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艺术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把大量精力献给下层群众,因为在他看来金钱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所 

  以在他的肖像画和生活风俗画(有时两者的界线很难分清)里,乞丐、捕鼠 

  人和流浪汉的形象也占了应有的席位。此外,他画了大量自画像,从年轻时 

  起到年高体衰之时,都有真实的写照,成为非常珍贵的人生记录。因为不肯 

  迎合上层社会某些不合理的要求,他后来受到冷落,最后在贫困和孤独中辞 

  世。 

       伦勃朗是美术史上最多产的画家之一,现存作品中油画超过300件,铜 



① 引自《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年版,223 页。 


… Page 26…

版画也超过300件,素描则在1000件以上。 



      (3)佛兰德斯绘画和鲁本斯 

    佛兰德斯绘画 

    在尼德兰革命中,南部的佛兰德斯没能取得独立,所以继续由西班牙统 

治,天主教势力也得以维持和加强。这使佛兰德斯的艺术屈从于宫廷、贵族 

化的资产阶级和教会的需要。 

    佛兰德斯的天主教和意大利的天主教有天然的联系,前者决心与后者一 

样以巴洛克艺术吸引群众,使更多人留在教会的控制之下。教会花了大本钱 

建造新的教堂,巴洛克式的鲜艳、热情和充满曲线动感的装饰代替了从前的 

单调与严肃,例如安特卫普的圣查尔斯·博罗默斯教堂成为新风格的杰作。 

世俗建筑也吸取了它的一些特点。但是,从意大利来的影响并不只限于巴洛 

克。事实上,波仑亚学院派和卡拉瓦乔派,还有一些意大利地方画派如威尼 

斯画派等,都分别在佛兰德斯找到响应者。这当然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密切 

关系。宫廷贵族和发了财的商人并不满足于巴洛克艺术所提供的艺术享受。 

他们发觉其他风格各有特点,一样可以为自己所用。而且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并未消失,它对艺术的要求恰恰是要从宗教的控制中解放出来。许多艺术家 

还从尼德兰北方的荷兰艺术中获得启发。这种种因素使佛兰德斯的艺术既有 

主流,又有支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表现得丰富多彩。 

    佛兰德斯艺术的成就在绘画方面最突出。最重要的画家除了还要作稍详 

介绍的鲁本斯以外,首先有杨森斯(1575—1632年)、诺尔特(1562—1641 

年)和费恩(1556—1629年)等,他们的创作从接受意大利的传统开始,逐 

渐形成属于佛兰德斯的共同的特色。鲁本斯的成就与他们已作出的贡献有密 

切联系。另外还有代克(1599—1641年)、约丹斯(1593—1678年)、特尼 

尔斯(1610—1690年)和西贝雷赫茨(1625—1703年),等等。代克曾经是 

鲁本斯的门生,并成为他的多年的亲近的合作者,后来专攻肖像画,发展了 

自己的独立风格。1632年他移居伦敦,成为查理一世喜欢的画家,代表作有 

 《英王查理一世行猎图》和《詹姆士·斯达埃特像》等。约丹斯较多地像卡 

拉瓦乔派那样,深入普通老百姓,以农民为题材。代表作《萨提洛斯在农人 

家里作客》和《四福音书的作者》等,做法上有如伦勃朗,题目取自神话或 

圣经,素材却来自佛兰德斯的下层群众。特尼尔斯也是以绘画农民和下层市 

民为重点。还有些画家喜欢画风景或静物。西贝雷赫茨就是著名的风景画家。 

由此,我们看到佛兰德斯绘画的确与荷兰画派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②画风宏伟的鲁本斯 

    在佛兰德斯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是鲁本斯(1577—1640年),他成功 

地融合了人文主义、巴洛克和现实主义绘画的多种特点,进而创造独特的宏 

伟风格,是对世界艺术史有巨大贡献的绘画大师。 

    鲁本斯自小就表现出超群的才能,21岁已在故乡安特卫普设立画室独立 

创作,并且很快就成名。1600年他前往意大利,在罗马和威尼斯等地居留多 

年,潜心研究文艺复兴以来的文献与艺术作品。在此期间也曾到过西班牙。 

1608年冬他回到安特卫普,不久就受到官廷的重用,先当上掌权者的宫廷画 

师,后来还被任命为政府顾问和外交官。由于以西班牙和仍由它管辖的佛兰 

德斯为一方与以荷兰为另一方的战争现在终于停止了,佛兰德斯恢复了正常 

的生活,在社会安定的环境中,艺术活动也重新广泛地发展起来。鲁本斯的 


… Page 27…

创作立即取得重大成果。最初的代表作有巴洛克风格的宗教画 《竖十字架》 

和《下十字架》以及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为题材的《维纳斯和阿顿尼斯》 

和《利西普的女儿被劫》,等等。在这些作品中,画家非常成功地表现剧烈 

的动作,使人感受到画面上的惊心动魄和悲剧效果。它们表明,鲁本斯一方 

面对意大利的巴洛克新潮流有深刻体会,同时他本人是这个新潮流的共同创 

始者。巴洛克绘画主要用于美化教堂和宫殿。由于他运用颜色的特殊技巧使 

它们更加灿烂辉煌。 

     鲁本斯的画室实际上是个绘画工场,他构思并拟出稿样后就交由助手们 

去画,最后再由他略加修改或增添几笔,这使他的创作速度大大加快,而且 

由此培养出许多新人,例如代克就曾是他的助手。1630年以后的最后十年 

间,他没有再使用助手,一切亲自完成,产生了一批更加杰出的作品,例如 

 《维纳斯之节日》、《爱之国》、《梅里库里和阿尔古斯》(共两幅)和《伯 

里斯的评判》等。 

     鲁本斯的作品大多场面广阔,气派宏伟,虽然标以古代神话或宗教题目, 

实际上是从生活中获得原型并加以提炼而成,表达了对人体美、力量和世俗 

欢乐的热爱,反映了作者仍然尊崇人文主义的理想,并为它唱出新的赞歌。 

因此,看他的画时,不仅能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还常受到精神鼓舞。他的 

代表作除了上面已提及的,还有《四大陆》、《狩猎狮子》、《最后的审判》、 

 《玛丽·德·美第奇的生平》(组画,23幅),等等。 

     除神话和宗教题材外,他也画肖像画、风俗画和风景画。刚提到的关于 

玛丽·德·美第奇的生平的组画把神话与现实题材混合在一起,是典型的宫 

廷绘画。在后期,他的风景画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最著名的有《有虹的风 

景》和《田野归来》等。 


… Page 28…

                        三、近代中期的欧洲艺术 (中) 



                              1。18世纪的法国艺术 



        (1)洛可可艺术的兴起 

       在17世纪,无论是起源于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还是在法国占统治地位 

  的古典主义艺术,都以强调权威为特征,前者强调的主要是天主教的权威, 

  后者强调的则是世俗王朝的权威。路易十四把法国君主专制政治推向顶峰, 

  在国力强盛的同时,追求庄严、雄伟并且符合规范的艺术理想,宫廷贵族们 

  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但“太阳王”的威严,又使他们 

  不能过于自由放纵。1715年路易十四死时,不仅那些在他那劳民伤财和对外 

  征战的政策下吃尽苦头的普通老百姓感到由衷高兴,而且上层社会也觉得好 

                   ① 

  似松开了紧身箍 。其实,早在17世纪后期,王权的一统天下已开始受到怀 

  疑,上层社会出现了各行其是的趋势,变得越来越随心所欲。在艺术上,自 

  由精神开始取代旧有的教条,以至在绘画、建筑、工艺、音乐和戏剧,还有 

  文学等,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雅致、精细、轻盈、活泼,结构巧妙,给人 

  一种意趣盎然的感受。 

       这种风格的艺术,初起时像巴洛克艺术刚出现时一样,并无自己的名称。 

  1755年版画家科尚(1715—1790年)用洛可可(Rococo)一词指称它,是带 

  着嘲笑的口气的,意思是说它奇形怪状。Rococo一词由Rocaille(罗卡尔) 

  派生而来,后者的原意是指贝壳状或人工岩洞状的弯弯曲曲般的作品。后来, 

  洛可可之被贬谪的命运,正像巴洛克那样,也获得了“平反”。人们肯定了 

  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潮流,而这种潮流就以它为名称。 

       法国是洛可可艺术的诞生地。如果把它的酝酿和起始阶段,即 17世纪最 

  后25年和18世纪最初15年算在内,可以说洛可可与古典主义有过很长时期 

  的互相交错。原因如上所述,即路易十四在艺术上推行与政治上相配合的极 

  权主义,其效果虽是明显的,但到后来却与其本愿适得其反,渐渐出现了再 

  也难以左右的分散倾向。至于路易十五在1715年登基时,他年仅5岁,成年 

  后一切坐享其成,不像路易十四那样雄心勃勃地要成就宏伟的事业。他不去 

  关心怎样做才能把贵族们重新控制起来等伤脑筋的问题,只顾满足个人穷奢 

  极侈的享乐需要,洛可可式的新奇轻巧对他有特别大的吸引力。艺术史家们 

  有时把洛可可又称为“路易十五式”,主要是由于它盛行于路易十五时代, 

  但是时间的大致吻合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洛可可艺术很快就在欧洲许多地区传播开来。在法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被它取代的是巴洛克艺术。但后者也不是立即消声匿迹。洛可可和巴洛克相 

  互交错正同它在法国与古典主义的关系那样。事实上,洛可可艺术虽然受到 

  广泛欢迎,但不等于说它在多数欧洲国家取得了统治地位或主要地位。再说, 

  晚期巴洛克与洛可可之间的界线并不总是容易划清楚的。 

       洛可可艺术从主流方面看,起源于室内装饰。法国贵族和豪富们在建筑 

  新的宫殿和府第时,除要求外貌豪华美观以外,还希望其内部结构能随心所 

  欲,装饰得轻巧灵活。在路易十五登基前后由皇家建筑师柯特 (1656—1735 

  年)设计的巴黎德图鲁兹公馆的“黄金大厅”(现法兰西银行)是贯彻这一 



① 参看《华多》,啸声译,载《世界美术》,1980 年。 


… Page 29…

  原则的典范。它的长方形厅堂的墙面布满金饰,由连续的拱形窗分开,四角 

  以悠缓的曲面包围,天顶也由曲面构成,精巧的雕刻掩盖了柱子的重量和强 

  力感。巴黎苏比兹公馆内由博弗朗(1667—1754)设计的椭圆形客厅是另一 

  例子,其中上层客厅尤具特色,它的以木镶板构成的壁面、拱门上方的半环 

  状浮雕图案、生动活泼的儿童雕像,都显示了柔和的曲线美和轻快的气氛。 

       在较一般的建筑中,洛可可式大多省去了裸柱和壁柱,装上室内和庭院 

  间的落地长窗,厅堂里特别注意有足够的光线投入,墙上大多挂着油画,其 

  主题多是谈情说爱或表现乡村风光,家具和各种工艺品摆设协调,形成轻松 

  愉快的气氛。 



        (2)洛可可工艺、绘画和雕塑 

       洛可可工艺的发展 

       洛可可艺术主要适应装饰的需要,在装饰中起重要作用的工艺美术自然 

  大受重视。 

       瓷器是当时最受青睐的工艺品。它的质地轻巧,外形圆滑曲婉,颜色清 

  丽雅淡,正与洛可可风格的本义吻合。在17、18世纪的法国上层社会里,把 

  瓷器作为美化厅堂和内室的摆设,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兴致与洛可可风 

                     ① 

  格的发展相辅相成 。 

       欧洲对瓷器的需求长期依靠从中国和日本进口。后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 

  探索自制瓷器的技术,并逐渐有所进展。在18世纪初,法国还未能像相邻的 

  德国那样烧制硬瓷,而只能继续生产软瓷,但产品的精巧豪华已达到极高的 

  程度,使王室和贵族们的需求得到部分的满足。1756年迁址到塞夫勒的制瓷 

  工场是官办机构,最受路易十五的宠姬蓬帕杜侯爵夫人的热心支持,它的制 

  成品的技术质量和艺术水平由路易十五亲自任命的总管监督。设计者都是场 

  内场外的著名艺术家。例如有一只带有小型塑像的盒子是由很有名气的雕塑 

  家法尔康涅参与创作的。在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