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谍心不死-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个人都有嫌疑。在联邦调查局和国务院安全部门的官员紧张地追查后,国务院
发言人吉姆·科雷说,经过大规模的搜查,相信大楼里已没有第二个窃听器了。
    为加强防备,一位美国资深官员要求每个官员进入国务院会议室开会前都要接
受检查,每次会议开始前对会议室进行检测。录像,并将所有的材料封存以备事后
审查。
    在莫斯科,俄罗斯外交部一官员则指责华盛顿此举不过是在玩“以眼还眼”的
游戏,是为了对在此之前一个月一名美国外交官被俄罗斯驱逐出境而作出报复,他
还声称华盛顿对古谢夫作出的指控“站不住脚”。白宫高级官员也听取了这起事件
的简报,但没有立即发表评论。这起间谍案被视为美俄两国在冷战时期间谍案活动
高峰的卷土重来。

      失也惶惶,得也惶惶——美国核机密电脑硬盘失而复得
                 范泛
    2000年5 至6 月间,两个计算机硬盘闹得美国上下沸沸扬扬,有人为此接受联
邦调查局的测谎实验,有人为此被放了“大假”,美国能源部长险些因此而下台。
这两个硬盘甚至引起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口角,就连克林顿政府也因此受到国会的严
厉指责。硬盘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失也惶惶
    2000年5 月,美国墨西哥州发生的一场森林大火“烧”出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位于火区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准备转移重要资料时竟然发现——载有
重要核机密的两个硬盘不见了踪影。这两个硬盘储存有如何解除或销毁美国、俄罗
斯、法国以及其他国家核武器设施的高度机密情报,这样重要的机密资料不翼而飞,
一旦泄密真称得上是天机泄露。
    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整个美国的震动。而美国政府对此事态度谨慎,有关官
员只是低调表示,尚不清楚这些丢失的文件到底是被人错放在了其他地方、被盗还
是不小心被毁掉了。但美国国会对此事十分重视,对政府提出批评,有议员甚至说,
这是美国自古巴危机以来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威胁。
    事件发生后,最忙的还要属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m 多名干探进驻洛斯阿拉莫
斯实验室,能源部的数十名调查人员也协同作战,对实验室的各个角落进行“地毯
式”搜查,同时对可进入存放电脑硬盘地下仓库的实验室人员展开调查。
                得也惶惶
    就在美国各方为丢失的硬盘忙得不可开交时,两个硬盘又突然在洛斯阿拉莫斯
实验室出现了。
    有消息说,硬盘是在实验室设计核武器的地方找到的。此前,调查人员曾在这
个区域里翻过两遍,6 月 16 日,调查人员惊喜地发现——在该区域某间屋子里的
复印机后,两个电脑硬盘好端端地放着。
    一切危险似乎都过去了,然而事实并非这样。电脑硬盘中的数据毕竟不是艺术
孤品,它完全可以在短时间里被复制成千上万次并通过网络传到各个地方。
    “能否找到”的苦恼过去了,“是否被复制过”的苦恼又来了。虽然有关人士
反复强调,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事件是间谍行为,但对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
人员的测谎结果表明,有几个人的说法相互矛盾。美能源部反间谍局局长说,我相
信其中有犯罪行为。
    6 月 18 日,失而复得的两个电脑硬盘在严密保卫之下,被送到了华盛顿,联
邦调查局将动用一切手段对硬盘进行电子分析,确定它们是否被拷贝过或是篡改过。
              硬盘究竟怎么丢的
    关于硬盘失踪的推测很多。有人说,也许是山火临近时,有实验人员正在使用
电脑硬盘,由于实验室命令火速撤离,惊慌之中将两个硬盘扔到了复印机的后面,
这种直观推测显然很小儿科。
    也有分析说,这可能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工作人员针对实验室安全上的漏洞开
的一个玩笑。据说国家实验室中的科学家和负责警戒的军人素有介蒂,因为科学家
一直强烈要求与外界沟通以便促进研究,而军方安全员却总是想方设法阻挠,不让
科学家知道其个人的成果是如何被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据说,实验室中以
前就有科学家以骗过安检人员为乐,险些受到处罚。
    硬盘丢失事件的调查尚未结束,但有一个消息让美国人稍稍安了点心,那就是
美政府将成立一个新的核武器领导机构,中情局副局长约翰·格尔顿上将出任这一
机构的首脑,以确保核机密的安全。
    毕竟,核机密丢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扑朔迷离的“美军官失踪”事件
                 梅格
    2000年8 月18日下午,一则突发新闻出现在以色列《国土报》的网站上。这则
简短的新闻说:以政府将帮助美国政府搜寻一名美国情报人员。以政府高级官员承
诺:“我们将尽我们所能帮助美国政府处理此事。”这是一则读来令人疑窦丛生的
新闻:这个情报人员究竟是什么身份,竟然逼得美国政府全球搜捕?如果他想叛逃,
为什么不去一些和美国交恶的国家,却来到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铁”的盟友以色列?
    随后,以国防部和美国驻以大使馆相继证实了这个消息。失踪者叫杰雷米·马
蒂斯,50岁,中校军衔。他曾是美国圣安东尼奥军方情报部门的一个地区负责人,
负责培训预备役的情报人员,有机会接触到美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情报机构的绝密材
料。对于不久前“神秘”失踪的马蒂斯,美国军方的口径是,当时,美国陆军正调
查他同一名已婚妇女的关系,但怎么也找不到他的人影,军方只能宣布他“在没有
休假的情况下缺席”。由于不久前马蒂斯皈依了犹太教,因此,美国军方分析马蒂
斯可能“去”了以色列,而且很可能携带了大量机密文件。美官员甚至暗示,和十
多年前被捕的以色列间谍波拉德一样,马蒂斯也是吃里扒外。为以色列挖美国墙角
的角色。另有消息说,对于马蒂斯的失踪,以色列高层都心知肚明,可能正打算用
他来交换还在美国监狱服刑的“传奇间谍”波拉德。
    神通广大的以色列记者很快搞到了马蒂斯的一些个人材料:马蒂斯的原配夫人
万达目前正在申请离婚手续,原因是马蒂斯不忠,他有一个情人叫里奇·尼尔。年
方48岁的尼尔曾是以色列人,现在已经获得了美国公民权。她离婚后前往美国并嫁
给了一个美国犹太军医。在军事基地里,她遇见了马蒂斯并一见钟情。她告诉以色
列电台的记者说:马蒂斯只是疯狂地迷恋上了以色列这个国家,同时希望皈依犹太
教,在犹太神学院里了此残生。因为热爱以色列,马蒂斯受到了迫害,被迫逃离美
国。她声称,马蒂斯“戴着假发和络腮胡子,化装离开了美国”,身上还携带了机
密情报。尼尔还说,后来有两个“辛贝特”(以国内安全总局)的人找到马蒂斯,
说愿意向他提供帮助。不久,尼尔接到了马蒂斯从叙利亚打来的电话,说他已经到
了大马士革。
    很多人对尼尔的说法心存疑虑,认为她是个“疯疯癫癫的女人”,她的说法也
漏洞百出:既然马蒂斯皈依了极端正统派犹太教,怎么又会逃到以色列的死敌叙利
亚那里去呢?
    种种猜测和传闻立刻遭到了以色列方面的驳斥。以官员称,将马蒂斯与十多年
前的波拉德相提并论“是荒谬的”。尼尔情绪“不稳定”,她的话根本不足信。所
谓“交换人员”一说,更是遭到以色列国防部副部长的断然否认。
    不知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以色列方面出动了大批警
察和安全人员,在全国进行拉网式搜查。结果不出美国所料,马蒂斯就在以色列。
    不过,对于美以两国的兴师动众,马蒂斯本人似乎感到非常惊讶,对于尼尔的
说法,他更是表示“不可理解”。马蒂斯说,他来以色列是度假的,度假完了以后
自然会回国。“我不是间谍,我也没有给任何人任何机密的情报。”
    随即,马蒂斯和得克萨斯基地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他汇报了自己的“旅程”。
8 月22日,马蒂斯“自愿”登上了返回美国的班机。一件在美以两国炒得沸沸扬扬
的事,就这样戏剧性地收尾了。
    事到如今,回头看看,真叫人有些模不着头脑。如果说马蒂斯是间谍,似乎不
像,不然他不会自投罗网、主动回国;而如果说他不是,似乎也不可能,美国上上
下下都在关注他,难道会看走眼?也许这里面的真相,只有美国、以色列高层和马
蒂斯自己才知道。

          海湾战争中美军情报战是这样打的
                徐冰川
    10年前海湾战争的诸多内幕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经逐步解密了。然而,这场战
争中最核心的部分——美军对伊情报战的内幕却始终是一个谜,一个深藏不露的谜。
许多美军高级将领异口同声地说:搞伊拉克的情报,难!搞伊拉克的内部核心情报,
更难!这些高级将领声称,不论在“沙漠盾牌”行动,还是在后来的“沙漠风暴”
行动,美国对伊拉克的人力情报全都不尽人意。海湾战争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将军
在其自传中写道:“我们在巴格达的人力情报力量实在差得可怜,几乎没有搞到有
关美国人质情况的情报。”驻沙特阿拉伯美军陆军情报部门负责人约翰·斯瓦特准
将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严重缺乏可靠的人力情报……可以说人力情报为这场战争
所做的贡献几乎为零!”
    然而,他们全都在撒谎。因为人力情报战是那场战争的核心机密,是美军出奇
制胜的“法宝”。2000年9 月2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的《星条旗报》将这一核心机密
抖落了出来。发人深省的是:现代战争的情报获取手段并非只有空中的侦察机、地
面的侦察兵和天上的间谍卫星,更多的是人为的大意;外国承包商介入国民基础设
施的建设;本国侨民大量定居外国和和平时代的“友邦国家”都可以让自己的国家
在战争爆发时付出血淋淋的代价!相信十年前海湾战争这一最后的内幕对于今天的
任何国家来说仍不失为触目惊心的警示。
      侨居外国的公民成了美军情报部门“猎获”的第一对象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仅一天,驻马里兰州米德堡基地的美国陆军情报大队奉命
开始进行人力情报搜集,以支持美军中央总部的行动。情报大队和美国中情局联系
处最先挑选伊拉克移民和到过伊拉克的外国人下手,盛邀他们“座谈”,从他们有
意无意的谈话中套取对美国有价值的有关伊拉克的情报。国防情报局和中情局的另
一个部门则设想搞最新的情报。他们猎取的目标是:从科威特和伊拉克逃回美国的
难民;科威特军官和科威特难民;曾在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做过生意的外国商人;
与伊拉克有第三方接触的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美国移民局“猎获”的目标是
定居美国的伊拉克人。美国移民官员以种种借口传唤伊拉克移民,重点询问伊拉克
移民服役情况,他们所熟悉的兵营、机场。军队机构和人员情况。
    美国军方情报部门和中情局逮到最大的两条“鱼”是两名伊军前高级将领,其
中一名伊军前高级将领的代号是“怀斯2901”。“怀斯2901”的真实身份是侨居德
国的伊军退役少将,是美国国防情报局多年来重点栽培的对象,一直藏而未用的
“杀手铜”。伊拉克军队刚一入侵科威特,国防情报局立即与“怀斯2901”恢复联
络,并且派一名上校飞赴德国与其面谈,以了解“伊军核心内幕”。后来,国防情
报局于脆派专机把“怀斯2901”接到华盛顿,直接向伊军入侵科威特后成立的国防
部作战小组汇报。“怀斯2901”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向美国国防部作战小组提供了他
对形势的评估和分析,随后局势的发展证明他的判断相当准确。因此,在整个海湾
战争期间,这位前伊军少将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情报需求不断提供种种分析。
    跟“怀斯2901”比起来,“ZAR -0002-91”就给美国国防部提供了有关伊军
行动的最新情报。“ZAR -0002-91”是伊军入侵科威特后叛逃到沙特阿拉伯的伊
拉克军官。美国人如获至宝,中情局、国防情报局、陆军第513 军情旅作战支援支
队全都派出最精于的人马对其进行轮番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