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就成了。再能够把分别放下,那你就是大圆满,你证得的果位是菩萨,比阿罗汉高多了。再能够把妄想放下,那你就究竟圆满,这个究竟圆满是定慧究竟圆满,十善究竟圆满,这是真正修行。修行绝对不是说经教上要学多少,不是的,是你放下多少。古来的祖师大德,不只惠能一个人,许多大德都说过,修行证果这桩事情不关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多读、少读不重要。这是世尊给我们示现的,世尊示现的,读,求学十二年;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没有求学,不认识字,没念过书,都是放下。世尊学了十二年,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成佛了。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什么也没有学过,听五祖忍和尚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他也成佛。我说得很多,他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的境界是一不是二,平等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释迦牟尼佛是现佛身,惠能大师现祖师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平等境界。
  我们今天这个事情不容易,我们明了了、搞清楚了,现在欠的是我们自己要做功夫。这段经文是讲做功夫,讲这六根,六根入定,在六尘起用;在六尘入定,在六根起用,你说多么活泼。一般讲,眼根入定,应该在眼根起用,眼根入定,能在色尘起用;色尘入定,能在眼根起用。不但如此,讲到究竟之处,六根互用,眼根入定,可以在意根起用;意根入定,可以在耳根起用,为什么?根尘都是一心。这段经文讲得好,先讲「六根,六尘」,然后再跟你讲「三世间」,前面讲的是「智正觉世间」,讲尽了。哪个地方不能入定?哪个地方不能出定?没有任何障碍,得大自在。
  这个道理,清凉大师就是用事理二定跟事理二观来跟我们说明。明达法相,这是事观。明是明了,达是通达。我们知道的法相,怎么来的?因缘生法,就是佛法也离不开因缘,大乘教经论里常讲「佛法因缘生」。既然是因缘生,这些法相没有体性。善了无生,那是理观。你从相上见到性,善是善巧,了是明了,了达一切法不生。相不是在面前吗?不生。这无生跟不生就是根本没有生,这个道理深。一般讲缘生,佛法讲无量因缘而生的。无量因缘把它归纳为四大类,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这个好懂,这相生了。生而无生,无生而生,生、无生是一不是二,叫入不二法门,你就得自在,你真正能把诸法实相看到,这看到就是你证得了。用什么方法证得?用定慧,你没有甚深的禅定,你见不到;心要定到相当一个层次,你才见到事实真相。
  现在学佛要跟过去环境来比,有损有益。不能说过去环境好,我们现在不如他们。从某个方面是这样说的,过去修学的环境比现在好,人心淳朴,社会安定,世界人口少。譬如在中国,中国在抗战时候,六十年前,四亿人口,现在听说差不多都十四亿,这环境不一样,人多,社会当然复杂。再往前面讲,清朝初年的时候,中国人口只有一亿多,不到两亿人,土地还是那么大,人口少,那当然自在。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学习环境比古人好太多了,这怎么说法?古时候社会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诱惑,没这么多刺激你,现在要学道不容易成就,从前容易成就。不容易成就,你能够成就,你的功力超过他们太多。古时候人修行证果的,到今天又会淘汰一大批,他不能成就。
  由此可知,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物质环境、人事环境没有好坏,好坏在自己的心。自己心果然是清净,果然是善,果然是好学,现在的环境比从前好,你能够禁得起考验,你能够禁得起折磨,你在这里头练到如如不动,这个功夫超过古人。古人要跟你在一起,不能不佩服你,你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能成就,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时讲五浊恶世,不是讲那个时候,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末法时期真正是五浊恶世。在这里面修行成就的确不是简单事情。说不是简单事情,也不是真话,给你说真的,真的就是你是不是真干?要是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范的,只要你真正肯放下,你真正明白了。明白跟从前是一样,三千年前的那个社会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今天这个社会复杂的现象还是如梦幻泡影,还是皆是虚妄,跟《般若经》上讲的原理原则丝毫没有改变,「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只要你不执著、不分别就行了,有什么两样?不论在事上、在理上没有差别。
  《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出最好的示范,一生圆满成就。他所示现的不是顿超,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顿超,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顿超;惠能大师为我们示现,顿超,是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圆顿大法,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善财童子的示现是渐修,他的小学是在文殊菩萨道场里面学成的,就是我们《华严经》上讲的从初信到十信,没有离开老师。十信心满,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离开老师,到外面参学。德云比丘,初住菩萨,他去参访,他自己也就证初住;不证初住,见不到初住菩萨。海云比丘,二住菩萨。这五十三参,就步步高升。就像念书一样,德云是初中一年级,海云是二年级,这样步步高升,到最后参访普贤菩萨,成佛了;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就成佛。像一般念书一样,慢慢一步一步升上去,示现给我们看的。我们的修学应当是年年有进步,每年都能升一级,从圆教初信到妙觉位是五十二个阶级,就是五十二年级,那你要学五十二年的话,就成佛了!真是这样的。五十二年,也许一般人讲,很长,还有很多人活不了这么大年岁!是的。可是你要晓得,真正成就,十信心满就成就。十信心满就十年,到我们现在念的「贤首品」,这就圆满了,就毕业了,往后是参学。参学就是佛菩萨应化,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我们现在很清楚的能够体会到,既然六根在六尘境界上已经不起心、不动念,分别执著当然没有,起心动念都没有,哪来分别执著?这叫真平等。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上面是妙觉,四十二个位次是平等法界,所以叫一真。平等法界里面还有阶级吗?那我们就知道,释迦牟尼佛说四十二个阶级是跟凡夫讲的,凡夫有分别心、有执著心,给你讲有四十二个阶级。实际上,你入一真法界,没有阶级。那佛有没有说错?佛没有说错,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醒我们,要不然我们对这个总是想不通,理事不能圆融,总想不通。清凉给我们说,无明破了之后,还有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断。这句话提得好,我们就恍然大悟,原来四十二个阶级是无始无明厚薄不相同。无明习气很浓,地位就低;无明习气很薄,境界就上升,就这么个道理。确实没有无明,他有无明习气。这习气不好懂,古大德用酒瓶来给我们做比喻,我们从这上体会到一些。酒瓶盛酒的,酒倒干净了,一滴都没有了,闻闻看,还有味道。我们要用这个做试验,就会试验得很清楚。你去买酒,同一天装在瓶子里,现在到酒厂里面去买、去订,就能订到同一天装的,同时装的。菩萨四十一个阶级,破无明是四十一个阶级,前面不破无明,不算它,你就买四十一瓶酒,一个星期倒一瓶,四十二个星期就倒完,统统倒完,四十二个星期。第一个星期倒的那一瓶,大概就没有味道,闻不出味道了。第二个也许还是闻不到,大概第三、第四有一点味道,很淡。这个星期刚刚倒掉的,味道最浓。
  佛菩萨跟我们讲,法身菩萨四十一个阶级是这么一回事情。你要看那一瓶,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没有,这习气没有法子断。你不能说我要把习气断掉,好,你要把习气断掉,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马上生起来,你又堕落了。所以这只有让时间自自然然就没有了。要多长的时间?佛在经上说,三大阿僧只劫,这时间长。三大阿僧只劫,无始无明习气自然完全没有,完全没有就是究竟佛果。但是你要知道,初住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里面,起感应的作用完全相同。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三十二应」,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能现八相成道。前面我们在经上读过的,他能现大身,现报身佛,莲华多大?三千大千世界,那身相就可想而知。这是什么?无明刚刚破,或者说还没有破,十信位的菩萨就能够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为一切众生说法。
  佛经上有这么一句,释迦牟尼佛说的,三世诸佛所说之法,我这一生四十九年不加一字。这很重要!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是不是自己讲的?是不是自己创造、自己发明?没有,完全没有,古佛所说的。跟孔老夫子做学问的态度完全相同,「述而不作」。所以这些大圣大贤他们一生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都是古人的,都是前辈的,没有自己的东西。这对我们来讲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你要是冷静观察,你就晓得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谦虚的话,是真实话。这里面教育含著很深的意思,你不要去创新,为什么?创新是妄想,创新是违背性德,自性里头没有新旧,法尔如是。你心定了之后,空间维次就突破,你不但见到现在诸佛如来,你同时见到过去诸佛如来,时间没有了,三际没有了。像《华严》所说的,三际变成一念,一念里面圆满包含这三际。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之法那你就清楚明白,照说就行了,是从自性里流露出来的,不是造作的,不是发明的。见性,你就得到。怎样见性?你得把烦恼习气障碍除掉才行,这我们常讲放下,你得放下才行;你要不放下,你是轮回心,你言语造作是轮回业,你连六道轮回都出不去,你怎么能见性?你怎么能见三世诸佛?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有很深的体会,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个一不是专一,任一,任何一法都圆满含摄一切法。可是佛在经典里面确实为我们指出,对初学人指出的,这个一法就是《十善业道》。这是一部分量很少的经典,它的经文通常我们印是只有四个page,四页,经不长。两次,佛告诉我们,这十善业是人天法,就是说你在六道里得人身,修这个法门;你想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是修这个法门;声闻菩提,这是四圣法界里面的阿罗汉,缘觉菩提、菩萨法,乃至无上菩提,究竟的佛果,都是以这个为基础,以这个为根本。这是佛给我们说出的根本法,在「净业三福」里面放在第一条,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这就明白了,没有十善业道就没有佛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无量经教,统统以这个为基础,这个基础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那你就晓得这个重要。
  《十善业道》怎么落实?《弟子规》跟《太上感应篇》是《十善业道》的落实。你能不学吗?你要不学,你能有成就吗?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根,你为什么不学?你对它不认识,你要真的认识了,你就会很欢喜的学习,你这三个根就扎下去了。有这三个根,你才能够修定,你有定功才能修观,才会步步高升,你往生才真有把握,一生圆满成就。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就,你不扎这三个根就错了。这三个根要多少时间?顶多一年,过去没有学,现在补习,行,来得及,不是来不及。可是最重要的,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了,不再贪恋。这也不少年了,我们常常跟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勉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因为这些东西障道,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在道业上寸步都入不进去,永远挡在外面。要晓得,外面没有障碍,找不到障碍,真正障碍就是这四桩事情。如果我们还不愿意放下自私自利,还贪图名闻利养,还享受五欲六尘,还有贪瞋痴慢,这一生只能说跟佛法结个缘,阿赖耶识里面有了佛法种子,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能成就,在六道里面,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要知道,造作许多的恶业,这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有得受的,不能不觉悟。
  我们对於一切法不生不灭的道理,知道了一些,怎么证实?放下就证实,就是你亲证的境界。不放下,听佛说的,佛这么说法,佛当然不妄语,是他的境界。佛教化众生,让我们最感动的、最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