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这段论述“五四”文化运动的文字,对“五四”以前,一段同样适用, 

  可以说是很中肯的。 

       同时,由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矛头所向,自然遭到一批守旧人物 

  的咒骂和抵抗。如1919年初,北京大学内流言四起,对《新青年》百般污 

  蔑恐吓。三月,刘师培、黄侃等人创办《国故》月刊,以所谓“昌明中国固 

  有之学术”为宗旨,反对新文化。林纾(琴南)也在《新申报》上作小说, 

  影射痛骂陈独秀、胡适诸人。并写了《致蔡鹤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 

  相消长》等文,攻击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同时对白话文也大加嘲 

  讽。星云堂影印刘半农藏的《初期白话诗稿》编者序引描写这种状况说:“黄 

  侃先生还只空口闹闹而已,卫道的林纾先生却要于作文反对之外借助实力— 

                        ① 

  —就是他的荆生将军 ,而我们称为小徐的徐树铮。这样文字之狱的黑影, 



① 指林纾所作小说《荆生》中的一个伟丈夫(荆夫)痛击影射革命派田其美(陈)、金心异(钱)、狄莫 



 (胡)之事。 


… Page 99…

  就渐渐的向我们头上压迫而来,我们就无时无日不在栗栗危惧中过活。”另 

  外,当时这些反对者还借用官方——国会出来弹劾支持文学革命运动的教育 

  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虽然皆未成功,但也可知这些先驱者战斗的 

  艰辛。同时,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并没有被吓倒,而是给予了坚决的反 

  击。《新青年》第6卷第1号上发表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一文,针对种 

  种流言蜚语,猛烈地抨击旧人物,正式提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两位先生”的口号,并表示为此不惜“断头流血”。 

  李大钊也发表了《新旧思潮之激战》等文,揭露林纾等人企图假借军阀势力 

  实行武装镇压的阴谋,并以俄国革命的实例,说明“真正觉醒的青年,断不 

  怕你们那伟丈夫的摧残”,表示了同旧势力坚决斗争的非凡勇气。《每周评 

  论》还刊出“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专页,转载当时支持新文化运动的言论。 

  蔡元培先生也以公开信的形式答复指责新文化运动的林纾,宣称“循思想自 

  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学革命主张已经 

  得到群众广泛支持,这些封建文化的代言人也就暂时偃旗息鼓了。 

        “五四”运动前后(1921年前)这一时期,中国文坛上主要是进行着反 

  帝反封建的文化改良和文学革命运动,理论方面的文章著作比较多,创作相 

  对显得弱一些,但也不是没有,也是取得一些实绩的。如鲁迅先生不仅积极 

  参加当时的文学革命运动,而且还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1918年至1919年,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6首新诗,后收在其《集外集》里。另外,他在 

  这时还写了不少战斗性极强的随感杂文。他1919年发表在《新青年》的《随 

  感录》中的杂文,指斥反对白话的人为“现在的屠杀者”,说他们“做了人 

  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 

  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杀者’。杀了‘现 

                                                             ① 

  在’,也便杀了 ‘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极其痛快淋漓。特 

  别是鲁迅先生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的短篇小说《狂 

  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主要描写一个被迫害 

  致病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并通过这种描写暴露了封建礼教 

  和家族制度的罪恶,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概括为“吃人”的历史,表现 

  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这个“迫害狂”患者看到人们的脸色和议论,联 

  想到了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的人吃人故事。从而把医生为他把脉让他吃药 

  理解为赶紧吃他,并归结到这个社会就是人吃人的社会,长期以来这个社会 

  的历史就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如小说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 

  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并 

  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鲁迅先生 

  就是通过巧妙的构思,通过主角狂人的感受和他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及某 



① 鲁迅:《热风·现在的屠杀者》。 


… Page 100…

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地存在着“人吃人” 

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残酷性作出了惊人的艺术概括。继 《狂人日记》 

后,鲁迅先生又创作了《孔乙己》、《药》这两篇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高超 

艺术水平的中篇小说,从而为中国现代前期文学史上做出了划时代的杰出贡 

献。 

     除鲁迅先生外,这一时期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叶绍钧等人 

也创作了不少新诗和白话小说。李大钊在《新青年》5卷3期和6卷6期上 

发表了《山中即景》与《欢迎独秀出狱》等诗,陈独秀也在《新青年》里写 

过《丁巳除夕歌》、《答半农的D—诗》等诗作。他们这些诗采用新的形式, 

并且是为建设文学革命事业服务的,所以在思想内容方面极富现实性。如陈 

独秀的 《丁巳除夕歌》中之一节: 

     除夕歌,歌除夕, 

     几人嘻笑几人泣; 

     富人乐洋洋, 

     吃肉穿绸不费力。 

     穷人昼夜忙, 

     屋漏被破无衣食。 

     长夜孤灯愁断肠, 

     团圆恩爱甜如蜜。 

     满地干戈血肉飞, 

     孤儿寡妇无人恤。 

     胡适于1920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据此诗集序中说, 

他从1916年7月就开始写新诗了。特别是刘半农可以说是这个时期在新诗 

创作方面最有成绩的一个了。他在 《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上发 

表了两首新诗,其中《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摆着炉火, 

     老爷吩咐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他烤坏了我!” 

     屋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着牙齿,对着北风呼“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此诗以通俗的语言,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的严 

重社会现实。刘半农的《学徒苦》、《卖萝卜人》、《饿》等诗,也对下层 

人民的穷苦生活作了冷静深刻的描绘。《铁匠》和《一个小农家的暮》则可 

以看出他对工人和农民力量及其品质的由衷赞美。发表于1920年《新青年》 

上的长诗《敲冰》,又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革命者冲破层层阻力走向胜利的 


… Page 101…

  历程。他的这些诗作朴实无华,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色。同时在艺术方面 

  也很讲究,譬如对比、象征、夸张的使用,声调韵律的和谐严谨等,显示了 

  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叶绍钧(圣陶)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早在1914—1915 

  年间就写有《穷愁》、《博徒之儿》、《姑恶》、《终南捷径》、《飞絮沾 

  泥录》等短篇小说。据他自己讲,这是较多接触了外国文学,特别是受了华 

  盛顿·欧文《见闻录》影响的结果。这些短篇小说虽然用文言写成,但由于 

                                                   ① 

  作者以朴实严肃的态度“写平凡的人生故事”,所以揭露黑暗社会现实与 

  同情百姓疾苦的主旨很明显,已体现出了他以后创作的主要特色。同时也体 

  现出了他与“五四”时期其它一般作家的不同之处,他已在生活积累与文学 

  素养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到了1919年,叶绍钧开始创作白话小说,有《隔 

  膜》、 《火灾》、《线下》等几个最初的白话短篇小说发表。这几个作品直 

  接描写下层社会贫苦百姓的不幸遭遇,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艺术手法 

  也很成熟。 

       另外,外国文学的大量翻译介绍也是这个时期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 

  1918年《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译载了《娜拉》等作品,使这种翻译 

  介绍达到了一个新的规模。鲁迅、刘半农、沈雁冰、周作人等都是活跃的翻 

  译者和介绍者。俄国及欧洲其它各国、日本、印度的一些文学名著被有系统 

  地介绍进来。其中著名作家有歌德、易卜生、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 

  这对帮助中国文学摆脱旧形式的束缚,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正是由于这一时期对文学理论的探讨和初步的文学实绩,才使1921年 

  以后中国文坛上成长和出现了划时代的作家与作品。这留待现代后期部分论 

  述。 



                             6。日本文学与夏日漱石 



       19世纪上半叶,日本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对外无力抵御美、英、 

  法、俄等帝国主义者的威胁逼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内无法控制 

  藩阀的封建割据局面,社会矛盾尖锐激化,贫困农民和城市贫民的起义不 

  断。在此情况下,1868年日本终于爆发了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 

  治维新”。从此,日本结束了300年的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的 

  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也得以壮大,西方各种进步思想 

  也传入日本,使全国范围的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斗争又活跃起来。如爆发了 

  19世纪80年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就是一次不满日本统治者对内实行残酷的 

  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对外侵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民主运动。虽然这次 



① 见叶圣陶《未厌居习作·过去随谈》。 


… Page 102…

运动在天皇政府的镇压分化下,在右翼领导人的妥协背叛下失败了,但在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民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斗争又渐渐发展起来,出现 

了以片山潜和幸德秋水等进步势力为代表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和工人运 

动。对此,天皇政府又进行了残酷镇压,于1910年5月捏造了所谓的“大 

逆事件”,逮捕了数百名社会主义者,并把幸德秋水等12人杀害。 

     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长 

起来的。其间它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20年代的短 

短几十年里,走完了欧洲文学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经过的历 

程,并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和变化不定的局面。即或多种文学流派并存争 

雄,或一种文学流派刚刚诞生,另一种文学流派即予取代,形成其复杂、多 

样、交叉的特色。 

     这一时期日本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成长、成熟、分化这样3个时期。 

     从明治维新到19世纪末是其成长期。其中明治维新后十几年尚处于启 

蒙阶段。这时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的需要,开始输入西方文化,在政治经济、 

社会思想、科学文化等领域做了大量启蒙工作,出现了福泽谕吉、西周等启 

蒙思想家。福泽一个人就翻译了一部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制度、物理、 

化学、演讲法以及诸如射击法、簿记之类的《西洋情况》,几乎全面地介绍 

了欧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西周编纂了《百学连环》这部日本最早的百 

科全书,在社会思想、哲学或者美学方面发挥了卓越的见解。在文学方面主 

要是翻译文学和政治小说。翻译文学有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李顿、迪斯雷和 

司各脱的作品,法国作家凡尔纳、费内隆、大仲马和雨果的作品,还有一些 

俄国作家作品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