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001-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恬做丞相。到那时候,您只好回老家。这是明摆的事儿。公子胡亥心眼好, 

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您我就一辈子受用不尽。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经过赵高连哄带吓地说了一通,李斯怕让扶苏继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 

相位置,就和赵高、胡亥合谋,假造了一份诏书给扶苏,说他在外不能立功, 

反而怨恨父皇;又说将军蒙恬和扶苏同谋,都该自杀,把兵权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这封假诏书,哭泣着想自杀。蒙恬怀疑这封诏书是伪造的, 

要扶苏向秦始皇申诉。扶苏是个老实人,说:“既然父皇要我死,哪里还能 

再申诉?”就这样自杀了。 

     赵高和李斯急急忙忙催着人马赶路。那时候,正是夏末秋初,天气还 

很炎热,没有多少日子,尸体已经腐烂,车子里散发出一阵阵臭味。 

     赵高派人去买了一大批咸鱼,叫大臣们在每辆车上放上一筐。车队的 

周围的咸鱼气味,把秦始皇尸体的臭味掩盖过去了。 

     他们到了咸阳,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举行丧葬,并且假传秦始 

皇的遗诏,由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二世和赵高葬了秦始皇以后,做贼心虚,怕篡夺皇位的事泄露出来。 

赵高撺掇胡亥杀害自己的兄弟和大臣,把十二个公子和十个公主都定了死 

罪,受株连的大臣更是不计其数。过了一年,赵高又用诡计唆使二世把那个 

同谋的李斯也逮捕起来杀了。赵高自己当了丞相,独掌大权。 



                              49 大泽乡起义 



     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建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伕几十万; 

为了开发南方,动员了军民三十万。他又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 

豪华的阿房宫(阿房音ēApáng)。到了二世即位,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 

犯和民伕,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铜熔 

化了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坟里挖 


… Page 65…

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灌上了水银。然后把秦始皇葬在那里。 

     安葬完了,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坟,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 

的设备,最后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坟的工匠全都埋庄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大坟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那时候,全中国人口不 

过二千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 

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 

道。 

     公元前209年,阳城 (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 

押着九百名民伕送到渔阳 (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 

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 

一个叫陈胜,阳城人,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 

县)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年青时候,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跟别的长工一块儿给地主种田, 

心里常常想,我年青力壮,为什么这样成年累月地给别人做牛做马呢,总有 

一天,我也要干点大事业出来。 

     有一次,他跟伙伴们在田边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 

别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儿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打哪儿来 

的富贵?”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唉,燕雀怎么会懂得鸿雁的志向呢!” 

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后来当了民伕,碰在一块儿,同病相怜,很快就成 

了朋友。他们只怕误了日期,天天急着往北赶路。 

     到大泽乡 (今安徽宿县东南)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 

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放晴再上路。 

     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伕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大伙儿 

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限期 

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去送死吗?”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开小差逃吧。” 

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 

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个小儿 

子,本来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该登基的是扶苏,大家都同情他;还有,楚国 

的大将项燕,立过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条好汉,现在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 

活着。要是咱们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会来响应 

我们。”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他们利用当时 

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 

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在一条人家网起来的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 

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 

     到了半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 

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 

害怕。 

     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 

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 

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 

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斫倒了一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 

把另一个军官杀了。 


… Page 66…

     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 

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 

我们听您的!”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 

 “楚”字。大伙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 

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 

     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 

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 

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 

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揭,音jiē,就是举起的意思)。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 (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 

 “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陈 

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 



                              50 刘邦和项羽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 

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 

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不到三 

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 

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音hán) 

把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 

来的六国贵族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的起义军孤 

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在荥阳被部下杀死。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撤 

退的路上被叛徒杀害了。 

     陈胜、吴广虽然死了,可是由他们点燃起来的反抗秦朝的那把火正在 

到处燃烧。在南方的会稽郡 (治所在今江苏苏州)。 

     声势更大。 

     在会稽郡起兵的是项梁和他的侄儿项羽。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 

楚国被奏国大将王翦攻灭的时候,项燕兵败自杀。项梁老想恢复楚国。他的 

侄儿项羽身材魁梧,又挺聪明,项梁亲自教他念书识字。可是项羽才学了几 

天,就不愿学下去。项梁又教他学剑,项羽学了一阵子,也扔下了。 

     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 

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 

学,就要学打大仗的本领。”项梁听他的口气不小,就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 

给他学。项羽一听就懂,可是略略懂得个大意,又不肯深入钻下去了。项梁 

本是下相 (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因为跟人结了冤仇,避到会稽郡吴中来。 

吴中的年青人见他能文能武,都很佩服他,把他当老大哥看待。项梁也教他 

们学兵法,练本领。 

     这回儿,他们听到陈胜起义,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杀了会稽郡守,占 


… Page 67…

领了会稽郡。不到几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因为这支队伍里大都是 

当地的青年,所以称为“子弟兵”。 

     项梁、项羽带着八千子弟兵渡过江,很快打下了广陵(郡名,治所在 

今江苏扬州市),接着又渡过淮河,继续进军。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义队 

伍来投奔项梁,和他们联合起来。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由刘邦带领,来投靠项梁。 

     刘邦本来是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在秦朝统治下,做过一名亭长(秦 

朝十里是一亭,亭长是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 

     有一次,上司要他押送一批民伕到骊山去做苦工。他们一天天赶路, 

每天总有几个民伕开小差逃走,刘邦要管也管不住。但是这样下去,到了骊 

山也不好交差。 

     有一天,他和民伕们一起坐在地上休息。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去 

做苦工,不是累死也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乡。我 

现在把你们放了,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民伕们感激得直流眼泪,说:“那 

您怎么办呢?”刘邦说:“反正我也不能回去,逃到哪儿是哪儿。”当时,就 

有十几个民伕情愿跟着他一起找活路。刘邦同十几个民伕逃到芒砀 (音má 

 ngAdàng)山躲了起来。过了几天,聚集了一百多人。 

     沛县县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 (音shēn)知道刘邦是个好汉, 

很同情他,暗暗地跟他们来往。 

     赶到陈胜打下了陈县,萧何和沛县城里的百姓杀了县官,派人到芒砀 

山把刘邦接了回来,请他当沛县的首领。大家称他沛公。 

     刘邦在沛县起兵以后,又招集了两三千人,攻占了自己的家乡丰乡。 

     接着他带了一部分队伍攻打别的县城,不料留在丰乡的部下叛变。刘 

邦得到这个消息,要回去攻打丰乡,可是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好往别处去借 

兵。 

     他到了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正好张良也带着一百多人想投奔起义 

军。两人遇在一起,很谈得来。他们一商量,觉得附近的起义队伍中,只有 

项梁声势最大,决定去投奔项梁。 

     项梁见刘邦也是一个人才,就拨给他人马,帮助他收回丰乡。从此, 

刘邦、张良都成了项梁的部下。 

     陈胜、吴广等主要起义领袖死了以后,由于各地起义的领导权都落在 

旧六国贵族手里,彼此争夺地盘,闹得四分五裂。秦国的大将章邯、李由, 

想趁机会把起义军一个个击破。 

     在这个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城召开了会议,决心把起义军整顿一下。 

为了扩大号召,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流落在民间的楚怀王的孙子(名 

叫心)找了来,立为楚王。因为楚国人对当年楚怀王受骗死在秦国,一直为 

他抱不平。为了提高号召力,大家把他的孙子仍称作楚怀王。 



                                51 巨鹿大战 



     项梁在整顿了军队以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败了秦朝大将章邯。 


… Page 6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