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净的,决定不起分别执著,这是菩萨。如果再更进一步的话,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那是佛,那比菩萨高。菩萨的智慧就了不起,何况佛境界!所以我们一天到晚练,练什么功夫?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说参禅,禅堂里参什么?就是参这个。或是用观心,或是用参话头,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就用这个功夫。
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你就晓得原来念佛堂也是用这功夫,念佛堂把我们全部精神意志都集中在这一句佛号上,除这句佛号之外一个妄念不生。它跟禅有什么差别?完全没差别,理论、方法都相同,但是念佛比参禅殊胜,殊胜在哪里?参禅不到一定的境界不得利益。念佛功夫差一点不要紧,它跟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生到极乐世界去,有这个好处在里头,这是其他法门里头没有的。所以佛在《大集经》上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念佛就是无上深妙禅。佛说的话我们相信,不怀疑,你这一句弥陀才念到底,念这句佛号的时候,你要懂得不能夹杂。所以古人讲念佛的三个条件,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二六时中就是一句佛号,除这句佛号什么都没有。那有人问,我有重要事情要办事情怎么办?我不思考能办事吗?确实你真正到心地集中的时候,智慧现前,无论临时什么事情发生,你处理得比别人高明,为什么?你是智慧处理。别人凭想像,那还是分别执著在处理,分别执著处理往往有后遗症,为什么?你没有顾及到,所以挂一漏万;智慧处理,它是圆满的,他处理得非常好。
所以这一点是在疑字上,所以讲不能怀疑,我们怀疑是什么?我们对佛陀教诲信心不足,你才常常有疑虑,有怀疑、有顾虑,信心不足。真信,没有怀疑,没有顾虑,你只去做,决定正确。真做,自己真诚到极处能感动别人,恶人都会变成好人,这个道理就跟夏威夷那份资料里面讲的完全相同。你看夏威夷土著给人治病,那个病是中国人所讲的疑难杂症,严重的精神病患,没有人愿意接近。土著跟他治疗,根本就没有接触病患的身体,只是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面,对著病患的病历。就像我们佛门里念佛给他回向,道理是一样的。他自己念是用念佛的功夫,他不是念佛,他是念「我很抱歉,我对不起你,我很爱你」,他念这个。不断的重复念,念上几个月,那个病人好了,这什么道理?他讲得很清楚,把自己真诚的爱心念出来。「我很抱歉,我对不起你」,这是忏悔、惭愧心,这个心念出来就产生效果。这个心要是念不出来,就没有效果,这里有道理,不迷信。
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什么时候会产生效果?念到一心不乱,那个回向力量就大了。自己念佛的时候还夹杂妄念,平常还有私心,还有贪瞋痴慢,效果就不彰,看不到效果,只能说念比不念好,真正效果太小了。所以,自己修成了才真正能够感化别人,自己真的能够做到我们常常说的两句话,「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你做事情你就放心了。为什么?没有良心的人、坏人,贪欲很重的人,你去拜托他做事情的时候,他对别人不善,他对你善。为什么?你的力量感召他,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这个力量很大。你为什么做不到?头一个你怀疑「这个我做不到」,你是真做不到,我给你做证明你真做不到。我怎么敢给你做证明?就是凭著你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果你说「我真做得到」,我也给你做证明,你确实能做到。我凭什么?凭你的信心。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我们这里是讲功德,信心,坚定的信心是所有功德之出生,能生无量的功德。所以不信不行,头一个要相信。
他能够把内外都不执著,因为三禅还是色界天,对著外面的色不再放在心上,心地不沾染。那你就想到初禅跟二禅对於色界还有喜爱,三禅的色比二禅更殊胜,他没有一点点贪恋,清净心现前,没有贪恋,就没有分别执著,他到这个境界。所以性德里面的欢喜,欢喜是性德,它不是外面的刺激,不是对外面的贪爱,不是的,内心自性里面的欢喜心现前了。孔子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内心的喜悦,不是外面,与外头境界不相干。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这个法喜、常生欢喜心是性德,这时候法喜现前,遍身怡悦,这位在三禅。
第四小段是「虚空处」,这个小段是色界跟无色界交叉的地方,是第四禅也是四空定的空无边处定。「虚空处,尽灭一切色想,一心缘空,与空相应,位在四禅。」在这个境界里面再向上提升,他就入四空定,所以这是在交叉的地方。尽灭一切色想,这个一切色,色是指物质,内是我们的色身,外是物质的世界;这个灭要知道,不再执著,分别执著都没有,这叫灭尽。不是外面境界没有了,你的身没有了,不是;你身还在,外面境界也在,就是不再分别执著这些事情。心跟空相应,我们通常讲空灵,心空的时候叫灵明,与空相应,位在四禅。它跟四空定空无边处相应,因为什么?一心缘空。功夫深一点的,他就从四禅入四空定,四空定第一个就是空无边处定,就入这个境界。
第五个「识无边处」,这是四空定里面的第二定,第二层,「舍虚空处,一心缘识,与识相应,位在四空」。识是什么?识是神识,也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我们世间俗话称为灵魂。佛在经上讲,人到世间来投胎谁先来?识先来。走的时候什么东西最后走?阿赖耶识最后走。识离开身体,这个身体才真正叫死亡,跟我们医学上讲的不一样。医学上现在觉得人断气了,呼吸没有了,心不跳,就宣布死亡了。实际上佛讲,识没有离开,只要识没有离开,身体不坏,识一离开身体马上就坏了,身体就有味道,有很不好闻的味道,识离开了。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的神识从什么地方离开,与他一生行业有关系。如果他从头顶上离开,他不堕恶道,从头顶上离开多半是在天道。从胸口离开的时候,这就是他的暖气,识是能量,它有温度,识没有了,温度就没有了,人就变成冰凉的。所以你就试探一下看,他别地方都凉了,头顶还没有凉,头顶还有点热,他是从头顶走的。头顶走生天道,这是好相,往生净土的都是从头顶走的。从胸口(心口)走的,人道;从肚脐走的,畜生道;从膝盖走的,饿鬼道;从脚心走的,摸摸最后脚心热的,地狱道。佛这样说,就有人真这样去试探,好不好?不好,不要去试探。为什么?他没有走,你去摸他,他有感觉。他感觉得痛苦,痛苦他就变成怨气,瞋恨就起来,一瞋恨他马上堕落。
所以佛告诉我们,人在断气之后八个小时,最好不要碰他,不但不要碰他身上,他卧的床都不要碰。你在边上照顾,也要离开床有个几寸的地方,都不要碰它,让他很安详的走。至於他身体僵硬、柔软是他走时候的心,如果他走的时候很害怕,贪生怕死,他的身体会很僵硬。如果他走得很自在,对身体没有留恋,很自在走的,他身体柔软,就是走的时候一点恐怖都没有。这些常识都应当知道,特别是帮助助念送往生,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他在临终的时候,就是断气之后八个小时,最安全的是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这是最安全的。不要哭,不要哭哭啼啼,就是一句佛号帮助他,不要跟他讲什么任何开示,讲开示、诵经、念赞都不可以,都是扰乱他;就是一句佛号帮助他,叫送往生,这就对了。
这是讲神识,他与神识相应,我们今天讲与灵魂相应,灵界。灵界就是四空天,他不要身体,身体是色法,有身体很不自在。连我们中国老子,那个时候佛教没到中国来,老子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最大的忧患,是什么?因为我有个身体,没有身体多好。所以,没有身体在六道里面叫高级凡夫,真的四空天是高级凡夫,他没有身。他有没有离开苦?佛说他没有离开,他有什么苦?他有行苦。苦分三大类,苦苦、坏苦、行苦,我们欲界这三种苦统统有,到色界天,苦苦没有了。苦苦就是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个八种苦,色界天人没有了。因为他有色,有色这个色会坏,到色变坏的时候他就有痛苦了。但他痛苦的时间并不长,只是在寿命到的时候,所谓五衰相现前,面孔光彩没有了,身体会流汗,衣服会肮脏,这个时候他就晓得他寿命快到了。总在寿命到七天,这个七天的时间会出现这个现象。在这个以前这些现象都没有,永远没有衰老的现象,身体没有流汗的现象,衣服没有肮脏的现象,天衣,它不染灰尘。所以色界天人有坏苦。
无色界天人他没有身体,他也不需要宫殿,这是我们讲灵界,所以他没有这个苦。行苦是什么?行苦就是他这个境界不能永远保持,到他寿命到的时候这个境界就没有了,不能永远保持,这叫行苦。那我们现在人在这个世界,我们没有办法永远保持年轻,这是行苦。就是说你一天比一天衰老,你没有办法把它止住,这个苦叫行苦。坏苦那是最容易现的,年纪愈老,身体样样都不好用了,走路没有年轻那么样的健壮,头发也白了,牙齿也掉了,这叫坏苦,身的坏苦。居住环境,房子住了几年要修理,不修它也坏了,这也是坏苦。所有的东西用久了它都会变坏,这是坏苦。
苦苦里面,就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是内;外面就是你求不得,你的希求达不到。冤家对头,不愿意跟他见面,天天碰到,让你生烦恼,怨憎会。爱别离,喜欢的人不常在一起见面,喜欢的东西常常也遇不到。这些都叫做苦苦。真的是上至帝王,下至凡夫走卒,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避免,这三苦、坏苦没法子避免。舍了身,色相统统舍掉了,这些苦全都没有了。所以识无边处,四空天只有行苦,苦苦、坏苦都没有,这受苦是最轻的,可是还是有苦。所以佛说三界统苦,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法华经》的比喻说「三界火宅」,好像你住的房子一样,失火燃烧起来了,还没有烧到你而已。
再往上去一层,这是四空定里面第三层,「无所有处,舍无边识」,他连识也放下,「一心缘无所有,与无所有处相应,位在四空」。四空是第三层,无所有处。我们细细想想,执著真放下了,分别有没有放下?他还有个无所有处,你就晓得分别没有全放下。什么都不分别了,还有个「无所有处」,这个道理要懂得。你再说一说,他的识是不是真的没有了?只可以说对自己的灵魂、神识看得淡薄一点而已,没有转识成智,转不了。就是说他只是用定功把分别执著控制住,暂时不起现行,没有真正的断掉,真正断掉那就不一样,这是讲四空天人。可是修行人也经历这个位次,经历这个位次是什么?根性比较差一点的阿罗汉。根性利的,他不通过四空天,他在第四禅就有能力超越四空天,他出了六道就到声闻法界去了。阿罗汉里头有钝根、有利根,钝根要通过四空天,利根不需要,这边讲修行人。不修行的人他是伏住,修行人在这个地方真的他控制住了,而且这个地方定功不断在向上提升,全都是修定。到无所有处他不能住,一住在无所有处他就不能提升。
再往上提升,「非有想非无想处」,我们常讲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四空定最高的,非有想非无想。「舍无所有,一心缘非有想非无想,与非有想非无想处相应,位在四空」,这是四空天最高的一层。再往上去就是第九定,到这里是第八定,四禅八定,这叫世间定。再往上提升,执著才真的放下,对於三界六道里头的执著统统没有了,这证阿罗汉果。
第九定,「灭受想,受想即上能缘之心」,「上」是前面所说的,能缘之心,是什么心?受是执著心,想是分别心,受想是能缘,能攀缘的,境界是你所缘。「谓行人」,行人是修行人,「厌患此心散乱,入定休息」,不再用这个,「尽灭受想诸心,位过三界」,超越了,三界就是六道,证阿罗汉果,他得自在。
「修此背舍观时,发无漏智慧」,无漏智慧是小乘的无漏智慧,不是大乘的。「断三界见思惑」,思惑是什么?惑是迷惑,思是思想,三界六道里的错误的想法。见惑是看法,初果就断了错误的看法,到四果阿罗汉,错误的想法断掉了,也就是你的看法、想法决定没有错误。所以,佛在经教里头一再的告诉我们,没证阿罗汉之前,不要相信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