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默尔不言,递加反对,是古人所谓狐埋之而狐搰之也。寡
人八年于外,胼手胝足,平治水土,略有微劳,生平所最兢兢
自戒的是个骄字。即先帝亦常以此戒寡人,说道:‘汝惟不矜,
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古来盛名之
下,有功之下,其实是最难处的。现在众诸侯之不服寡人者,
是否以寡人为骄吗?人苦不自知耳,如果寡人有骄傲矜伐之
处,汝等诸侯应当面语寡人。其有闻寡人之骄,而不肯当面语
寡人者,是教寡人之残道也,是灭天下之教也。所以寡人之所
怨恨于人者,莫大于此。请汝等诸侯以后万万不可再如此,寡
人不胜盼企之至 。”
演说既毕,这时众诸侯听了,纷纷各有陈说。夏禹听到那
言之善者,无不再拜领受答谢。过了多时,大会礼节告终,诸
侯各退席休息。
到了晚间,夏禹盛设筵席,大享众诸侯。广场之上,列炬
几万,照耀如同白昼。再加以时当望后,一轮明月高挂天空,
尤觉得上下通明,兴趣百倍。正在觥筹交错之际,忽然大风骤
起,四面列炬一齐吹灭。大众顿时喧乱起来,幸喜得明月在天,
尚不至于黑暗。耳边又觉得雷声隐隐,而细看天际,又并无纤
云,不胜奇异。
陡然之间,只见东方一大队人马从空而来,陆续跟在后面
的还是不少。转眼间已到会场,纷纷降下。众人一看,有骑马
的,有步行的,有披金甲的,有被铁甲的,有不披甲而用红绡
帕袜其首额的。估计起来,足足有千余人之多。最后又有无数
甲胄大将,乘着龙蛇车子等纷纷下来。又有几个女子,亦都下
来了。这时万国诸侯在月光之下都看得呆了,又惊又奇,又骇
又怪。正不知他们是什么东西,是神呢?是妖呢?为祸呢?为
… Page 233…
上古秘史 ·1545·
福呢?看看那些人的面貌虽不甚清晰,然而似乎丑恶的多。大
众至此,默默无声,都用眼来看夏禹。
只见那时夏禹早已站了起来,大声问道 :“寡人在此大享
诸侯,汝等何神?来此何事?”只见最后从空中下降的甲胄大
将有四个,先上前向夏禹行礼,并自己报名道 :“东海神阿明,
西海神祝良,南海神巨乘,北海神禹强,听见说夏王在此朝会
诸侯,特来朝见 。”夏禹听了,慌忙答礼,说道:“从前治水
海外,深承诸位帮忙,未曾报答,今日何敢再当此大礼?请回
转吧 !”四海之神即鞠躬转身,各驾龙蛇,冲霄而去。
转眼又是四个大将上前向夏禹行礼,并自己报名道 :“东
海君冯修,西海君勾太丘,南海君祝赤,北海君张里。闻说夏
王在此地朝会诸侯,特来朝见 。”夏禹又慌忙答礼,说道:“
从前治水海外,深荷诸位援助,未曾报答,今日何敢当此大礼?
请回转吧 !”四个海君即鞠躬转身,各上车乘,腾空而去。
转眼又是四个女子上前向夏禹行礼,并自己报名道 :“东
海君夫人朱隐娥,西海君夫人灵素简,南海君夫人翳逸廖,北
海君夫人结连翘。闻说夏王在此地大会诸侯,特来朝见 。”夏
禹亦答礼,说道:“从前治水海外,深蒙诸位夫人扶助,未曾
报答,今日何敢再当此大礼?请转身吧 !”四海君夫人听了,
亦各点首行礼,转身各上云车,昂霄而去。
其余甲胄之土,红绢帕首之卒,亦一队的簇拥着各人的主
人纷纷而去。霎时间风声也止了,雷声也寂了,依旧是万帐深
沉,月华如泻。四方万国诸侯仿佛如做了一场大梦一般,才知
道夏禹有这般尊严。虽神祇对于他也如此十分的尊重,因此才
倾心归附。就使有不满意者,亦不敢再萌异志。有人疑心世间
君主朝会诸侯,与海神无涉,无来朝之必要,或者亦是那九尾
白狐去代为运动出来,以震慑诸侯的。但是事无确证,不敢妄
… Page 234…
上古秘史 ·1546·
断。闲话不提。
且说夏禹大享诸侯,宴饮完毕,诸侯各归帐次。到了次日,
夏禹对于各诸侯又重加赏赐,并申明贡法,以后务须按照规则
缴纳,毋得延误。众诸侯皆唯唯听命,分道而去。夏禹亦率领
群臣国都。刚到中途,忽然都中有急报递来,说道 :“皋陶薨
逝了 。”夏禹听了,不胜伤悼,急急趱行。到都之后,亲往皋
陶家中临奠,并慰唁伯益弟兄。过了三日之后,举伯益为相,
继皋陶之任。又将皋陶庶子二人各封之以地,一个地方在英,
一个地方在六,以奉皋陶之祀。皋陶还有一个儿子,名叫仲甄,
才干优越,夏禹亦加重用。后来对地在何处,因历史失传,已
无可考了。到得这年冬天郊祭之时,夏禹又改荐伯益于天,希
望将来可以传位。这亦可见夏禹不私天下之一端,从前诸侯疑
心他荐皋陶是虚人情,的确错的。
且说夏禹自涂山大会归来之后,于政治一切绝少革新。而
对于臣庶愈觉虚心而谦恭。每月的朔日,多士前来朝见,夏禹
必问他们道 :“诸大夫以寡人为汰吗?知道寡人有汰侈的行
为,而不肯面语寡人者,是教寡人之残道也,灭天下之教也!
故寡人之所怨于人者,莫大于此也 !”这两句话是涂山大会时
对诸侯演说之词。然而后来每月必说,亦足见夏禹行己虚心,
知过必改。
有时夏禹出行,看见耕田之人,相并而立,必定对着他凭
轼而致敬,说道 :“这是国家根本之人呀。”走过一个十室的
小邑,亦必定为它下车致敬,说道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何况十室,岂无忠信之士!寡人安敢不致敬吗?”因此之故,
各处士人仰慕夏禹的谦德,纷纷前来求见。有的陈说事务,有
的指摘过失,络绎不绝。但是夏禹对于这种人,无论何时,随
到随见,决不肯使他们有留滞在门口之苦。假使他的话语说得
… Page 235…
上古秘史 ·1547·
善,很有理由,必对他深深拜谢。因此来见之人越多,夏禹亦
越忙。
夏禹的从人代他计算:有一年夏天,夏禹正在栉沐,忽然
有士来求见了。他即忙辍沐,握发而出见。见过转来,刚要再
沐,又有士来。再握发而出,如是者有三次。又有一天,正在
午餐,忽有士来,即忙将口中之饭吐了,就去见他。客去再食,
客来又吐饭而出,如是者有七次。有一天见客,跑进跑出,吐
哺握发足有七十次,这个亦可见夏禹之勤劳好善,不自满假了。
夏禹在政治闲暇的时候,亦常练习神仙之术。自涂山归来
之后,更抽空著了两部书,一部名叫《真灵玄要集》,一部名
叫《天官宝书》。这两部书都是讲究神仙之法的。原来夏禹自
遇到云华夫人以后,号召百神,所交际的真仙不少,耳濡目染,
于仙术早有研究。后来又得到灵宝长生法,时常服习,因而更
有冲举之志。这两部书著成之后,适值三载考绩,政治又忙,
猝猝未暇。
等到考绩办了,施黯来请示道 :“现在九州所贡之金年年
积多,作何用处呢?”夏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鼎
成仙去,现在何妨将这许多金来铸鼎呢?后来一想 :“不好,
果然如此,又要引起诸侯之责备了 。”后来又一想:“我可以
变通办法,何在一定要学前人呢?”于是决定主意,遂说道:
“朕的意思,拿来铸九个鼎吧。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
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还有寡人从前
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怪禽兽神怪等等。寡人和伯益都有图像
画出,现在一并铸他在鼎上。将来鼎成之后,设法将图像拓出,
昭示九州之百姓,使他们知道哪一种是神,那一种是奸。庶几
他们跑到山林川泽里面去,不会得遇到不顺的东西,如同魑魅
魍魉之类亦决不会得见到,岂非亦是与百姓有益之事吗?”施
… Page 236…
上古秘史 ·1548·
黯道 :“那么这九个鼎重大非凡了 。”夏禹道:“是要它重大,
愈重大则愈不可迁移,庶几可垂久远 。”施黯道:“这样大工
程,在何处鼓铸,在都城之内呢?还是在都城之外呢?”夏禹
道 :“不必限定,由汝自择适宜之地罢了。”施黯领命,向伯
益处取了《山海经图》,自去择地经营,悉心摹铸不提。
又过了几月,已是夏禹在位的第五岁。夏禹承帝舜之制,
亦定五岁一巡守。这岁是巡守之期,正月下旬动身。凑巧去年
一年天气亢旱,四方纷纷告灾。这年立春以后,仍是红日杲杲,
一无雨意。夏禹从安邑一路向东行去,看见那田亩龟坼,人民
暵干之象,不禁非常忧虑。一日,行到析城山东麓,但见一片
桑林,有许多百姓正在那里斩伐。夏禹见了大惊,忙问道 :“
桑林是很有益的,何以去砍它?”百姓道 :“去年无雨,直至
今日,树已枯了,横竖无用,所以斩伐 。”夏禹听了,大为叹
息。忽然一转念,仍叫百姓 :“不要斩伐,寡人自有道理。”
百姓听了,只好停止。夏禹吩咐从人就在此处住下,斋戒沐浴
起来,一面吩咐预备祭品。
三日之后,夏禹就在桑林之旁向空设祭,秉着虔诚,祷求
甘雨、哪知诚可格天,不到一时,风起云涌,大雨旋来,足下
了三日三夜,四境沾足,方才住点。夏禹此时阻雨不能上道,
亦只得留住。三日之后,那些拓桑居然都有了生意,百姓的歌
颂仰戴自不消说。后来隔了四百年,商朝之初,天又大旱至七
年之久。商汤祷雨,亦在此地。一个桑林,竟有两个圣主祷雨
的故事,亦可谓先后辉映了。闲话不提。
且说夏禹在桑林祷雨之后,即便动身,二月中旬到了泰山。
觐过东方诸侯,都是循例之事,无甚可纪。从泰山下来,径向
南行,到了云梦大泽之旁、大江之滨,舍车登舟,扬帆前进。
忽然船身颠簸欹侧,舟人不解,叫水手入水一看,原来有两条
… Page 237…
上古秘史 ·1549·
黄龙夹住了船,正背着走呢。舟中人听见这个消息,都吓得魂
不附体,顿时五神无主。只有夏禹是经惯的,神色不变,笑笑
说道 :“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是我的性,死是我的
命。龙有什么力量?它来做什么呢?我看到这两龙,老实说,
不过如两条蝘蜒罢了 。”说完之后,但觉船身平稳如常,想来
那两条龙已俯首低尾而逝了。众人益佩夏禹的盛德能够胜过妖
物。
五月,到了南岳。朝觐礼毕,遂到苍梧之野去省视帝舜的
陵墓,低回俯仰,不胜感慨。刚才回车,忽见市上簇拥着一大
堆人,夏禹不知何事,忙饬左右前去探问。左右回来报告道:
“那边正在杀一个有罪之人呢。”夏禹听了,心中老大不忍,
即忙下车,步行过去,直入人从之中,抚着那罪人之背,问道:
“你为什么要犯到这种死罪呢?”那罪人知道是夏禹,以为天
子怜恤他,亲来抚问,一定有赦免之希望了,便仰面求赦。夏
禹又问道:“你究竟犯的什么罪?”那人迟疑一会,说道:“
是打死人了 。”这时典刑之官亦立在旁边,夏禹便问证据确凿
吗,那典刑官道 :“确凿之至,一无疑义。”夏禹道:“那么
无可有免 !”即立着看犯人斩首。
斩首之后,夏禹看着那尸首不禁纷纷泪下。左右之人问道:
“这罪人证据确凿,罪应该死,我王又可惜他做什么?”夏禹
道 :“民之犯法,不是由于失养,就是由于失教。教养两项的
权柄操之于君主,犯法是犯人的罪;失教失养、而使他们至于
犯法是那个之罪呢?古人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就是指此
而言。寡人听见古人说,天下有道,民不离幸;天下无道,罪
及善人。尧舜之民,人人能以尧舜之心为心,所以犯法者绝少。
现在寡人为君,百姓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