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文豪-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每次我都会原谅她。”
    “那我觉得你这篇文章改一个名字更为合适。”苏释晨道“不如叫《谢谢》,那么你这篇文章的质量会提升很多。”
    这白人所写的这个文章原本是叫做《宽恕》,而现在苏释晨却说改为《谢谢》好一些,宽恕与谢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并且改一个名字就可以提升质量?不少人觉得苏释晨这是不是写奇幻小说写多了,思维也变得奇幻了。
    苏释晨笑了笑,“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发生了矛盾,第一个转身的人就是他们感情的天使。”
    “有的时候最先开口道歉的人,只是比对方更加重视与这段感情。”苏释晨手指不规则的敲着桌子,“所以你所说的每次你的原谅,我觉得那不叫原谅,你应该说谢谢。”
    第一个转身的人是天使?那位写这个文章的白人对这句话是喃喃自语,的的确确是这样,可能一次两次对方的道歉与低头是因为真的是对方错了,可是三次四次,七次八次都仅仅是对方的错?爱情的天使这个评论完全是没有错的,并且现场的观众也发现了,如果换一个题目这篇文章真的是立即就上去一个档次了。
    想想看,如果题目是《谢谢》,不看题目首先是看这篇文章,通篇下来是写自己对妻子的原谅,可是到题目一转,却是谢谢妻子每次的转身,题目上面就是一个神转。
    也没什么好说的,最终这位的得分是21分,可以说是创了历史的新低了。
    另外一位,这位的短篇小说是透露的一种青春的奋斗,写这篇的是一位大概十八岁左右的白人小伙纸,然后神采飞扬的说了一遍写这文章的初衷,就好像是演讲一样。
    这篇文章的质量明显比上一篇要高很多,这点从导师们的评论就可以完全的看出来,评论是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评分也是很高的比之前一位是高了2。1分。
    “我的观点与这位作者相同,青春就好像是一场大雨,就算是感冒了也想要再淋一次。”这次观点相同,应当是可以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了吧。
    都是这样想的,可是
    “零分。”依旧是这样的分数。
    这完全是在赤果果的打另外三个评委的脸,人家评分挺高的,可是你直接一分都不给,上一个零分是因为方向错误了,可是这篇文章明显要好,方向感也没有错误为什么还是零分?
    并且苏释晨自己也说了,观点是相同的,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评分。弗雷不理解,而迈克和李斯特脸色不善。
    “虽说与我的观点一样,可是没有写到我想要的那种地步,所以零分。”
    这什么理由?没有想要的那种地步就零分?难以理解。
    “苏,我不得不提醒了,这个理由不足以成为零分的理由。”李斯特语气生硬。
    “李斯特先生,我也不得不提醒你一句,你有你的评分标准而我也有我的,不要用你的标准来衡量我的。”苏释晨甚至后仰靠在椅子上。
    “这就是你的评分标准?”李斯特的语气激烈。
    “李斯特先生,我并没有怀疑你的评分标准,所以请你也不要怀疑我的,互相尊重,这是基本。”
    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评委之间出现如此激烈的争执,这绝对是第一次。
    大赛继续,第三篇短篇的评分低于第二篇,因此无意外苏释晨仍旧是零分,有了上一次的实例,所以这一次就要容易接受得多。
    有五十篇通过复选的文章,分为两天评选,第一天是三十篇,第二天二十篇以及宣布最佳文章。
    一个一个的文章,原本这个节目是有一百万收视群体的,一直都是非常稳定的,这个奖项影响力大是没有错,可就是因为太专业。你想想看就算是爱看书的八零后九零后有多少人会静心看一个这样的节目?
    可是苏释晨的加入却产生了一种非常意外的化学反应,在三个评分的严肃评论之中,苏释晨的评论显得非常的麻辣,苏释晨犀利的言辞从《时代周刊》之后再次给米国人一个深刻的影响。
    一般的节目之后总的评委一般都是有毒舌存在,可是苏释晨这种评论却算不上毒舌,因为苏释晨丝毫没有在打击作者的语气,可是点评风格却可以说独树一帜。点评的话语经常会惹人发笑,可是在笑过之余却显得非常的有力。这种点评风格受到了一票人的支持,“麻辣评委地称号慢慢被叫起来。
    当然麻辣评委这件事情还不是最为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苏释晨点评的三十篇短篇,全部都给的是零分
    Ps:本说要补章节的,结果现在越写越不知道怎么写了;完全是在强迫,逼自己写,这种感觉好难;相信大家看得也难受吧(未完待续。)


第374章 质疑
    三十多篇全部零分,之前有人评价苏释晨是凭借一己之力让华夏的奇幻小说莅临米国顶尖水平的男人,可现在完全是可以换一个称呼了。苏释晨——凭借一己之力将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评分拉至低谷的男人。
    对,就是这样,以往在这个环节的平均得分是二十六分,就算是最低的一届也是二十四分,可是这一届平均得分还不满二十分。就好像迈克所说,这一届的短篇质量要好很多,质量上升的情况下分数却足足低了好几分。
    你想想,以往是四个评委打分,而现在苏释晨一直零分,也就相当于只有三个评委评分。首先来说这次被苏释晨打击的人不在少数,人家费尽心思写的一篇小说,到头来却得了一个鸭蛋。这种情况,将心比心,就算是有非常合理的评语理由,也会有一些泄气吧。可关键的问题是,苏释晨还没有什么合理的评语。
    准确的说也不是不合理,只是所说的理由按照正常人的标准是不会打零分的就是了。“你所写的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这就是所用最多的一个评语。
    三十人之中有一个作者在得到苏释晨的评分之后是直接发脾气离开。
    ——?
    “苏大,你这次玩过火了。”陈宁双手比划,好像是要讲出一大堆的道理来,可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问题,所以最终压缩成了这样一句。
    苏释晨靠在后座,闭目养神状,听闻陈宁话语双眼睁开,微微点头示意陈宁继续说,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玩过火了。
    “苏大你的评语的确是非常有特点,可是全部零分就太过了。”陈宁手握着方向盘自然不敢转头,不过目光却时不时的透过反光镜观看着苏释晨的脸色,见苏释晨脸色有一些难堪,连连补充了一句,“苏大你这种为宣传话题的方式,无论是为《福尔摩斯探案集》还是为即将发售的《超级英雄I集结》作准备,都过了。”
    “这样可能会起到反作用。”的确是起到反作用了,如果苏释晨仅仅是对于几个作者评为零分,再加上他麻辣的语言,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君不见网络那个麻辣评委的称号有多火爆。更直观的是这个节目观看的人数是绝对上升了,特别是李斯特与苏释晨争执的那一段,观看人数是直接突破了两百万,比平时多了两倍,陈宁有时候想,《环球》等等报刊会请苏释晨当四个评委之一会不会就是为了这个效果??
    可现在虽说还是有人支持,觉得苏释晨的点评方式很爽,可是这真的得不偿失。
    “我有些累了,到公司再叫我。”说完苏释晨便闭上了双眼,也没有说什么,听着他呼吸平稳,好像是已经睡着了。
    原本还有很多话想要说的陈宁,此刻被苏释晨的这一句话全部憋在了心中,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还好被苏释晨评零分的那三十篇之中有米国人也有法国人更加有华人与岛国人,因此没有传出针对什么什么的,这种话语。
    陈宁驾驶着车辆穿行在路上,掠过街道。
    苏释晨也没有闭上眼睛马上睡的本事,只不过是不想解释堵住陈宁的嘴,目光盯着窗外,很热闹,行人各有各的事。
    有一种有意思的说法,说华夏的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九零后是非主流的一代,零零后是鬼娃娃。到后来垮掉的一代八零后用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垮掉,成功的撑起了华夏,于是这个代名词又落到了九零后的身上。可事实上垮掉的一代这种说法原本是说米国六十年代的青年,因为当时米国的那种环境造成,与华夏的八零后九零后一毛钱关系也有没有。
    “如果真的垮掉了,那我就可以说和《在路上》作者克鲁亚克一样了,都是垮掉的代表人物啊。”慢慢的思绪模糊,睡着了?
    话分两头,在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结束之后,李斯特没有像苏释晨一样立即离开,而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着众人面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苏,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天才,在文坛的领域之中的确是这样,就算再向前推五百年也没有人能与之比肩。可是天才不等于是一个好评委,苏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平评委。他的点评方式完全是残忍的,同样完全也是随姓的,这样的一位评委在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是毁灭级的。”之前在大赛之时李斯特就已经与苏释晨有争论了,因此他这样说也是在意料之中。
    可是李斯特的这番话的影响却是在意料之外的,就好像是战争之中打响的第一枪,接下来就是炮火连天。
    不少关注这次短篇小说奖的都在莫雷斯特官网上留言:
    “此次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最失败的地方也就是请了一位无理的评委,全部零分这种想都不曾想过的事情竟然真的有人做出来了。”
    “我朋友,其余三位评委评分都在七分以上,可是苏却给的是零分,我想知道苏的评分标准到底是什么。”
    “全部零分,是不是苏不会评分所以才全部评为零分?如果这样的评委多几个那么这个大赛就不用举办了。”
    各种各样的评论,这还仅仅是一些作者的朋友或者是旁观者的发言。这个状态持续下去,就好像烈火上烧水,持续升温,越来越热,到一定程度之后水也就会沸腾,达到顶点。
    而让这件事情达到那个沸腾点的也就是一位叫做罗宾的作者。“这篇小说虽然全文不到一万个单词,可我也是构思了非常之久的。首先谢谢李斯特、费雷、迈克三位先生对我作品的认可,另外虽然我不认为我的小说非常完美,可是零分我却不承认,苏先生的理由是说我的作品没有达到他心中的期望,我只想说这个期望到底是什么?或者是说苏先生你自己是否可以写出那个期望,如果不能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写出?”?
    罗宾这话不能说是挑衅,只能说是质疑,质疑与挑衅有本质的区别。
    想想看,如果说这话的是李斯特或者是迈克可能就不会有人质疑,因为他们本身在短篇小说领域的成就就挺高的,可以说是专业人士了。可苏释晨可以说是一个外行人,一个外行人还全部打零分,声称别人没有写到自己心中的期望,你想想看,这能有人服气吗?
    这还不算,原本作家都是有一定傲气的,对自己作品的水平都是相信的,就好像罗宾这种,完全有资格傲气。他所写的《世界爱》可以说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反战小说,主题以及笔法都非常的老练,评分最为严格的李斯特都给了八点五,而最高的是迈克给了九点二分,弗雷给了九分。二十六点七分这样的高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罗宾质疑苏释晨完全是说得过去的。
    被众人质疑议论的苏释晨完全不知道这些。此时他刚被陈宁叫醒,到洛杉矶的分公司了,苏释晨在后座睁开双眼,整理了一下衣物。
    陈宁领路,“苏大,辛格先生已经在公司等着你了。”这还是苏释晨第一次进入洛杉矶分公司,目前在米国来说只能算三流出版公司。当然,如果不是《冰封王座》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畅销,可能连三流都算不上。
    辛格就是姗释公司洛杉矶分公司的CEO,是一个白人,看样子才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原本苏释晨还觉得有些不靠谱,可是陈宁一说才知道,这辛格已经四十二岁了,只不过这是童颜。
    也就和传说之中的一个家族,林志家族的成员一样。想想林志颖、林志玲、林志炫,全部都是童颜摸样。
    苏释晨这次会找辛格,主要就是商量宣传《超级英雄I集结》的事情,小说与漫画这个之间的差距可有些大,虽说小说也经常改编成漫画,可要横跨真的是差距不小。在岛国宣传的《Death笔记》至少还是推理类型的,原本苏释晨在岛国就是非常出名的推理名家,因此虽然横跨的面不小,但也是有共同点的。
    另外至于《灌篮高手》,那是与人对垒,也是有宣传点的。可《超级英雄I集结》这种超级英雄题材,与西方奇幻还有推理都是不沾边的,没有共同宣传之处漫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