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灵瞳-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小姐,现在认清我是个什么人了吧?所以,我劝你还是赶紧离开的好,否则,一旦我把持不住,做出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你可能要后悔一辈子。”
    傅清扬看到贺雨桐有了退缩之意,趁热打铁地说道。
    “那我就不打扰傅先生了。”
    贺雨桐站起身来,眼神中难掩慌乱之色,她此时的心情很糟糕,没想到第一次对男人有意思,竟然是这般惨淡的结局。
    等到贺雨桐匆匆出门,傅清扬嘴角露出一缕苦笑。说实话,要是早几年,他恐怕不会考虑这些,直接就会要了贺雨桐的身体,然后把她给收了当老婆。不过现在傅清扬逐渐成熟了一点,不再如此轻狂了。傅清扬觉得,纵然是现在的几个老婆,他都有点应付不过来,有时候难免会冷落了她们。傅清扬不想再找女人,那样既对不起他现在的几个女人,也对不起新找的女人。
    贺雨桐从傅清扬房间中离开之后,立刻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把房门关得紧紧的。她此时的心情非常的复杂,她想要好好的理清自己的思绪,让自己变得理智起来,找回原来那个骄傲的贺雨桐。
    不过贺雨桐发现,自己的心思好像已经被撩拨起来,无论怎么让自己冷静都冷静不下来。当她再次下定决心,来到傅清扬房间找傅清扬的时候,发现怎么敲门都没人应声。最后,让服务员拿来了备用钥匙开门之后,这才发现房间里已经空空如也,傅清扬已经悄然离开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龙门石窟
    ~…~第六百三十五章龙门石窟
    傅清扬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宁云市,来到了豫州省洛安市。他原想在宁云多停留几天,但是因为贺雨桐的缘故,已经做不到心静如水了。与其留在宁云修炼,倒不如离开宁云,在游览的途中修炼有效果。所以,傅清扬毫不犹豫地上路了。这一次是朝着豫州省进发。
    豫州省地处中原地带,而洛安市则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华夏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是华夏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古都、八代陪都”之说。洛安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洛安是豫州省第二大城市,华中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黄河沿岸中心城市,华夏最佳休闲城市,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洛安也是华夏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不过傅清扬来洛安,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地方,那就是洛安龙门石窟。傅清扬雅好古玩,相比于风景秀丽的自然山川,他更喜欢人文景观。
    龙门石窟是华夏四大石窟之一,是华夏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安市城南六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安后,将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
    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安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安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四百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一百四十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两千三百余座窟龛、十万余尊造像、两千八百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三成,唐代占六成,其他朝代仅占一成。傅清扬漫步于龙门石窟,深深地被古人所造就的这座辉煌的石窟给震撼住了。他来到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前面,这座大佛通高约十七米,头高四米,耳长近两米。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仰观卢舍那大佛,傅清扬感觉自己被大佛的博大壮美给震撼了。这座大佛虽是雕刻,但却好像拥有生命一般,用仿佛慈悲,又仿佛淡然的眼神俯视众人。它典雅安详地坐在八角束腰涩式莲座上,其明丽秀雅,雍容高贵的气势,把大唐艺术推向了极致。傅清扬能够感受到,这座大佛已经拥有了呼吸,拥有了生命。她不在是死物,而是真正的神灵。在这个神圣与恢弘交织着的崖壁间,任何人都会被这气势雄伟、直上云天、神态祥和宁静的雕刻艺术所征服,感到前所未有过的身心震颤和灵魂的激荡。据说大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报身像,就是说,它是释迦牟尼的另一种身份或境界,它是理想的化身。
    傅清扬在卢舍那大佛前面足足站了半天时间。说实话,自从进阶丹劲期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产生崇敬的情绪了,但是面对这尊巨佛的时候,崇敬的情绪却油然而生。傅清扬观看大佛的同时,也偶尔看一眼旁边的游人,他发现竟然还有和他一样虔诚的游客,一对中年男女站在他旁边,在仔细的观摩这大佛,眼中同样流露出迷醉之色。傅清扬本来并没有在意,可是却偶然发现这对中年男女体内竟然是拥有着锋锐之气的深绿色灵能。也就是说,这两个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化劲期武者,而且两人都达到了化劲期巅峰。
    在洛安遇到了同道,傅清扬自然感觉趣味大增,不禁多看了两人一眼。那名中年男子察觉到傅清扬的目光,态度和善地朝他点点头,然后和中年女子离开了。
    傅清扬又看了一会儿卢舍那大佛,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始游览其他的洞窟。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两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安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华夏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傅清扬受抱石子影响,也喜爱雕刻,不过他的水平却不行。想要成为一名雕刻大师,除了要努力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就好像抱石子一样,他天生就是为石头而生,为雕刻而生的,天赋惊人,学习起来自然也是一日千里。而傅清扬则没有这种艺术天分,虽然喜爱,但是雕刻水平却很一般。
    此刻,面对着这些精美的微雕,看着这些平直刀法,傅清扬感觉受益良多。他知道,留下这些微雕的定然都称得上是雕刻大师。纵然抱石子复生,恐怕也未必能雕出这样的石刻。
    看完了北魏的石窟之后,傅清扬又来到了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让傅清扬感觉到意外的是,他在很多石窟当中,又一次碰见了那对中年男女。随着见面次数增多,那对中年男女显然也注意到了傅清扬,看他的眼神有点怪异。本来,游人游览景点碰到一起一点都不奇怪,不过傅清扬却觉得有点奇怪,这中年男女好像并不是单纯的欣赏雕像,他们欣赏雕像的同时,目光逡巡,好像在探查周围的地形。傅清扬脑海中骤然闪过一个词来,踩点。他觉得,这对中年男女来龙门石窟的目的恐怕不纯,这两人好像有些什么想法。
    傅清扬目前还不确定这两人是不是像他想的那样,真的目的不纯,他只是有这样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准确。不过傅清扬却一点都不着急,现在不过才下午时分,距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这两人纵然要动手,也绝对不会选择游人众多的白天,而应该是天黑之后才动手。而且他们针对的对象很可能是莲花洞的微雕,那得手后很容易带走。而如果是卢舍那大佛的话,恐怕想要弄走得用吊车了。很显然,用吊车偷东西绝对是不可能的。
    既然时间还早,傅清扬也不着急,他又去了潜隐寺。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一比一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在燕京的时候,傅清扬曾经数次参观过故宫博物院,亲眼见过这些菩萨,此时见到真品,不禁觉得这上面与故宫博物院的佛像相比,多了几分神秘色彩,好像佛像本身能够产生魔力,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之着迷。
    傅清扬越是观看,就越是发觉古代工匠的技艺当真是精湛的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卢舍那大佛,还是潜隐寺石窟的藻井,都是各有特点。傅清扬的兴致非但没有随着观赏的时间增长而丧失,反而大有越来越浓厚的迹象。
    傅清扬看了看太阳,见日头还高,距离景点关门还有一段时间,索性又来到了宾阳中洞。对宾阳中洞傅清扬不是特别了解,他首先来到刻有介绍的地方看碑文。
    ~…~

第六百三十六章 监视
。    第六百三十六章监视
    只见上面写着:宾阳中洞,北魏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
    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华夏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
    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ihu。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傅清扬对宾阳中洞很有兴趣,整个龙门石窟,这里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站在洞窟当中,能够让他的灵魂瞬间沉静下来。就好像虔诚的教徒到了教廷一样。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傅清扬对佛家的释迦牟尼虽然不怎么了解,但是对释迦牟尼留下来的武功却非常敬仰。虽说释迦牟尼是一位佛家大能,他的武功与他的佛家修为相比,不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