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病猫激励成老虎-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能就是激励的种种动机在幽默的调和下体现出的娱乐性吧!
    激励的新意另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对方的性格、文化背景、习俗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新”的方式。
    人品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伦理、重道德的民族。所以人品成为中国人心目中一个非常崇高的东西。无论知识分子,从政从商者都视名誉为生命的重要部分。这就是一个激励中国人的好题材。孔子对颜回说:“贤哉,回也!”毛泽东赋诗激励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马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些激励之辞都以人品为基点,利用专业化的语言来完成,从中翻出新意来。
    地域文化背景、习俗等在激励他人时也很重要。在西方,上司对下属的激励一般情况下可以是“谢谢”、“你干得很出色”等寥寥数语,而在中国更可能是一顿饭,或者一支香烟。就国内而言,如果你面对的是山东人或东北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说一句:“好家伙,你真行!”不知情者可能认为这种说话方式粗声大气,很不礼貌,但是被激励者肯定会眉飞色舞地大声回敬一句:“兄弟,你也不赖!”如果你忸忸怩怩,故作文雅,反而会引得人家不高兴。
    激励的新意很重要,但更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翻出恰当的“新”意,否则便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好的激励之辞能当我10天的口粮。”我们每天都让新鲜的激励话语流淌在他人的生活中,那么彼此的生活食欲就会增强。

第三节 激励中的批评艺术

    1。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常说批评是“忠言逆耳”,却是“利于行”的。其实批评自已的人,一般都是真心对待自己,希望自己能改正缺点,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对被批评者可谓是一片坦诚。
    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批评中长大、成熟起来的。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家人通过批评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谁不曾常听到这样的批评:“不要把手放在嘴里,脏得很。”“吃饭前怎么不洗手?”“你太调皮了,真不听话。”而长大一些又会听到诸如“不要只关心自己,要关心一下别人”,“别老迟到”等等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从不批评别人,也几乎没有人会从不受到别人的批评。
    批评是使人更加成熟和完善的良方,是使人成功的阶梯。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假如视批评为别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进步的。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把清酒献上。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送上牛肉和干粮。
    国君问:“你怎么准备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又问:“你为什么要存这些东西?”
    车夫又回答:“为您出逃路上充饥解渴呀。”
    又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吗?”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您喜欢别人说奉承话,却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您,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所以我没有劝您。”
    国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所以落到出逃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了话题,说:“您流落在外,是因为您太有德了。”
    国君听后又问:“有德之人却不被国人收留而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之人,只有您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啊!”
    国君听后喜不自禁,趴在车前横木上笑起来,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觉得周身劳累,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车夫用干粮垫在国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国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国君在穷途末路之时,仍不能体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车夫的一片赤诚之心,仍改不掉喜欢听奉承话的毛病,由此可知,他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了。
    不过有良苦的用心还需有良苦用心的表现,让对方知道批评者实际是打心眼里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支持自己或是为了自己着想的等等,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所以批评者首先就要考虑,该批评是否是于对方有益的,能否让被批评者相信按照批评话语的要求改进之后,于自身有益。不能诱之以“利益”的批评,会使被批评的人觉得自己的改正行为是为了批评者的利益。于是对批评会有更多的抵触情绪,使原本的一片好心也因方法不当而遭人误会。
    就心理学而言,一个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同的过程。人在批评过程中越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处境,就越能够获得对方对自己批评意见的重视与接受。在发表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懂得爱护别人的自尊心,维护其面子,不出语伤人,不逞口舌之利;理解使人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思考问题,讲话不自以为是,不强加于人。在接受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竭力认同别人批评意见中的有益部分,并予以积极的肯定。人们越是能够尊重理解人,就越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意见。从此意义上讲,尊重、理解是使忠言不逆耳、闻过不动怒的转化条件。
    师经是魏国宫廷里的一位琴师,经常给魏文侯弹琴。
    一天,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乐曲跳起了舞,并且高声说道:“我的话别人不能违背。”
    师经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没有打中,只把魏文侯帽子上的穗子撞断了。文侯问手下人说:“身为人臣却去打他的国君,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文侯手下的人说:“应该烧死他。”于是把师经带到堂下的台阶上等候。
    师经说:“我想在死之前说一句话,可以吗?”
    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以前尧舜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没有人反对;桀纣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遭到别人的反对。我打的是桀纣,不是我的国君。”
    文侯听后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琴挂在城门上,用它作我的符信;不要修补帽子上的穗子,用它来时常告诫我自己。”
    正是师经从文侯的长久统治来考虑,批评文侯不该学桀纣独断专行;而文侯也从批评中听出这是师经对自己的忠心与关怀,所以才能最终将逆耳忠言接纳下来,并免了师经的死罪。

    2。点到为止,死海复生

    晏子是齐国一位善谏的大臣。晏子死了17年后,齐景公有一次请大夫们喝酒。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满屋子的人却众口一词地称赞他。景公听后变了脸色,并叹了口气,把弓丢在一旁。
    这时,弦章进来了。景公说:“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子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从来没有听到别人对我过失的批评。今天我射箭射到了靶子外,他们却众口一词赞美我。”
    弦章说:“这是那些大臣的不好。他们本身素质不高,所以看不到国君哪些地方不好;他们勇气不够,所以不敢冒犯国君的尊严。但是,您应该注意一点,我听说:‘国君喜欢的衣服,那么大臣就会拿来替他穿上;国君喜欢的食物,大臣就会送给他吃。’像尺蠖这种虫子,吃了黄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黄,吃了绿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绿,作为国君大概总会有人说奉承话吧!”
    弦章的话在景公听来颇有道理,明白了奉承者不过是投自己所好,如果自己对奉承话深恶痛绝的话,就很少会有人来自讨苦吃了。弦章虽未直接进一步批评景公喜欢听奉承话才造成如此局面,但景公已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事实上,若弦章再画蛇添足地批评景公一番,效果反而不会有点到为止好。
    当人们发表批评意见时,还要注意不要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使当事人没有时间与机会来思考你所提出的意见。这种啰嗦,不仅冲淡了主题,而且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在心理咨询当中,心理医生常常在讲话中有意地停顿几秒钟,以观察对方是否有话要说。同时,他还会不断地运用沉默来暗示对方思考自己讲过的话,并提出问题。这种手段不单给咨询者以充分说话和思考的机会,还可促进心理医生与咨询者之间的相互共鸣和理解。
    卡耐基把说话啰嗦当作影响人们接受批评意见的因素之一。他指出:“我们每说一句话,都应显示出其说话的价值与力量。没有力量的话就是没有价值的话,等于没说一样。不能达到说话目的,那就是废话,废话就意味着啰嗦。”所以,批评的艺术还在于言语简明扼要,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反之,话讲得多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反倒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发表批评意见,还应忌扩大事端,将一些不相关的事情也扯进来,使得当事人越听越不耐烦,增加其对批评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对于要面子的人,在发表批评意见时不断扩大批评范围,无疑是逼他不认同批评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常见的问题就是唠叨。本来是出于对彼此的爱与关心,但因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件事做错了,将其以前做错的也牵扯进来,进行一番批评,使得对方不但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当前的批评,反而还不得不为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辩护。
    就心理学而言,在批评当中扩大事端,等于改变两个人原有的认知对象及其认同条件。这正如前面举例中说明的那样:当丈夫因一天不做家务事而受到妻子指责他从来不干家务事时,他会本能地加以反驳,因为其批评话题已产生了本质性变化,即双方认同的基础已不是谈论今天这一具体事件,而是把以前所有错或不错的事合在一起,难怪丈夫会感到委屈不服了。
    另外,一个过错进行一次批评。要想对一个已知过错引起注意,一次提醒就足够了。批评两次完全没有必要,多一次就成了唠叨了。如果总把过去的错误翻出来并唠唠叨叨地没个完,对于批评者来说完全是愚蠢和无效的。
    “妙语精言,不以多为贵。”批评人,话不在多,而在精妙,所谓“言贵精当”。言语精练,往往能一语中的,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信息;一语道破,使对方为之震动,猛然醒悟。如果拖泥带水,东扯西拉,反而使人不得要领,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甚至产生急躁情绪,也就达不到批评的目的了。

    3。恰到好处,妙语生花

    战国时候,秦国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赵国送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发兵。但赵太后执意不肯,虽然满朝文武都极力劝谏,仍无济于事。最后赵太后干脆宣布:“谁要是再来劝我,我就吐他的脸。”
    后来左师触砻求见,太后知道他也是来规劝的,于是满脸怒气地等他来。触砻慢慢地走到太后面前,请罪说:“我的脚有点毛病不能走快,因而好久没有来看太后,却心下惦念,故今特来拜望。”太后见此便说自己现在也得靠车行走。触砻又问了太后饭量等其他一些情况,这段家常话使太后的怒容全消。
    之后,触砻又求太后允许他的小儿子在王宫卫队里当一名卫士。太后满口答应,并问触砻儿子多大岁数了。触砻答曰:15岁。并说要在死之前为儿子安排好立身之处。太后见此便问男人是否也疼爱孩子。触砻曰:比起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触砻顺便问太后疼爱燕后(赵太后之女)是否甚于长安君。太后答曰:比不上长安君。由此,触砻强调说父母疼爱孩子应为他们的前程着想,并举例说赵太后自己当年与燕后分别,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但每次祭祖的时候,却祷告让燕后留在燕国,不要回来,以使其子女世世代代为燕王。讲完这番话,触砻反问太后:您这样做,不正是为燕后的长远着想吗?太后点头称是。
    此时,触砻话锋一转,向太后道:自此三世之前,自赵国内大夫升诸侯以来,每一代国王的子孙凡是封侯的,其后期还有吗?太后摇摇头,触砻又问:不光是赵国如此,其他子孙受封的后代还存在吗?太后又摇摇头,由此触砻评论道:这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显贵却没有功勋,待遇优厚却没有功绩所致。如今您给长安君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