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公爵的玩乐。他针对公爵的喜恶千方百计投其所好,帮助暴君出谋划策,为非作
歹。这样,罗朗索不仅获得了亚历山大公爵的信任,同时又使暴君愈来愈声名狼藉,
罪恶昭彰于天下,自绝于人民。经过罗朗索10 年的苦心经营,人民的不满已达到
极点,怨声载道。
共和派们也聚在一起,图谋举事改革。在这种情况下,饱经屈辱的罗朗索认为
行刺的时机已经成熟,发出了郁积多年的复仇的怒吼,并毅然决然地刺死了恶贯满
盈的亚历山大公爵。然而,罗朗索的英雄举动并没有得到市民、共和派人士的响应,
在他行刺之前,斯特罗兹家族为首的共和派还摆出一副摩拳擦掌,举旗起事的架势。
可当罗朗索刺杀成功、上门找他们一起举事的时候,共和派的代表人物菲力普却摆
出一副悲天怜人的样子,闭门不出。在奥地利王朝与罗马教皇的摆布下,梅迪西家
族的科莫取代了亚历山大的地位,“人民”再一次高呼万岁,有人甚至禁不住当局
巨额悬赏的诱惑,从背后刺死了罗朗索,一群人扑向他,把他推入水中,英雄罗朗
索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据史料记载,罗朗索·德·梅迪西,公元1514 年生于佛罗伦萨,是罗朗一世
的侄孙,他的身世与剧中人极为相似。不过,他刺杀亚历山大之后,逃往法国,并
在法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548 年,他回到意大利威尼斯城时,才被亚历山
大的继承者科姆的刺客暗杀。但缪塞在创作《罗朗萨丘》时,有意改动了最后这一
段历史,一个原因是缪塞为了进一步强调戏剧的悲剧色彩,另一个原因是剧本也融
入了缪塞对法国社会的认识。1830 年的“七月革命”的果实被大资产阶级掠取,
资产阶级民主派逐渐看清了七月王朝所隐含的封建势力残余以及重新复辟的危险,
强烈要求恢复共和体制。可是,缪塞却认为这种政治改革不仅很难实现,而且已无
济于事。他认为路易·菲力浦的七月王朝取代了查理十世的复辟王朝,正如当年的
佛罗伦萨,由科莫取代了山历山大一样,“七月革命”时人民在街垒战中洒满了鲜
血,但这如同《罗朗萨丘》中一群年轻学生一样,无非是白白的牺牲。缪塞错误地
认为法国当时正在酝酿中的“1848 年法国革命”和罗朗索所面临的形势一样将是
有名无实的行动,他对活跃在身边的一些资产阶级共和派人士的高谈阔论、犹豫不
决的状态表示厌恶,同时,他也怀疑人民的革命能力,他开玩笑说:将来为我送死
的人说不定正是某个濒于饿死的一家之长。
他在剧中用“人民”在科莫登基时高呼万岁来影射法国人民对“七月革命”的
欢呼,他认为人民群众的麻木不仁最终必然抵消他们的不满和反抗情绪。缪塞通过
对历史图景的揭示流露出了他对现实社会所感到的悲观情绪。
《罗朗萨丘》无论从揭示社会问题还是从艺术表现力来说,在法国19世纪戏剧
文学中都有显著的贡献。《罗朗萨丘》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塑造了罗朗索这样一个复
杂的艺术形象。罗朗索与其说是意大利16 世纪的历史人物,倒不如说是法国19
世纪上半叶的“世纪儿”的典型。首先,罗朗索一心想像古罗马英雄布鲁图斯一样
创造英雄业绩,他说:“因为全世界都有凯撒,所以我想当布鲁图斯。”他为了拯
救“沉溺于酒与血之中”的佛罗伦萨,甘愿以身报国,为了实现刺杀暴君的使命,
强压住内心的痛苦,忍受他人的误解和唾骂,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刺杀成功后,可
以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共建共和体制,但最后由于历史的局限以悲剧告终。
《罗朗萨丘》的创作应该说深受莎土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影响,丹麦王子
哈姆雷特以装疯卖傻来掩护他为父报仇、“扭转乾坤”的大事,罗朗萨丘则以为非
作歹,助纣为虐为保护色,密谋刺杀暴君的行动。不过,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是从结果探索原因,即哈姆雷特得知了父亲被害的真相后才决定装疯的,而《罗朗
萨丘》中的罗朗索,则是从事件的发生写起,最后才取得结果,因此,我们在舞台
上看到开始出现的罗朗索是一个歹徒、佞臣、走狗,他丧尽天良,坏事做尽,接着,
我们又看到教会恶势力对他如何忌恨,把他视为眼中钉,他母亲对人讲述他少年时
期优秀的品德和雄心壮志,敌人和亲人两方面的反应,给观众造成了悬念,而后,
罗朗索的真实面目和他的苦心才逐渐显露出来。这样,罗朗索的外衣和假面具一层
层削落,其性格一步步深入地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讲,《罗朗萨丘》比《哈姆雷特
》更富有戏剧性。
缪塞刻划罗朗索的手法是相当细腻的。两条线索贯穿于戏剧的始终:一条线索
是通过各种人物之口,刻划罗朗索助纣为虐、为非作歹的劣迹;一条线索是罗朗索
费尽心机,秘密谋划刺杀亚历山大公爵的行动,两条线索相互烘托,形成了较强的
戏剧效果。
罗朗索是缪塞笔下唯一的真正莎士比亚悲剧式的人物,这个剧作也是唯一一部
莎士比亚式的悲剧。《罗朗萨丘》的发表标志着缪塞的戏剧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地步。《罗朗萨丘》无疑是缪塞戏剧的扛鼎之作。
永恒主题
1834 年至1835 年间缪塞的思想感情经历着激烈的变动。此时他的戏剧作品
也出现了色彩纷呈的状态。在创作具有浓重历史氛围的悲剧《罗朗萨丘》的同时,
《勿以爱情为戏》这部悲喜剧也差不多同时完稿。《勿以爱情为戏》本是一句法兰
西民族的民间谚语,但此时缪塞与乔治·桑已由一见钟情到不欢而散,用这句话作
为剧本的标题,是否是自我解嘲或是对年轻人的一种警示,我们不得而知。
《勿以爱情为戏》中的男女主角拜迪康和卡蜜儿是一对表亲。刚满21岁的拜迪
康在巴黎获得了4 门学科的博士头衔,春风得意,荣归故里。男爵同时也招回了18
岁的“法国最优秀的修道院毕业生”、外甥女卡蜜儿,准备让两人完婚。但这一对
年轻的男女见面之后,却不能以诚相见,卡蜜儿蔑视表兄,拒绝他的求爱;拜迪康
为了刺激表妹的妒意,假意去追求她的好姐妹——农家姑娘罗塞特,谁知天真、淳
朴的罗塞特竟信以为真。后来拜迪康和卡蜜儿终于互吐爱情,罗塞特因卡蜜儿事先
藏在房中偷听,深受刺激,当场死去,于是拜迪康与卡蜜儿一辈子互不相见。这出
戏的结论是:勿以爱情为戏。
《勿以爱情为戏》从形式上讲可以说是一部诗剧。不过,无论从作品的社会意
义还是艺术价值来讲,它比《罗朗萨丘》都逊色不少,但就从这部剧本身来看,仍
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缪塞在创作中,引进了“歌队”这种表演形式。“歌队”本是希腊古典戏剧中
出场的集体人物,他们或在台上歌舞,或朗诵抒情诗句,是戏剧舞台上具有生命活
力的烘托背景。缪塞把这一表演形式借鉴过来,作为戏中的特殊人物处理,他们既
是剧中人物,能同其他人物对话,又是剧情发展的见证者,对剧情发表评论,能起
画龙点睛的作用。“歌队”自始至终使剧中充满了幽默、诙谐的喜剧气氛。“歌队”
一般出现在每场戏的开头,对每场戏起一种提示和推进作用。
1861 年11 月18 日,剧本《勿以爱情为戏》改编后首次在法兰西喜剧院公
演,“歌队”的说唱,博得了观众一阵阵的笑声。
这部剧,另一个值得称道的特点是剧作者缪塞在剧中精心设计了两幕极其相似
的“戏中戏”,充分展示了“戏”的这个主题。
第一出“戏中戏”是:卡蜜儿骄矜地拒绝了拜迪康的求婚,决定回到修道院去,
拜迪康对此显得无所谓,只是约卡蜜儿最后到村外的小河边谈谈。
其实,拜迪康已同时与农村姑娘罗塞特约好同时到小河边谈情说爱。等卡蜜儿
如期来到小河边,目睹的却是这样一幕:拜迪康大声叫着“我爱你”,并把项链戴
到了罗塞特的脖子上,卡蜜儿从前送给他的戒指被他扔到了水里,“让以前的一切
都消失”。拜迪康搂着罗塞特深情地吻着,并说:“你将做我的妻子,在万能世界
的沃土上,我们将一起扎根生长。”卡蜜儿目睹这一切,感觉受了莫大的屈辱,负
气而去。回到家中,她也设下一场“戏中戏”,来报复拜迪康的无礼举动。她先把
罗塞特叫到家中,并把她藏在幔帐之后,然后邀来了拜迪康,卡蜜儿大胆而直露地
向拜迪康表达了自己的爱情,拜迪康由迷惑转为惊奇,又重新戴上了卡蜜儿从水中
捞起的戒指,并对卡蜜儿说:“我爱你,从不撒谎。”只是到了这时,卡蜜儿才掀
开幔帐,亮出罗塞特,“可是这儿有个人,她会对你说,你有时会说谎。”两位贵
族青年的“爱情游戏”造成的结果是纯洁的农村姑娘罗塞特以生命作了代价。这两
位青年也因罗塞特之死而告别这种无聊的游戏,永不再见。
1835 年11 月1 日,缪塞发表了谚语喜剧《烛台》。这部剧1848 年8 月10
日在巴黎的历史剧院首次公演。1850 年6 月29 日,法兰西喜剧院再次把该剧搬
上舞台,这次的演出受到了巴黎市民的欢迎,连续上演了40 多场后,第二帝国以
“有伤风化”罪名禁演该剧。
从《烛台》这部剧中,我们感到缪塞的戏剧创作由高峰逐渐回落的趋向。
《烛台》是一部社会意义淡薄的作品,艺术风格也不十分突出。《烛台》的戏
剧情节十分简单:公证人安德烈的妻子雅克琳对丈夫不忠,常常与当地驻军的龙骑
兵军官克拉瓦罗什私通。为了长期守住这一份偷情的快乐,雅克琳与克拉瓦罗什私
下商量找一支“烛台”来掩盖两者的关系。“烛台”是法国民间谚语,特指那些专
为偷情的男女挡风遮雨、背“黑锅”、让人产生错觉的人。这种人与被保护人之间
有暧昧之名,而查无实据,他们高举着被保护人的贞洁牌坊,遮挡世人的耳目。这
样,安德烈的三等文书福图尼奥就被雅克琳和军官内定为“烛台”。哪知,这位文
书一直在内心暗恋着自己的女主人,看到女主人对自己宠爱有加,卖弄风情的种种
暗示,蒙在鼓里的福图尼奥趋势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雅克琳也在与他的来往中
春心萌动,假戏成真,而这一切军官克拉瓦罗什又全然不知,还以为雅克琳在按计
划行事,殊不知自己也成了一支“烛台”。
一年之后,缪塞的另一部谚语戏剧《慎勿轻誓》发表了。剧中的主人公华朗坦
是一位依仗叔父的万贯家产整日无所事事、疯狂享乐的少爷。16 岁的时候,他就
有了自己的情妇。一天,他来到情妇家中,她丈夫对他毫无察觉,说是有事要出门
去,他就和情妇迅速交换了一下愉快的眼神,这时,华朗坦恰好瞥见情妇的丈夫正
在戴手套。以后,他每逢女人嘴角浮起微笑,对他进行挑逗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
出那双手套的影子,因此,华朗坦立下誓言:
世间任何女人,休想让他戴上那种手套。
华朗坦的叔父一心想尽快让华朗坦成家立业,并给他介绍了知书达礼的德·芒
特小姐。华朗坦自己放荡不羁,但他又怀疑女人的贞操,他怕别人以其人之道,还
治其人之身。在叔父的一再催促下,万般元宗的华朗坦只得去约见德·芒特小姐。
但他想用小说《克莱丽莎·哈娄》中的主人公的办法去考验自己的未婚妻,以证明
她是魔鬼还是大使,并制造出了翻本、情书等种种闹剧。但纯洁的德·芒特对这一
切都表现得自然、天真,华朗坦也终于一改过去自己的偏见,和小姐结为伉俪。
缪塞创作《慎勿轻誓》,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当时巴黎社会的腐败风气有感而发。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巴黎的贵族青年追求骄奢淫逸的病态的生活方式,他们以
偷情、找情妇为乐,巴黎青年中弥漫着一种游戏生活,不谈爱情的气氛。尽管缪塞
的生活也或多或少受到这种生活方式的诱引,但他从一个作家的良知出发,想通过
自己的作品对此进行一些劝诫,但这显然是软弱无力的。
1837 年的冬天,一场持续的暴雪扫荡了几乎整个欧洲,沙皇统治下的圣彼得
堡也处在冰天雪地之中。然而飘舞的雪花并没有阻挡住人们上剧院的热情、圣彼得
堡的民众争相去剧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