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定,就可能有六层台阶环绕着。如果从透视的角度看,整个墓室就是六个由大到
小的倒四棱台叠加而深入地下的大土坑。

    《关中记》曾说过汉陵“方上”的面积是一百二十步,而汉陵封土堆基部的底
面积大于上口的这种合理结构,显然是承袭秦陵而来。秦始皇陵家经过漫长历史的
风风雨雨,终使它由原来周长2087。6  米缩小到现在的1390  米,足见它被历史的
风雨无情地脱去70~82。5  米的一层“厚皮”。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在这脱掉“皮
层”的地方,即现在陵冢的周围,下深8 米,即是地宫上部的外围建筑。据考古专
业人员测知,墓圹上口有一道高和厚各约4 米的“方城”,南北长460 米,东西宽
392 米,其顶部距今地表只有2。7 —4 米。

    在这周长1704  米的四边正中有斜坡门道,其中南、北、西三面各一,东边有
五。门道宽达12  米,已用夯土填实。由探知的墓底强汞区得知,这个范围东西长
160 米,南北宽120 米,并很可能就是椁室所在。

    关于墓室的结构问题,我们无妨援引王学理、程学华等考古学家所总结的考古
资料作推导,也许有更多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已经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上自殷
周、下迄汉代的大型陵墓,凡是在平川地带营造墓室者,无不穿土为圹,作成朝天
的竖穴墓椁墓,椁顶横铺原木,填土夯实,与地平齐。

    已经发掘的王侯大墓,如殷墟侯家庄西北冈“亚”字形大墓、武官村“中”字
形大墓、妇好墓、凤翔的春秋时期秦公一号大墓、咸阳杨家湾汉墓等,都为我们提
供了这方面很好的例证。至于战国晚期,虽然已经开始出现了洞室墓,但这还只局
限于小型墓葬。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穴固然是大型的洞式墓,也开了“以山
为陵”的先声,但这属于凿山为藏的另一种类型。另外,像湖南长沙象皮咀的吴氏
长沙王墓和陡墓山曹■(长沙王后)墓,则为我们提供了西汉文、景二帝时期诸侯
王墓的典型材料。这两座墓都具有较为复杂的木结构墓室,它包括着前室、后室、
两层回廊、甬道等部分,内置“题凑”、两重木椁和三重套棺。其结构特点是摆脱
了传统“井椁”的固有形式,在木椁室前端已经设了门,原来的头箱、边箱和脚箱
分别演变为前室、回廊和后室,而前室又分外高大、宽绰,处于突出的地位。内置
案、盘和果品,象征宴享或祭祀之所;回廊则由若干个小室组成,后室则放置棺。
显然,这是模拟地上宫室建筑而来。那么,具有更大规模,而时间早此四、五十年
的秦始皇墓室结构,岂能挥邢嗤  β穑炕卮鸬比皇强隙ǖ摹* 秦始皇陵所在的地理
形胜固然优美,但它却处在骊山北麓大水沟口的山前洪积冲积扇的前缘地带。这个
冲积扇的扇心在陵区陈家窑到杨家村一带,而扇缘部分却很宽大,东西跨越焦家和
董沟之间,几近两公里。陵冢南北的坡向呈正方形的阶梯状倾斜,由南往北递减。
反过来从地望上看,陵园北部的坡度只有1 °左右,南部在2 °上下,再由上陈到
杨家就增至3 °。而陵东西两侧呈凹槽状,坡度变化也大。据考古探测,两侧的冲
积覆盖层由砾石、砂砾、亚粘土、泥砂和粘泥混合组成,其中心厚度可达150 米,
这样的地形、地质构造,使当时在选择陵墓地宫的具体位置时,就无疑地要面临一
对突出的矛盾。即:冲积扇心的地势虽然高亢、富有气势,但地面狭小,砾石很大,
而同一高度的杜家村和董家沟之间,固然开阔,但地质结构疏松,稳定性差,其扇
缘部的上焦至岳家沟一线以北,砂砾、黄土层尽管深厚,却地势偏低。

    于是,聪明的陵墓设计者优选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在“营建矿冢”上下功夫。

    这就是:在地面开阔而地势偏低的黄土地上深掘圹穴,加高封土。这样,就把
利用自然形势和人为地改造形胜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在“骊戎之山”旁边又矗
立起一座人工的“山林”。

    在推测秦始皇墓穴深度时,人们怀疑通风问题是秦代施工技术上难于解决的问
题。这实际是把墓室误作纵深的洞穴而产生的疑虑。如果确认其是大口朝天的竖穴,
也就不会产生难以通风的疑虑了。至于深地取土,则属于高程运输,在理论和实际
上都是不算复杂的。

    当这些问题和矛盾都被消解之后,在深而大的“地宫”里,其顶部的建筑形式
同样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

    作为竖穴石扩的秦始皇墓室,其跨度和进深,肯定也是超巨型的。从已掌握的
考古材料看,展示给我们的思路只能是:在桁架结构上考虑墓室顶部构造。因为奏
代的建筑技术还不能解决无柱的大跨度屋架问题,一些地面上的大型建筑物,特别
是宫殿,还多沿用殷周以来流行的高台建筑形式。如咸阳原上的秦一号建筑考址,
原是一座平面呈曲尺形的夯土高台,上下有三层。

    经复原,其顶部正中是高耸雄伟的两层主体居室,南临“露台”,北邻设有平
座和栏干的“榭”,东门通“曲阁”上“阁道”。在主室四周有上下不同层次的小
间,围绕高台层排列着七个出檐设廊的单室。这一宫阙建筑突出的特点是,把不同
用途的房间安排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结构紧凑,排列得体、高下错落而又主次分
明。另据《史记》载:阿房宫建筑规模是“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
下可以建五丈旗”。今天人们看到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仍是一个东西长1300  米、
南北宽500 米、高达10  米的夯土台基。推想而来,其建筑结构也不外乎围绕土台
作多层安排。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都向人们反映出这么一个事实。即秦代的大
型建筑靠着都柱及其栌(斗)、栾(拱),承托着■瘤(大梁),再配合以壁柱,
组成一套木构架系统,从而解决屋架大跨度问题的。这个事实,就为研讨秦始皇陵
地宫顶部的结构问题,提供了有关技术的借鉴。

    与此相关的是,作为大型地下建筑的秦兵马俑坑,也为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了范
例。俑坑下部由一道道东西向的承重墙把大坑隔成一条条室档,下铺条砖,从而形
成放置兵马俑的“过洞”。在过洞西侧,有壁柱嵌入承重墙内。

    柱间下垫木、上架梁,成为纵向的支承骨干,再在梁上横铺密桁。众多的木物
件结合部通过榫头卯眼而构成整体结合、稳定性良好的木构架网络系统。

    这种既有多跨的宽容度、又有延续的进深性作法,对于我们了解地宫的建筑无
疑是一种理性并富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在这些启示下得出推论的秦始皇陵到底是什么样子?据考古学家王学理推断:
秦始皇陵墓室底部的平面形状,同墓室上口一样,近于长方形。底面积19200 平方
米,相当于48  个国际标准篮球场。如果“上具天文”指的是在平板的木椁顶或石
顶上画些日、月、星辰之类,哪还有什么“天文之象”的意味?其实当时人的天宇
观早已形成,天是苍穹,呈拱形,像个倒扣的蛋壳,地是方的,有如棋盘,天际之
处,连接四海。“三光隐映,以为昼夜”,正是此处的形象。可以说,秦始皇陵地
宫,在平面布局上是分区的,在立体上环周壁却是分级的。主体建筑作穹庐顶,居
于突出地位,其他如百司衙署、离宫别馆,则是许多大小不同、规格各一、自成单
元。而这些群体建筑,通过一套柱、梁、枋、檩、慓等木构件和墙、阶、角、隅组
成一个桁梧复迭、窿顶穹空的巨型砖石和土木混合结构以承托陵冢的荷载。如再加
上墓圹周壁上数重台阶的楼、阁、亭、榭,就显得上下错落,变化有致。地宫上部,
以宫墙(方城)环绕,阙、楼连属,俯瞰宇内,气象博大,蔚为壮观——这就是秦
始皇陵墓地宫的辉煌构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地质学家利用现代地球物理化学探矿方法,对秦始皇陵先后
进行了两次测试。他们先在秦始皇陵封土之上钻眼取土作为地质样品,经过精密的
室内化验,惊奇地发现土壤中的汞的含量为70—140ppb,从最深处取出的土质含汞
量可达到280ppb,测试结果表明秦始皇陵地下埋有大量的水银。为排除秦始皇陵封
土本身就带有大量水银的可能性,地质工作者详细地查找了史料中关于秦陵封土来
源的记载,其中郦道元的《水经·渭水注》记载较为详细:“鱼池水出骊山东,本
导源东流。后始皇葬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淤深,水
积成池,渭之鱼池也。”这段记载告知后人,骊山的泉水本来是向北流动的,因秦
始皇建陵筑起长堤,泉水才折北向东。至今在陵南约3 公里处还有一段长约1500  
米,高近10  米的长堤残迹。同时记载还说明秦陵用土取之鱼池。至今在始皇陵以
北约1。5 公里的鱼池村南尚有一大坑,其容积超过秦陵封土的体积。

    1982  年5 月,地质工作者再次来到秦始皇陵,并特意从鱼池村坑中取土化验,
其结果表明鱼池坑中的土壤含汞量仅为平均35ppb ,比秦陵封土的含汞量平均值约
低8 倍。如果郦道元的记载无误,这说明鱼池村坑中的土壤原来含汞量微乎其微,
运到秦陵之后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是来自秦陵地宫内水银挥发所致的
结果。以此类推,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的秦始皇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
海,机相灌输”是可信的。

    既然司马迁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那么,从已测知秦始皇陵的强汞范围是12000 
平方米来看,如果按有的学者根据有关资料把储汞的厚度暂以10厘米来计算的话,
则墓穴内水银藏量的体积应为12  亿立方厘米。据现代科学提供的依据,汞在20℃
时的密度是13。546  克/ 立方厘米。那么,始皇陵内原来藏有水银的理论数字应为
16255。2 吨。因为陵内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要流动起来当然就不
是平铺地倾入墓底。如按已掌握的汞藏量和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估计陵墓内储有水
银应是100 吨左右,如果这个数字能够成立,再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 %)推
算,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约115。928 吨丹砂提炼而成。聪明的中国古代炼丹家,
很早就发明了用石榴罐加热使硫化汞分解而得到水银的方法。这个生产过程用现代
的化学分子式列出便是:

    2HgS  十302 →2HgO  十2SO2↑

    2HgO→2Hg 十O2↑

    秦始皇陵地宫内储有100 吨水银,这在今天的人类看来,似乎是个难以置信的
数字。假设这个事实成立,用什么方法或证据来加以证实呢?或许,只有从有关的
文献记载和始皇陵区附近的汞矿等方面来考察更合乎逻辑。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过:“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
数世,家颇不赀。”从此记载的补充“徐广曰:涪陵出丹”来看,这里应指今天的
四川彭水县。《新唐书·地理志》载:“溱州土贡丹砂。”溱州便是今天的四川綦
江县。另据地理资料知,酉阳县也有产汞的历史。由此可见,在今天的四川东南彭
水、綦江和西阳地区构成了一个产丹砂的三角带,而在这个三角带中,又以彭水产
丹的历史为最早,时间也最长。实际上,与之毗邻的贵州省的汞的储量、产量目前
居全国之首,其中与四川彭水三角区不远的铜仁、德江、思南、桐梓等县也早有盛
产朱砂、水银的记载,而这些地方发现和开采的历史不晚于川东南三角带,或者更
早些。

    另据《宋史·食货志》载:“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有四场。”又“朱
砂产商、宜二州,富顺监有三场。”今天的山阳县,自唐以后属商州,在县西南金
钱河上游的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有汞锑矿,至今仍在开采。

    而《元和郡县志》曾说:“兴州(今略阳县)开元贡朱砂”、“长举县(今略
阳县西北)接溪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出朱砂,百姓采之”,历代不绝。

    再据《明一统志》载:洵阳县“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银朱砂,
有洞”。经现代地质部门勘探,在公馆和竹筒两乡相接的大小青铜沟一带,竟是一
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锑矿床,定名“公馆汞矿”,其藏量居西北地区之首,列全
国第三位。据古矿洞中采集到的遗物判断,其开采的历史可远溯到汉代之前。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巴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