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警,想来是为这个天下的问题,但是某决不敢私有这个天下,
一定上法帝尧,择贤而传之。细察群臣之中,功德之盛无过于
… Page 146…
上古秘史 ·1458·
禹,现在敬将禹荐于皇天,祈皇天鉴察。假使禹是不胜任的,
让皇天风雨更疾,雷电更厉,以警某所举之失当。假使禹是胜
任的,请皇天速收风雨,另降嘉禾,某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
哪知祝告未必,雷声已收,雨也止了,风也住了。到得帝舜站
起来,已渐渐云开日出,豁然重见青天。然而隔不多时,但觉
氤氤氲氲,郁郁纷纷,似烟非烟,似云非云的一股气满殿满庭
的散布开来,差不多令人觌面不相见,亦不知这股气自天下降
的,还是自地上升的。
又隔了多时,但觉那股气渐渐团结起来,萧索轮囷,飞上
天空,凝成五彩,日光一照,分外鲜明,美丽不可名状。这时
众人早已忘却惊怖,恢复原状,看了这种情形,都齐叫道 :“
这是卿云!这是卿云 !”帝舜此时,见天人感应如此之速,亦
乐不可支,于是信口作成一歌。其词曰:
卿云烂兮,纠婆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歌罢之后,群臣知道这种祥瑞都是帝舜盛德所致,大家都
上前再拜稽首,推大司徒作领袖,恭和一歌。其词曰: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予一人。
帝舜听了这首和歌,知道群臣之意还是推戴自己,于是又
作一歌,将自己打算逊位之意略略吐露,使群臣得知。其词曰: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
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
已竭,褰裳去之。
… Page 147…
上古秘史 ·1459·
歌罢之后,群臣一齐进道 :“臣等恭聆帝歌似有退闲之意。
帝年虽近耄耋,但精力甚健,何可遽萌此志?尚望以天下百姓
为重,臣等不胜万幸 !”帝舜道:“不然。昔先帝在位七十载,
年八十六,拨朕于草野之中,授朕以大位,是以天下为公也。
今朕亦年八旬,恋恋于此,不求替人,是以天下为私,何以对
先帝?更何以对天下?朕意决矣 。”群臣听了,不能复言。
过了几日,帝舜率领群臣向南方巡守。到了河、洛二水之
间,猛然想起从前的故事,就叫群臣在河边筑一个坛,自己斋
戒沐浴起来,默默向河滨祝告道 :“某从前荐禹于皇天,承皇
天允诺,降以嘉祥,但不知后土之意如何,如蒙赞成,请赐以
征信,以便昭告大众,不胜盼望之至 !”祝罢,就在坛恭敬待
命。
隔了多时,看看日昃,果然荣光煜照,休气升腾,帝舜知
道是征应到了。但细看河中,波流浩淼,一泻千里,与平时一
样,绝无动静,不免疑虑。
又隔了片时,忽见坛外有大物蠕蠕而动,仔细一看,原来
是一条五彩的黄龙,背上负着一个图,长约三十二尺,广约九
尺。那龙来到坛上,将背一耸,图已落在帝舜面前,随即掉转
身躯,蜿蜒入水而逝。帝舜与群臣细看那图,以黄玉为押,以
白玉为检,以黄金为绳,以紫芝为泥,端端正正一颗印章盖在
上面,是“天黄帝符玺’五个大字。再将图展开一看,其文字
大意都是说天下应该传禹的话。群臣看了,莫不诧异,禹尤局
促不安。帝舜笑道 :“不错不错,真是一定的。”当下大家下
了坛,帝舜率领群臣向嵩山而行,路上指着嵩山向伯禹道:“
这是中央的镇山。汝之封国去此不远,于汝颇有关系,汝宜前
往致祭,以迓天庥 。”
… Page 148…
上古秘史 ·1460·
伯禹刚要逊谢,忽见供养在学校的那五个老翁又出现于车
前。帝舜大惊,忙下车问他们 :“何以离开京都?何时来此?
”五老齐声笑道:“某等多年承帝豢养,感激之至!现在知道
帝逊位已确定有人,某等在此亦无所事事,请从此辞,后会有
期 。”说罢,各各将身一举,倏忽不知所之。帝舜道:“朕早
知道他们是五星之精,他们犹不肯承认,如今果然是真了 。”
说罢,不禁叹息一回。
这时道旁凑巧有一间空屋,帝舜就叫人略加修葺,改为五
星祠,以作纪念。又率群臣祭祀一番,这夜就宿在祠中。君臣
等正在谈论其神异,忽有从人报道 :“天上发现了五颗长星,
甚是奇怪 。”帝舜君臣忙出门一望,果然天空有五颗大星,光
芒作作,长各数丈。大家看了,一齐惊怪道 :“彗星彗星!”
帝舜道 :“朕看不是彗星,还是五星之精在那里显奇表异呢。
”众臣道:“何以见得?”帝舜道:“朕从前受业于尹老师,
老师曾将天文大要细细讲授,所以朕于天文亦略知一二。大凡
彗星的形式分作二段,一段叫作首,一段叫作尾。但是管首亦
可分为二,一种叫彗核,是它当中如星的光点,一种叫彗芒,
是包围在香核四面的星气。但是有些离地较远,或较小之彗星,
则人往往仅见它的芒,而不见它的核。大的彗芒,视径有和月
亮一般,而它的核明如晨星,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本体,不必一
定有尾,而芒与核是一定有的。现在这五颗大星虽和彗星相似,
而细视不见有核,并不见有芒,究竟不知道它哪一头是首,哪
一头是尾,这是一端可疑的。而且彗星是极不常见之星,就是
偶尔出现,不过是一颗,决无五颗同时齐出之理。而且据尹老
师说,彗星亦有它运行之轨道。它的出来是渐渐的由远而近,
由小而大,它的消灭亦是逐渐的。现在昨天并不见有彗星,今
夜忽然发现至五颗之多,它的形式又多相像,无首无尾,这又
… Page 149…
上古秘史 ·1461·
是一端的可疑。不是彗星,那么是什么?当然是五星之精的变
化了。朕所以如此揣度,亦是想当然耳 。”
众臣道 :“彗星不止一颗吗?”帝舜道:“多着呢。据尹
老师说,人的目力能够见到的,陆续发现,已经有几百颗之多。
人的目力不能见到的,想来一定还有不少。将来人类智力增进,
如能发明一种望远镜,那么彗星的数目恐怕还要加多少倍呢。
”伯益道:“众星没有尾,独彗星有尾,听说最长的竟有几千
万丈之长,究竟何故?”帝舜道 :“这个理由朕也听尹老师讲
过,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推力。考查彗尾,差不多都与太
阳相背,仿佛受了太阳上面的一种推力,使它附于彗星的质后
而行。一个是吸力。大约彗星本体亦有吸力,所以能使附于星
体的物质虽受太阳的推力而不至于离散。这两个原因亦是想当
然耳。究竟如何,还不能确实明了 。”
伯益道 :“有尾的是彗星,没有尾,怎样知道它亦是彗垦
呢?”帝舜道 :“有两种可以看出:一种是它所行周天的轨道
与众星不同。众星的轨道差不多总是圆的,彗星的轨道有好几
种,有如抛物线形的,有如椭圆形的,有如曲线形的,看到它
轨道的形状,就可以知道它是彗星。一种是考查它的历史。它
从前出来的时候,见于记载是有尾的,那么此刻出现虽然失去
了尾,亦可以认识。还有一种是看它的形状,就是刚才所说有
芒有核了,必是彗星 。”
伯益道 :“彗星之尾何以会得失去呢?”帝舜道:“大约
因为彗星的质量不甚大,拖着如许长的长尾,大有不掉之势,
久而久之,吸力不能够收摄它,那成尾之质就分散于太虚,这
就是管星无尾之原因。但细考起来,不但彗尾能够消失,就是
彗星亦能够消失。因为太阳的吸力在着星向日背日两面其力甚
大,彗星禁不住这种力量,那个芒核就分散为几个,久而久之,
… Page 150…
上古秘史 ·1462·
全体就消失了 。”
伯益道 :“彗星既然不止一颗,有时又要消失,那么此刻
所看见无尾的彗星,安见得它就是从前历史上见过的有尾彗星
呢?”帝舜道 :“彗星轨道为椭圆形的,它的出现有定期,或
十几年一现,或几十年一现,或几百年一现,历史所记载,可
以推算得出因,此就可以知道。假使轨道是抛物线形,或双曲
线形的,那个仅能发现一次,以后不复再出。但是抛物线形的
那一种,有人说它仍是椭圆形,不过极长极大一个圈子,绕转
来或者须几千年,人间的开化迟,历史没有如此长久,所以说
它不复再出,亦未可知 。”
正说到此,忽听一个人叫道 :“五颗长星发生变化了!”
众人忙抬头看时,只见那五颗星光芒渐敛,而不住的动摇。隔
了许久,变成五颗明珠似的大星,次第排列在天空,仿佛一串
珠子联成一气。帝舜哈哈笑道 :“果然是它们!果然是它们!
”说罢,就用手指道:“这颗是水星,这颗是金星,这颗是火
星,这颗是木星。这颗是上星 。”众人看了,无不稀奇,都说
道 :“这五星如联珠,是不大有得见到的。”
这时夜色已深,四野昏沉如墨,众人露立长久,都有倦意。
渐听得晨鸡喔嘱,料想时已迨曙,正想入室休息,忽见东方似
乎露出一道白光来。大司空道 :“莫非天色已将明了吗?”众
人再注意一看,只见天际似乎隐隐有一朵黑云,黑云之下仿佛
有光气拥护。久而久之,黑云之中露出一个大圆物,其白如玉,
其大如镜。众人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月亮,纷纷不决。
陡见圆物旁边又涌起一个圆物,大小颜色都相仿佛。其初
比第一个出现的低,后来渐渐升高,两个一样齐,仿佛一对白
壁。后来两个互相摩荡了一会,毕竟是后来的那个占了上风,
那第一个出现的渐渐低落。忽然之间,红光四射,旭日东升,
… Page 151…
上古秘史 ·1463·
两个白壁和黑云都不知去向了。众人见所未见,个个称奇。帝
舜道 :“今日真难得。刚才是五星联珠,此刻是日月合壁,都
是祥瑞 。”回头向大司空笑道:“这个都是汝受命之符兆呢。
”大司空听了,惶恐逊谢。
这时天已大明,众人回到室中,略略休息。食过早餐之后,
薰风拂拂,天气大和。帝舜取过琴来,一面弹,一面又作了一
个《南风之操》,其词曰:
反彼三山兮,高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来歌。有黄龙
兮,自出于河。负图书兮,委蛇罗沙。按图观谶兮,闵天嗟嗟。
击石拊韶兮,沦幽洞微。鸟兽跄跄兮,凤凰来仪。凯风自南兮,
喟其增悲。
歌罢之后,又休息一会,便率领群臣返旆还辕,归到蒲坂。
次年,就叫伯禹到太室山去祭祀,算是禅位的第一步。
… Page 152…
上古秘史 ·1464·
第一百五十回
息慎氏进贡 大频国来朝
有一年春天,照例又是儿童入学之期。帝舜与君臣商议道:
“教孝教弟,明礼习让,这种科目固然是做人基本的要事,但
是恐怕将来有两种缺点:一种是关于儿童本身的,专让静,不
让动,身体发育恐受影响。一种是关于国家前途的,专尚文,
不尚武,民气逐渐委靡,易流于积弱。这两种流弊似乎不能不
预先防到 。”群臣听了,都以为然。
于是大家讨论起来,有的主张增加射箭一科,有的主张增
加御车一科,纷纷不一。大司徒道 :“臣以为射、御二科固然
是好的。射可以观德,可以习勤,不但能够养成武士,而且仍
不失教育原则。但是只可施之于已经成年的生徒,若是儿童,
体力未足,恐怕不甚相宜。现在规定七岁入小学,十五岁人入
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