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祠在介休县绵山上,祭祀春秋时晋国大夫介之推。他曾随晋国公子重耳亡命国外。后来重耳回国任国君即文公,赏赐随从。
  介之推不居功受禄,去绵山隐居。传说晋文公为使他出山,放火烧山。他与老母被烧死。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民间不举火,相传即为纪念介之推。联语歌颂介之推的高尚节操。出句写晋文公在流亡时,有一次几天未吃上饭,介之推割下身上的肉来做汤,救了他的性命。肝胆碎,写出老臣的忠心耿耿。对句写介之推功成身退,甘受清贫而青史留名,至于那些封官食禄之辈又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呢?联语既有赞颂,又有嘲讽,对比鲜明,令人回味不尽。  (王明珍)

  代县雁门关

  曙色晴明,残星几点雁横塞
  晨曦初朗,斜月孤伶门上关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向为军事要隘。本联犹如一幅“塞上初晓图”:清晨,曙光渐渐明亮,天穹还残留着几颗星星,一弯冷月孤单地挂在天边,一群大雁正在关塞上空飞过。联语炼字极其精妙,形容雁阵用“横”,形容星的稀疏,用“残”、“几点”,形容月之将落,用“斜”、“孤伶”。将晨曦、残星、孤月、雁阵融合为一体,组成一种寂寞、苍凉、沉幽的独特意境。联中嵌入“雁门关塞”地名,贴切自然。  (谢燕华)

  朔县崇福寺观音殿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崇福寺在山西朔县城内东街北侧,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全联意谓:我佛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本,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只要回头是岸,改邪归正,定能处于菩萨的慈航之中,否则虽然佛法无边,对你也是无济于事的。联语劝人从善。“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点出观音殿。此联用语通俗,一反一正,一“你”一“我”,斩钉截铁,又借菩萨的口吻当面道来,使人有真切感受。  (吴关镛)

  武乡普济寺
  傅山

  读罢楞严,闲听鸟声啼茂竹
  烧残麝脑,静现花影步苍苔

  普济寺,在山西武乡县南神山。联语写悠然自得的寺院生活。
  诵经焚香之余,听阵阵鸟啼声从茂密的竹林深处传来,看婆娑摇曳的花姿树影投射在布满苔痕的石阶上。楞严,佛经名。麝脑,一种香料。一“闲”、一“静”,点出其幽静闲适的格调,鸟声用“啼”虽平凡,花影用“步”却出奇。  (谢燕华)

  永济伯夷叔齐二仙庙

  几根傲骨头,撑持天地
  两个饿肚腹,包罗古今

  庙在山西永济县南之首阳山。伯夷(姓墨名允。伯,老大;夷,死后称号)叔齐(姓墨名智。叔,老三;齐,死后称号)是商代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叔齐被指定为继位人。孤竹君死,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坚辞不受。两人投奔周国姬昌(文王),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兴兵伐纣,他们跪在马前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逃往首阳山,耻食周粟,饿极而死。后被封建统治者誉为“忠孝仁义”的典范。上句从空间角度评说,他们有所不为的傲骨成为天地间的精神支柱;下句从时间角度议论,他们虚空无私的胸怀激励着古今有志者。《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伯夷反对武王灭商的正义战争,终究违反社会发展规律。下句“肚腹”两字,义嫌重复,是为不足。  (蒋竹荪)

  霍县韩侯祠
  吴逢圣

  十年成败一知己
  七尺存亡两妇人

  韩侯,即韩信,江苏淮阴人。西汉杰出军事家,封号淮阴侯。
  十年,自韩信拜为大将至被杀约为十年。成,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初属项羽,不被重用,后归刘邦,经萧何推荐,受重用,拜为大将,以后封齐王,徙楚工。败,指有人告韩信谋反,被缚至雒阳,后赦为淮阴侯,韩信因此“口夜怨望”,“屆常怏怏”,竟约同巨鹿郡守陈豨举兵反,事泄,吕后用萧何计,骗信至长乐宫,斩之。七尺,指身躯,人的身长约当古尺七尺,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存,据《史记.本传》,韩信少年时穷困,曾受辱于市井恶少年,常寄食于人,“有一(漂)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漂母是他年轻时救命恩人。韩信封王后,召漂母,赐下金。联语说,十年来韩信事业的成和败都出于知己朋友萧何之手,一位堂堂男子汉的生与死却由漂母、吕后两个妇人来决定。此联虽能概括韩信一生重要事迹。
  但未能指出其成败的根本原因。时势的需要(“王天下”:统一全国)与卓越的军事才能(“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相结合,是韩信成功的必然性,其中萧何起了媒介作用。韩信在天下已定之际,传说竟约同陈豨叛变,违反潮流而动,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蒋竹荪)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昭君墓
  王锦

  青冢有情犹识路
  平沙无处可招魂

  墓在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远望墓表黛色冥蒙,故称为“青冢”。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兴山县)。元帝时入宫为待诏。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后被立为宁胡阏氏。联语没有对昭君和番的功绩作出赞美,却悲叹昭君葬身异地、不能魂归故里的遭遇。青冢默默,掩不住昭君望断故乡路。平沙漫漫,何人去安慰寂寞的香魂。联语表现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青冢”识路,“平沙”招魂的拟人手法,感人至深。  (王明珍)

  包头成吉思汗陵

  扬震旦天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作欧亚盟主,博我皇道,安我汉京

  陵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席连镇东南15公里。新陵以三个穹庐式宫殿建筑物为主体,并有后殿、东西走廊等配合,宏伟壮观。
  成吉思汗(1162一1227)即元太祖,姓奇渥温,名铁木真,他先后统.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上尊号为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海洋或强大),建立蒙古国。即位后,积极开展军事活动,平辽西,攻西夏,略中原,版图橫跨欧亚两洲,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极盛的朝代。上联说振起中国声威,真可谓空前绝后。震旦,古印度语“中国”的音译。《佛说贯顶经》六:“阎浮界有震旦国”。亦译作“支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空前绝后。语出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下联说,做了欧亚两洲盟主,传播皇朝文明,安定了中原。联语赞颂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所创建的丰功伟绩,颇有气势。  (余心乐)


  辽宁省

  沈阳故宫保极宮

  夜雨闲吟左司句
  时晴快访右军书

  保极宫在沈阳故宫中路,为“西宫”建筑,是皇帝妃嫔住所。宫内陈有图籍、字画等文物。上联写夜读。左司,指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为左司郎中。在庭院深深的宫里,面对潇潇夜雨,吟诵几句唐诗,可以抒发思古之幽情。下联写赏帖。右军,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时晴”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雨过天晴,在温煦的日光中,兴致勃勃地观赏并临摹书圣的字迹,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此联反映了幽雅、闲适的宫廷生活。从绘景入手,于叙事中抒情,温文尔雅.  (吴关镛)

  沈阳故宮衍庆宫
  阮元

  水能性澹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衍庆宫属沈阳故宮中路建筑,在凤凰楼右侧,是帝王进行政治活动、召见大臣的场所。此联是摘句联,清阮元摘自唐白居易《池上竹下作》诗。上联咏水。澹,恬静。水性恬静,可以把它当作我的益友。下联咏竹。解,懂得。翠竹懂得虚心,可以当作我的良师。联语咏物喻理,从水和竹两种事物特征发挥出一种涵义深刻的道理,告诫人们在处世治学中要如水那样恬静而不急躁;像竹那样虚心而不自满。借物作比,喻意发人深省。语言形象生动,有警世作用。  (吴关镛)

  沈阳北陵公园

  白马无言,空驮数百岁月
  青松有恨,曾记几朝兴亡

  北陵,清太宗(皇太极)陵墓(一名昭陵),松杉苍郁,风景美丽。
  联语从公园中的石马、青松落笔,并赋予情感、灵气,抒发作者对人事变迁、朝代兴亡的感慨。“无言”,正写出作者的无可奈何的哀愁,“有恨”,强烈地反映了对改朝换代带给人民苦难的怨懑心情。联语纯用拟人手法,极富魅力。  (张一)

  鞍山千山
  臧乃用

  水界辽河,山通华表,历数代毓秀钟灵,真乃东都胜迹
  千峰拔地,万笏朝天,看四时晴岚阴雨,遥连南海慈云

  千山,在辽宁省鞍山市东,亦名干华山、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因有奇峰秀峦近千座而得名,是东北地区名山之一。历来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作者将千山气势恢宏的胜景尽收联中。上联:雄伟的干山山脉呵,你以辽河为界,与华表山相连,山雾云气中积聚了多少年代天地间的灵秀精华,实在是关东的一大胜景。华表山,在辽宁辽阳市东60里。据说汉朝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因而得名。下联:你的千座峰峦拔地而起,宛若干万名大臣朝见天子时奉笏肃立,天南海北虽遥,你的四时风雨变幻却与之息息相连。岚,山林中雾气,慈云,祥云。联语既切景构词描绘了千山的山形地貌及其灵秀气脉,又高瞻远瞩地作了自古及今、由近至远的联想和开拓,意境开阔,笔力沉雄。上下联内部的前两个分句运用了当句对,更增添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谢燕华)

  朝阳凤凰山

  塔耸危岩红日近
  佛眠古洞白云埋

  凤凰山古称龙山,清初改今名。位于朝阳市东。远望山形,左右两高峰如凤两翼,中峰微伏,有塔耸起,如凤昂首,因此得名。塔为辽代所建,八角十三层,名凌霄塔,今毁。山上一古寺名朝阳洞,洞內颇宽敞,原有石卧佛和清初泥塑佛像。此联以凌霄塔和朝阳洞两处胜迹为背景,勾勒出一个雄奇、神秘、深远的境界,用“红日近”极言凌霄塔的挺拔高耸,用“白云埋”极言朝阳洞的云雾厚密。“近”写出塔高,“埋”写出云深,二字绝妙。  (姚梅乐)


  海城茅儿寺多罗亭
  宋摚

  佳日值春秋,对水郭烟村,回望平铺图画好
  群贤聚觞咏,喜河声山色,一齐飞送酒樽来

  茅儿寺,位于海城县大新屯村东南的绣岭。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改建为佛殿,多罗亭则在山涧畔。上联写登亭所见。谓时值春和景明、秋高气爽,但见村庄历历在目,犹如幅幅山野乡村图,不断展现。平铺,宋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词“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下联转写文人雅士群聚觞咏的风流情怀。前句用晋王羲之《兰亭序》“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之典。河声山色,动感、色彩俱现。末以“一齐飞送酒樽来”作结,美景与豪情共入酒樽,景醉人,情醉人。一个“飞”字,写出了河山的脉脉含情和对人的依依眷恋,灵气飞动,而境界全出。  (张君宝)


  吉林省

  吉林龙潭公园
  王漱石

  龙峰疏柳笼烟暖
  潭水劲松锁月寒

  龙潭公园在吉林永吉县东北十里处。龙潭山树木葱茏,泉石清幽,风景绝佳。上联说,白天,龙峰上疏柳笼罩着烟雾,使人感到暖意;夜里,潭水中劲松锁月的倒影让人觉得寒冷。柳上的烟,水中的月都是视觉形象,而“暖”“寒”则是触觉的反应,联在一起,乍看似不合情理,其实人们某一感官受到刺激,往往引起大脑的经验联想,从而产生五官的共鸣。烟是流动的,其动态给人暖感,月是静态的,静态则予人寒意。联语将龙潭山的特色景物,龙峰、潭水、疏柳、劲松与朦胧的烟、月糅为一体,显示出葱茏、迷濛、雅逸的意境。且句首嵌入“龙潭”的地名,自然贴切,恰到好处。  (谢燕华、唐音)

  吉林北山玉皇阁
  成多禄

  绝妙朋游,有明月一盅,好山四座
  是何意志,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

  玉皇阁位于吉林市德胜门外的北山公园内,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为北山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正殿、禅堂、钟鼓楼、牌楼等。此处可远眺松花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