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著长者又跟我们说「如是佛名号,遍一切世界名字」,这一句重要!不是娑婆这一个世界,不是我们这个地球,尽虚空遍法界,阿弥陀佛,这个经上讲的是毗卢遮那。「始名毗卢遮那」,始是最初,最初这个名号、根本的名号就是毗卢遮那,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我们今天念佛,这一句名号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跟毗卢遮那,你说是一还是二?你们想想看,毗卢遮那的意思是「遍一切处」,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如果照名号梵文直接翻译是无量觉,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毗卢遮那是遍一切处,你们想想是一还是二,一桩事情!「遍」就是无量,「照」就是光,光明遍照!这个照不中断,不中断就是寿,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这是法身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昨天我们念到的,这个经上说的文字是「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在佛门祖师大德注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跟这个经文意思完全相同。后面两句,那是一样的,「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几句话是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毗卢遮那就是阿弥陀,阿弥陀就是毗卢遮那;极乐就是华藏,华藏就是极乐,一而二,二而一。
佛「以种种教行之光,遍照一切,法眼照之」,「种种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从哪里来的?佛讲六道凡夫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的教行没有别的,就是帮助你断烦恼,你烦恼有这么多,他的方法也有这么多,所以叫八万四千法门,这是对娑婆六道众生说的。如果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那就不止八万四千。那应该怎么说?无量法门。所以四弘誓愿里面就不用八万四千,「烦恼无尽」、「法门无量」,这「种种教行」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些法门无一不是究竟圆满真实智慧,所以叫「光」,遍照一切世界的众生,「照」就是教导、教化。
长者末后这一句话说「法眼照之,可见」,这句话对我们讲的。前面是「佛光普照」,这一句成语大家也很熟悉,我们也常常看到匾额上这样写的。「佛光普照」是什么意思?佛陀的教化普遍流行在十方,是这么个意思。我们这个地方有几十位同学,每一天在一起研究经教、讨论经教、学习经教;把经教里面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想法、看法,把经教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这叫学习。学做菩萨、学做佛,佛菩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标本,依照这个模式来塑造自己,这叫真的学佛。
如果学佛的人不是认真努力在学习,只是在经教上做研究讨论,这个不叫学佛,叫什么?叫佛学。佛学跟学佛不一样,佛学这个里头没有行、证,你得不到受用。虽然你有信、解,你没有行、证,把佛法当作一门学术来研究,那就把佛法变成世间法,经论没有改变你的思想行为。换句话说,没有帮助你转恶为善,没有帮助你转迷为悟,没有帮助你转凡成圣。你还是凡夫,还是迷惑颠倒,还是造作恶业,这样学习就叫做佛学;你搞的是佛学,没有学佛,你不像佛、不像菩萨。这一点意思不能不懂。所以「教行之光」确确实实遍照一切,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谁能看见?法眼就见到。肉眼见不到,天眼也见不到,法眼见到。什么叫法眼?依教奉行那个眼叫法眼。
我们不说高深的,说最浅最浅的,十善业,你做到了没有?不杀生这一条你做到没有?我做到了,我不杀生。不伤害众生,你做到没有?不伤害众生是属於不杀生。你毁谤人,造谣生事,是不是叫那个人受到伤害?这是不是属於杀生里面的一分?所以不杀生,细说是决定不能让这个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是不杀生的精义。这个众生讨厌我,见到我他就生烦恼,我看到他来,赶紧躲在一边,离开他,这个人是菩萨。为什么?不令众生因我而生烦恼,回避!我们懂不懂这个意思?懂不懂这个道理?有没有这样做?
所以不杀生这一条,你理解的是很狭的意思,你不知道它的意思非常广非常深,深广无尽!凡是伤害到别人,伤害他身体、伤害他精神、伤害他名誉、伤害他的利益,都归到杀生这里头。所以,这些戒条要细细的讲解,从前有专门学习这个学问的,律师,专攻戒律的,给你解释。哪有那么简单!
不偷盗,你做到了没有?条条意思都非常深广。偷盗梵文里面叫「不与取」。这个物有主,主人没有答应,你动了他的,这都叫偷盗,微细到极处。几个人持戒修善能到清净?「不容毫分不善夹杂」,实在讲,这一句只有法身菩萨才能做到,权教菩萨都非常困难。每一条戒里头,很明显的、很粗重的大概可以能够持,但是微细的就做不到、就很难。这支笔是我的,主人是我,我放在这个桌子上,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把这支笔拿到那个桌子上去,都叫偷盗。为什么?我用的时候,我找不到。你虽然是移一个地方,你没有得到我的同意,你想想看这多微细!经上讲「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就是夹杂在里头,让你这一条戒不清净,真难!起心动念,想得一点好处,想占一点便宜,这个心是盗心,障碍智慧。
破坏别人的好事,破坏别人的善事,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往往所有戒都犯,杀戒、盗戒、淫戒。淫戒在广义,狭义专门讲男女,广义的,凡是过分都叫淫。淫是过分,无论做什么事情,你做得太过分了!你再看口业,妄语你有没有犯?两舌、挑拨,恶口,绮语,统统犯!再看意三业,贪、瞋、痴。所以一桩事情十恶业统统犯,只是每一条里头轻重不等。
尤其在现前这个社会,内有烦恼,烦恼覆心!外有诱惑,都是不善的诱惑,非常可怕。天天守住经本,天天读诵经本,起心动念还在造恶,这什么原因?虽然天天在读经,经的意思不了解,或者是了解,了解得不够深度、不够透彻,这就是佛法讲的愚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往往牵涉一大堆,不是很单纯的一条、两条。一条、两条是主要的,像罪犯一样,主犯、从犯,跟到一起犯罪的一大堆。你的心怎么能得清净?
净宗法门,实在讲,无比的殊胜,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赞叹,谈何容易!我们在这个地方细心观察,那是什么个道理,一切诸佛赞叹,就是这一切名言归到名号,统统都是变成清净句。换句话说,这一句名号就好像清水珠一样,所有一切的混浊到这个地方都变成清水。这个人念佛会念了,这个人念佛功夫得力,这个人将来肯定往生!
李长者这几句话意思深广无尽,说不完的、说不尽的,我们利用这一点时间,跟同学做一个提示。你要怎样能深入境界?深入是渐渐的深入,它的深度、广度没有穷尽。深入,用什么方法?唯一的方法是依教奉行,你要不「行」,你永远不能契入。你学佛,实在讲,你学的是在门外,没有入门。你要学讲经,你不可能不把经讲错。
经讲错,这个罪重,古人常说错下一个字的转语(就是你误导众生,你把经义讲错了,误导众生),一句话堕五百世野狐身,这百丈大师的故事。所以,哪一个讲经的人不害怕?战战兢兢。我们初学讲经就怕背因果,所以老师教我们一个方法,完全讲古人注解,绝不加自己一点意思。为什么?加那一点意思,你就要负责任。如果我讲的全是古人注解,那错,我没讲错,他注解,是他错了,责任他负。这是李老师早年教我们学讲经这一批学生,用这个方法。古注看不懂的,听他的,完全讲他的,他负责。
那个时候学经很苦,没有录音、录相,完全靠笔记,把老师所讲的东西记录下来。我们上台覆讲,决定不加自己一句话,讲的是不怎么好,但是不错,没有过失。老师常常勉励我们,初学一定要记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是好手。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有自己意思?你真的有悟处、真的契入,行,你入佛境界,才可以。那要老师给你做证明,你可以了;老师没有给你做证明,还是不行,守老师的规矩,这叫传人,这叫学生。如果老师没有许可,没有给你做印证,你就加上自己意思,这就叫背师叛道,这个你就自己在讲台上胡造谣言,因果你自己要负责。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现在请掀开经本,看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乃往古世。过世界微尘数劫。复倍是数。】
这几个字我们要把它看清楚。『普贤菩萨复告』,再告诉大众说,『诸佛子,乃往古世』,「往」是以往,古代,「往古」,到底过去多久?『过』,过是超过,超过『世界微尘数劫』,这个「世界」,普贤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华严》法会当中所说的,这个世界,我们就晓得一定是指的娑婆世界。娑婆三千大千世界,把这个世界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劫,「世界微尘数劫」。是不是就这么多?不,超过,超过世界微尘数劫。还要『复倍是数』,还要倍倍相乘,这算不尽,没有法子说!那么远之前,确确实实像这样大的数字,在这世间注疏里头没有听说过,也没有人能说得出来,佛这是以善巧方便给我们说出。在这之前:
【有世界海。名普门净光明。】
清凉大师的科判判得好,科判是为我们点醒。前面是「总明刹海」,以世界微尘数来算。这第二段「别明一刹」,举一个例子,举这个『普门净光明』佛刹,举这一个刹来做例子。这个刹是前面所说的刹种,这个大刹种里头又不知道有多少佛刹。我们看下面这一段,「别明一刹中,略无刹种,刹名胜音」,这是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的。虽然没有说刹种,举出这一个佛刹来说,但是「普门净光明」,文字上虽没有刹种,在我们想像当中它应当是个刹种,为什么?我们看底下文,意思就能体会到:
【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胜音。】
『此世界海中』,是不是一个刹种?这个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才称之为「世界海」。再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胜音』。我们念一个小段:
【依摩尼华网海住。须弥山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
到这个地方,这是一小段。这一小段里面为我们解释这个刹的名字叫「胜音」。为什么叫胜音?清凉大师说「多佛出世,说法音故」。佛、菩萨,尤其是佛,无论是示现出家的佛,或者是示现在家的佛,肯定是示现从事於教育的工作,他不会示现於其他的行业。这桩事情我们可以在五十三参里面体会到。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没有示现佛身。所以他们示现的身分固然有男女老少不同,有出家在家不同,从事於各个行业。但是要示现佛身,一定是从事於教育工作。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做这个示现,舍弃王位、舍弃权力、舍弃荣华富贵、舍弃名闻利养,一生一心一意去做多元文化的教学工作,这是最高智慧所抉择的行业。圆满的德能,做这样的示现,我们在这里头要深深去体会。以我们世俗人的眼光来看,完全以世俗,释迦牟尼如果当年不搞这教学工作去做国王(那是印度当时,当时的大国,在现在说起来,都是小国),在历史上,谁知道他!印度历史上很出名的有阿育王,阿育王为什么出名?还不是藉著佛的名字出名,他护持佛法,因此而出名。如果他与佛法不相干的话,今天什么人知道有个阿育王?没人晓得。释迦牟尼佛要做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今天也没有人知道他。从事於教育,他出名了。
从事教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知名度?他所教的学生里头,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当时、后世没有人不肯定,没有人不赞叹,这是了不起的一位教育家。他的教化传播十方,永垂后世,还有什么样的事业比这个更伟大,没有!这种教育从哪里生的?从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从德行。佛教导我们,第一个要修养道德,没有道德哪来的智慧?跟诸位说,没有道德你只有烦恼。凡人没有道德,常生烦恼。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道德,你看看,他见他的老师五祖忍和尚,他跟老师报告「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老师如果听到学生能说这个话,老师就晓得这个学生道德的修养够水平,所以他常生智慧。有智慧就有善巧方便,就能教化众生,所以道德是根本!
在中国儒家教学,又何尝不是奠定在这个基础上!孔老夫子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智慧,但是他真正想学周公。周公是有道德、有学问、有智慧、有才干,辅佐成王,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