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群众性集体农庄运动的开始。
  斯大林同志在《大转变的一年》一文中问道:“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的新现象是什么呢?”他回答说:
  “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从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集体农庄,而是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中农加入集体农庄了。这是农业发展中的根本转变的基础,而这个根本转变是苏维埃政权……最重要的成就。”②
  这就是说,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阶级的任务正在成熟,或者说已经成熟了。
  ——————————————
  ①见《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113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118页。——译者注
  简短的结论
  党在1926—1929年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斗争中克服了国内和国际的巨大困难。党和工人阶级的努力使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获得了胜利。
  工业化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即为建设重工业积累资金的任务,基本上已经解决了。能够重新装备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工业的基础奠定了。
  采取了社会生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地开展了新工厂、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建设。
  在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的同时,国内阶级斗争尖锐起来,党内斗争尖锐起来。这一斗争最重要的结果是:镇压了富农的反抗,揭露了托洛茨基派—季诺维也夫派投降主义者联盟是反苏联盟,揭露了右倾投降主义者是富农的代理人,驱逐了托洛茨基派出党,确认托洛茨基派的观点和右倾机会主义者的观点同联共(布)党籍不能相容。
  托洛茨基派被布尔什维克党在思想上打败、在工人阶级中丧失了任何根基后,已不再是一个政治派别,而变成了一伙毫无原则的怀有野心的政治骗子,一帮政治上的两面派。
  党在奠定了重工业的基础之后,就动员工人阶级和农民实现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各地展开了千百万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竞赛,掀起了蓬勃的劳动高潮,培养出了新的劳动纪律。
  这一时期以大转变的一年告终,这个转变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在工业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农业取得了第一批重大的成就,中农转向集体农庄方面,群众性的集体农庄运动开始。
  
  
  字号:大
  中
  小
  第十一章布尔什维克党为实现农业集体化而斗争
  (1930-1934年)
  一1930-1934年间的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日本强占中国东三省。德国法西斯分子上台。两个战争策源地
  苏联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获得了重大的成就、迅速地发展着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却在1929年底爆发了破坏力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并在以后的三年中加深了这一危机。工业危机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又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更加恶化。
  在危机的三年(1930-1933年)内,苏联工业增长了一倍以上,在1933年达到了1929年的百分之二百零一,而美国工业在1933年底却降到1929年的百分之六十五,英国工业降到百分之八十六,德国工业降到百分之六十六,法国工业降到百分之七十七。
  这种情况再次显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这表明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经济危机的国家。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结果,有二千四百万失业工人陷于饥饿、贫困,痛苦的境地。几千万农民一直受着农业危机的折磨。
  世界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和附属国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
  斯大林同志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总结报告指出,资产阶级将从两方面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一方面是建立法西斯专政,即建立资本主义极端反动分子、极端沙文主义分子,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专政来镇压工人阶级;另一方面是挑起重新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战争来掠夺防御能力薄弱的国家。
  结果正是如此。
  1932年,日本发动战争的危险加大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看到欧洲列强和美国为应付经济危机在国内忙得不可开交,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对防御能力薄弱的中国施加压力,企图把它征服而成为那里的主宰。日本帝国主义者没有向中国宣战,狡诈地利用他们自己制造的“地方事件”,偷偷地把自己的军队开进东三省。日本军队完全占领了东三省,为侵占中国北部和进攻苏联准备了合适的阵地。为了便于自由行动,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并加紧扩充自己的军备。
  这种情况促使美英法三国去加紧扩充它们在远东的海上军备。日本的目的显然是征服中国,并把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从这里赶走。后者就以加紧扩充军备来对付。
  但日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侵占苏联的远东地区。苏联当然不能把这种危险置于不顾,于是就来努力加强近东边区的防御能力。
  这样,由于日本法西斯化的帝国主义者作祟,在远东形成了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矛盾不仅在远东尖锐化,而且在欧洲也尖锐化了。工农业危机旷日持久,工人大批失业,贫苦阶级生活无着,加强了工农的不满情绪。不满情绪转变成工人阶级的革命义愤。在德国,由于这个国家被战争、被付给英法战胜国的赔款以及经济危机弄得民穷财尽,由于工人阶级被本国资产阶级和英法外国资产阶级压得喘不过气来,不满情绪特别强烈。德国共产党在法西斯分子上台前最后一次国会选举中获得六百万张选票,就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德国资产阶级看到,德国保存着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会使它吃苦头,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这些自由来开展革命运动。因此它认定,为了在德国保持资产阶级政权,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资产阶级的自由,把国会化为乌有,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恐怖专政,一个能够镇压工人阶级而把充满复仇主义情绪的小资产阶级群众作为自己的基础的专政。于是它就叫那个为了欺骗人民而自称国家社会党的法西斯党上台执政,因为它清楚地知道。第一,法西斯党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中最反动最仇视工人阶级的部分;第二,法西斯党是个复仇主义色彩最浓厚的党,能把千百万怀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吸引到自己一边。工人阶级的叛徒——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首领在这方面帮了忙,他们用自己的妥协主义政策替法西斯主义扫清了道路。
  就是这些条件使德国法西斯分子在1933年取得了政权。
  斯大林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作总结报告时分析了德国的事变,他说:
  “不仅应当把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胜利看作工人阶级软弱的表现,看作替法西斯主义扫清道路的社会民主党叛变工人阶级的结果,而且应当把它看作资产阶级软弱的表现,看作资产阶级已经不能用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方法来实行统治,因而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采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现…”(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韪》俄文第10版第545页)①
  ——————————————
  ①见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第515页。——译者注
  德国法西斯分子火烧国会、残酷镇压工人阶级、消灭工人阶级的组织、消灭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以此表明了他们要实行什么样的对内政策。他们退出国际联盟、公开准备战争,企图用暴力手段按德国的需要来修改欧洲国家的边界,以此表明了他们要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这样,由于德国法西斯分子作祟,在欧洲的中心形成了第二个战争策源地。
  苏联当然不能把这样严重的事实置于不顾。于是它就警惕地注视着西方事变的进程.并加强它在西部边陲的防御能力。
  二从限制富农分子的政策进到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
  同歪曲党在集体农庄运动中的政策的行为作斗争。
  对资本主义成分进行全线进攻。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1929—1930年全面铺开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群众性运动,是党和政府过去全部工作的结果。社会主义工业已发展到开始为农业大批生产拖拉机和农业机器;1928年和1929年粮食收购运动期间对富农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农业合作社已发展到使农民逐渐习惯了集体经济;第一批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供了良好的经验,——这一切为过渡到全盘集体化,为农民整村,整区、整个专区地加入集体农庄的运动做好了准备。
  向全盘集体化过渡并不是基本农民群众简单地和平地加入集体农庄。而是一场农民反对富农的群众性斗争。实行全盘集体化就是把全村所有的土地转交集体农庄,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土地是在富农手里,因此农民就把富农从土地上赶走,剥守富农的财产。夺取耕畜和机器,并要求苏维埃政权逮捕和驱逐富农。
  所以,全盘集体化就是消灭富农。
  这就是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
  当时苏联已经有充分的物质基础来铲除富农,打垮他们的反抗,消灭他们这个阶级,并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来代替他们的生产。
  1927年,富农生产了六亿多普特粮食,其中商品粮约一亿三千万普特。而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在1927年能够提供的商品粮仅仅三千五百万普特。1929年,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采取发展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坚定方针,由于社会主义工业在以拖拉机和农业机器供给农村方面取得了成绩,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已成长为一支重大的力量。就在这一年,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生产了不下四亿普特的粮食,其中商品粮已超过一亿三千万普特,即超过富农在1927年提供的数量。而在1930年,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应该提供而且确实提供了的商品粮已达四亿多普特,即远远地超过了富农在1927年提供的效量。
  这样,由于我国经济方面的阶级力量发生了变动,由于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来代替富农的粮食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布尔什维克党就有可能从限制富农的政策过渡到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阶级的新政策。
  1929年以前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是限制富农的政策。苏维埃政权向富农征收高额赋税,要求他们按照同定价格把粮食卖给国家,颁布土地租佃法把富农的土地使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颁布个体农民经济使用雇佣劳动法来限制富农经济的规模。但是苏维埃政权还没有实行消灭富农的政策,因为土地租佃法和劳动雇佣法容许富农存在,而禁止剥夺富农财产的命令又对此给予了一定的保障。这样的政策限制了富农的增长,使那些经不住这种限制的个别富农阶层受到排挤和陷于破产。但这一政策并没有消灭富农阶级的经济基础,井没有消灭富农。这是限制富农的政策,而不是消灭富农的政策。这政策在一定时期,即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力量还薄弱、不能用自己的粮食生产代替富农的生产的时期,是必要的。
  1929年底,由于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发展,苏维埃政权放弃这个政策而实行了个急剧的转变。它采取了消灭的政策,采取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废除了土地租佃法和劳动雇佣法,从而使富农失去了土地和雇工。取消了禁止剥夺富农财产的命令。允许农民没收富农的耕畜.机器和其他农具转交集体农庄。富农被剥夺了。如同1918年资本家在工业中被剥夺一样,不过有这样一个区别:富农的生产资料这一次不是转归国家,而是转归联合起来的农民,即转归集体农庄。
  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革命变革,是从社会的旧质态到新质态的飞跃,按其结果来说,与1917年10月的革命变革具有同等的意义。
  这个革命的特点,就在于它上有国家政权的倡议,下有千百万农民群众反对富农盘剥、争取自由的集体农庄生话这一斗争的直接支持。
  这个革命一举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三个根本同题:
  (一)它消灭了我国人数最多的一个剥削阶级,即作为资本主义复辟支柱的富农阶级;
  (二)它使我国人数最多的一个劳动阶级,即农民阶级,从产生资本主义的个体经济的道路转上了公共经济、集体农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
  (三)它在农业这个最广泛的,生活必需的、但又最落后的国民经济部门中,为苏维埃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基础。
  这样就在国内消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