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隼畎鬃砭谱皆潞狼榈纳羁逃∠螅泶锪撕笕说墓餐脑福丛咐畎装樵伦飨啥ご嬗谔斓刂洹! 。ú茉漆

  采石矶大风亭

  去帆疑峡走
  卷浪骇江飞

  大风亭在安徽马鞍山采石矶上,这里势险景阔。上联写此处长江风大舟疾。它不是从正面描绘,而是从“走”字写出,兀立江流的悬崖峭壁似在急速地奔跑,从侧面突出江风之大,船行之疾。一个“疑”字写船上人当时的感觉,很传神。下联写水急浪高。采石矶与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流至此,甚为湍急。“卷”与“飞”,形象地写出水浪汹涌奔腾之状。“骇”,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十分逼真。全联画面给人以立体感,落笔不凡。  (吴关镛)

  亳县华佗庵

  汉献之时恨未医国
  神农而后赖有传人

  华佗,东汉献帝时名医。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最为擅长。行医各地,活人无算。据《后汉书﹒华佗传》载:“耻以医见业。”说明他不屑为医,胸怀治国的远大抱负。后因鄙薄曹操之为人,不听召用,遭杀害。华佗庵在其故乡安徽亳县县城东北隅。联语慨叹一代名医尽管医术高超,却没有机会医治神州的创伤;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祖国古代医术有了杰出的传人。神农,指传说中远古农业和医药的始祖神农氏,这里借指祖国宝贵医学遗产。
  联语用“神农”“传人”从侧面高度赞扬华佗高超的医疗技术。“赖”字表现了欣幸的心情,又惋惜华佗有医国之志,而生不逢时,“恨”字抒发了无限的遗憾,“恨”,“赖”两字在全联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陈永泉)

  滁县醉翁亭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在滁县琅琊山下,北宋琅琊寺僧智仙所建。醉翁,欧阳修自称。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宋初文坛领袖。所谓“醉”,乃是“饮少辄醉”;所谓“翁”,即其《赠沈蓬》诗所谓“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尔”。其所作《醉翁亭记》,尤为有名。翁去八百年,欧阳修卒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至清同治末年,约历八百年。醉乡,原指醉中境界,借指醉翁亭。山行六七里,系《醉翁亭记》原句,指由酿泉至亭。亭影不孤,从有形的方面说,建亭以来,游人甚多。周围还陆续增添了许多建筑物,如二贤堂、隐香亭、醒园等;从无形的方面说,他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诗、词皆所擅长,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全联18字,不但嵌入了“醉翁亭”三字,而且把写联时间、亭的位置,历史与现状,以及亭主人生前活动及其身后对社会的影响概括无遗,“醉翁犹在”、“亭影不孤”,既写景,又饱含对前哲不可磨灭的影响的追怀与感念,十分巧妙,且字字精炼,耐人回味。  (蒋竹荪)

  灵璧虞姬墓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虞姬墓在安徽灵璧县城东宿泗公路旁,墓前有石碑,上刻“巾帼千秋”。项羽在汉兵围垓下时,夜闻四面楚歌,遂与虞姬对饮帐中。愤然起舞悲歌,虞姬和之,歌毕自刎而死。上联“虞兮奈何”化用《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句。联语以此起句,自然引起读者关注,悲叹红颜女子的不幸遭遇。用高明《商调﹒咏别》:“红颜自古多薄命”句。下联以“姬耶安在”作答,感慨在黃昏中默默而立的孤坟便是佳人的归宿。用杜甫《咏怀古迹》“独留青冢向黄昏”句。
  上下对句,一问一答,层层递进,笔下流动着浓烈的感情。上下联首字巧妙连缀成“虞姬”二字,自然而不牵强。  (王明珍)

  宿松小孤山梳妆亭
  宗从俊

  杰阁凌空,暮鼓晨钟萦广宇
  妆亭倒影,沉鱼落雁上青峰

  小孤山在宿松城东南60公里长江中,一峰兀立,又因与鄱阳湖中大孤山相别,故名小孤山,俗名小姑山。山上有启秀寺、梳妆台等建筑。上联写空中,高阁凌空耸立,每当清晨傍晚,钟鼓的余音回荡在广大的空际﹒下联写地下,俯视妆亭水中倒影,下沉的游鱼,降落的飞雁,同上青峰嬉游。广宇,广大的空间。落雁,据说汉代王昭君在离开故土北去的路上奏起悲壮之曲,大雁听到动人琴声,见到她的美貌,忘了飞行,跌落下来,沉鱼,据说春秋时西施在河边浣纱,鱼儿见了她俊俏的倒影,忘了游水,沉到河底。沉鱼不能上青峰,但在倒影中却有了可能。此联把上天下地的景物连在一起来描绘,颇觉生动。  (余心乐)

  宿松海门天柱
  杜春华

  立定脚跟,哪怕天风海浪
  放开眼界,且看楚水吴山

  海门天柱位于宿松县城东南长江之中的小孤山,它周长不过一里,高逾干尺,一峰独立,四面环水,江流至此,湍流如沸,海潮不得上,被称为“海门天柱”。元时立铁柱于山上,高三丈余,上刻“海门第一关”。联语借景抒情,虽平白如话,却情理交融。用“立定脚跟”比喻人应在狂风巨浪之中岿然而不动摇。下联则更进一步,要求“放开眼界”,高瞻远瞩。联语意境高远,气象亦雄。  (姚梅乐)

  九华山旃檀林寺

  林下相逢,只谈因果
  山中作伴,莫负烟霞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原名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势清雄奇秀,佛寺古朴庄严。鼎盛时期佛寺达三百余座,有佛国仙城之誉。现存古刹七十八座,旃檀林寺为名刹之一。上联谈佛:谓树下相遇,只应谈因果之事。因果,佛教谓因缘和果报。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涅槃经﹒遗教品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下联写景:结伴顶行切莫辜负山中烟霞。烟霞,指山水。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残生竟抱烟霞癖,好事犹传《海岳图》。”九华山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此联高度概括了九华山“佛地”、“秀地”的特点,慧眼独具,出手不凡。  (曹云岐)

  东流菊江亭
  方士鼐

  君为五斗米辞官,喜东篱寄傲,北牖迎凉,今天下折腰人,顿生愧悔
  我乘半帆风到此,看南岭过云,西江隐月,愿吾侪游宦者,早赋归来

  菊江亭在安徽东流(今东至县)。清人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续录》卷七记載:“东流,古彭泽地,渊明种菊于此。。。。。。城西门外建有菊江亭,祀靖节其中。”上联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彭泽,使那些阿谀逢迎上级的官吏,“顿生愧悔”。这四个字不仅突出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更反衬出他的高风亮节。下联写作者自己。乘半帆风到此,是说自己仕途坎坷。过云,指瞬眼即逝的浮云。隐月,指入而不复见的落月。这些自然景物,更坚定了作者自己应早日辞官归隐的信念,于是很自然地向同辈也包括自己发出“早賦归来”的呼唤,而这呼唤是全联的画龙点睛之笔。此联应用了陶渊明诗文中一些典实和词语,如“东篱”、“北牖”、“折腰”、“归来”等,从而更好地表达了归隐的主题。  (周 艺)

  贵池杏花村黄公垆

  至今村酿黄公酒
  依旧花开杜牧诗

  杏花村,在贵池县西郊,古有酒肆,产名酒。黄公垆,即黄垆,存放酒坛的土台子,常用黄土筑成,故称黄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濬冲曾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黄垆。黃公酒,黄公酿造之酒。黄公,名广润,传为酿酒之始祖。唐代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至今”对“依旧”意思是说至今花、酒、诗犹存,而沧海桑田,黄公酒垆已废。联语表达了对黄公酒垆无限怀念的深情。  (曹云岐)

  休宁齐云山三清殿

  天下名山僧占多,独齐云山为道教圣地
  人间鬼话佛说尽,唯道德经是老君杰作

  齐云山,坐落在休宁县城西l5公里处,是我国道教名山。三清殿,在齐云山“洞天福地”至“一天门”之间。此联是旧作,反映了齐云山历史上的佛道之争的激烈程度,全用道教口气说开。起笔语气咄咄逼人,与李渔题江西庐山简寂观联一样,用民谚“天下名山僧占多”领起,而后表白了不容佛教徒染指齐云山的决心。下联仍用简寂观下联的“世间好话佛说尽”,但易“好话”为“鬼话”以贬低佛教教义。道家尊奉的经典为老子(老君)所写的《道德经》。用“杰作”两字,正写出作者“抑佛扬道”的主张。  (张君宝)

  南陵小乔墓
  许文权 陶宝森

  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貌花容,飘零几处,昭君冢、贵妃茔、贞娘墓、苏小坟,更遗此江左名妹,并向天涯留胜迹
  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杯酒,浇典谁人?筤篁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只藉他寺前野景,常为地主作清供

  小乔墓在今南陵县城中山公园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上联将小乔与历代巾帼佳人同列。昭君冢,即汉王昭君(嫱)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贵妃茔,即唐杨贵妃(玉环)墓,在今陕西兴平县马嵬坡。贞娘墓,即吴国名妓真娘墓,在今江苏苏州虎丘剑池西。苏小坟,即南齐著名钱塘歌妓苏小小墓,原在杭州。江左名姝,指小乔,故居在安徽皖县。末句“并向天涯留胜迹”,怜香惜玉之情与自慰感兼而有之贵贱同归,谓不管地位卑贱高贵其归宿不免一死。下联独写小乔墓地情景。周瑜死葬故里庐江,小乔却在南陵建墓,湖南岳阳亦有墓,故言“夫妻异葬”。浇典,奠祀之意。筤,竹青色貌。篁,丛竹。菡萏,即荷花。“筤篁”四句,极尽形容墓地凄凉孤寂的景象。紧接着“只藉他”三字,是亦感亦叹。因小乔墓地原为香油寺的故址,故有“寺前野景”两句。联语委婉细膩,与墓主身份吻合。  (张君宝)

  萧县天门寺山门
  陈逢元

  仰惊六宇宽,变成几多雨、几多露、几多雪、几多风和雷,时出时入,时往时来,多少神奇谁锁住
  俯瞰众山小,看破一个嵩、一个衡、一个恒、一个泰与华,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个中底蕴此平分

  寺在萧县城东南天门山口,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明宣德年间修。作者立足于天门山,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抬头仰望苍茫宇宙,舂夏秋冬四时交替,风雨雷雪变幻无常,不禁发出了谁能左右这神奇苍穹的感叹;而低头俯视,一览众山小,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也只能与此平分秋色。六字,指的是东西南北上下的茫茫宇宙。联语笔力雄健奔放,从六字写到五岳,忽仰惊,忽俯瞰,内涵容量深厚,四个“几多”与四个“一个”,使联语既有声韵,又有神韵,一个“锁”字,也用得很有力度。上下对仗工巧,读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  (谢燕华)

  寿县正阳关观澜亭

  世虑正消除,到绝胜地,心旷神怡。说什么名,说什么利,说什么文章身价;放开眼界,赏不尽溪边明月,槛外清风,院里悠琴,堤前斜照
  湖光凭管领,当极乐时,狂歌烂醉。这便是福,这便是慧,这便是山水因缘;涤净胸襟,赢得些萧寺鸣钟,遥天返掉,平沙落雁,远浦惊鸿

  观澜亭位于安徽寿县的正阳关,北有八公山,烟峦隐现,南临平湖,帆樯如织。平湖之南筑有南堤,观澜亭是堤上胜迹之一。上联登亭近看:呈现在眼前的胜境,是溪水、明月、清风、夕阳、琴声。
  对此胜景,种种尘世杂念,皆消除净尽,什么名利地位,什么文章身价,都不再萦怀了。下联写登亭远眺:山光月色任凭我观赏,耳边响起佛寺钟声。这时手舞足蹈,饮酒狂欢,这才是福慧,这才是结下的山水因缘啊。萧寺,据《国史补》记载,梁武帝造佛寺,命尚子云飞白大书一“萧”字,尔后寺毁,仅存这一“萧”字,李约发现,即买归东洛,建室以储,名曰“萧斋”,后世即称寺庙为“萧寺”。遥天返棹,谓看到远在天边的“返棹”。棹,指船桨,借指归舟。浦,水边。
  “慧”通“惠”,好处。因缘,机缘。此联语言通俗,文字精练洒脱而有豪放之气。然此联构思,颇有与黄琴士《采石矶太白楼》联相似之处。如上联写襟怀,黄云“说什么仙、狂、文章声价”,此云“说什么名、利、文章声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