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现代人的生和死的重大历程与医院密切相关,人生于医院,死于医院,
与宗教关系自然而然地削弱了。现代通讯十分便捷,人的出生和死亡能够很
快被社会了解,社会的关心,社会的责任比教会的作用要更大,因而降低了
宗教礼仪的重要性。
古代东方的宗族观念,神鬼观念渗透到复杂多样的人生仪礼中。如今科
学代替了迷信,社会的进步和开放也打破了狭隘的宗族观念。人生仪礼也随
之改变。比如中国和日本,以前新娘来到婆家后,都有拜家中诸位神灵以祈
福的形式。今天这种仪式被淘汰了。青年人懂得幸福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
靠神灵。
科学的进步发展为人生仪礼增加了新的庆祝或纪念方式,促进当代仪礼
的发展。比如新婚时,人们使用录像机纪录喜庆场面,在发达国家已较多见。
1。产育习俗与成人仪礼
(1)英国的出生仪礼
出生。今天的孩子大多生在医院里,孩子即将出生时,其父亲应事先通
知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叔、姑姑以及亲近的朋友。亲友们可向医院的
产妇及婴儿送去信件、贺卡和鲜花。孩子出生以后,用信件电话委托全国性
报纸或当地报纸在出生栏内登“出生宣告”。英国未婚妈妈生下孩子,多数
报纸也会登载出生宣告。然后父母在孩子出生42天之内向所在地区的出生
登记处登记,并需父母之中一人签名,如果是未婚生育,其父要求用他的姓
登记孩子姓氏,必须父母都在场,或者其父作出特定的法定声明,并由律师
… Page 79…
或宣誓公证人为其誓言作证。
苏格兰规定登记期限为21天。
洗礼。基督教都有它们的洗礼场所,是一个小的独立的八角房子,里面
装饰得富丽堂皇。内部有一个巨大的水盆。由喷泉注入清水。
婴儿洗礼是一项普遍的仪式,教士把水倒在孩子的额上和孩子穿的白长
袍上。通过这个仪式,孩子获得宗教意义上的再生。英国国教举行洗礼的时
间限制比较严格。洗礼仪式应在第二次早祷的末尾或在领圣餐时举行。参加
洗礼的人除父母外还有祖父母、外祖父母、教父母、家庭其他成员以及一些
亲密的朋友。家属负责用鲜花装饰洗礼盆。
教父母由父母选定,可以是家庭成员,也可以是亲密的朋友。英国国教
规定,男孩要有两名教父一名教母,女孩有两名教母一名教父。天主教规定
一个孩子有一名教父一名教母。教父母必须是受过洗礼,受过坚信礼并常去
教堂做礼拜的教徒。现在这个规定趋向灵活变通。
英国国教仪式进行时,先祈祷,读一段《马可福音》,教父母作出诺言,
让孩子正当地做人远离一切恶行。随后读《使徒信条》,然后给水赐福,由
教父母给孩子命名,施洗,在孩子额上划十字。
天主教的仪式在1960年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后重新制订。
仪式开始神父向父母表示欢迎孩子进入基督教社会,在孩子额上划十
字,并要求父母、教父母也在孩子头上划十字。神父诵读经文,布道,还有
驱逐魔鬼的祈祷。神父用圣油涂在孩子身上,手放在孩子身上。接下来给水
赐福,施洗中母亲抱着孩子。施洗后给孩子涂圣油。圣油要涂在孩子头顶。
仪式结束时给孩子穿上白色长袍,父亲或教父点亮一支蜡烛,并说:“接受
基督的灵光”。最后吟唱主祷文。
命名宴会在父母家里举行,一般是小规模的不拘形式的。命名宣告可在
报纸上登广告。
犹太教的仪式与天主教不同,按犹太教律法,男婴出生第八天实行割
礼,由一名受过训练的神职人员主持。手术进行时由教父抱着小孩,父亲诵
一段祈祷词,手术后神职人员拿着一杯酒诵祈祷词并祝福,然后给孩子起
名。 (本节参阅《现代西方礼仪》(英)埃西尔·伯奇·唐纳德编上海翻译
出版公司1986年出版)
(2)美国出生与成人礼仪
①出生。美国基督教徒出生举行基督教的浸礼,浸礼本义是把一个人浸
在水中洗去他的罪恶,不同教派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全身浸水,有的用圣
水器撒水,浸礼的意义是洗清罪恶并获得新生,仪式中要为受洗者取教名。
这种礼仪对于大人入教有更重要的意义。
请教父、教母。在洗礼时要为婴儿请德高望重的朋友做教父、教母。今
天在美国许多人不信教,也不为孩子举行洗礼,但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他们
也还是要请一名亲属或朋友做孩子的保护人,请他们照管自己的孩子。
… Page 80…
在宗教界请教父教母仍是十分严肃的事,他们有在宗教方面培养孩子成
长的职责,实际是当孩子的精神顾问。
割除包皮,在美国多数医院要对新生男婴例行这一手术,通常是为了卫
生。人类许多民族有实行割礼的习惯。有时割礼是做为青春和生殖的仪礼举
行的。
②生日礼仪。美国的男孩或女孩过生日时,旁的孩子假装打他的屁股。
这是对古老仪式的模仿,包含着隔离 (鞭打)和重新接纳(祝福)的意义。
鞭打,使过生日的孩子心理上蒙上一层耻辱并充分显示他的特殊地位,然后
为他过生日,祝他好运。这时的祝福就更为有意义,更为难忘。
唱生日歌,美国幼儿教育专家帕蒂和米尔德里姐妹创作于1893年的《祝
你生日快乐》,现已在全美以至世界风行。在过生日的男女孩子快要吹灭蛋
糕上的蜡烛之前,伙伴们亲友们要为他合唱这一首歌。
生日蜡烛。生日蜡烛起始于中世纪,那时德国人早晨准备好生日蛋糕,
并在周围点上蜡烛。蜡烛象征什么?据 (美)塔德·图尔雅的《千奇百怪的
美国习俗》引刘易斯的话说:“蜡烛具有双重象征,象征生与死,光明与黑
暗,脆弱的希望与抑制不住的害怕,火神的温暖与地狱的恐怖,增加与失去,
性爱与献身,向神灵祷告与上帝那双无所不见的眼睛”吹蜡烛体现着一种生
命意识。
③美国的成人礼。美国犹太民族有独特的成人仪礼。其他的青少年则以
“美好的16岁”晚会标志青春期的开始,而今天美国16岁的少年已经有许
多人不成其为少男少女,早恋早婚破坏了美好的16岁花季。
(3)中国的产育礼俗
东方文化强调整体,即人与家族、社会集团的联系。因而对于人生礼仪
格外重视。如诞生礼,诞生是人生第一件事,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有关的礼
仪。我国人民认为小儿诞生及其有关的礼仪关系着他一生的命运、成败、职
业、升沉、贫富等。现代仍有各种习俗表达着这种观念。小儿满月时宴请亲
友及医护人员,一方面是庆祝新人的诞生,有喜庆的意义,一方面是答谢有
关人员,另外一方面是为小儿祝福。我国南方绍兴一带满月时外婆家要送圆
镜、长命锁、关刀。圆镜和关刀是保护小儿之物,长命锁是锁住命,祝福小
儿长命百岁。苏州送如意糕,祝小儿万事如意,送云片糕象征祥云笼罩。至
今小商品店铺卖长命锁的比比皆是。“百日”又叫“百天”,也有宴会,亲
友都来祝贺,姥姥、姨、姑姑等都要送来衣物,旧社会送百家衣、百家锁等,
现在送来各种玩具,寄托着长辈的希望,有的是为开发小儿智力,如手摇的
玩具,悬挂的玩具;有的是为孩子健康成长送的衣物食品。
产育方面我国民间长期传承着关于孕妇忌食的习俗,如北京人解放前曾
有不让孕妇吃兔肉 (怕新生儿豁唇),不让孕妇吃驴骡肉的习俗。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孕妇的胎教,北京流传着孕妇不动怒,不骂人的习
俗。
… Page 81…
关于保护产房的习俗,40年代中期,北京老百姓生小孩家门口挂红布
条,表示有产房,不欢迎人们随便进去,这客观上是对产妇婴儿的一种保护
性措施。
妇女生产后,我国由娘家妈伺候女儿产月极为普遍,这是因为女儿和亲
妈感情深厚,相处自然。
解放前我国新生儿产下三天,有洗三的仪式,这时要把接生婆请来吃一
顿饭。
生了小孩遍送亲友红鸡蛋也是我国习俗,鸡蛋象征生命,涂上红色象征
喜庆。人们认为生孩子是一件最值得庆幸的喜事。这种习俗是远古图腾崇拜
在生育习俗中的遗迹,远古我国有鸟的图腾崇拜,认为人是卵生的,盘古—
—人类始祖是从卵中脱化而出的,因而对于能孵化出生命的鸡蛋充满虔敬之
情。吃鸡蛋自然就意味着生命的延续、繁衍。
生小孩后,我国北方如东北、内蒙一带要给产妇吃鸡蛋,满族给产妇喝
小米粥。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给产妇吃鸡肉、喝鸡汤,江浙给产妇吃蹄膀、
喝米酒、吃蛋。各地习俗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加强产妇营养,使产
妇能有更多的奶水并及早恢复产后虚弱的身体。
我国一度没有控制人口增长,城市中职工有三四个孩子,农民更不甘示
弱,每家也多是五、六个小孩。人口很快膨胀起来。特别是传统的重男轻女
观点作祟,许多人生了女儿是不肯就此罢休的,必须生出几个男孩才算完成
生育任务,因此人口增长过快。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大力推行计划生育
的政策,提出“一对夫妻一个孩”、“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口号。计划生育
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重视控制人口盲目发展,并大力提倡新的生育
观。时间只有二十几年,移风易俗的效果十分显著。当前计划生育在我国已
形成一种新风,群众自觉坚持生育一个小孩。我国各种医疗卫生措施科学合
理、多种多样,有力控制了人口过快发展。
新生儿取名,旧社会给小孩取名,受迷信思想影响,喜取贱名,如大傻、
二狗、三和尚之类,因其名贱,不为妖魔鬼怪所重视,可保长命。到了现代,
取名受到社会环境、时代发展的影响极大,1949年时人们给孩子起名如辉
中、建华、建国等;1950年抗美援朝时给孩子取名有援朝、凯军、胜利等名,
文革时给孩子起名有向东、爱东、学工、学军等,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文化影
响,有的人爱给孩子取带洋味的名字如丽娜、凯利之类。到了今天人们的思
想进一步解放,孩子的名字也就更丰富多采了。
我国儿童3—6岁入幼儿园,属于幼儿期,6周岁入小学,进入学龄期。
每年9月1日是适龄的孩子从幼儿园转入小学的一天,家长为孩子做新衣、
买新书包、新学习用具,亲自把孩子送到小学校,亲手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
9月1日对于每个有6周岁儿童的家庭、对于每所小学校都几乎是个节日。
孩子加入少先
队,开始接受社会义务、遵守纪律、各种思想教育,懂得人生的纪律和
… Page 82…
义务。培养五爱的精神,18岁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在我国是标志
成人的年龄。目前我国已开始为18岁青年举行成人仪式。并已有了统一的
活动标志和主题歌。
(4)日本的成人节
“成人节”是日本国家法定的十二个节日之一,日本民法第三条规定:
年满二十周岁为成年人,达到成年的青年男女得到公民权。参加“成人节”
意味着年青人有了履行法律的能力,同时也有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成人节这一天,日本青年男女身着节日服装(过去女青年身穿和服,近
年来不再穿和服),去参加成人节。这一天全国放假,各地都为年青人举行
祝贺仪式,各报社、大学和企业单位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报告会、讨论会、
讲演会和茶话会。青年们谈自己的主张和理想。各地还给成人节的青年免费
提供向亲友们打长途电话报喜的方便。青年们举办歌唱会、音乐会,做有益
于社会的事,如植树、献血等。也有的青年参拜神社,求神保佑安居乐业。
(5)犹太教的成年礼
一个犹太教男孩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