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汉时期,医疗体制基本上都是沿用秦代的太医令丞制,太医令丞仍然作为最高行政领导,而下面医官的分工则逐渐变得细化。设有太医监、侍医、尚药监、药长等职,太医监负责监管医药工作的情况,并向太医令丞汇报;侍医仍然沿袭秦制,直接为皇帝诊治;尚药监、药长,主要是负责药材管理、调制药品。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同性别的御医共同为皇室服务的情况,为皇后、公主看病专门设有女侍医、女医、乳医等。在汉代的资料记载中,我国第一个女医生叫做义,她是自学医术而成名,在汉武帝时受诏入宫,成为一名女御医,专门为皇太后看病。
/* 9 */
东汉开始设立专门的尝药制度
沿袭臣为君尝药的惯例,东汉时候还专门设立了尝药太官和尝药监,由他们来负责药品制作好后的试尝任务,对于这些尝药官,规定他们尝的药量要超过一剂药量的十分之二以上,经过试尝之后的药,没有发生问题才可以进献皇上。这种尝药制度在以后历代都一直延续着,用以保证皇上喝到的药品安全无毒。
/* 10 */
汉代的药品管理已成体系
此外,汉代还设立了药丞和方丞,他们是管理药品和医药处方的。汉代宫廷中所需药物,都是由全国各地进贡的,各个郡国每年要向宫廷进贡本地的名贵药材。遇到宫中缺少某种药材,太医令丞还会派人去地方采购。
在两汉时期,宫中的御医人数已经达到293人,还有一些杂役19人,负责一些诊疗的杂事,可以说,在汉代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为皇宫提供各种医疗服务的体系。
/* 11 */
小女舍身救父,御医妙术得传后人
淳于意是西汉时期的名医,他在年少时十分喜欢医术,曾跟随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学医,公乘阳庆还将黄帝、扁鹊的《脉书》传授给他,并教其五色诊法。淳于意学成出师后一直云游四方为人治病,由于他医术闻名,所以经常被请到宫中为王侯贵族治病。
养 生 贴 士
从面色判断五脏健康状况的五色诊法
五色诊法是中医最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正常人的面色是红黄相伴,有光泽。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所处地区的不同,以及季节、气候、环境等的差异等会有所不同。比如人的面色在春天偏青,夏天偏红,长夏偏黄,秋天偏白,冬天偏黑。五色诊法就是根据人的面部颜色来判断人身体的病证。中医认为人的面色能够反映出脏腑气血的变化,并将面色分为青、黄、红、白、黑五种,根据五行学说,五色对应于五脏,青为肝,黄为脾,红为心,白为肺,黑为肾,因此从面色的变化可推测到五脏的病变。青色一般见于肝胆及经络病证,黄色多数脾胃虚弱,红色则多为阳盛热斥之证,白色一般是气、血、津液病证的表现,黑色则跟心肾疾病相关。而每一种面色中也还有更为具体的区分,再根据具体的颜色来对病人的病证做出基本判断。
汉文帝刘恒时,淳于意因为得罪了权贵,被抓到长安问罪,依照当时的法律,淳于意所犯的罪是要被处以残酷的分解肢体的肉刑,淳于意只有五个女儿,在押解他去长安的路上,女儿们哭送父亲,这一哭让淳于意心烦意乱,仰天长叹道:“为什么偏偏生的都是女儿,在这种时候,只知道哭,却没办法帮我去找找门路,唉,看来这回是死定了。”就在这时,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表现得非常勇敢,她坚持要跟随父亲到长安,希望能够有机会营救父亲。到了长安,缇萦给汉文帝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上书替父亲求情。她写道:“我父亲一生行医,兢兢业业,一直非常受人称颂。现在他虽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按律应该处以肉刑,但是人死了就不能复生,况且连肢体都要被切断,那么即使现在父亲想改过自新,也再没有机会了。我一个小女子,身份卑微,甘愿去官府做奴婢,来为父亲抵罪,只求皇上给父亲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缇萦的上书情真意切,汉文帝读后非常感动,最终赦免了淳于意,并且也没有让缇萦去做奴婢,汉文帝还下诏从此废除面部刺字、割鼻、断足等三种酷刑。缇萦的舍身救父令人钦佩,更可贵的是,因为她的英勇行为,使得淳于意的医术能够得以更广泛地流传。
汉文帝在赦免淳于意的同时,下诏让淳于意将自己治疗的各种病案整理上报,并且传授自己的医术,于是就有了最早的病历记录——“仓公诊籍”。淳于意在诊籍中记录了给宫廷王侯及其家属、官吏、随从等诊病的25个案例,在案例中,详细记载了病患的姓名、职业、籍贯、病名、脉象、病情、治疗方法、所用药物、治疗效果等等,更值得称赞的是在这些病历中,他还毫不隐瞒地记录了治疗的效果,对于医治无效而死亡的,也会明确写明,并客观地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表现出一个医家科学严谨的诚实态度。
淳于意对于当时医学的另一个贡献是传授弟子。汉代时流行禁方,禁方是指由名医自己开发出来的具有非常功效的药方,这些禁方始终被掌握在少数的名医手中,必须传给自己的弟子。名医的弟子一般要经过拜师后,并向老师郑重承诺不会随便外泄,才可能得到老师的禁方。名医之间的各种禁方不会互相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医术的发展。淳于意也属其中一个禁方的代表流派,淳于意在学医时也得到了老师公乘阳庆的禁方,不过他没有秘而不宣,而是把自己毕生的经验一下子传给了六位弟子,由于跟随淳于意学习的时间不同,他们分别得到了淳于意的部分医术。比如临淄的宋邑跟淳于意学了一年多,淳于意教授给他诊五脏之脉的方法。之后济北王又派遣他的御医高期、王禹跟淳于意学习经脉术。川王时又收冯信为徒,教授了论药法,定五味及和剂汤法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徒弟杜信,跟他学习了两年的脉学。后有临淄的唐安来学五色诊法等,还没有完全学成,但是由于也算是淳于意的高徒,所以回去后齐王也让他做了身边的御医。淳于意是秦汉时期有记载的收徒最多的人,他的医术和医德都令人钦佩。
/* 12 */
女御医施毒手加害皇后
淳于衍是史上有记载的女侍医,其天资聪慧,在民间行医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人甚至称她是“女中扁鹊”。不过这个本来可以名垂千古的女御医,却因为利欲熏心而丧失了医德,最终成为在中国御医史上一个让人唾弃的医生。
史载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许广汉的侍卫,他有一个女儿叫许平君。许广汉本来在宫中混得不错,有一次不小心把别人的马鞍放在自己的马背上,违反了宫廷的规矩被罚宫刑,做了太监的许广汉对皇帝始终忠心耿耿,仍然还是受到重用。但在一次宫中政变平定后,许广汉奉汉昭帝之命搜查叛乱者的证据,因为失职再次受罚,这次被遣去掖庭服役三年。汉武帝“巫蛊之祸”时,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才刚出生几个月就被打入牢狱,之后汉昭帝即位,赦免了刘询,刘询也被遣到掖庭,许广汉和刘询在掖庭结识,并将女儿许平君嫁给了落魄的刘询,不曾想时来运转,昭帝死后,刘询竟然成了帝位继承人,而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也因此成了皇后。
许皇后被册封后,遭到当时权臣霍光的夫人显的嫉恨,显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皇后,于是在许皇后怀孕的时候,她就开始打起了坏主意,当时淳于衍正好被选入宫中做女御医,专门侍奉怀有身孕的许皇后。淳于衍的丈夫在宫廷里做侍卫,地位低下,而淳于衍认识显,两人关系还不错,所以她的丈夫就托她向显求情,让显在大将军前为自己美言两句,好得到升职。淳于衍见到显之后提出了请求,显一听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说这件事情很容易,她肯定帮忙,接着她又对淳于衍说,正好我也有一件事情想拜托你来做。淳于衍赶忙问是什么事情,显说,是想让你帮助我的女儿,这件事只有你能帮得上忙。这几天许皇后身体虚弱,御医们肯定要给她开一些补药,如果你能在皇后的药里下毒,皇后死后,我女儿就能被封作皇后了,以后肯定让你享尽荣华富贵。淳于衍听到显的一番话,刚开始也吓得半死,她推说,药是和其他御医一起煎的,而且也得有人先尝之后才能端给皇后,根本没有办法下手。显又说,这件事如果想做就肯定能成,再说有我丈夫霍将军做后台,谁敢拿你怎么样?就怕你不敢做。淳于衍在显的威逼利诱下只好答应,她把一种毒性很强的草药附子捣成碎末,进入宫中,在给许皇后喂药的时候,偷偷把附子和其他药丸混到一起给许皇后喝下,许皇后喝了之后感觉头又胀又痛,就问淳于衍药是不是有问题,淳于衍敷衍说怎么可能有问题呢,都是御医们一起开方制的药,不久许皇后就中毒身亡了。
方 药 解 析
中药附子是孕妇绝对禁用的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中医认为,附子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效。其药性峻烈,多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等危急重证。生附子的毒性是比较强的,临床应用的附子大多是经过专门的工艺炮制的,以去除其毒性而保留其药性。附子毒性来源于其中含有的乌头碱,如果服用不当,很容易中毒,主要表现为口唇、肢体发麻,恶心,呕吐,心慌,气促,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搐,严重者心跳、呼吸暂停。因此在使用附子时用量要严格把握,而孕妇是绝对禁止使用的。
许皇后死后有人上书御医服侍皇后不利,把淳于衍和其他御医都抓了起来,显怕事情败露,只好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丈夫霍光,霍光虽然也埋怨夫人做事莽撞,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帮着一起隐瞒,于是他向皇上求情赦免了淳于衍及其他御医。此事过后,霍光的女儿也顺利地当上了皇后,而淳于衍则得到显的很多赏赐,过起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霍家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诛灭九族,淳于衍阴谋毒害许皇后的事情也就此暴露,因此也招致了杀头的厄运。
/* 13 */
郭玉体会的御医“四难”
郭玉在东汉汉和帝时担任太医丞,是当时非常出名的医学家。郭玉的师祖是一位医学隐士,在四川涪水一带以钓鱼为生,世人称为“涪翁”,他以行乞为生,遇见患病的人,就会出手相救,最出众的是针灸和砭石治疗,常常是一针就见效。曾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后来程高拜涪翁为师,学成后也成为一代名医,郭玉早年拜程高为师,从程高那里学到了辨别三阴三阳的脉象,研究用阴阳变化来诊断治疗的方法。1993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发掘出土了一件裹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质人形,其上有红色漆线的针灸经脉循行径路,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针灸木人出土地就位于涪江之畔,即汉代的涪水,专家分析这套针灸木人很有可能是涪翁这个流派传授医术的教具。
郭玉非常擅长诊脉,做太医丞以后,给皇帝及宫中贵人们治病都非常有效。有一次,皇上想试试郭玉的诊脉技术到底有多厉害,派人把郭玉召来,说要让他给宫里的宫女诊诊脉,皇上命人找来几个妃子,又在宫中找了一个手很像女人的男子,让他也混在宫女中,他们都伸出手让郭玉来诊。郭玉一个个把脉之后,就抓住那个男子的手说,脉有阴阳之分,这个人的脉象异常,不像是女人。郭玉精准的诊脉,让皇上赞叹不已。
郭玉在医术上的高明毋庸置疑,不过有时候在为贵人治病的时候,却不能很快获得疗效,有一次,皇帝让生病的贵人换上普通百姓的服装,叫郭玉到一个简陋的住处去给他治疗,结果,郭玉手到病除。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异呢?郭玉总结出“四难”,他说,给尊贵的人看病,由于他们地位高贵,我经常会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为他们治疗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自作主张而不信任医生,这是一难;他们经常忽视对身体的悉心保养,这是二难;他们身体羸弱,不能承受药力,这是三难;他们又贪图安逸,不思劳作,这是四难。因为这四难,医生在给他们治病的时候就会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治疗,而且害怕治疗不好引致自身的灾祸,所以治疗的时候比较保守,反而影响了疗效。可见,再高明的医生如果面对的是万人之君,都会产生心理压力甚至是恐惧心态,而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这恐怕是每个御医都难以避免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