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钱振
  ■曰: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
  山木为之,故易火;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摘自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按不暇,可以各个击破。——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吏古籍批语集》第161页)
  [解析]
  吴蜀彝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引用过这个战例,来说明“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对这个战役的批注,刚是反过来从当时处于强者一方的刘备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教训,为其设想谋划。
  彝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县境内。222年,刘备率蜀国大军西进攻吴,连战皆捷。进到彝陵,已入吴境五六百里,砍伐山木,连营扎寨,打的是阵地战。吴国都督陆逊则坚守不战,相持七八月。直待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利用顺风放火,攻破40多个营寨,迫使刘备退到白帝城。户弼在《三国志集解》《陆逊传》里,引用了清代学者钱振■的评论,说陆逊破刘备的办法,不过是用火攻,如果刘各不用山木扎营,以上石垒营,陆逊又有什么办法攻破蜀军呢?毛泽东的批语,就是针对钱振■的评论的。
  在毛泽东看来,上石垒营,虽不怕火攻,但由于粮草供应不便,也不可能保障刘备持久进攻。刘备欲胜吴军的办法,是“打运动战”,从吴军防守较弱的彝陵南边的澄水流域进攻,使美军分兵,然后各个击破。很明显,这个设想,同毛泽东一贯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一致的,也是他从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体会。无疑,就当时而言,这也是一番合乎道理的良策。如果刘备地下有知,当会折节钦服。
  《陆逊传》还记叙,刘备在彝陵战败,退往白帝城后,吴国将领“徐盛、潘璋、宋廉等,各竟表言:‘备必可擒,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接着,卢弼引何焯的评论说:“大胜之后,将骄卒惰,溯流仰攻,转馈又难,一有失利,前功尽弃。昭烈老于兵,得蜀已固,非若曹仁之在南郡,可惧而走也。连兵于西,主客异势,决还老中人所能知也,盛、璋、谦如豕突耳。”意思是,大胜后将骄,不顾主客观条件,试图连兵向西再攻刘备,很可能前功尽弃。读至此,毛泽东批道:“柯评有理。” 
8。陆逊用司马懿敌孔明之计(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摘自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摘自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61、162页)
  [解析]
  陆逊年少统大军抗刘备,尤如当年周瑜挂帅印抗曹操,自然会有人不服。这对陆逊来说,是对他的统兵驭将之智的考验。既不能在强敌和部下面前“示弱”,又不能硬着头皮去硬打,两全之策,便是抬出“主上”之命来。陆逊用的办法正是这样。毛泽东从中看出陆逊之智同曹营里的司马懿稍后领乓同诸葛亮周旋时所用之计的暗合处,他的批语,一下子牵出诸葛亮、陆逊、司马链三个分属刘、孙、曹阵营中地位角色相同的高手。
  毛泽东说陆逊按剑示强于部下,“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这里指的,便是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时,司马懿看出他远道而来,利在急战,采取“以候待变”的战略。于是“亮数挑战,帝不出”。《三国演义》中有关描写,甚至说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派人送来妇女衣物以污辱司马懿,司马懿却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手下将领按奈不住,他也反复劝说,《晋书·高祖宣帝纪》说得更有意思。诸葛亮送来妇女衣物后,“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于是派辛毗杖节前来节制司马懿。“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乓以应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这时,诸葛亮看透了司马懿的用心,对手下人说:他本来就不想同我交战,之所以上表请战,乃“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若真想打仗,何必不远千里向天子请战呢?的确,司马懿这一招,既保全了不甘受污辱的面子,又达到了以静制动、以稳待变的军事目的。正像毛泽东说的,这一手,确实“高明”。结果,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军不战自退。
  毛泽东在1966年3月的一次谈话中,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不过,在历史上,司马懿的名声远逊于诸葛亮,大约是同为“相”,一则谋人之国,一刚鞠躬尽瘁之故。在《三国演义》里,司马懿则近乎一个丑角。不过毛泽东读史是不会受俗议和感情支
  配的,他总能于人无见识处有见识。 
9。韦睿为将,有刘秀、周瑜之风(读李延寿《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
  五年,魏中山玉元英攻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众兵百万,连城四十余。武帝遣征北将军曹景宗拒之,次邵阳洲,筑垒相守,未敢进。帝怒,诏睿会焉,赐以龙环御刀,曰:“诸将有不用命者,斩之。”睿自合肥径阴陵大泽,过涧谷,辄飞桥以济师。人畏魏军盛,多劝睿缓行。睿曰,“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旬日而至邵阳。初,帝敕景宗曰:“韦睿卿乡望,宜善敬之。”景宗见睿甚谨。帝闻曰:“二将和,师必济矣。”魏将杨大眼将万余骑来战。大眼以勇冠三军,所向皆靡。睿结车为阵,大眼聚骑围之。睿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者众。矢贯大眼右臂,亡魂而走。明旦,元英自率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魏军又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魏人先于邵阳洲两岸为两桥,树栅数百步,跨淮通道。睿装大舰,使梁郡太守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会淮水暴长,睿即遣之,斗舰竟发,皆临贼垒。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风怒火盛,敢死之士拔栅斫桥,水又漂疾,倏忽之间,桥栅尽坏。道根等皆身自搏战,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魏人大溃,元英脱身遁走。魏军趋水死者十余万,斩道亦如之,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睿遣报昌义之,义之且悲且喜,不暇答,但叫曰:“更生,更生!”
  ——摘自李延寿《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魏军——引者注)虽众,何所用之。
  (曹景宗—引者注)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
  (韦睿——引者注)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
  (魏军——引者注)百万之众,皆局。
  ——摘自毛泽东读李延寿《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的批语
  (见《毛译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等200、201、202页)
  [解析]
  韦睿是梁武帝的主要将领,有杰出的军事才干,成功地指挥了好几次重大战役。毛泽东读《韦睿传》,对其英勇善战的事迹批注不少。
  前面的引文,说的是天监五年(506),韦睿督军解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之围的经过。这年,北魏中山王元英“众兵百万,连城四十余”,攻下了梁占领的徐州,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困在钟离。毛泽东认为,魏军虽多,“何所用之”。梁武帝先是派曹景宗去解围,但因敌兵太多,军到邵阳,曹景宗就筑垒相守,不敢前进了。毛泽东批道:“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梁武帝又派韦睿去,韦睿昼夜兼程,看见魏军人多,部下却功他缓行,韦睿则无所畏惧,认为钟离如此危急,怎能缓行呢?毛泽东对韦睿的这个气概,颇为赏识,批道:“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3年,王莽派兵42万,包围了起义的绿林军占领的昆阳,当时还是义军将领的刘秀突围求援,然后又率3000人马,回攻王莽军队,集中突破了敌军中坚,遂内外夹击,歼灭了王莽主力。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率3万人马,在赤壁大败曹操的20多万人马。毛泽东把韦睿同刘秀、周瑜相提并论,可见评价之高,推崇他敢于以少敌众,以弱胜强的大将风度。
  韦客率军到邵阳后,乘夜挖掘长堑,构造营垒,凭空突起,截洲为城。天亮后北魏主将元英见后大惊:“是何神也?”对这一段,毛泽东逐字加了旁圈。然后,曹景宗又派人潜入被北魏围困的城内,告诉他们援兵已到,以稳定军心。读至此,毛泽东很细心地批注:“此别一城,非违睿新筑邵阳洲之城。”在这一战中,起初,魏军攻韦睿甚烈,部下诸将,包括韦睿的儿子在内,都请求下城楼避敌如雨箭矢,韦睿不许,自己稳立城头。后韦睿用火攻魏军,魏军赴水而逃者淹死10余万,被梁军斩首10余万,其余弃甲投降者数十万。毛泽东逐字加了旁圈,批道:“百万之众,皆尽。”
  对韦睿指挥的其他战斗,毛泽东也很有兴趣,批注中称赞有加。
  梁武帝天监四年(505),韦睿都督众军攻北魏。他派人攻打北魏的小观城,久攻不破,于是,“睿巡行围栅,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请还授甲而后战。’睿曰:‘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今无故出人于外,必其骁勇。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魏军败,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读到这段话,毛泽东在“睿巡行围栅”处加了旁圈,天头上划三个大圈,批道:“躬自调查研究。”似犹嫌不足,又在自己写的“躬自”两字旁边加了旁圈,以加重“躬自”在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传中说到韦睿准备攻击从魏城里跑出来的几百个人时,毛泽东批道:“以众击少。”部下以没有准备而劝阻,韦睿认为这些必为守城的骁勇之辈,打败了他们,其城自拔。毛泽东在天头上划了三个圈,批道:“机不可失。”可诸将仍然犹豫,韦睿持节施令。毛泽东又逐字旁圈,批道:“决心。”结果一战而攻下小岘城,说明违睿的调查、分析和决断,都是正确的。
  在攻下小岘城后,违睿又派人进攻北魏占领的合肥,也是久攻不下。于是,违睿到后,“睿案行山川,曰:‘吾闻汾水可以灌平阳,即此是也。’乃堰淝水。顷之,堰成水通,舟舰继至。魏初分筑东西小城,夹合肥。睿先攻二城。既而魏援将杨灵胤帅军五万奄至,众惧不敌,请表益乓。睿曰:‘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且吾求济师,攸亦征众。师克在和,古人之义也。’国战破之,军人少安。”
  读到这段,毛泽东在“睿案行山川”旁加了旁圈,天头上划着三个三圈,又一次批道“躬自调查研究”,还在“躬自”旁加了套圈,在“调查研究”旁加了单圈。可见毛泽东对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以取得战争胜利是多么重视,对韦睿的躬身调查是多么赏识。违睿正是在调查之后,提出在淝水修筑堤堰以通舟舰,以击破合肥的。起初,北魏援兵5万来救,诸将请违睿也派兵来,韦睿没有答应,认为胜败的关键不是双方都加兵。于是下令攻战,结果取胜。毛泽东对这段话也加了旁圈,批道:“以少击众”。
  当淝水堤堰修成时,韦睿派人驻守,后被魏攻陷,逼近韦睿驻地。诸将都劝他退避,他非常生气,说“将军死绥,有前死却”,“因令取嫩扇麾幢,树之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