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001-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气。对方擂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最足;第二通鼓,气就松了一些,到第 

三通鼓,气已经泄了。对方泄气的时候,我们的兵士却鼓足士气,哪有不打 

赢的道理?”鲁庄公接着又问为什么不立刻追击。曹刿说:“齐军虽然败退, 

但它是个大国,兵力强大,说不定他们假装败退,在什么地方设下埋伏,我 

们不能不防着点儿。后来我看到他们的旗帜东倒西歪,车辙也乱七八糟,才 

相信他们阵势全乱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鲁庄公这才恍然大悟,称赞 

曹刿想得周到。 

     在曹刿指挥下,鲁国击退了齐军,局势才稳定了下来。 



                           16 齐桓公九合诸侯 



     齐国虽然在长勺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 

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 (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 

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 

逃回去了。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 

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 

     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 

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齐桓公叫人挑 

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 

齐桓公又带着人马去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侵犯 

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 

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齐国, 

还跟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 


… Page 21…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那时候,中原诸侯把楚国 

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 

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约会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 

队,联合进攻楚国。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 

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真 

叫做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这儿来呢?”管仲责问说:“我 

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 

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 

子进贡包茅 (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说:“没 

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 

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 (今河南郾城县,召音shà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 

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 

了?”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义,扶助弱小,人家 

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那么,咱们国力虽不强,但是用方城 (楚国 

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 

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 

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 

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 

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 

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 

     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 (今河南兰考东)会合诸侯,招待 

天子使者。并且订立了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 

国作为水坑;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应该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 

盟约以后,都要友好相待。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 

史上称做“九合诸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过了两年,齐桓公也死去。齐桓公一死, 

他的五个儿子抢夺君位,齐国发生了内乱,公子昭逃到宋国。齐国的霸主地 

位也就结束了。 



                             17 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 

齐国去接替君位。 

     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 

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 


… Page 22…

     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 

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 

     齐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齐孝公靠宋国帮助得了君位,宋国的 

地位就自然提高了。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这次他约会诸侯,只有 

三个小国听从他的命令,几个中原大国没理他。宋襄公想借重大国去压服小 

国,就决定去联络楚国。他认为要是楚国能跟他合作的话,那么在楚国势力 

底下的那些国家自然也都归服他了。 

     他把这个主张告诉了大臣们,大臣公子目夷不赞成这么办。他认为宋 

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宋襄公哪里肯听他的话,他邀 

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个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楚成王、 

齐孝公都同意,决定那年 (公元前639年)七月约各国诸侯在宋国盂(今 

河南睢县西北,盂音yú)地方开大会。 

     到了七月,宋襄公驾着车去开大会。公子目夷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 

可怎么办?主公还得多带些兵马去。”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 

仗才开大会,怎么自己倒带兵马去呢?”公子目夷怎么也说不服他,只好空 

着手跟着去。 

     果然,在开大会的时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争闹起来。楚 

国的势力大,依附楚国的诸侯多。宋襄公气呼呼地还想争论,只见楚国的一 

班随从官员立即脱了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铠甲,一窝蜂地把宋襄公逮了 

去。 

     后来,经过鲁国和齐国的调解,让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 

回去。 

     宋襄公回去后,怎么也不服气,特别是邻近的郑国国君也跟楚成王一 

起反对他,更加使他恼恨。宋襄公为了出这口气,决定先征伐郑国。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可 

厉害,他不去救郑国,反倒派大将带领大队人马直接去打宋国。宋襄公没提 

防这一着,连忙赶回来。宋军在泓水 (在河南柘城西北,泓音hóng)的 

南岸,驻扎下来。 

     两军隔岸对阵以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瞧见楚 

人忙着过河,就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 

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 

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 

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说着说着,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 

地排队摆阵势。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又对宋襄公说:“这会儿可不能再等了! 

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要是再不动手,就 

来不及了。”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 

么可以打呢。”不多工夫,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一阵战鼓响,楚军像 

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 

     宋襄公指手划脚,还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经中了一箭。还亏得宋国 

的将军带着一部分兵马,拼着命保护宋襄公逃跑,总算保住了他的命。 

     宋襄公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 

更不该那么打法。 

     公子目夷把大家的议论告诉宋襄公。宋襄公揉着受伤的大腿,说:“依 


… Page 23…

我说,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打仗。比如说,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 

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公子目夷真的耐不住了, 

他气愤地说:“打仗就为了打胜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 

果碰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干脆让人家抓走。”宋襄公受了重伤,过 

了一年死了。临死时,他嘱咐太子说:“楚国是我们的仇人,要报这个仇。 

我看晋国 (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公子重耳是个有志气的人,将来一定 

是个霸主。 

     你有困难的时候,找他准没错儿。” 



                             18 流亡公子重耳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 

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 

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 

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 

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 

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 (今河南濮阳 

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 

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 

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 

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在,待他挺客气,送给重耳 

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可是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 

     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树林里有 

一个女奴在采桑叶,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告诉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 

耳说:“听说你们要想回晋国去,这很好哇!”重耳赶快辩白,说:“没有那 

回事。”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 

重耳总是不愿意走。当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 

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离开齐国很远了。 

     以后,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对狐偃说:“宋 

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力量发兵送他回去。”狐偃说:“这 

我们全明白,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们了。”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 

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待重耳好,重耳也对 

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 

将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 

报答大王的恩德呢?”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