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确确实实具足慈悲喜舍,她是这个心。我们一般凡人为什么做不到?一般凡人没有慈悲喜舍,只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三毒!换句话说,不善到极处,就用毒来形容它。所有一切不善业,所有一切恶业,都是从贪瞋痴慢生起来的,那怎么能跟人相比!内有三毒,外有五欲六尘在诱惑你,内外交感,百病丛生。不但你会生许多奇奇怪怪的病,你寿命减短!所以健康长寿之道,这个道之根,就是慈悲喜舍。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清凉大师这十六个字,如果我们自己也想在这一生当中,得到真正的幸福,真正幸福不是你地位高,不是你有财富,不是你有很好的物质享受,不是的;真正福德是你自己心地清净,没有病苦。物质生活纵然苦一点,不缺乏,足够了,这就是大富大贵。佛法里头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应有尽有,这说明「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哪有求不到的!求成佛都可以求得到,这是最难的了,其他的在佛法里头真的是鸡毛蒜皮,不足以为道。哪有求不到的!
清凉大师这个四句话十六个字,这里面的含义很深,「佛深德海」,这也就是讲「佛德」,佛之德就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深广没有边际,所以自性里头本有的德能也是没有边际,用深、用海来形容。佛的德是什么?具体说一点我们听听,要不然没法子学。首先我们对於「德」这个字的定义要搞清楚,通常「德」会连著「道」一起说的,道德!什么是道?宇宙总的原则,我们称之为道;宇宙之间局部的原则、原理原则,我们称之为德。这个话如果听不懂,我们用比喻说,讲我们整个身体、全身的,这就好比是我们把整个身体代表宇宙,讲整个身体的养生之道,总的原理原则这叫道。局部的称为德,譬如我们讲眼睛、耳朵这是局部的,这是身体里头的一个器官。这个器官我们对它了解,知道怎样保护,怎样运用,怎样能够保持长久而不退化,这是德,这大家好懂。道德是一体,但是一个是总,一个是别。
在儒家讲什么是道?五伦是道,宇宙自然的法则,不能违背!像日、月、地球的运行,这是个自然法则。地球上有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是自然法则,不是人制造的,符合自然法则这是道。儒也是本著古圣先贤的教诲,五伦是道,五伦是什么?夫妇,这是自然的法则,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个就人来说,人与人的关系,要与大自然的总纲领、总原则相应,这是「道」。「德」,德是局部的,五常是德;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我们讲仁爱,这是德。人与人之间一定要相亲相爱,这是性德,这是合乎自然法则的。人与人不可以对立,所以「仁」是属於德。「义」属於德,义是什么?义,我们今天讲义务,是你应当要做的。所以五伦就有十义。做父亲的对儿女要慈悲,要慈!做儿女对父亲要孝!孝跟慈都是义,你应该做的,你要不做到你就错了,你就违背了自然的法则。我们今天讲义务,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这是义。在社会上帮助一些苦难众生,帮助社会做有利益於社会大众的事业,我们常讲义举:这个举动合乎义,我们应当要做。
「礼」,礼讲节度,人与人的关系在形式上一定要有礼。礼不能过分,不能不到。过分,谄媚、巴结;不到,傲慢、失礼。所以礼讲节度。现在一般讲我们人与人之间行礼,最敬礼是三鞠躬,表示我的敬意。三鞠躬,「三」就是个节度,如果你觉得「三太少了,我四鞠躬」,你超过了,超过是谄媚、巴结。要说「三鞠躬太多了,我一鞠躬就可以了」,一鞠躬,不到、不足。所以一定要守住这个节度。守住这个节度,那你就懂了,引申的意思就是守法,佛法里面讲就是守戒。儒家讲礼,佛法讲戒,现在一般社会讲法;礼、法、戒,意思相同。「智」是理智,不能够用感情,感情会坏事。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要理智作主,要理智去考量做为标准,不可以用感情。情不能不要,理是主,情是辅助,情不能作主,情要作主,肯定你坏事了。末后一个是讲「信」,人无信则不立。人与人之间要建立互信,彼此互相要信任,这个社会祥和,所以那是属於德。
除了这个五德之外,五德仁、义、礼、智、信,佛法传到中国来,祖师大德把它配在五戒上说,不杀生,仁;不偷盗,义;不邪淫,礼;不饮酒,智;不妄语,信。所以儒家讲五常,佛法讲五戒,名字用的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人能够严持五戒,读儒家书的人能够信守五常,这个人不但不堕恶道,他一生如果认真努力去做,他来生肯定生天,享天福去了。善因善果丝毫不爽!除这几个基本的条目之外,儒家还有「八德」。八德有两个说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老的说法。稍微近代的时候,有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两种说法都好,与道相应。我们起心动念、一切作为以这个为标准,都要与道德相应,这个人是圣人、是贤人、是君子。在佛法里面,学佛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起心动念、一切作为要与戒律相应,这就是修养道德了。在佛法里面,总的纲领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什么是恶?不利於别人的事情就是恶。但是你要晓得,不利於别人肯定不利於自己。世间人有许许多多错误的观念,必须要纠正。譬如世间人常讲「损人利己」,这个话说错了,与事实相违背。错在哪里?损人决定不利己。损人,说实在的话,人家受这个损害三分,自己受损害七分,损人怎么会利己!反过来给你说,利人才是真正的利己,这个话是真实的。我利人,人得的利益顶多三分,自己得七分。经教里头常讲,你看《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不是说,我们诵经回向给别人,别人得多少?得七分之一,七分之六诵经的人自己得了。所以利人是真正利己,损人是真正害自己!损人事情能做吗?不能做,大错特错!可惜世间人不懂这些道理,许许多多错误观念。
前年我在香港,亚视何守信先生来访问我,他给我提了一句话,他说:「法师,古人常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当时就跟他讲,就答覆他,这一句话是错误的。释迦牟尼佛不为自己,一生为别人,从来没替自己想过,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诸大菩萨、在中国历代的这些高僧大德,修行真正有成就的,都没有为自己,不但天不诛、地不灭,反而受到当时后世许许多多人的尊敬、崇拜,这就是事实证明。许多错误的话,必须要把它纠正过来,不能够再错下去!
所以「德」这个字我们要认识清楚,在佛大乘经典里面太多太多,不胜枚举。「净业三福」是德,菩萨「六波罗蜜」是德,「普贤十愿」是德。戒经里面,佛为我们所制定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德。佛德这个「德」是自性,性德深广无际。这一句话是这么个意思。「蕴积力用」,蕴藏,结积,力是能力,用是作用。无量无边的德能,这些德能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性德。我们今天没有明心见性,说老实话,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本有无量的德能,统统不起作用,被烦恼盖覆了!现在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靠修德。用修德这个方法把性德显示出来,到最后,性修不二。
开始,我们努力要修,怎么个修法?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道德相应,要与戒律相应,这个就叫修德,我们佛门里面称为修行。修行,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言语,口业的行为;身体造作是身业的行为。行为再多,总不外这个三大类,身、口、意三大类。所以,佛常常用这个归纳的方法,教导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以戒律为标准。在世法里面,要以伦理道德为标准,你就不会有大的过失。虽然有些过失,但是总不离谱,有时候超过一点,超过是边缘,不太多,小过失,不是大过失。慢慢的时间长了,要修到什么?修到完全相应,没有丝毫过失,这就成佛了。只要依照戒律修行的人,时间久了,他会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戒、定、慧三学是一桩事情,是分不开的。但是戒定慧是一定的过程,你不能颠倒,你一定从戒学下手。
所以我们的学院在这里成立之后,现在还没有正式上课,现在大家都在做预备工作,我们用什么做修行的根本?我们所用的有儒家的教材,儒家教材里面我们选择的是《了凡四训》、《弟子规》。《了凡四训》目的是教我们认识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目的在此地。《弟子规》是我们真正修行的起步,我们不是讲你会读、会念、会讲解、会背诵,不是的,要做到。别人做不做,与我们不相干,我要要求我自己,我自己这一生当中想了生死出三界。那么念佛求生净土,何必要学《弟子规》?世尊在《弥陀经》上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弟子规》是修善的起步,我连这个都做不到,其他别说了。这是善行,根本的根本,基础的基础,我要从这里下手。
然后接著佛法,佛法我们修《十善业道》,一定要以世尊教诲为方向目标,做到「不容毫分不善夹杂」,真正落实「常存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我要做到!再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做为补充,这里面有五戒十善,有事师之道,里面也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这些都是修行的预备功夫。这些功夫做好了,正式学戒。学戒我们不能讲得太深、太高,为什么?做不到。我们只希望做到真正沙弥,所以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希望能落实。我们目标就到此,不敢再向上提升,再向上提升做不到,细心去观察衡量,做不到我们就不要做了。我们能够落实到十戒二十四门威仪,那就是善人。这样念佛,我们能够相信,决定得生净土,我们求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使我们这点小小的善,得佛威光注照,我们这小善就变成大善,就变成上善,能够参与诸上善人的那个一会!我们讲聚会。阿弥陀佛欢喜我们,诸上善人也欢喜我们,帮助我们,爱护我们,教导我们。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学院要用两年的基础,我们学院分三个学程,前面两程,这个两年奠基础,著重在德行。德行就是戒学,十戒二十四门威仪要细讲,要认真落实。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勉励,依众靠众。当中三年,就是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学习本宗的课程,净土宗本宗是「五经一论」;这三年当中要学「五经一论」,这是共同科目。最后四年,专攻一门。这六门功课「五经一论」,你都研究过了,都学习过了,在这里头选择一种,这一种一门深入;四年的功夫,一门。我们在经教上扎根了!整个学习期间九年,这样将来你在一切处所弘扬净土,领导大众念佛薰修,你确实有能力了,你不会误人子弟,不会造罪业了。
这是我想了多少年,没有法子落实。因为这么多年来,自己没有道场,住别人道场;住别人道场一定要尊重道场主人的意思,所以这个愿望不能落实。今天在此地建立这个学院,自己能做得了主,所以我就希望这个理想要在此地落实,这种修行真正肯学的人不多!所以我们道场不需要大,我心目当中预想的学生顶多二十个人。为什么?一般人讲太苦了!太苦了,大家都不要来了。人要不吃苦,怎么会有成就?古人常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自己这五十年的学习,我二十六岁学佛的,今年七十七,要用中国的算法,年头到尾我学佛五十二年,在台上讲经四十五年。早年,什么样的辛苦都吃尽了。我没有福报,这个诸位很清楚很明了,我晚年这个福报是这一生修的,不是前生的,前生没修福。没有福报,又没有寿命,所以福报、寿命都是这一生修的。幸亏前生还有一点智慧,让我能够辨别是非真妄,不至於堕落。这一点点善根!所以人不吃苦,怎么能成就?实在讲现在这个学院一切设施,我在求学的时候,作梦也不敢想,哪里能够想到这么好的设施。
我学佛的环境,你们诸位今天到台中看看慈光图书馆,慈光图书馆还是老样子。我住的那个房子,你们去参观,三个榻榻米,在慈光图书馆讲堂后面小楼上。三个榻榻米我只能用两个榻榻米,有一个榻榻米他们堆摺叠的椅子,有几十张摺叠椅子堆在那边。我住那样的环境。洗手间楼上没有,在楼下。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生活虽然非常艰苦,快乐无比,法喜充满,精神生活充沛!能够跟著善知识,跟著李老师,他是我们典型,是我们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