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话水浒-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军官出身,但是同梁山另有渊源,所以不算在降将派系中。这个派系比较松散,名义上的领袖是大刀关胜,是由三个小派系组成,再加上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三个小派系是呼延灼派系、关胜派系和张清派系。呼延灼派系主要是梁山破高唐州后,第一次朝廷派出征讨军的军官,有呼延灼、韩滔、彭'王己'、凌振等4人。关胜派系是一个比较大的派系,主要是梁山攻打大名府时,朝廷派出的两支征讨军的军官,共有关胜、宣赞、郝思文、单廷珪和魏定国等5人。张清派系是梁山打东昌府收服的东昌府政府军军官,张清、龚旺和丁得孙三人。这个松散的降将派系总共14人。但考虑到单个派系的人数都比较少,整体上的联系又不够紧密,所以无斋主人将其排在第四大派系。 
  梁山的第五大派系是卢俊义派系。卢俊义上梁山很晚,但还是有自己的班底的。主要成员是忠心耿耿的燕青和在北京大牢中结下生死情谊的石秀(石秀同卢俊义的关系可比戴宗同宋江的关系),以及帮过他的蔡福、蔡庆兄弟。杨雄、时迁同石秀原属一个小集团,联系也十分紧密,所以因为石秀的关系,这两人也归在了卢俊义的派系。卢俊义派系共有7人。 
  除此之外,梁山还有不少小派系。比如孙立的登州派系,这批人就是三打祝家庄时投奔梁山的解珍、解宝、孙立、孙新、邹渊、邹润、顾大嫂和乐和等8人。这个派系的人数不少,但缺乏重量级的人物,所以只能算个小派系。 
  另一个小派系是公孙胜派系。主要班底是芒砀山的樊瑞、项冲和李衮三人。因公孙胜收了樊瑞为徒,所以芒砀山这一派归入公孙胜旗下。公孙胜同吴用和晁盖派系渊源极深,本人又是个奇能异士。公孙胜虽然在梁山的地位很高,但本人是修道之人,为人十分低调,所以这个派系也十分低调。 
  还有就是饮马川派系,共有裴宣、邓飞、孟康3人。这个派系是宋江嫡系中的嫡系戴宗引入梁山的,亦可视为依附宋江嫡系的一个小派系。 
  李应和杜兴虽然只有两人,但是也应该算是一个小派系,代表李家庄。该派系的杜兴同卢俊义派系的杨雄渊源很深。李应本人的背景和遭遇同卢俊义极为相似,所以这个小派系应该是比较靠拢卢俊义的,勉强也可以视为卢俊义的人。 
  剩下的是相对比较独立的10名好汉,他们是柴进、徐宁、萧让、金大坚、安道全、王定六、李云、皇甫端、郁保四、段景住,但也不是孤立的。柴进名满江湖,对很多黑道分子都有恩,在梁山上直接受过其恩惠的就有宋江、林冲、武松三个重量级人物,所以他的地位非常超然。徐宁是被表弟汤隆骗上梁山的,本人身为前政府军军官,应该同降将派系比较接近。萧让和金大坚则是戴宗引入梁山的,这两人同宋江嫡系关系应该相对比较近。而安道全和王定六是宋江嫡系张顺引入梁山的,其中王定六是自愿的,而安道全是被胁迫的。李云是朱富的师傅,应该同晁盖派系关系不错。皇甫端是张清引入的,所以应该同降将派系关系比较好。郁保四原是梁山的敌人,被自己老大出卖,并在梁山的利诱下上的梁山;段景住则是自己来投奔梁山的;这两人比较孤立。从这10名比较独立的好汉来看,技术性的人才占了大部分,比如徐宁就是钩镰枪的军事技能专家,萧让是个书法专家,金大坚则是个篆刻专家,安道全是个医生,皇甫端是个兽医,而段景住是个相马、训马的专家。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一个侧面,凡是专一的技术型人才,一般比较少牵涉到派系中去,同时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在组织中虽然必不可少,但地位不会很高。这一点在梁山那个时代就有所体现了。        
第100节:关于北宋货币购买力(1)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黑”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地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的,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不作为货币使用。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770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将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宋史有记载,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97年),“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食货志),一两金子从兑10贯到8贯。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陀续编》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银每两二贯三百文,金每两三十贯文。从这里能看出,金银的兑换率差不多1:10,但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这是因为宣和7年(1125年)金兵入侵后,物价飞涨、铜钱贬值的缘故。金兵南下后,大片国土沦陷、税基减小,产铜量也下降,而同时政府开支却并没有减少,宋政府财务紧张,钱币也开始粗制滥造(含铜量大幅降低),造成了币制崩坏和通货膨胀。到了南宋后,1贯铜钱的购买力远不如北宋。宋史上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的一两银子可换3贯300文。不过无斋主人认为,北宋在金兵入侵前,银铜兑换率为1两兑1贯仍然是合理的。 
  要讨论货币的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1两银子今天价值的两个不同数字。吴思先生似乎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到底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网上查到“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祐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基准的换算方式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约相当于70元人民币。        
第101节:关于北宋货币购买力(2)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前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即今天的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一盎司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相反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的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4500多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从而我们得到下面的基本换算公式: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万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傔人衣粮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待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被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时,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合1500元人民币,似乎有点离谱。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宋代酒类是政府垄断专营的暴利行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酒价本身就很贵。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私酿15斤酒就要被杀头,后来规制放松,但私酿到一定数量仍是死罪。另据宋史,神宗元丰2年(1079年),东京的酒价是“斤直钱二百五十”,白胜的一桶酒差不多应该有20斤,所以5贯也算合理,当然黄泥岗的物价肯定要比东京便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高价的吧。        
第102节:水浒人物官职戏说(1)    
  读者可能注意到,无斋主人这部《“黑”话水浒》,将所出现北宋时代的官职全部替换为现代官职。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因为这部书完全是给现代读者看的; 也是用现代白话演绎的,所以使用今人官职更符合现代语境。二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水浒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相互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比如说“提辖”到底有多大?“防御使”是个什么职位?通判”又是个什么东西?现代读者若不是专门研究宋代官制的恐怕会一头雾水。 先简单介绍一下宋代的官制。宋代的官职分官、职、差遣,宋史上说,“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宋代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部分有实差的官又叫做职事官,用以区别寄禄官。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