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荒谬人格-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作的人生xiezuoderensheng

    世界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理论归理论,生活归生活,两者各行其道,各不相干;另一种是哲学与生活相互交融,他的哲学就是他的生活的写照,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哲学的一种形象说明。第一种哲学家以叔本华为代表。 叔本华一生都在宣扬一种看破红尘的痛苦哲学,他说这世界是一个痛苦的世界,人们在盲目的生存意志支配下生活,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没有欲望产生痛苦,有欲望而不能满足又成为折磨人的痛苦,而

 141

    631萨特:荒谬人格

    欲望一旦满足则又会产生新的更多的欲望,造成更多更大的痛苦。 欲海难填,所以人生就是无限的痛苦。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叔本华说,最好是不生,其次是现在就死,这就是他提倡的死亡的智慧。 如果死亡的智慧一时还难以实行,也要在哲学、艺术、宗教中寻求智慧,而千万不要去追求财富,尽管人们对财富的爱远比对智慧爱超过千倍,但财富却只会带来贪婪与倦怠,并不能带来人们希望的幸福。听了叔本华这一套理论,一般人会以为他自己一定是一个不贪生、不爱财的隐逸之士。 即使他不带头自杀,也会是一个一不求名,二不求财,一辈子清贫自守的高士。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叔本华却极其怕死,渴爱名誉,在钱财上也十分精明。 他不仅不想自杀,而且生怕有什么人把他谋杀了,或一不小心就不明不白地死去。 他给煤气管上锁,从来不让理发师用剃刀刮他的颈部,睡觉的时候,还在床边放一把上了膛的手枪——远比一般人怕死多了。1831年柏林流行霍乱,他和著名的哲学大师黑格尔一样赶紧外出逃命,结果由于黑格尔过于大意,过早返回柏林,染病身亡,而一向宣扬死亡智慧的叔本华却一直逃到法兰克福才停脚,并在那里活到七十二岁。从物质生活看,叔本华一直过着小康生活,用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遗产进行投资,其运作之精明,使人很难想象他还是一个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对金钱和财富大加攻击的哲学家。 他到饭馆吃饭的时候,总是在桌上放一枚金币,让堂倌觉得那是一笔可观的小费,但每次他吃完饭离开时都把金币揣回自己的口袋中。 这终于激怒了一个堂倌,他质问叔本华这是什么意思,叔本华回答说,这是他悄悄下的

 142

    写作的人生 731

    赌注,只要在这儿就餐的英国军官什么时候不谈论狗、马和女人,他就把这枚金币投进济贫箱中。 像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不仅他悲观厌世的哲学会让你大吃一惊,而且当你了解到他的生平时,你只会因为他的哲学和他的实际生活之间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而再次大吃一惊。但萨特却不然,萨特属于第二种哲学家,他的哲学与他的生活不但没有明显的鸿沟,而且是相互印证的。 正如他的小说是他的哲学的形象化说明一样,他的生活也是他的哲学的一种具体体现,这也许正是人们对萨特的生平特别感兴趣的原因。 但一般人所注意的萨特生平,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萨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爱情生活上,而忽视了一个人的爱情只是他生活的一个方面。 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小说家,一个存在主义者,萨特的爱情生活是和他的写作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交相辉映的,他的写作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与他的爱情生活一样充满了存在主义的奇特色彩,成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最好注脚。

    一、书是我的小鸟和鸟窝

    由于身体和性格方面的原因,萨特小时候从未有过像一般的乡村孩子那样在大自然中撒欢的经历。在萨特的记忆中,找不出一个乡村儿童那种天真烂漫的情景:他既没有种过地,也没有掏过鸟窝,既没有采过草药,也没有用弹弓打过鸟。甚至,他连类似于鲁迅小时候在百草园的那种乐趣也没有。小萨特的唯一一个自由的乐园,是他的外祖父那间布满

 143

    831萨特:荒谬人格

    灰尘的书房。正如他最后是在书籍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样,他也是在书籍中开始了他的生命。 在萨特的心目中,书籍就是他童年时的小鸟和鸟窝,就是他所宠爱的家畜,就是他充满儿时甜蜜回忆的可爱的村庄。萨特第一次看到这间书房时,他才只有四、五岁,那时他还不识字,但那些像石碑一样立着、躺着,或者像砖头一样摞在一起的书籍,却使小萨特有一种莫名的崇敬感。 在小萨特看来,这些书都是一个模样,他偷偷地摸着上面的灰尘,不知道该拿它们怎么办才好,他只知道这里面很好玩,他常常一个人来到这里,自得其乐,仿佛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圣地。外祖父的行为尤其让萨特对这些书产生莫名崇敬。 外祖父的手脚本来很不灵便,戴手套时总要外祖母帮他扣扣子,但他一般弄起那些书来,立即就显得得心应手,灵巧得像宗教仪式中的一个熟练的司仪牧师。 小萨特看见他每天都在进行着这种仪式,但无法明白其中的含义。 外祖父经常漫不经心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转过写字台,大步跨过房间,不假思索就从书堆里取出一本书,根本用不着挑选,其熟练与准确,让小萨特惊奇不已。 萨特看着他取出书来,边走边用两个指头哗哗地翻动书页,然后准确无误地找到他所需要的那一页。有好几次,萨特都想走近去看个究竟,但他只看见了白色的、有点发霉的纸张,上面有许多黑色的符号,再有就是一股奇怪的气味。外祖母屋里也有一些书,外祖母看书的时候就变得有点喜怒无常,有时还会看着看着就大声地叫骂起来。 每当这种时候,萨特的母亲总是保持着沉默,她还叫萨特也不要出声。

 144

    写作的人生 931

    在这样的气氛里,萨特更感到书籍是一种神圣的东西。有一次,外祖父指着一个书橱让萨特看,里面有许多包着褐色封皮的厚书,他对萨特说,“孩子,这些书都是外祖父写的。”

    萨特真为外祖父感到自豪极了。他的外祖父是一个教德语的教师,每年都有一部德语教科书的新版本出版,这使萨特经常都能感到自己是一个专门制作神圣物品的工匠的外孙,自己的外祖父也像那些制造风琴的工匠和缝衣服的裁缝一样是令人尊敬的。萨特拥有的第一套书是莫里斯。 布考尔写的两卷本《童话故事》,但他那时却仍然不认识字。当他学着外祖父的样子摆弄书的时候,他发现一切都是枉费心机,无论把书页弄得怎样哗哗作响,无论他翻到他想要的哪一页,他都不能产生占有感。 他把书当成布娃娃来玩,又摇它,又亲,又打,可是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最后,他只好含着眼泪把书送给他的母亲。 母亲停下针线活问:“乖孩子,要我给你读一段吗?读‘仙女的故事’怎么样?”于是,母亲那断断续续的声音就响起来,又把小萨特带进了那一个个美丽凄婉的故事中。 这些故事萨特已经不知听过多少次了,可是只有这一次,萨特才发现一个根本的奥秘:原来那些故事都是从书上来的,大人们讲故事说的那些句子也是从书上来的!真正在讲故事的是那本书,是书在说话!

    从那以后,萨特开始嫉妒他的母亲,他决心要取代她。 他拿起一本书来,大声嚷嚷着,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这使家里的大人认为,该是教萨特识字读书的时候了。萨特学识字非常卖劲,常常在私下学习额外的功课,在

 145

    041萨特:荒谬人格

    这一点上,他与许多初学识字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他一边大声地背诵那些他早已记得烂熟的故事,一边对照着书上的文字的学法,也许可以算作萨特的独创。 当他用这种方法一字一句地读完的时候,他简直有些得意忘形了,他感到,他已经知道该怎样读书了。 从那时起,那些在外祖父的凝视下起死回生的声音,那些从前只有外祖父听得见而他却听不见的声音,都属于萨特了。 他一心要倾听那些声音,和它们谈话。 萨特得到了大人的许可,可以到书房里去了。 现在,书房才成了真正属于他的乐园。书房里主要是法语和德语古典名著,其它的书籍不多。有一些法语小说,比如像莫泊桑小说集之类,那是外祖父送给萨特的新年礼物。 萨特最喜欢的是那部拉贺塞百科全书,那里面的知识丰富得足以取代世间的一切,其中的每一个分卷都是厚重的大部头。 小萨特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取下一卷来,吃力地放到外祖父的书桌上。百科全书的版面很精美,人和动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萨特带着一种狂喜翻阅着里面的图像和文字,那里有真正的小鸟,有在花丛中飞舞着的真正的蝴蝶。萨特在书房里既经历着精神的探险,也经历着实际的探险。 他很多时候都冒着跌落在地上,被书籍活埋的危险,爬上椅子,桌子,去取那些放得很高的书。 过了好些时间,他才能够爬到书架的顶上。 但有些书他才刚一发现,刚开始阅读,就被家里的人藏起来了。 为了重新找到它,往往得花一周的时间,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历险。 有时候费尽心思,找到的可能却是一本影集,一块调色板。虽然有外祖父的指导,但

 146

    写作的人生 141

    萨特却更喜欢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漂浮。 他长时间地躺在地板上,任凭那些可怕的虫子在眼前飞来飞去,一心一意地对付阿里斯托芬。 拉伯雷,不过往往都是白费力气。 一些文学理论著作中的生涩难懂的词汇更是让人莫名其妙。 10到15年以后,萨特才慢慢弄清了那些艰涩的黑字。读书成了萨特逃避乏味的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萨特感到他周围的大都是一些严肃有余的人,信念明确而坚定,总是发表一些显然十分正确的言论。 他们所说的话千篇一律,夸张地讲着那些早已经解决了的矛盾和冲突。 萨特感到枯燥乏味,只有当家里的客人离去,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才感到松一口气,仿佛从陈腐的墓地回到人间,萨特又逃回了书房,回到他那个气象万千的书本世界里。在这里,只需要打开一本书,就能看见真正的、活生生的思想在躁动,它们的壮丽和深沉并非小萨特所能理解,但却能使小萨特为之着迷、为之激动。 书上的句子异常迅速地从一个观念跳到另一个观念,在每一页上都有十几处是萨特无法搞懂的,他只好带着一种茫然若失的心情让它们溜过去。 书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大不一样,他们会相爱,会吵架,还会因此而割断别人的喉咙,幸存者也会在悲伤中死去,以便与被他杀死的朋友或情人相会于九泉之下。 这类事情是外祖父根本不会相信的,但它们却又白纸黑字地写在书上。 萨特不知道该相信谁,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像大人们那样去责备那些离经叛道的人物。 他把《包法利夫人》末尾的几段反复读了20遍,最后都能把这些段落背出来了,但他还是搞不懂那个可怜的鳏夫到底要干什么。 他家发现了几封信,但这是不是他留胡子

 147

    241萨特:荒谬人格

    的理由呢?他阴沉地望着鲁道夫,这意味着他对鲁道夫有恶意,这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什么他又要对鲁道夫说“我对你没有恶意”呢?包法利后来究竟是为什么死的?为什么医生要解剖他?有时候,萨特仿佛看见包法利衣衫褴褛地在一个院子里散步,他身材高大,留着胡子。 萨特真害怕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小说的世界中,再也回不来。直到妈妈走进房里,打开电灯,大叫一声“你会把睛睛搞坏的”时,他才怀着一种失望的心情回到家庭的琐谈中,又开始日常的演戏,扮演他乖儿子、乖外孙的角色。几十年以后,年近花甲的萨特在回忆起这段读书生活时,他总结说:

    “我已经找到了我的宗教:书对于我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我把那间图书室视为一座神殿。 我,一个牧师的外孙,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穹庐之上,住在楼房的第六层,我栖息的那个地方是那个‘中心十字架’最顶端的横枝:那‘十字架’的柱子是电梯竖井。我在阳台上走来走去,我探着身子俯视街上的行人,并透过铁格栅与鲁塞特。 莫洛打招呼,他是一个和我一般大的男孩儿,也像我一样长着一头淡黄色的卷发,并带着一股少年时代所特有的女人气;最后,我又回到我的神殿里;我本人从未离开过那儿。当我母亲每天带。。我去卢森堡公园时,我只把我的这副皮囊借给脚下的大地,但我那高贵的灵魂却没有离开它的栖息地;我觉得它仍然留在原来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他最适宜的位置,其高度既不是由自豪也不是由价值决定,而是由童年时代决定的。我的最适宜的位置是巴黎市区里俯视着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