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毓生著,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20 世纪中国思想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这
种全盘否定尤以五四运动为烈。本书从现代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新视角,通
过对五四时期的著名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的研究,对此作了见解精深的
探讨。作者认为:以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符号和价值作为种子,通过创造性转
化,可以结生具有现代意蕴的果实。本书对正在探讨“传统”与“现代化”
关系的读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部分提要书目由李咏梅、梁丽明、黄伟林撰写)


社会学、成长学及其他

[综合导读]

这里所说的社会学图书更侧重那些描述社会生活进程的图书,如《大趋
势》、《未来的冲击》、《数字化生存》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几千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人类社会已变成了通讯发达、交
通便捷的地球村。社会的变化必然引起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阅读这类图书
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更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变化、迎接时代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成长类图书主要包括那些关于人的修养的图书。它或者偏重
于提升人的道德理想境界,如《爱因斯坦论人生》;或者专注于阐释某种人
生经验升华而成的人生哲学,如《顺生论》;或者致力于教育青少年适应社
会、挑战时代,如《学生生存》、《与成功有约》等等。阅读这类图书能有
效地加强我们的个人修养,更好地完善自我。

把这两类图书放到一起,有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社会学图
书关注社会整体进程,而社会整体进程必然牵动个体生命成长;成长学图书
关注自我个体修养,而自我修养的提升同样可以带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文史哲图书往往给人一种越古老越有价值的感觉,似乎岁月的积累也为
这类图书增添了分量。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给这类图书
抹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阅读痕迹。这些阅读痕迹使这类图书的内涵获得了有力
的扩充,它们往往不再只是某个单一文本的存在,而成为某种历时性的文化
智慧的化身。社会学图书和成长学图书则往往要求我们厚今薄古。因为,时
代、社会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对新的现实作出新的反应。所以,阅读社会
学图书和成长学图书,不妨持一种喜新厌旧的姿态。因为,这类书哪怕曾风
光一时,一旦时代进步,也会给人一种明日黄花的感觉。

除了社会学和成长学图书,在这个部分里,我们还选择了几种政治学和
法学的图书。政治与法都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并保证社会公平稳定的上层建
筑,每个人随着自身的成长将日益感到政治与法对其生活的影响。那么,阅
读一下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对每个人将不无裨益。因为,我们都有可能参
与到社会的管理体制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坚定的理性觉悟支撑我
们作为个人在社会中所必须担当的责任和应当拥有的权利。

(黄伟林)


[导读书目]

《未来的冲击》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吴宣豪、黄炎林、顾江译,中国对
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著《未来的冲击》和《第三次浪潮》都
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未来学著作。《未来的冲击》自1970 年问世后,就激起世
界各国的强烈反响。美国一些大学将它纳入课程内容;法国曾授予此书最佳
外国书籍奖。此书被译成5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今天的人类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更关注自身的未来。未知的未来世界引
发人们各种各样的想象力,激发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极大希望。他们设想未来,
谈论未来,甚至可以自由地驱使许多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模拟未来,影响
未来。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这尖端技术高速发展、事物千变万化的现代
社会里,尤其是在本世纪人类曾从一段黑暗的时代向更不寻常的必将到来的
新时代迈进的重要时刻,他们发觉社会生活中隐含着危机和他们必须为此承
担的责任。

在这些年里,空前的科学发现与技术的进步,还有无数凝聚人类智慧和
劳动结晶的成果的获得,人类的生活在物质上得到极大改善。不用说工业、
运输、通讯、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就是在对自然力的控制和宇宙空间的
征服方面,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进步。与人们在享受这些新的科学技术和
经济成果所带来的恩惠,以及拥有前所未有的知识量和能力的同时,它们在
慢慢地动摇处于所有生命体中占优先地位的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过快的社
会变化的冲击力,使人们愈来愈窘于应付随之产生的社会问题群,愈来愈无
法合理地判断周围的事物,甚至无法控制社会变化的速度和方向。这种危机,
托夫勒先生称为“未来的冲击”,并且认为它可能是今后社会最主要的病症。

“未来的冲击”,简单的说,是指未来过早地来临时所带来的令人无所
适从的迷失感。这个概念是在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的“文化落后论”
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强烈主张,在社会变革中,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变
革速度必须取得平衡,环境变化的步调与人类反应的步调,也必须如此。否
则,未来的冲击则产生于两者之间日见扩大的差距。

托夫勒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日常生活中挑选了大量的生动的事例,对
变化的社会现象、社会进程,变化的我们的内心做了细致的分析。笔触之广
泛,社会信息容量之大,见解之新鲜,思考之深刻,可以让我们体会出作者
善察现实,关心未来的严肃的研究姿态。可贵的是,托夫勒先生意识到,归
根结底,这一切思考的基点还是深深扎根在人类社会中的主体——人的身
上。这是变革社会的无数力量的基本力量,也是社会变革最实际最重要的归
宿。人类如今面临的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但是也唯有人,
才能够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查明人类的现状,理解处于困境的原因,以
及知道如何善处未来。正如托夫勒先生为人们提供的“生存战略”的内在精
神:只有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主动地改造各自的视野
和价值观时,我们才可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实现这样的目标——今天的人
们不仅要学会在社会的变革浪潮中自由而从容地生活,而且必须开始承担起
人类全球性、长期性生存的责任,为今后的人类留下一个具有生活价值和可


能控制的社会。

(梁丽明)


《未来之路》

[美]比尔·盖茨著,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未来之路”,电脑天才比尔·盖茨向我们指出的这条激动人心的道路,
不是我们平常必定行走、用砂、石、泥土筑成的路,而是由信息构成,并被
人们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未来之路。19 岁的比尔·盖茨在展望人类的生
活图景时,就已经把他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计算机活动作为他理想生活的
基础。而今天,有关计算机事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证明了比尔·盖茨的预
想是正确的。

“信息高速公路”,指在全国范围内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为
一体的网络,为我们存在,并和我们交流。这方面的直接表现,就是目前的
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该网络使用最新技术,将一大片计算机
连接起来交换信息。(在美国,这一流行用语的来由是因为网络的建立犹如
在各州间建筑起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这意味着,全球的信息市场将会是巨
大的,而且可能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冲击性影响,“在这个市场上,人类进
行商品、服务、思想等交换的一切交换形式都将囊括无遗”(第8 页)。但
是,这种巨大变化,有可能使人们对高速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产生一种可怕的
危机感和不安全感。如比尔·盖茨所宣布,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的一个激动
人心的时刻,一场革命的前夜,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总会遇到关于信息
技术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提问”。人们都在询问信息高速公路将意味着
什么,“人们想要明白究竟它将怎样使得未来不同于现在。它将使我们的生
活更好呢,还是更糟?”(第311 页)

《未来之路》的主题,正是比尔·盖茨努力让更多的人明白建成这一新
网络的意义、好处及危害的书,而非一本技术性论著,或讲述“自己如何福
星高照、鸿运亨通的自传”。它是一本严肃且充满智慧、远见的,志在展望
未来并帮助我们学会利用在未来必然要发生的一切的书。

“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台计算机”,已经成为微软公司
的使命。比尔·盖茨所做的许多工作,都为了使计算机成为我们进入一个“新
的、媒介生活方式的通行证”(第6 页)。因为比尔·盖茨所描述的虚拟现
实图景,则是人们通过随时连接桌上的个人电脑,便可以不出户,知天下事;
人们只要呆在家里,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购”适合的物品;还可以在
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你想联系的人进行联络;人们可以增加更多的
闲暇时光,提高现有的生活质量,他们将对自己的生活具有更大的控制权和
选择权。甚至,人类无须回到自然,而让自然以某种形式亲近我们。“我们
无须像远古的和尚道士两袖清风地云游四海,也无须像梭罗或爱默生那样在
瓦尔登湖畔搭一个窝棚,以便亲聆自然的低语。”(辜正坤)数千年前,被
当作远古神话的人类理想——视通万里,神游天地,将在人类操作一方键盘
的美妙行为中,变为无法置信的现实。

比尔·盖茨宣称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表
示乐观。它所产生的益处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忧虑与不足,“虽然信息高速
公路并不能解决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问题,但它将是许多领域里的一股积极力
量”。我们有幸目睹着“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的发生,它将震撼整个世界,
像科学方法的发现、印刷术的发明及工业时代的到来那样震撼我们”(第340


页)。而我们还拥有机会成为创造这历史性变革的一员。我们之间的对话,
也将会在分享比尔·盖茨的奋斗经历和创造精神之后,继续探讨他提出的这
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塑造未来。”

(梁丽明)


《数字化生存》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曾经遇到过一件令他十分难以解释
的事情,希腊小岛上的一位药剂师诉说他作为父亲的苦恼,他很担心他13
岁的儿子那么沉迷于电脑,因为他相信,假如他儿子学会了电脑,在这个岛
上根本找不到可以做的工作,于是就会像过去几年许多希腊人一样,为了寻
找出路而背井离乡。

作为美国《连线》(Wired)杂志的专栏作家(他把《连线》杂志誉为“数
字化生活方式杂志”),他还发现美国许多10 到15 岁的青少年订阅《连线》
杂志作为送给父亲母亲的圣诞礼物。

这导致尼葛洛庞帝试图通过《数字化生存》一书表明一种态度。许多人
担心信息技术会加剧社会的分裂: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匮乏者、富人和穷人,
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但最大的社会鸿沟却是在不能互相沟通、学习的
两代人之间,“真正的文化差距会出现在世代之间”。当孩子们认为“光盘
和网络就好像成人眼中的空气一般稀松平常”时,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诱
人的电子游戏只会使孩子们玩物丧志而“焦躁不安”。《数字化生存》的写
作立足点,正是希望在今天的数字化环境中,不仅仅提供有关数字化理论和
设备的知识,更分享有关数字化生活方式和数字化一族的信息,使成年人了
解他们的孩子正在着迷或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并激励他们学会重新开始学
习,赶上时代的新的生存方式;而新的一代则可以发挥想象的天赋,领会梦
想的意义,因为他们才是未来的信息社会的真正主人。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这是尼葛洛庞帝在
此书为我们的生存概括的新定义。比特(bit),“信息的DNA”,正在迅速
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主题。尼葛
洛庞帝向我们展示出现行社会的种种模式的转变,以及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