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密切配合,把这个小孩的根基真正扎稳。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古圣先贤,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哪一个不是受这样的教育?
现前这个时代,真的,佛在《无量寿经》上讲的话,他说「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个话是教我们看现前社会大众,决定不能够责怪。什么原因?他没有受过扎根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受过?父母无知,对於伦理道德他不认识,他怎么能把他的儿女教好?今天儿女长成人了,不知道仁义道德,决定不能怪他。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在佛法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有佛性。佛性、本善,真的是永远不变。只是在这一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导,被环境、不良不善的习气所染污,我们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
大众被染污,回头再想想我们自己,将心比心,我们也被这个社会染污了。所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识,常年锲而不舍的在学习。我常说,我们的学习在哪里?在生活里面学习,在工作里头学习,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习。学习什么?学习伦理、道德,学习三福、六和、四摄、六度。念念不舍,长时薰修,我们才有这么一点成就。
社会是一个大的染缸,我们在这个缸里头还没有受到严重的污染,得力於佛法、善友的教导。这个在社会上不是多数,是少数。今天社会动乱已经达到巅峰,有许多人迫切希求和平,消弭冲突。这一桩事情是好事情,从哪里做起?从生活,从自己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之处,从这个地方化解一切冲突,祈求和平。
昨天我跟一位老教授谈,他问我,从哪里落实?无论是生活、是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为别人想;把别人摆在第一,把自己摆在第二,我们才会有长进。佛法常讲积功累德,你真正在累积功德。起心动念,先为自己,后为别人,这个矛盾冲突永远不能够化解;和平,那真的是理想,决定不能够落实。
圣贤人的教育就是教我们从这个地方做一个转变。想什么?主题总得有!我讲了两句话:利害得失,吉凶祸福。想别人的吉凶祸福,对方的利害得失,不想自己。果然以真诚心、无私无我的心,才能感动别人,中国古人常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别人还没有办法接受的时候,听不进去的时候,是我们的真诚做得不够,方法表达的技巧不足,佛法里面讲「善巧方便」。
第三个因素,时间太短。那是长时间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要有耐心。我们自己毛病习气一大堆,学佛五十年,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自己今天才有这一点觉悟。我们是天天在学习,天天在讲解,讲给别人听,实际上就是讲给自己听的。劝导别人,哪有不劝导自己的道理?这是我们自己亲身体验的。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不能锲而不舍天天在干,起心动念,念念没有离开佛菩萨的教诲,没有离开圣贤教诲,才能保持这一点清白,不是容易事情!才能把这个社会的现象看清楚、看明白,特别是因缘果报,自己总算走出了一条明路。现在我们懂得佛在经上说的话,真正度自己才是帮助众生;自己度不了自己,要想帮助别人,佛说「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
所以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名叫堪忍。我们看看这一边,莲华遍照佛,他的世界是遍照光明。由此可知,这个世界好。这个世界是个极乐世界,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纯一清净』。纯一清净,这里面没有秽土,没有三途、没有六道、没有九法界,一真法界。居住在这个世界里面的众生,就像华藏世界的法身菩萨一样,像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一样,不造恶业,所以佛的德号「莲华焰遍照」。我们知道佛的德号,就是这一尊佛在这个地区,这个阶段、时段教化众生的纲领。
你看娑婆世界,我们的教主他的德号叫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梵语,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寂灭的意思。这是世尊在这个地区,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他老人家的法运一万两千年,在这个时段,这是教学的总纲领;教导大众对人要仁慈,对自己要清净,用这个做教学的纲领。
我们看这个世界,佛教学的纲领是「莲华焰遍照」。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在讲席里面多次的介绍。莲花的根是长在池塘泥土底下,这个池子的底,茎是在水中,花开在水上。池底的泥沙代表是六道,染污;池里面的水代表清净,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表示四圣、六凡都不染,四圣六凡他都放下,他生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当然纯一清净,心地清净就生智慧。《金刚经》上讲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
自性本具的智慧现前,那是焰,焰是光明,焰就是表自性般若智慧。自性般若从哪起来的?从清净心生的。我们今天的心不生智慧,只生烦恼。为什么生烦恼?染污!在六道被六道染,在四圣法界被四圣法界染,所以智慧不开。什么时候我们自己在世出世间法里面都不染著,《金刚经》上佛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说这个话是包括了世间跟出世间。
出世间,佛法!佛法如果不善学,也被佛法染污了,这就是佛门常讲的,著相!著相就被佛法染污。佛对这样的学生,虽然摇头也并不舍弃,还是要教。为什么?他有佛性。听佛法被佛法污染,是因为他烦恼习气太重。所以佛在经上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舍」就是不要执著。佛法都不能够执著,何况非佛法?非佛法是世间法。佛一切法,相有性无,事有理无,这是世出世间法不例外的。我们受用,我们学习,贵在不染不著,永远保持自己的身心像莲花一样。
藏传佛教教人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我初学佛的时候跟章嘉大师,大师也教我念这个咒语。我向他老人家请教,这咒语是什么意思?大师非常慈悲给我解释,「唵」是身,现在我们晓得,这个身包括著法身、报身、应化身。「嘛呢」就是莲花,我们在经本上常常看到这个翻译,梵语嘛呢翻成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这是外来语,他们的句法跟中国人不一样。如果是中国人来讲,一定是「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我们中国人是这种翻译。在西藏文字里面,梵文也是这样的,「身、莲花、保持、意」,意就是心。我明白了,我非常欢喜念这一句咒语。为什么?提醒自己身心清净像莲华一样,一尘不染。四圣、六凡都不染,你在一真法界里面开花结果。
一真法界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法身菩萨,一定要莲花放光,智慧透出来了。你看这名号五个字,前面三个字不是自己成就吗?尤其是莲花两个字,这是表修行,表功夫,修德!焰,果德!自性般若智慧现前。岂不是自己修成之后你才能利益众生,利益众生是遍照!遍是平等的,是没有分别的,像阳光普照宇宙,不仅照这个地球。太阳系里面所有的行星它都普照。普照就是利他,一定是自利之后,才能利他。自己没有成就,哪来的遍照?所以自己一定要放般若光明,才有能力遍照。般若智光不能现前,怎么能遍照?怎么能利益众生?怎么能利益社会?
佛这些大圣大贤订的标准,跟我们凡夫确实不一样。没有到这个水平,帮助一切众生,尤其是帮助人排解纷争,这是一桩很不容易事情。这个世间做这个事情人很多,成功的例子不多。我们在这些地方能体会得到,真正是所谓是大智、大德、大能才能做得到。大智大德大能之人在哪里?我们要是天天去祈求,求不到。
我在年轻的时候,初初接触佛法,知道佛法好,可惜没有人依教奉行,没有人为大家讲解。我也是求佛菩萨保佑,希望有善知识现前,最后老师点醒我,求人不如求己!求人,非常渺茫。古人常讲,世间难事有两种,一种是登天难,一种是求人难;登天难是比喻,求人难是实在的。我想老师的话有道理,求人不如求己,自己认真努力修学,发心把佛法介绍给大众。我这一生就走这个路子。
善知识的引导,对於一个学人成功失败,那是真正的关键。所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是我学佛经第一部。展开经本,在第一个小段里面,佛就教给我们要亲近明师,接受明师的教导,这是学佛头一个条件。明师不是他名气很大,这个明是光明的明,我们看到这个字就晓得,这个老师有修有证,那才是个明师。老师就告诉过我,有修有证的老师到哪里去找?现在这个世间没有了。没有,不得已而求其次,我们就把水平降低,现在这个世间还能找得到的。那哪一种老师?有修有学,找这样的老师。
这个老师真的在修行,修就是依教奉行,他真学,他天天都在学习;修就是改过,天天在改正。我们今天的境界,这不是初学的境界,今天的境界是在生活里头,在工作里头,在处事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切时一切处都在改正自己错误。我们的过错太多,无量劫累积下来,五十年再加五十年,也没有办法完全改掉。
所以经典里面佛常讲,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要多长时间?无量劫。就是《华严经》上法身菩萨,断无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断尽?三大阿僧只劫。所以学佛的同学要相信佛的话,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修得不错,我已经没有过失,我可以了,那你就大错特错。这样的心态,你不会再有进步。佛法里面讲得少为足,你得到一点小小的智慧福德你就满足,以为你就圆满了,其实距离圆满远之远矣。永远虚心,永远在学习。
成了佛之后,真的得到大圆满,是不是可以不再学了?不可以!成佛之后还是要像初学一样,丝毫不能松懈。那为什么?学给没有觉悟的人看,那就是遍照!遍照是我们一切时一切处做出榜样来给别人看,叫做遍照。让别人看了之后,他慢慢去想,慢慢去体会,慢慢去觉悟;一遍、两遍看了,看不懂,十遍、二十遍。
释迦牟尼佛在生活当中,日常生活当中,教学当中接引大众当中,天天都在做,没有一天松懈。须菩提在般若会上看出门道出来,豁然大悟,赞叹希有世尊。诸位想想看,须菩提尊者亲近释迦牟尼佛,这最早期,他是千二百五十人里头的一个,常随众。讲般若的时候,至少他已经看了二十多年了。诸位想想,看了二十多年才看出门道出来,哪有那么容易?哪有那么简单?给我们做榜样,看出世尊的遍照,看出学生的领悟。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修,我们接著看下面第十四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
这一句是讲距离,向上超过这么多世界。
【有世界名宝藏庄严。】
这是这个世界的名称,『宝藏庄严』。
【状如四洲。】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大概这个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差不多,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有四洲。这是说它的形状。下面看它的依住:
【依宝璎珞须弥住。】
我们这个世界依须弥山住,它依『宝璎珞须弥住』,这个很像。
【宝焰摩尼云弥覆其上。】
这是说它世界的上空。
【十四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佛号无尽福开敷华。】
从这个佛的德号上来看,我们就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人求福,不知道求福的方法。实在我们这个世间人又何尝不如是?我们常常看到,无论是东方西方,有几个人不求福、求慧?还要求长寿。在中国人往往把这个智慧他还疏忽了,他所求的,求福,求富贵!求长寿,求多子多孙,多男女就是多子多孙。古时候世界人口少,多子多孙,这个家庭人口多,所谓人多好做事。尤其是家业要大,如果人口不多,经营就非常困难。所以求多子多孙,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就占了一个很重要的分量。
学佛的人,你看看圆瑛法师,他的讲堂叫三求堂。我去参观过,他的对联上写著「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这三求!还是把福报摆在第一,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众生头一个就求福,佛门求福,其次求慧,最后求生净土。求生净土那是福慧的圆满,如果不生净土,要想福慧圆满,那很难做得到。
福里面,中国人常讲五种福。佛的德号『无尽福』,「无尽福」把它归纳,总不外乎这五大类,中国人讲的五福。第一个是富贵,富是讲的财富,贵是讲的地位。你在这个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你有很大的财富,这是现代一般人可以说是终身向往的目标,人人都想求得。真的能不能求得到?佛告诉我们,确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