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动力。
所有这一切,说明一个资本主义的新时代正在脱颖而出。这些互相交织
和影响着的要素之一,就是宗教和教会。从整体上看,社会是运动着的。各
种因素之间既独立发展,又形成一种互动结构,如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发
展,这两者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国王和贵族的旧脑筋,通过战争和奢侈生活
大肆挥霍了来之不易的经济基础,这不仅使得西班牙、葡萄牙诸国未兴即
衰,而且还导致神圣罗马帝国的不能统一,尤其还拖跨了意大利的银行。在
比较开明的英、法,社会发展迅速,原因是市民阶级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力,
君主制度也比较开明,比较少地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 Page 15…
二、基督教人文主义运动
1。人文主义运动和世俗文化兴起
宗教改革的爆发,同世俗文化和科学主义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中世纪基
督教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不会轻易地变化的,除非人们找到一种新
的批判武器。近代前期,人们思想批判的武器之一,就是人文主义者所传播
的世俗文化和科学主义。
创导世俗文化是文艺复兴运动最有意义的成就之一。它起源于对非基督
教神学作品 (古典希腊、罗马的文献)的研究,不久,对古籍的爱好和对新
学问的追求传遍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北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文艺复
兴运动,都倡导理性、科学和世俗文化,对后来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具有
影响。特别是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他们充分看到了教会的腐败,企图通过提
倡人文主义的精神和实行道德方面的教育来对教会进行改革。基督教人文主
义者虽然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但却无意同罗马教廷分裂。因此,基
督教人文主义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改革运动,不是一种反对罗马教会的宗教革
命。
世俗文化主要是指那些非宗教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思潮。它起源于人
们对古代希腊、罗马作品的爱好和研究。它的发源地是商业经济发达的意大
利城邦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意大利随着工商业和货币经济的发展,哲
学、科学、思想、民族语言、拉丁文学、美术等领域都出现异常活跃的局面。
相当多的人都觉得一个复兴时代已经到来,他们认为有可能跳出“黑暗的中
世纪”,恢复古代罗马时期欧洲的光荣。还有一些人,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
问题的,他们见到了庞大的中古文明的衰退和死亡。持后一种观点的通常是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人们,那里封建贵族的势力较大,人民生活很痛
苦,所以出现许多对死神的崇拜仪式。总的来说,对未来的向往和对死亡的
崇拜,都是在封建社会的挽歌之中进行的,人们在新文化的研究中却看到了
希望。
人文主义者是世俗文化的创导者。人文主义一词概括了他们对人文学、
特别是修辞学的酷爱。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讲演好和写出漂亮的文章。
那个时候,拉丁文仍然是通用的标准语言,人文主义者因此主要研究古典的
拉丁文作品,以此来提高修辞水平。不久,为灿烂的古代世俗文化所吸引,
学者们对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美形式表现出异常的热
情,他们开始感到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一种可以用来改进人类文明的因素。人
文主义者开始具备新的世俗化了的人生态度,他们用非宗教性的语言来阐述
自己对人的美德、能力、人的自由度、人的选择等的理解。他们特别重视教
育的作用,认为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仅要学习医学、
法律等技能,还要传播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不仅
… Page 16…
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应具备在各种不同的人文场景中都表现出道德行为的
能力。在这种品德培养中,学习古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希腊文和拉丁文的
作品,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不仅是修辞学的典范,也是文明生活的指导。
人文主义者宣扬光明和文明,把同人性和世俗文化对立的那些传统视为落
后、野蛮的、不道德和非理性的,并且开始对罗马教会的许多腐败现象进行
深刻的揭露。
不过,人文主义者对罗马教廷一直寄以希望,他们拥护罗马教廷的权
威,并且努力影响教皇本人,期望罗马教会能够推动基督教纯洁运动,在改
善人们道德的活动中起一些作用。有的人文主义者以《圣经》为样板,提出
应该把《圣经》当做基督教的基础。人文主义者对罗马后期基督教会奠基人
的作品比较赞赏,如推崇圣·哲罗姆和圣·奥古斯丁等人的作品。
世俗主义表现在各个方面:开始的时候世俗主义只是指一种艺术和文学
的创作方法,要求艺术家不仅要表现宗教题材,还要表现世俗题材。在编写
宗教题材的时候,人文主义者也希望把神拟人化,如不再画基督背后的神圣
的光环。世俗主义还表现在对民族语言的发掘上,开始提倡用民族语言写作
和翻译,这都使拉丁语在宗教生活中的重要性减弱。人文主义者的另一个功
绩,是把古代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在大学课程之中加以介绍。这样在文化艺
术领域便出现了世俗文学和世俗艺术,教会的精神控制被打破了。
个人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另一种思潮,其实,个人主义是一个19
世纪的概念,布根哈特把它转用于文艺复兴。在法国,这个词起源于对启蒙
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反动。它表示无政府状态和社会动乱的根源。法国各派
都这样理解。在德国,主要指个性的浪漫,如个体特征,独创性,自我的实
现。最初用于天才人物,对艺术家的崇拜,然后发展为团体、民族和国家。
在英国,指的是新教徒,说他们具有自我信赖的品质,是中等阶级的男性,
表示一种自由主义。英国的个人主义,是和集体主义相对立的。在美国,主
要指自由化经营,是有限管辖下个人的自由和行为。我们可以说,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代,一些近代的思想已经处在萌芽状态,这可能同城市的兴起有
关。12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城市化的浪潮。城市人口教育程度很高,商业
经济比较复杂,风险比较大,政治又比较开明,这都有助于个人主义和理性
主义的发展。
彼德拉克(1304—1374年)常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意大利的第一
位伟大的作家。他放弃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学术方法和对象,热爱古典文化,
探讨生命价值,注重提高文学和学术的价值。他接触了西塞罗的作品。12岁
时他入大学学习法律,后来他放弃专业,改学文学、修辞和宗教。他经常旅
游,足迹到达过法国和科隆。1341年成为罗马的桂冠诗人。在思想上,他深
刻地感到灵和肉、精神和物质的冲突,感到中世纪和近代、理想和现实之间
的矛盾。他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和近代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人,以他的博学、
敏感、文化,触及到了生命本质和人生责任诸问题。他有登山的感觉,在山
… Page 17…
上感到完完全全的灵魂的呼唤,然而现实的生活又把他的美梦打破。另一个
人文主义者簿伽丘(1313—1375年),他是彼德拉克的朋友。他研究古代手
稿,写出 《十日谈》等著名哲学文学著作,对教会的腐败进行有力批判。
15世纪前叶,人文主义者开始关心社会改革运动,史称市民人文主义,
其特点是研究现实的政治状态,尝试政治改革。人文主义者开始关心政治问
题,参加政治活动,提倡社会改革。他们研究古代和意大利政体模式,如共
和制、帝制等。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萨鲁塔蒂,他是佛罗伦萨的执政官。还有
布里尼(1374——1444年),他曾是梅第奇家族的教师和教皇英诺森七世的
秘书。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在介绍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的同时,介绍普鲁达克。他的历史观是人的自由的发展史。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使得大量的学者和书籍流入西欧。印刷代
替了艰苦的手工劳动。这些都为世俗文化的流行推波助澜。世俗文化在方法
论上取得了进步,人们开始用实证的、理性的态度来研究古典文化。这时的
人们不仅研究拉丁语的作品,还研究希腊的作品。这同拜占庭帝国的学者有
很大关系。屈利索拉拉斯是一个著名的拜占庭学者,他在 1397——1403年
期间教会了意大利人希腊语。许多古典著作也是从拜占庭那里传进来的。瓦
拉在修辞和语言学方面曾做出杰出贡献,他把学术活动和社会改革联系起
来,考证出《君士坦丁的赠予》是一伪造的文件,这样就完全否认了罗马皇
帝君士坦丁曾向教皇赠送过土地的神话。
15世纪后期,市民人文主义开始向新柏拉图主义转化,这同意大利的政
局很有关系。因为民主成份的减弱,梅第奇家族的势力上升,市民人文主义
者再无发挥才能的场所。这个转变,阻碍了世俗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
宗教味道很浓厚的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主要是对神秘的世界原型进行崇拜,标志是柏拉图学院
的建立。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间万物,只是真正完美存在的不成功的复制
品,只有原型是完美的,永恒的,永垂不朽的。新柏拉图主义把这种原型看
作是精神的,可以通过沉思和祈祷来认识的。新柏拉图主义的发展,导致人
们对灵魂在肉体中升华达到圣界的神秘主义进行追求。不过,新柏拉图主义
还有另外一面,它强调要按照原型来改造世界,这样又带来了一种神秘主义
的改造世界的热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就是要靠精神和学问来获得的。
新柏拉图主义还认为真理存在于原型之中,而不是存在于教会的制度之中,
所以可以按照原型来改造教会。对教育的重要性、世界整体性和个人的价
值,新柏拉图主义也都有自己的理解。
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人物费西诺(1433—1499年),综合了柏拉图之爱、
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度和灵魂不死等概念,形成了一种人文主义和新柏拉图
主义相混合的思想体系。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匹果,他在32岁时就死于瘟疫。
匹果是一个诸侯的儿子,24岁时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提出900个问题。他
的《人的尊严》一文捍卫了真理,他赞美基督、穆罕默德、柏拉图和托马斯
… Page 18…
主义。匹果对人的地位做出规定,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认为人是一种精神
存在,动物是本能的存在,人因此获得一种自由选择力,如果他发展物质性,
就会如同植物,如果发展感性,则类似动物,只有发展理性,才能成为天堂
之人,如果发展心智,将成为天使和上帝之子。
世俗运动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增加的一批新的教学课
程,从15、16世纪起拉丁文和希腊文作品的讲授,如凯撒的作品、色诺芬
的作品、荷马的作品在学校中占了重要位置。
世俗文化削弱了基督教的影响。总的说来,世俗文化是同基督教文化相
抵触的。一方面,它使基督教民族的文化内容丰富,甚至教皇也一度认为正
当地奉行宗教和正当地追求古典文学研究并不会惹出麻烦。在宗教改革时
期,最有名的人文主义者如托马斯·莫尔和伊拉斯谟也都忠于教会,托马
斯·莫尔甚至为此献身。另一方面,古典文学的研究对于基督教道德又是背
道而驰的,因为人文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原则,是同自我牺牲、禁
欲主义的原则相对立的。许多人文主义者蔑视神学并尖锐攻击清修主义,这
样,就加深了人们对教会神性和圣仪作用的怀疑,一些人文主义者对教会本
身的位置也产生了怀疑。
2。基督教人文主义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文艺复兴,称北部文艺复兴。北部人文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