪衬,把莱茵河作为主人公的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他强调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感受而非行动,并以大自然的美来对照社会的黑暗,生活的不幸。通过这些手法,作者有力地烘托出了令人窒息的社会气氛。小说的心理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处处同作者的哲理思想相联系,抒情因素和哲理、政论因素完美地交织在一起。

  《荒原)[英]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