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话水浒-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郓城宋江。宋江的这一诗一词都是发泄不爽并借以咏志之作。“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说的是自己从小就攻读经史,大了后又精通厚黑之术,你们当官的会的我宋江也都会,我宋江的本事一点也不比那些当官的差,不要说郓城县时县长,哪怕就是东京蔡总书记,高部长都不在话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不过一个小小的科长,好比虎落平阳。“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则是进一步的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想我宋江这么牛轰轰的一个人,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老天对我宋江实在不公。“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两句的意思是,他妈的再这样下去,老子豁出去上黑道了,既然白道不给出路,老天又不公,我宋江就他妈的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浔阳江血雨腥风一番。从这首西江月来看宋江一方面感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另一方面宋江的潜意识内一直是有反心的,至少一直是把黑道当作退路。当宋江在白道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本能地想起,自己还有江湖这条路,在江湖这个世界里,我宋江则是个大名鼎鼎的及时雨,真要把老子惹火了,老子就干黑道了。下一首诗则更显露宋江在酒醉之后的内心思想:“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说的是我人虽然在吴地(江州),但心却在山东(梁山),飘零江湖真是蹉跎岁月,早知如此不如就在梁山落草了。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要是我宋江投了黑道,哼哼,凭我宋江驾驭的能力,黄巢又算得了什么。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从正统的角度来看当然是特大号的反贼了。 
  宋江题完了诗也就忘了这事。不料这首诗却被曾担任过主管政法的副市长(通判)的黄文炳看见了。黄前副市长不久前因经济问题被双规而离职,回到老家江州附近的无为军,正巧江州现任市长蔡九公子是东京蔡总书记的爱子。当时的官场上,有几个官经济上是没有问题的,要查一下每个人都会有问题,黄副市长被双规多半是由于没有靠山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黄前副市长也是10年寒窗科甲出身,辛辛苦苦爬到副市长这个位子的,当然很不甘心了,所以希望通过蔡九公子搭上蔡总书记这条线,于是经常跑蔡市长的家。正巧这一天,黄前副市长也到浔阳楼吃饭,看到了宋江的这一诗一词。出于政治的敏锐性,黄文炳马上就觉得这可以做文章。虽然水浒上施大爷用了许多刻薄的话形容黄前副市长。但无斋主人看了半天始终没发现,黄前副市长到底做错了什么。于公,身为受国家教育多年,曾经担任过领导干部职务的黄文炳,看到一个在押犯人堂而皇之的在公众场合发表触犯大宋刑法的反动言论,理所当然应该揭发。更何况,于私,他还希望蔡市长能帮他官复原职,要复职当然需要有立功的表现。 
  换个角度看,要是宋江处在黄前副市长的位置上,他会怎么做呢?无斋主人以为这要看这反诗是谁题的。如果是梁山108人之内的,估计宋江会偷偷将反诗抹去,然后再直接或间接地告诉题诗人,若非我宋哥哥给你摆平了这事,兄弟你麻烦可就大了。那位兄弟肯定会感激涕零,又是及时雨的美谈之一。若是梁山108人之外,估计宋江多半会采取同黄文炳同样的做法。这时候宋江就会这么说,想我宋江素来忠义,如此无君无父之人岂可容之。何况宋江一生做梦都在想当官、当大官,这样一条经蔡九公子到蔡总书记的捷径岂能不走,走好了就同高部长和核心徽宗的关系一样。看以后宋江在梁山为了找门路,不仅对被俘的高部长奴颜俾气的,而且门路都找到宋徽宗的小蜜李师师身上了。若现在在江州就有这么个机会能巴结上蔡总书记,而且弄好了当官的概率极大,各位以为我们的宋大哥会如何做? 
  黄前副市长马上找到蔡市长举报,浔阳楼酒店的服务员揭发宋江脸上有犯人的金印,所以断定是在押犯人。于是蔡市长就找到了监狱长戴宗。戴宗叫苦,知道事情搞大了,自己罩不住了,就让宋江装精神病人,希望躲过这一劫,不料又给黄文炳识破。于是黄文炳就让蔡市长修书一封给蔡总书记,让蔡总书记上报中央。正巧戴宗号称神行太保,据说有日行800里的本事,且不说这是真是假,但这戴宗还必须有GPS的功能,否则光走得快还不行,要是走的路错了,岂非南辕北辙反而更慢。闲话少说,这送信的差事就落到了戴宗身上。 
  戴宗路经梁山的时候被劫上山,梁山众人知道宋江出事了,吴用使了一计,伪造蔡京的回信让戴宗带回,让蔡九公子把宋江押入东京,梁山好汉们则准备途中下手劫夺。无斋主人一直认为这位梁山的军师虽号称智多星,其实也是言过其实,最多一个乡村小学教师的水平。这条计策其实是很粗糙的,其粗糙不在于吴用事后恍然大悟所说的什么讳字图章的问题。而是吴用完全可以让戴宗先去趟蔡京府。以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要把书信复原成没有拆过的样子根本就不是一件难事。戴宗会神行法,从山东郓城到东京河南开封最多也就是几个时辰的路程(按照火车时刻表普快1488次,从郑州到北京西,19:19到开封,23:17到梁山,不过4小时合两个时辰的路程,考虑到戴宗的神行法日行800里即400公里差不多应该跟火车普快的速度大致相同,戴宗也要吃饭睡觉,一天走8小时差不多了)。戴宗完全可以取回蔡总书记的回信,然后梁山根据回信内容考虑下一步。如果是让把宋江押赴东京的,那就原封不动的将回信带回,否则按照回信再依样画葫芦伪造一封也不迟。江州到东京数千里路,虽说戴宗会神行法,路上耽搁两天也是正常的,不会令人怀疑。 
  果然戴宗带的伪信又被黄文炳识破,但真正的破绽是蔡市长诈戴宗蔡府门子的长相,戴宗说不出,这下戴监狱长也折了进去。重刑之下戴宗只得招了假信从梁山而来,看来这位日后梁山的特务头子的骨头并不硬。事情牵涉到梁山,一方面坐实了对宋江的指控,另一方也颇为棘手,毕竟牵涉到梁山这样一个大黑帮,所以蔡九公子就和黄前副市长商议决定,将戴宗和宋江就地正法。主办此案的黄检察官因同戴宗关系较好,就有意拖了五天,于是定于第6天午时三刻在十字路口开刀问斩。        
第11节:宋 江—永远的黑帮老大(11)    
  八、劫法场 
  就在宋江和戴宗将要受刑的时候,梁山好汉们由晁盖带队共17条好汉及数百小喽罗赶到劫了法场。从时间上来说,这是有问题的,从江州所在的位置,差不多江西九江一带,到山东梁山差不多800公里路程(根据普快1626次赣州到北京西的火车里程表推算),戴宗差不多应该走两天。从水浒上的描写来看,戴宗也的确是差不多走了2天。梁山众人是戴宗走后第二天发现伪信上的破绽才出发的。戴宗到了江州后,蔡九公子又耽搁了一两天,才由黄文炳发觉破绽,然后马上审讯戴宗定罪,黄检察官帮忙将行刑日拖到了第6天才执行。也就是说从梁山人马出动到赶到江州中间仅走了8天时间。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每天要走200里路,红军长征的时候在无奈的情况下强行军也不过骑兵能达到每天160里,代价是大批战马累垮,而步兵随身还要携带武器,强行军每天不可能超过120里。同时强行军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大量减员,梁山好汉们从山东穿过江苏,安徽,到达江西九江,沿途不能惊动官府,而其训练程度、组织性、纪律性都是不能同红军比拟的,步兵每天强行军200里,连续八天,很难想象就算到了法场还能有什么战斗力。这儿姑且不表。除了梁山的好汉们,劫法场的还有李逵,以及张横、张顺、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等,宋江在来江州路上结交的小黑帮的兄弟们。 
  救出宋江后,一伙人在白龙庙小聚义,梁山共17人,张顺等9人,加上宋江,戴宗,李逵共29人。然后一帮人躲入穆家庄。宋江提出要找黄文炳报仇,薛永自告奋勇去无为军探听消息并带回了黄文炳家的裁缝、自己的徒弟通臂猿侯健,此人也是108人之内,不过是一个小角色,日后排名71。侯健介绍了黄家情况后,第二天一伙人就杀向无为军,把黄文炳一家全给杀了。黄文炳原本在江州蔡九公子那里,看见无为军起火,因不放心回家而被活捉,李逵为替宋江出气,把黄前副市长给活刮,当烤肉吃了。 
  说到底黄文炳实在太冤了,且不说从他的立场来说,毫无大错,即便是对不起宋江,但满门家小又有何辜,就算他死有余辜,但何至于被凌迟活刮。李逵的行为又岂是一个正常人所能容忍的。像李逵这样的替天行道,恐怕给小民百姓带来的苦难更多。 
  黄文炳同宋江其实是同一类人,都有才干、并且都渴望在官场发展。而无论黄文炳和宋江,都不能为朝廷所用,一个为黑道所杀,一个则上了黑道。官场上尽是些如蔡九公子,慕容市长(核心宋徽宗二奶慕容贵妃的弟弟)这样的太子党混混。当朝廷不能有效地将有才干的人纳入体制内,这些人多多少少就会想其他的出路,或依附权势,或彻底走上反社会的道路。当这些人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应用到邪路上去后,对社会的危害则是巨大的。每到王朝末年这种现象就会出现,一方面朝廷壅塞着无能昏聩的官员,行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体制外却有大量的才智之士象宋江那样“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这伙人若能善加利用完全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但若这伙人走到了政权的反面,往往会有极大的破坏能量。但到王朝末世,整个官僚系统常常如吴思先生所说的腐败僵化、逆向淘汰,这样就会逼得更多的才智之士到体制外。若逢机缘巧合,这些体制外有才干的人同社会最底层以及社会最不安定的阶层结合起来,那么他们对政权的打击则会是致命的。清末假如洪秀全能够在科举上得个功名,而不是屡试不第,未必会有太平天国。同样,但凡有一个机会能让宋江做个官,哪怕是个县长那么的小官,恐怕宋江未必会有兴趣上梁山。 
  劫了法场后,宋江逃得一命,不上梁山也得上了,于是一众人就回了梁山。其实这里面破绽也很大的。前面说了江州到梁山800公里,宋江一伙江州作了这么大个案子,政府一定沿途严加勘查,这伙人包括小喽罗有数百人之多,况且宋江脸上还有罪犯特有的金印,岂能如此容易地回到梁山。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北宋的公安系统也就太成问题了。 
  归途中宋江还收了小黑帮原为复员军人的欧鹏,上过高中但没考上大学(落地举子)的蒋敬,无业游民马麟和农民出生的陶宗旺。这个小黑帮的人员构成倒全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应该算是革命最彻底的人。但是如同在社会上一样,在梁山的地位也不高。欧鹏是职业军人出身日后不过在梁山排名48,蒋敬则是梁山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像吴用也最多是个高中毕业,否则要是有功名的话也不会在东溪村当个小学老师了,但蒋敬也不过排名53,至于马麟和陶宗旺一个68,一个75,好在这拨人赶上了宋江上梁山前投了宋江,算是宋江的嫡系,所以排名也不算太低。        
第12节:宋 江—永远的黑帮老大(12)    
  九、梁山排名 
  到了梁山后,宋江顺理成章的坐了第二把交椅。宋江在梁山的基本班底共两拨人,一拨是花荣等清风寨清风山罗致的兄弟,另一拨则是在江州网罗的。两拨人加起来共有25人。而晁盖系统的不过12个头领,其中吴用和公孙胜还比较超然。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声远比晁盖响,晁盖的名声充其量不过在济州市一地,而宋江的名气则是全国性的,论名望恐怕只有柴进比得上宋江。所以宋江一上梁山,就显出强龙压地头蛇的气势。梁山的领导权从宋江上山的第一天起就十分微妙。说宋江不想当这个老大,那是假的。能写下“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人,岂能是居于人下之人。但宋江做事情向来是刀切豆腐两面光,让人的感觉就是特别有品。要想拿老大的位置也不急于一时。一上山晁盖有一手做得非常漂亮,焚起一炉好香,就要把位子让给宋江,说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