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法国文学简史(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花女》(1848)先是以小说的形式问世,它使小仲马一举成名,随即又改编为戏剧上演,获得更大成功,小仲马从此便主要创作戏剧。

  《茶花女》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是以当

  时巴黎一个红颜薄命的名妓为原型。玛格丽特坠入青楼后,与之周旋应付的大都是玩世不恭逢场作戏的贵人公子,却也偶然结识了出身富家却未染恶习的青年阿芒。阿芒对她有一片赤诚的爱,这激发起她对纯真爱情和美满生活的向往。但阿芒的父亲是个“正人君子”式的卫道士,用种种方法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芒。不知内情的阿芒却以为玛格丽特背信弃义、水性杨花,寻机羞辱她。她终于年纪轻轻就在悲哀的疾病的折磨下撒手人间。由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冲突部分地是出于误解,阿芒的父亲也不是一个完全否定的形象,这出戏剧对社会的批判不是十分尖锐激烈的。但却别有一种深刻动人的艺术力量,因此问世百多年来,不仅在法国,而且在其他很多国家的舞台上盛演不衰,成为欧洲戏剧史上的经典名剧。

  2。莫泊桑 (1850——1893)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期法国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有一定程度的自然主义倾向。他的母亲和舅舅都很有文学修养,因此他从小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青年时代,他直接师承于福楼拜。福楼拜是他舅舅和母亲的好友,象慈父和严师一样培养他的文学才能,精心批改他的习作,定期给他当面指导,告诫他多写作,少发表,不要急于求成。他们的师生关系是世界文坛上的佳话。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下,莫泊桑青年时代经历了默默无闻的十年寒窗苦练,为后来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泊桑的成名作是《羊脂球》。1879年夏,六位标榜自然主义的青年作家在首领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商定各写

  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汇成《梅塘之夜》出版。此举带有竞技色彩。小说集问世后,六人中最默默无闻的莫泊桑以其《羊脂球》名列魁首。于是法国文坛突然升起一颗新星。殊不知,莫泊桑的“一举成名”,正是“十年苦练”的结果。

  《羊脂球》也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写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在普法战争中,与九位旅客同乘一辆马车的一次旅行。这九位旅客身份各异,有厂主、贵族、修女、政界人物等,都比羊脂球高贵,使这辆马车犹如一个小小的社会。马车行经一个普军占领的小镇时,被截住检查,普鲁士军官要羊脂球陪他过夜,遭到羊脂球拒绝,因而将马车和车上的人一齐无理扣留。开始,全车人都似乎与羊脂球同仇敌忾,但随着行期的迁延,纷纷变为希望、暗示、劝诱羊脂球答应敌军官的无理要求。羊脂球屈从了。可是马车放行后,他们却对羊脂球指指点点、倍加轻蔑。这个小说构思巧妙,将社会浓缩于一辆马车,以一个羞于委身敌寇的妓女作对照,高度概括地描绘出法国各阶层人物在外国占领军面前的不同态度,对自私虚伪的贵族、资产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羊脂球》是世界中短篇小说的精品。

  莫泊桑成名以后只有短短十年创作生涯,但留下的作品却极为可观,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六部,游记六部以及许多政论和文学评论文章。其中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这使他博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美称。像《勋章到手了!》、《米隆老爹》、《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特别是脍炙人口的《项链》都堪称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名作。从短篇小说可以看到,莫泊桑析善于从平凡琐屑的事件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来摹写人情世态,概括生活真实,展示社会风俗;他技巧高超,构思别具匠心,细节描写维妙维肖,故事结尾余意无穷,如一石投水,激起不尽涟漪。文体上有简洁、质朴、优美的鲜明特色,得了福楼拜的真传。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以《一生》(1883)和《俊友》(1885)最为突出。《一生》写女子约娜不断希望、不断幻灭的一生。她少女时代向往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夫妻生活,可是婚后发现理想的丈夫原来是个卑鄙无耻之徒,于是又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可是儿子长大后也是无恶不作,约娜的精神几乎崩溃,在从前的女仆的救助下,才坚持活了过来。

  《俊友》写一个于连式青年杜洛阿的飞黄腾达。他靠着自己风度翩翩的外表和招摇撞骗的伎俩,勾引上层社会的各色女子作为晋身之阶,由于社会腐败,他如鱼得水,步步高升。这两部长篇的主人公一为柔弱女子,一为“当代英雄”,她们的身上都折射出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本质。

  莫泊桑参加过自然主义集团的活动,他的一些作品中或多或少表现出自然主义的特征。比如过分“无动于衷”的态度,对丑恶事物的照相式描绘,以生物本能来解释丑恶现象等。但是,就主导倾向而言,他实践的还是现实主义的原则。

  都德 (1840——1897)

  都德是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出生在法国南部早在中世纪就以骑士抒情诗而著称的普罗旺斯地区。在这种传统的熏染下,他形成了“含泪的微笑”风格。他的作品对现实的批判比较委婉,是一种柔和、幽默、以情动人的批判。因此,他被称为“法国的狄更斯”。

  都德同莫泊桑一样,擅长于短篇小说,共写有一百余篇,结成四个集子出版。第一个集子《磨房文札》(1866)使他建立起文坛声誉。这是一个“乡土小说”集,写他故乡普罗旺斯风先旖旎的田园生活。其中有纯洁的牧童初恋时的柔情,有作者自己深深的乡土之恋,也有小生产者被资本主义大生产挤压的叹息。优美的自然风光、微笑温和的批判、幽默风趣中略带悲悯的调子、散文诗般的艺术魅力浑融于一炉,形成了这个小说集的特色。他以后的三个集子,《月曜故事集》(1873)、《故事选》(1879)、和《冬天的故事》(1896),都以这种特色为基调。

  就单篇而言,都德最著名的短篇小说是《月曜故事集》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特别是《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后法国被迫割让边界两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把沦为异族奴隶时的痛苦这个巨大的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小学最后一堂法兰西民族语文课的场景里,使这一场景典型化为向祖国告别的悲壮仪式,从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从各自的代表作来看,如果说莫泊桑的短篇是以构思奇巧、独具匠心取胜,那么都德就是以情感深挚、朴素动人而见称。

  都德还写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如带有自传性的、写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陌生关系的《小东西》(1868),表现第二帝国时期资本家之间互相倾轧和斗争的《富豪》(1877),讽刺官方最高学术机构法兰西学士院的《不朽者》(1888)等。总的说来,都德的长篇小说批判性要比他的短篇来得强烈,但个人的风格特色却不似短篇那般鲜明。

  第八章 自然主义思潮兴盛时期文学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欧洲文坛泛起一股自然主义浪潮。它颇有气势,至今仍有影响。它的源头在法国。大约正值浪漫主义江河日下而现实主义如日经天的时候,它开始在法国文坛露头。它是浪漫主义的反对者,正像当年浪漫主义视古典主义为对头一样。它是现实主义的同盟军,正象当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一样。它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在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它的奠基者是龚古尔兄弟,理论大师和创作旗帜是左拉。它因提倡用自然科学的生物学、遗传学观点和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观察社会、表现人的生物本能而得名。

  在自然主义的高潮时期,也即七八十年代,法国还出现了全新的文学,即:由《国际歌》奏出其最强音的巴黎公社文学。它为时虽不长,意义却重要。它揭开了法国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章。

  一、自然主义的背景、渊源与基本特点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法国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发展,各种弊端恶性膨胀,不少人,尤其是知识界人士,认为社会已经病入膏肓,并迫切想探索出病源,寻找到为什么,于是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又称后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并无区别,完全归属于自然界,没有什么灵魂,与自然世界之外的宗教或精神世界没有联系。因此,人只不过是一种高级一些的动物,他的品性和命运由两种自然力量即“遗传”和“环境”来决定。他通过遗传而得到个人不能自制的天性与欲求,又必须无可奈何地接受生存环境中的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的摆布,人实际上是处于遗传与环境的冲突或者说欲求与存在的挤压之中的动物。要改变人的状况也就必须从遗传与环境入手。受这种学说的影响,以龚古尔兄弟和左拉为代表的一部分善于创新的作家,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创作倾向来看,其实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样源远流长。左拉在阐发他的自然主义主张时,甚至认为“荷马也是一位自然主义的诗人”。但是,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文艺思潮,它是在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克洛德·克雷比雍 (1707——1777)那里初现端倪的:克洛德在他的著作《心和精神的迷惘》里就提出过接近现代意义的自然主义文学主张。他特别强调小说的真实性,强调小说对研究人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小说的科学性。他宣称要用小说的形式为人类社会写一部类似布封的《自然史》那样的“人类生活的图画”,使小说成为所谓“人的资料”,让人们“终于看见自己的面目”。为此,他甚至让真实的情书也一字不动地进入自己的小说。

  到十九世纪,由于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然科学的影响,一些作家开始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使文学日益鲜明地带上了“科学”的色彩。这种倾向在现实主义作家那里尤其明显。斯丹达尔就宣称,从根本上看,“文学”与“数学”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巴尔扎克更提出了“社会和自然相似”的观点,认为所谓“社会环境”,就是“自然加社会”,其《人间喜剧》的总体构思就是受启发于当时动物学中的“统一图案”说,而其中“分析研究”一类的作品更是试图根据“自然法则”来研究社会和人。所以左拉甚至说“自然主义因巴尔扎克而胜利了”,并且巴尔扎克晚年写的《贝姨》,树为自然主义小说的样版。

  到后来的福楼拜,更明确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名词和很多虽不系统却十分具体的自然主义观点。他以探问的形式倡导过自然主义:“迄今为止,有谁作为自然主义写过历史呢?有人分析过人类的种种本能,看到过他们在这样的范围里怎样并应该怎样发展吗?”他反对文学的倾向性,认为“描写不偏不倚,就可以达到法律的威严和科学的精确性”。

  他否定文学的典型化,提出“随便碰到的哪一个人都比我居斯塔夫·福楼拜更有趣,因为他更普通,归根结底也更典型”。他的《包法利夫人》已有自然主义的一些特点,如使用文献性的材料,对人物作生理学的分析等。所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轨迹看,具有近现代意义的自然主义思潮是在十八世纪启蒙时代埋下胚胎,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大师那里破土出芽的。

  在这样的文学基础上,十九世纪中叶流行的实证主义哲学为自然主义理论的成熟和系统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一著中提出,社会的形态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均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十九世纪起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实证阶段,或者说科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人类的认识“不再求知各种内在的原因,而只把推理和观察密切结合起来,以便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而实际规律中起根本作用的又是“不变的自然规律”。孔德的哲学由于有引人“务实”的内核而适应了当时法国的社会心态,因而很快盛行,加速了法国文学奔向真实性、分析性、准确性、客观性,一言以敝之日科学性的趋势。到1858年,另一位实证主义哲学家同时也是艺术理论家的泰纳在 《历史与批评》一著中第一个为自然主义文学规定了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根据精确的观察,按照科学的方法来描写生活。

  在这样的文学基础和哲学基础上,加上前述后达尔文主义的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