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赵文化志-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推行一条鞭法,简化赋税手续,缓和统治危机。万历帝成年亲政后,迷恋酒色,不常理朝,却大事营建。万历十一年(1584年)定陵工程破土,陵地选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从此,工程每日役使民工、军夫两三万人,历时6年,耗费白银800余万两,折成米,可够1000万人吃一年。定陵规模大,建筑豪华,它在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和永陵而居第三位。由于屡遭破坏,今仅存明楼、宝顶。

  揭开地宫之谜一直是文物考古工作者研究、探索的课题。1956年试掘开始,先从宝城内侧着手开掘第一条探沟,后又于明楼后开第二条探沟,发现小石碑一块,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16个字。考古工作者在顺小石碑所指方向开掘第三条探沟时发现了石隧道,隧道尽端就是金刚墙。墙中央有一座汉白玉石门,门高3。3米,每扇门宽1。8米,重约4吨,上雕纵横9排门钉和铺首衔环,跨入这座石门,才算进了地宫。

  地宫保存完好,宫距墓顶27米,全部为石结构,拱券式,分为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的殿堂,总面积1195平方米。5座殿的布局是前中两殿相连,形成长方形甬道,后殿则横在顶端,呈“T”形。中殿两侧有甬道、石门通向左、右配殿。地面铺砌金銮宫殿专用的大方砖,由江南御窑烧造。穿过前殿,有3个汉白玉雕成的宝座按“品”字形放置,宝座前有一套用黄琉璃瓦烧成的香炉、香瓶和蜡台,还有青花云龙纹大瓷缸3口,内盛香油、灯蕊,时称长明灯。左、右殿各放置一具空着的汉白玉棺床,是一种虚设。后殿是地宫中最大的殿堂,高9。5米,长30。1米,地面用磨光的花斑石墁砌,这里是地宫的主要部位。在正面的棺床上放置三具棺椁,正中是万历帝的灵柩,楠木做成,棺椁大端高1。4米,面宽1。5米,长3。3米。棺上有丝织铭旌,金书“大行皇帝梓宫”6个字,铭旌两端木刻龙牌。合葬的孝端和孝靖两皇后的棺椁分列左右,周围有26只红漆木箱,内装陪葬品,另有玉石、寿花瓶等明器。

  打开万历帝棺椁,尸骨完整,头发、胡须保存尚好。头上打发结、插金簪、戴金丝编织的皇冠,镶嵌两条翻舞戏珠的金龙,姿态生动,制作极精湛,是全国首次出土的金丝龙冠。两位皇后棺内放置四顶凤冠,上嵌龙凤装饰,其中一顶六龙三凤冠,龙在顶端,口衔珠宝,正面有三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每顶凤冠上都镶有珍珠5000多颗,宝石100多粒。除龙冠凤冠外,大量珍宝充斥棺内,御用织锦、瓷器数量极多,仅袍服衣着和成匹锦锻就有30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表明当时手工业具有很高的发展水平。

  定陵地宫及出土的丰富文物再次证明,地下宫殿蕴藏着难以数计的宝贵财富,是沉积了几百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宝库。

  四、明朝陵园的特色

  以北京作全国京师自元朝始。蒙古族尚幕天席地的游牧生活习俗,陵墓之制也采取不起坟、不筑陵的秘葬方式。明陵沿袭唐宋以来的帝陵之制,并作了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唐代因山为陵,在山坡凿造墓室,墓道呈阶梯式深入山腹。也有个别帝王如唐僖宗的靖陵是封土为陵,呈覆斗形的土冢。陵园置上宫和下宫,上宫是祭祀仪式的场所,下宫是供奉墓主灵魂起居生活的地方。北宋帝陵不再依山为陵,在陵园正中高筑陵台,呈梯形,陵台下为皇堂,是安放皇帝棺椁的地宫。围绕陵台的神墙,也呈正方形。到明代,从明太祖的孝陵起,陵墓由方形渐变为圆丘形“宝顶”式。六朝以来,南方帝王如南唐的钦陵、顺陵、前蜀高祖永陵,其陵冢均是圆形,建在江南的明孝陵应是受其影响的。以后,明成祖迁都北京,祖陵的“宝顶”式陵冢也延续下来成为定制,直到清朝仍然相沿成约。

  明陵的另一项变革是裁撤了下宫建筑,扩大了上宫建筑,宏伟的祾恩殿成为陵区的主体建筑,使祭祀活动更加隆重,这对推崇皇权、加强封建统治有着重要作用。明初,太祖废弃了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六部,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互相牵制,兵刑大权由皇帝一人包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了进一步发展。明陵加强祭祀先帝活动的规模,突出隆重的仪式,这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陵寝制度上的反映。

  不同于宋代方形的陵园围墙,明陵围墙呈长方形,而且分三重院落,呈三进式。第一重庭院有陵门及两侧的神厨、神库和碑亭,第二重庭院是祾恩殿和东西配殿,第三重庭院是牌坊、石五供和方城明楼。三重院落之间都有大小不同的门隔开,显得十分严谨而又自成一体。与地上相应,地宫也设计有三个前室,采取三段连续的大券道的形式,这是地面上三重庭院式的布局在地宫中的反映。以后,清王朝的东陵、西陵都依此为格局。

明初实行陪葬制。殉葬是一种残酷的落后制度,如明太祖孝陵殉葬嫔妃46人,明成祖的长陵殉葬嫔妃16人,故嫔妃不独立起陵。在长陵建有东西二井,所谓井,即无隧道而竖直上下的墓穴,从葬的嫔妃就埋在这里,棺木直接从上缒下。东井在德陵东南,西向。西井在定陵西北,东向。每井都有门3道,殿3间,两庑各3间,绿瓦周垣。这种殉葬制,直到明英宗死前才遗诏废止,“于是妃墓始名”。在明十三陵就有宪宗的万贵妃、神宗的郑贵妃墓及二李、刘、周四妃之墓等等,这项改革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帝陵不再有人殉,嫔妃死后都建妃园寝,位于帝王陵的附近。废除陪葬制无疑是明清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第五节 清朝帝王三陵区
  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基,至宣统帝退位,中经295年,历12帝。清帝王陵墓就其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划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三部分。

  一、清初关外三陵

  所谓清初关外三陵即指努尔哈赤的祖陵、皇太极的昭陵以及远祖的永陵。

  (一)永 陵

  位于辽宁省新宾县境内的永陵始建于1598年,是努尔哈赤的远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长安、父塔克世以及其妻的墓地。《钦定大清会典》记载,“肇祖原皇帝、原皇后,兴祖直皇帝、直皇后,景祖翼皇帝、翼皇后,显祖宣皇帝、宣皇后之陵共一山,在兴京城西北十里,称兴京陵”。后于天命九年(1624年)将景祖翼皇帝、皇后,显祖宣皇帝、皇后陵移到东京城东北四里的杨鲁山,称东京陵,在奉天府城东12。5公里。顺治八年(1652年)封兴京所在陵山名启运山、东京陵山名积庆山。顺治十五年(1659年)将东京陵附于兴京陵,次年尊称为永陵。

  永陵坐落在启运山南麓,前临苏子河,依山傍水,陵区占地约12000平方米。地面建筑由功德碑亭、启运殿、宝城三部分构成。进入南面正红门,有横排四座碑亭,给4位祖先歌功颂德的碑石伫立亭中。亭东有祭祀用的祝版房、齐班房,西为茶膳房、涤器房。过碑亭是启运门,门外东西南三面环以垣,门内东有果房、西有膳房。跨过启运门就是永陵的主建筑启运殿,为祭祀活动场所。殿为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3间4门8窗,殿内壁上嵌饰着五彩琉璃蟠龙,设有4座暖阁、龙凤宝床和神位。大殿前有雕饰盘龙的御路,东西配殿各3间,焚帛楼1座。宝城位于启运殿之后,城中陵冢环列,平地起封,封土下为地宫。这里原有一棵老榆树,乾隆皇帝四十三年(1778年)谒陵时作《神树赋》,御笔亲书,刻碑立于西配殿。

  (二)福 陵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部10公里山地上的福陵,背依天楂山,前临浑河,山水环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拉那氏的陵寝。初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后由康、乾两帝增修扩大,总面积为19。48万平方米。

  福陵比永陵规模大,一入口就颇具帝王之气,南面最前为下马碑和大红门,门前左右列石狮一对、华表一对、石碑楼两座,门墙上嵌雕有蟠龙的琉璃壁。进门后,神道两侧苍松林立,左右列石狮、石马、石虎、石驼各一对,东西华表两对。随地势逐渐升高,过桥直达圣德神功碑亭,亭前有108层台阶,上有康熙书“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向北穿过三重檐的隆恩门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隆恩殿,黄琉璃瓦覆顶,殿周环以雕花石栏,殿内一座大暖阁,设宝床,另设小暖阁一座供奉神牌,阁前有龙凤宝座一对以及福金椅、配椅、五供案等。殿前有雕饰盘龙的御路,东西有配殿各3间,西配殿前有焚帛楼一座。殿后是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楼为门洞,门外有石五供。陵恩殿及殿前建筑都包容在一座古堡式的方城之中,城之后是月牙形的宝城,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努尔哈赤和皇后就埋葬在这里。

  福陵川水萦绕,山峦屏立,景色秀丽,仿佛福陵融汇于秀水青山之中,成为沈阳八景之一“天柱排青”。

  (三)昭 陵

  坐落在辽宁沈阳市区北部的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的陵墓。陵区占地面积为450万平方米,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八年(1651年)完工,并封陵山曰隆业山。

  昭陵建制与福陵同。有趣的是在石象生中立石马一对,名“大白”、“小白”,传说是仿太宗生前心爱的两匹宝马良驹雕成。昭陵建筑规格高、石像生数量也多,气势更加壮观。

  清初关外三陵是清朝入关前营造的,又经过康乾时代的增修扩建,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又兼具民族地方特色,如方城的布局结构就表现出城堡式的山城建筑艺术,有别于关内的陵园建筑风格。

  二、清东陵

  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昌瑞山南麓有一片清代帝王陵墓群,这就是清东陵。

  (一)东陵的兴建

  遵化县东距北京125公里,位于燕山地区的山间盆地,四周环山,河泉交汇,俗有“三山两川”之称,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靠长城、喜峰口等著名关隘,是历代交通要冲之地。清东陵坐落在县西北35公里的凤台山南麓,康熙二年(1663年)“封为昌瑞山”。《大清一统志》载:“山脉自太行逶迤而来,重岗叠阜,凤翥龙蟠,一峰柱笏,状如华盖。前有金星峰,后有分水峪,诸山耸峙环抱。左有鲶鱼关,马兰峪尽西朝,俨然左辅。右有宽佃峪,黄花山皆东向,俨然右弼,千山万壑,回环朝拱,右左两水,分流夹绕,俱汇于龙虎峪。”这里秀色迥异,“为州境最胜处”,清统治者视此地为“上吉之壤”,风水宝地。

  东陵区第一陵是顺治帝的孝陵。以昌瑞山作“寿宫”是由顺治帝“校猎至此”亲定。《清史稿·礼志》记载,帝至山前,停辔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遂自取佩鞢掷之,对侍臣说:“鞢落处定为穴”。清东陵从此发端。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病死于养心殿,时年24岁,康熙二年(1663年)顺治梓宫葬入孝陵。以后,相继葬于东陵的还有康熙皇帝,名景陵;乾隆皇帝,名裕陵;咸丰皇帝,名定陵;同治皇帝,名惠陵,以及诸帝后妃陵墓也建在东陵,总计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共157人。15座陵墓依山势东西排开,绵延苍翠的群山屏立其后,极为秀丽、壮观。陵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26公里,总面积为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二)陵园的建筑

  东陵的地面建筑以孝陵为代表,无论建筑的布局还是建筑的规模都在其他帝陵之上。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东陵施工,取土于磨盘山,烧瓦于遵化州温泉,烧灰于蓟州,采石于房山卢家庄大石窝,采青砂石于宛平县鞍山,采豆渣石于遵化州鲇鱼关。

  孝陵是整座陵区的中心,从正南陵口的石碑坊起,向北到昌瑞山主峰下的明楼宝顶,长达5公里,12米宽的神道贯通南北,成为孝陵的中轴线,数十座建筑物依次是:大红门、具服殿(更衣殿)、圣德神功碑楼(大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一孔石桥、七孔石桥、五孔石桥、三路三孔石桥、神道碑亭(小碑楼)、神厨库、朝房、隆恩门、焚帛炉、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顶等。这一系列建筑疏密相间、对称均衡、主次分明,给人以森严、凝重之感。大红门前的石碑坊高12。48米、宽31。35米,5间6柱11楼,石柱浮雕“云龙戏珠”、“双狮滚球”,额坊上有精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