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西班牙的多明尼克会、方济各会、耶稣会等教派都在菲律宾设立教区。
1591年,马尼拉主教区升格为大主教区。到1622年,菲律宾的天主教徒已
超过50万人。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天主教,一些教会开办学校、医院等
机构,并且提倡社会道德。然而,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有些教士也存在不少
腐败现象。
4。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
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东南亚以前,爪哇出产胡椒,大部分地区是在麻喏
巴歇帝国的统治下,这是一个印度教—佛教国家。13世纪末年,伊斯兰教通
过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传入苏门答腊岛北部地区。1345年和1346年,著名的
… Page 95…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图塔在到中国的往返途中,到达过一个叫须文达那的
国家,发现当地的统治者和居民都信奉伊斯兰教。14世纪末,伊斯兰教逐渐
传入苏门答腊岛南部、马来半岛和东爪哇的沿海地区。伊斯兰教是经印度传
到爪哇的,以后同当地的印度教相互影响,最后取代印度教和佛教,成为爪
哇的主要宗教。15世纪中叶,马来半岛和马六甲王国成为东南亚贸易和伊斯
兰教的中心。在爪哇北部出现了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其中重要的有淡目。淡
目的统治者是麻喏巴歇国王的儿子,实际上是麻喏巴歇的附属国。后来淡目
企图脱离麻喏巴歇,接受主张平等的伊斯兰教,放弃印度教的复杂等级制
度,成为爪哇地区主要的伊斯兰教国家。淡目在16世纪前半叶,国力强大,
成为伊斯兰教的中心,同时葡萄牙人也企图控制这一地区,积极传播天主
教。这一时期,淡目巴塞地区的著名学者法塔希拉,曾在1521年去麦加朝
圣,回来后在传播伊斯兰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 ※ ※
近代前期是世界宗教发生大分化、大组合的时期,在宗教信仰方式、崇
拜方式和宗教仪式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由于变化十分激烈,对社会和人
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不少历史学家用“宗教改革”一词来概括整
个近代前期的历史特征。
这一时期的世界宗教变化的特征,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
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
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世俗化的、政治化的教会结
构让位于文化上的、思想上的教会结构。中世纪的宗教和近代前期的宗教,
有着很大的差别。正是由于这些大的变化,使得中世纪的宗教开始向近代前
期的宗教过渡,成为近代社会政治、文化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以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的情况为例。从16世纪下半叶起,天主
教和新教的阵营已经明确,而基督教新教内部又出现了三个主要派别:路德
宗(信义宗)、加尔文宗(归正宗)和安立甘宗(英国圣公会)。这些教会
已经在天主教会中完全独立出来。新教徒中发展出一种新的新教文化,强调
刻苦耐劳,理性自律,勤奋向上,这种文化特点被以后的人们评价为一种资
本主义的伦理精神。不管这种理论是否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改革后的新教开
始同近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渐渐融为一体,许多英国的新教徒是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发动者,许多城市中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的市民,也都是新教的虔
诚信徒。
新教的思想改变了中世纪人们的许多想法,成为影响社会过渡的重要力
量。宗教改革家教导世俗的工作是一种对上帝的服务。路德认为所有的工作
是一种真正的基督教的天职,同神父和其它神职人员一样。这就与中世纪的
把工作当作一种罪行来进行惩罚,认为工作是有失绅士身分的传统封建观念
有所不同。路德和加尔文都支持商人和手工工匠发展自己工作。新教还反对
奇迹、虚无,提倡一种理性。虽然这只是用在宗教方面,却有重要意义。新
… Page 96…
教的一些派别强调生活的计划性,不主张得过且过。许多新教徒不主张在世
俗世界中行乐,提倡节约勤俭,这对资本积累不无好处。
新教的人生观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新教鼓励人们阅读
《圣经》,这样就鼓励人们学习和阅读。在瑞典的路德教会把识字当做入会
的条件。这样,学习文化成为一种宗教信徒必具的条件,成为推动人们扫盲
的强大动力。虽然这种推动力是宗教性的,但是商人们和其他的人们一旦学
习了文化,就出现新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商人们学习识字的热情是最高的,
有的地方达到90%。更多的文化人的存在,意味着更多的发明创造的存在。
这种扫盲活动,使得欧洲有了一种强调人的文化素质的传统,对今后欧洲社
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近代前期的天主教会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从历史角度看,罗马教会的
黄金时代已随着整个封建制度的没落而一去不复返了。新教的独立使许多国
家同罗马教会隔断了联系,即使在天主教盛行的国家中。实际上这些国家中
教会的权力也被君主所接管。罗马教会在天主教的世界中越来越成为“精神
的领袖”,它所直接掌握的地方和部门日益减少,最后只局限于罗马教皇国
的范围。通过这样的变革,教会和世俗社会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天主教通过
这种痛苦的变革,变得可以为近代社会所接受,继续在近代的社会体系中起
着各种复杂的政治的、精神的和文化的作用。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攻陷后,
原来的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宗教东正教依然存在。东正教以首牧(大教长)制
为基础,在历史上形成了君士坦丁堡、希腊亚历山大利亚、安提安与全东方
希腊正教、耶路撒冷希腊正教四大首牧区。1589年,经君士坦丁堡普世首牧
的认可,俄罗斯正教会莫斯科首牧区宣告成立。这样,大首牧区增至五个。
在这五个东正教大区之外,还存在塞浦路斯、希腊、塞尔维亚等独立的自主
教会。自主教会可以独立行使权力,有权选举自己的主教和主教教会。各自
主教会之间按传统惯例形成一定的先后排列关系,但没有上下的隶属关系。
所以,在东正教体系中,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崩溃,也出现了建立在地域之上、
服从于国家主权关系的教会。像西方的罗马教会一样,统一的东正教世界已
经瓦解。
在这些国家里,伊斯兰教日益成为一种“文明”,从三个中心向世界传
播的主要是一种高度发展了的文化。如果没有这种对教育的强调,如果不是
高度的文化发展,伊斯兰教在近代的迅速发展是很难想象的。
近代前期的佛教中“禅宗”日益发展,应该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可以
说这也是宗教在近代前期日益走向精神化、文化化的一种表现。在明朝,政
府颁布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僧人和俗人的区别,从而使佛教向“精神化”方
向迈进了一大步。
虽然近代前期是宗教帝国的崩溃时期,但也是各种宗教在世界范围内确
定领地的时期,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三大世界宗教的出现。伊斯兰教在15、16
… Page 97…
世纪中迅速发展,出现奥斯曼帝国等三大伊斯兰教帝国。从地理范围来看,
近东和中东的许多地区成为伊斯兰教文化区,印度也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居住着众多的穆斯林。在非洲,伊斯兰教也得到传播。
自从佛教僧侣把印度佛教的思想和文化带到了东南亚、中国、中国的西
藏、朝鲜和日本,佛教就在这些地区日益发展,在近代前期,这些地区发展
为佛教的中心区。在这些国家中,特别是在中国,佛教是置于世俗政治的保
护之下的,它本身没有发展为一种特别强大的政治势力。
近代前期基督教也发展为世界宗教。在欧洲的范围内,新教的主要地区
是德国、挪威、瑞士、瑞典、芬兰、荷兰部分地区、英国。天主教的分布范
围,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比利时、意大利、波兰等地,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希腊、俄国等地主要是信仰希腊正教。近代前期,基督教在从欧
洲向亚洲传播方面取得进展。耶稣会和新教传教士都做出努力,使得基督教
文化在亚洲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是一种宗教的传播,但同样也带来了文化和
科学上的传播,因而具有一定的意义。耶稣会在中国传教的著名人物有利玛
窦等。最先在菲律宾传教的,主要是奥古斯丁派的传教士。1611年,多米尼
克派创建了马尼拉大学。葡萄牙人在非洲进行了传教活动。随着新航路的开
辟,耶稣会、多米尼克派布道团、法兰西斯派的传教士的足迹还到达了美洲。
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也把新教带到了各地。英国和荷兰把新教传到了它
们的殖民地。德国的虔诚派曾经派人到印度进行传教活动。英国在1698年
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传播会,在英国本土和国外进行福音布道,虽然英国的东
印度公司对传教士的态度很不欢迎。1701年,福音对外传播会首次向美国殖
民地传教,对美国成为一个以新教为主的国家不无作用。
近代前期,世界宗教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在这一时期世界的政
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化中找到答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和封建主
义的没落,世界经济关系、文化关系联系的加强,各个民族国家和主权国家
的成长以及科学主义的传播,都加深了新的社会结构同中世纪政治化、世俗
化和财产化了的封建教会的矛盾。宗教改革运动和改革以后新的宗教的产
生,实际上是要使宗教生活同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因此,近代前期宗教改
革运动的爆发和整个世界宗教领域中所发生的变化,是整个世界局势发展的
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世界历史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化。
… Page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