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你看懂荀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子反对关于鬼神的迷信心理,承认祭祀、卜筮等宗教仪式,可以做为一种文饰工具而存在;荀子反对相人相术,“长短、大小、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这些看法都是具有极正面的意义。荀子还强调要发挥人的积极主动精神,对此他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失之也!”完完全全展现了人定胜天的气魄。   
  坚持自我体验的认识论   
  荀子的这些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王充关于“天地合气,万物自来”、“夫天道,自然也”的科学精神;唐柳宗元“功者自动,祸者自祸”的见解,以及刘禹锡“天与人相交胜”的思想,都与荀子的自然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荀子反对人们思想上的“蔽于一曲”,坚持实践自我体验的认识论。我国古代学者对于认识来源的问题,多侧重于主体认识方面的研究,强调心性修养。而荀子则明确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既肯定了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又承认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他认为人体五官与外物接触,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也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因此每一种感官对事物的感知,都有其局限性,即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荀子称之为“蔽”。《解蔽》篇当中多方面去探讨如何达到认识上全面透彻、没有偏蔽的思想境界。其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心”的“征知”作用。“虚壹而静”,以便透过现象,力求全面、本质地认识事物。   
  强调后天教育的性恶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的反面思考。荀子从人们“生而有耳目之欲”的生理要求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是后天人为的表现。“好利”、“嫉恶”、“好声色”都属于“人之性恶”。荀子把后天养成的品行叫做“伪”,即经过“心”的思考,人们按照这种思考去做的行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主张性恶论,目的在于强调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强调人应当以主观的努力,去改造自己的自然本性。   
  孟子的“性善论”有许多矛盾之处:人性先天就是善的,如果照这种逻辑发展下去,后天自然就会善,圣王、仁人与礼义也根本是无用武之地,或者是,即使有了圣王、仁人与礼义,对社会的治理也毫无施展空间可言。又倘若先天性善,并不表示后天就一定是善的,不表示在现实中自然是善,这个逻辑本身就自相矛盾。而荀子的“性恶论”则弥补了这个缺憾,他断定先天“性恶”,但经过“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就能去恶向善,养成善良的品行。“涂之人可以为禹”,这是有进步意义的论断。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却并不是要人们寡欲、去欲,而是强调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都应该得到均衡的发展,“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我们可以说,性恶论既是荀子哲学思想的重心,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自然”出发到不加干预的自然结果来说,荀子的性恶说是合乎逻辑的。孟子的性善说,是完全自然正面的,现实之善是克服后天之恶,而保持和恢复先天性善的过程;而荀子的看法,则是从自然性到社会性的过程,现实之善是透过人为、后天来克服先天之性恶,最终获得新生的过程。将人的天性善恶过程以社会的眼光来看,是荀子政治哲学的特点。   
  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教学原则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直到晚年也未曾停止教学生涯,因此形成了较为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   
  在教学内容上,荀子说:“学何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在他看来,儒家经典著作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为社会效力的圣人、君子,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荀子提出了“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认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良师益友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容忽视的,“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既有书本知识,又注重师法之教化,这还不够,还要追求纯粹之美的境界,“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要求人们对学问的爱好,就像眼睛爱看各种色彩,耳朵爱听各种美声,嘴巴爱吃各种美味一样,坚定不移,这就叫做“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这既是荀子对君子之学的最高要求,也是荀子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荀子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要专心一意,持之以恒。“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是荀子的认识论,也是荀子的治学方法,他曾用蚯蚓和螃蟹来加以对比,又用了“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等一连串的比喻,说明君子应该“专心一意,持之以恒”的道理。荀子的教育理论和主张,既深刻精辟,又浅显明白,在今天看来,还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逻辑严密、善用比喻   
  《劝学》篇和其他的诸子散文一样,在中国文学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劝学》、《儒效》、《非十二子》、《天论》、《性恶》、《解蔽》、《议兵》等篇,都充分显示了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成就,内容精深广博,逻辑严密,善用比喻,长于推理,使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表现形式相一致,“文貌情用,相为内外表里”,荀子曾提出“君子必辩”的观点,他说:“君子之言,设然而精,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其正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也。”《荀子》一书,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   
  荀子长于论辩,每谈一个问题,必定淋漓尽致地发挥,篇幅巨大,语言应用深刻而精确,说理中肯而条理清晰。另外,“博喻”也是《荀子》散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色。善用比喻,深入浅出,既使抽象的说理变得实在可信,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让人读来应接不暇,回味无穷。如《劝学》的前半部,几乎全用譬喻重迭构成,并层层深入,极富逻辑力量。   
  本书选录了其中的十一篇,除了《议兵》篇是节译之外,其他均为全译。   
  ①【蓝】草名。   
  ②【】通“煣”。用火烘木,使它弯曲。        
一、劝学   
  主旨   
  本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荀况的教育思想,其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和才干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环境影响取得的,是“善假于物”的结果,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方面,把儒家的《诗》、《书》、《礼》、《乐》、《春秋》作为主要科目;在学习方法上,主张领会要旨,反对死记硬背,提倡“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提出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居上”的观点;强调“隆礼”、主张亲近贤师良友,等等。这些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的。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跂】踮起脚跟。跂,音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苇苕】芦苇的嫩条。苕,音tiáo。,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射干】一种植物名。射,音yè。,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滫】臭水。滫,音xiǔ。,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柱】通“祝”,折断。,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质】箭靶。的【的】箭靶的中心。的,音dì。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醯】醋。醯,音xī。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跬】古时候半步,即今之迈出一只脚。跬,音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跪】指足。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衢道】指歧路。衢,音qú。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螣蛇】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螣,音téng。无足而飞,鼫鼠【鼫鼠】形状像兔,相传它能飞但不能上屋,能爬树但不能爬到顶,能游泳但不能渡山涧,能挖洞穴但不能藏身,能走但不能领先,所以“五技而穷”。鼫,音shí。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数】顺序、步骤。   
  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①【楛】粗恶不精。楛,音kǔ。   
  ②【瞽】瞎子。瞽,音gǔ。   
  ③【涂巷之人】指普通人。涂,道路。   
  问楛①者,勿告也;告者,勿问也。说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