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毗卢遮那,原来是我们自性的德号,这句话是梵语,中文的意思是遍一切处,当然也遍一切时。我们讲智慧、讲德能、讲慈悲,只是举几个例子说说而已。实际上性德所显的,确确实实是无量无边无尽,没有法子称说,所以佛在经典上常用「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句话意思太深、太广了,是我们自己的性德。在现前、今天,我们有缘到这个世间来,虽然在短短的数十年寒暑,六根所对的境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旧还归自性,真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佛菩萨跟凡夫除了迷悟差别之外,其余的可以说毫无差别,真的叫平等真法界。六道跟四圣平等,三途跟华藏不二,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你能懂吗?禅宗大德常说「你会么!」果然会了,你就不是凡夫了;不会!不会就应当发心认真的学习,随顺自己的根性。根性也不是一定的,劣根可以转变成胜根,下根可以转变成上根。不是上根永远都是上根,下根永远是下根,不是的,没有一法是定法。善导大师讲得好,「总在遇缘不同」。遇到的缘殊胜,转变得快速;遇到的缘不殊胜,转变就慢了。因此,时节因缘我们要有慧眼,要认识,今天讲的机会,机会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之后,这个机会要抓住,千万不能放过,一定要知道。
哪一个众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追求快乐?多少人迷恋在五欲六尘的乐事,把正经事耽误了!什么是正经事?法缘。修学佛法这个机缘,这个机缘可不是每一次到世间来都能遇到的,没那么容易,所以开经偈里头讲「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法你要认识清楚,「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这一句话我们细心去想想,谈何容易!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天遇到了,我今见闻,这是遇到了,得受持。末后这句是核心,「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什么?契入如来境界,你才能够解如来真实义;你要不契入境界,你怎么晓得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才是最快乐,才是最究竟、最圆满。我为了要得到真实究竟的圆满智慧、德能、相好,我必须把眼前这些外缘,要放下!眼前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东西要是认识清楚,这不是究竟的,不是圆满的。虽然现前有一点小乐,得一点小乐、小利,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在后面!所以为了享受眼前这种小利,把永脱轮回、破迷开悟这桩事情给耽误了,岂不是大错?所以聪明人(这就是一念之差)能够咬紧牙根忍得过,我能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边,我把学道的机会牢牢的抓住。只要你一心投入,这里头有乐,这个乐超过六道里面五欲六尘之乐,这里头有真乐、有大乐。这个乐没有副作用,不生烦恼,不但不生烦恼,它生智慧,觉悟人之乐,佛菩萨之乐。
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德用智明」,确确实实「普周法界」,周的意思深。我们在前面读过,法界是重重无尽,我们应当要知道,重重无尽;微尘里头有,毛孔里头有,这是世尊在其他经典里面没有讲过的。微尘、毛孔里面重重无尽的法界,谁能契入?《华严经》告诉我们普贤菩萨能入。谁是普贤菩萨?修普贤行的人就是普贤菩萨。他能契入,他能受用这里面的大乐。所以,我们要记住孔夫子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不容易说得出来,这一句话是夫子一生教学的心得;一面教一面学,学不厌,教不倦。诸佛菩萨更是如是,生生世世无量劫中永恒不断。没有圆成佛道之前,一面学一面教;圆成佛道之后,一面教一面学。无论示现什么样的身分,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总是学不厌,教不倦。
你要问为什么?夫子给你说出来了,「不亦悦乎」。「悦」跟「乐」有差别,「悦」是从内心里面生的快乐,那是圆满的智慧的流露,跟乐不一样。乐是外面境界,现在人讲刺激的,外面境界称心如意,从这里生起来的。如果外面境界跟自己的喜爱相违背,他就生苦受。所以苦、乐、忧、喜、舍都是外面境界的刺激,不是从内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内心流露出来的,喜悦,不亦悦乎;「悦」称性,乐是生於识,不是称性的。这是真正觉悟人的心得报告。「有朋自远方来」,你看,从外面来的,这是境界,这个就「乐」了,顺境、善缘。「朋」是什么?同学。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这个很快乐!有机会尽宾主之谊,交换修学的心得,教化的心得,提升彼此的境界。当然,这是肯定的,会取得彼此之间的协助。
喜悦、大乐在什么地方?就在眼前,就在此时此处。我们要知道,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或者知道不够透彻,你要想知道、想透彻知道,契入佛菩萨的境界,经教是我们唯一入门的手段。我们从经教里面去「读诵受持」,还要落实,落实就是「为人演说」,你得要做到,而后说到。我真干、我真做!与经教相应,就是与自性相应,恒常的相应,长时间的相应,不知不觉就契入,就熟了。熟透了,就不是有意去做的、刻意去做的,自自然然没有一样不相应,念念相应,行行相应;说话,字字句句相应。到这个时候就恭喜你了,至少你是法身菩萨。菩萨怎么成就的?长时薰成的!我们常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薰成的。
经文,诸位看开头是用『了知』!跟前面不一样,为什么?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有,到底下一段我们就看到了。他说第九、第十、第十一这三句是佛的境界,所以说「了知」,不像前面九条,前面九条讲「证知」,菩萨可以证知。这是佛境界,只说了知,我们讲到后面再说。经文教我们『了知法界无边佛』,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很不容易体会。无量无边佛,『现一切众生前』,我们是众生,无量无边佛有没有现在我们面前?有。我们怎么样?我们不「了」也不「知」,了是明了,我们不明了,也不觉知。其实统统在我们面前。『神通海智光明』。
我们读到这一节经文,得问问,有没有几分印象?不敢讲多,有没有一分两分体会?如果有个一二分的体会,实在讲就相当不容易了,为什么?果然有个一分两分的体会,夫子说的「不亦悦乎」,你就有这个味道了。如果你完全不能够了知,你一丝毫的法喜都体会不到,这是真的。为什么没有办法体会到?我们可以说这《华严》从头到今天,我们讲了一千九百个小时,你没有认真的学,你要认真的学,多少几分你肯定是能体会得到的。就如同我们在学校念书,一年级有一年级的境界,你契入!从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时候,二年级的境界你体会到了。年年升级,境界、智慧年年增长。《华严》我们读到今天,这一千九百个小时,没有空过,怎么会不入境界!怎么会不生欢喜心!怎么可能还会贪恋世间五欲六尘,哪有这种道理?学习,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同学很多,我们同样学习一个法门,到最后有人成就,有人退转;这桩事情自古以来,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就很多!其中,我们不敢讲那些退转的都是没有成就的,这是我们凡夫眼睛里面如是观,实际上,可能那些退转的人里面有很多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他在那里表演,教导我们,如果留恋於世间尘缘,五欲六尘这种享受,就退转了。
如果在圣教心性里面得喜悦的,得法喜充满的,这个人在一生当中成佛、成菩萨,永脱轮回十法界。他再到十法界,再到六道三途,那个身分是菩萨身分,他是来为众生示现的。就像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为我们所表演的,其目的无不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帮助众生转凡为圣。无论做什么样的示现,目的是一个,绝对不是教众生迷惑颠倒。所以他们的示现,有示现正面的,有示现反面的,统统是教学。所以,无不是大智、大德、大能、大慈、大悲!所以叫「神通海」,海是比喻广大、比喻深,深广无际,用海来做比喻。这个大用所依还是「智光明」。我们再看最后这一句,第十一句:
【了知一切佛力无所畏法智光明。】
这个『法』是贯穿上面去的,就是「了知一切佛力法、无所畏法」。一切佛法无量无边,所以我们谚语常常讲「佛法无边」,这是真的,佛法无边,无量无边。这个地方举二法做例子,一个就是佛的力法,佛力就是十力。世尊为了教学方便起见,佛的能力没有边际,没有头数,我们讲八万四千、无量无边,实在讲佛的能力没有法子形容,没有法子能够说得出,这是真的,一切言语、比喻、形容都达不到。佛在这个经上把它归纳为十大类,十代表无尽,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佛的十力」。「无畏」也是没有边际,佛把它归纳为四大类,叫「四无所畏」。十力、四无所畏,称赞如来究竟圆满大德大能,这种德能之所依是智光明。
学佛,不是学别的,就是学智光明。在这个经上,大威光菩萨在表演给我们看。他是怎么学的,为什么他一见佛,听佛一说法,他的「智光明」就开发出来?这是我们平常讲,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有这么好的机会见到佛。佛现相,他眼见相,觉悟了;佛说法,他耳闻法音,彻底明白了。我们一般中国人教下讲「大开圆解」,宗门大德讲「大彻大悟」。借著佛的光明,把自性的光明显发出来了,这就叫传灯。我这盏灯没有点燃,你那个灯是点燃的,我这个灯借你的火,把我的灯点燃,我的光明就生出来了,跟你的光明无二无别,光明遍照。所以佛门传法也叫传灯,灯灯相续,正法久住。因此,佛法的修学,我们就明白了,「智光明」不开,不算成就!好像读书一样,智光明不开不能毕业,你拿不到毕业证书。智光明开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了知,你就成就了。在大乘佛法里面,最低的果位是初住菩萨,圆教!大乘圆教,你就证得这个果位。在遍法界虚空界,对人对事对物,你用真心,你不再用妄心。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得一点启示,这个启示是,我们自己觉悟,我们要从哪个地方下手?《楞严经》上讲「最初方便」,就我们现在这个程度,这种根性,我们从哪里下手?实实在在说,世尊慈悲,在经论上千嘱咐万叮咛,真的,这句话说了千万次,「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就是告诉我们入门下手的方便。「受」是什么?你进佛门,受三皈、受五戒,接受十善,接受经教!问题你有没有真的受?形式上受没用处。真的接受了,接受过来要当作宝贝。什么宝?这是能帮助我了生死出三界,能帮助我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的宝物。我接受过来之后,我要知道保持,不能把它丢掉!怎么保持?念念相应。起心动念,念念与三皈、与觉正净相应,念念与五戒十善相应,念念与经教相应,这才行!这叫「持」。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跟受持相应。真的做到了,现在人讲落实,真的落实,这叫学佛。
经教,品类很多,我们可以随顺自己的根性,随顺自己的程度,随顺自己生活习惯,这样学起来容易,不难,选择一种,一门深入。你得要问,其实很多人问,我选择这一种,其他的经论,我可不可以看,可不可以听?初学的时候,不可以!古时候一般讲五年之后就可以。为什么?初学要在一门扎根,你还没有根的时候,不可以。为什么?对你没好处。你有了根,对你就有好处,你可以吸收它的养分。所以其他经教可以看、可以听,但是你始终是修学你自己的一门。我听了,我看了,我把听到、看到的那些好处都吸收在我这一门里头,使我学习的这一门更充实、更圆满、更究竟。所以是无量法门帮助我这一门,我这一门无论是自行、是化他,一门里面就包含了无量法门,不可思议!所以初学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现在时间到了。
我们接著看末后的这一句,第十一句:
【了知一切佛力无所畏法智光明。】
经上讲到一切佛的「力」,大乘经上佛常常给我们讲,如来果地上有十种殊胜的能力,第一种叫「是处非处智力」。是处非处智力,这个意思是佛了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佛的智慧没有障碍,任何一个众生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他都知道、都明了。所以佛说法何以那么样的契机?众生要是有缘遇到佛,没有不开悟的,没有不证果的,原因就是佛知道他过去生中修学的善根福德因缘。所以教导他非常契机,我们今天讲的投缘,哪有不得度的道理!
古大德在这个意思里头,特别给我们说明,譬如做善业一定得善果,造作恶业一定得恶报,这叫「是处」。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