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心,这是能信。所信的是什么?在这品经里头要告诉我们,所信的法门。这个法门不是佛所说的,而是从自己自心里面、佛性里面所流露出来的。我们凡夫不觉,不知不觉,诸佛如来是已知已觉,他为我们说出,说出我们自心本来具足的法门,这点非常重要。於是我们才真正得性德的受用,起心动念一切造作的享受与性德相应。从相应到相融,那就是性德圆满的流露,到这个时候我们跟诸佛如来、跟法身大士无二无别。
再看下面「第五净行品,令信心者,信菩萨初发心时,皆发大愿为首」。这是这一品经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菩萨在因地,佛在果地,因圆果才满,修因证果。菩萨怎么修成的?大愿为先,所以愿是先导,引导我们,愿是我们修行的方向目标。诸佛菩萨的大愿也无量无边,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个例子不胜枚举。
世尊把一切诸佛菩萨的弘愿,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这个四大类就是我们常常念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诸佛如来在因地大愿的纲领,如果我们发这个愿就跟诸佛菩萨相应,这四愿确实是究竟圆满。我们天天念、常常念,有没有发?没发!怎么知道你没有发?你的思想、见解、言行跟它不相应,所以你没有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发了没有?如果真的发了,你会非常积极的去帮助一切众生。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袖手旁观,若无所见,你没有这一愿。
佛在经上常常提醒我们,九法界众生迫切需要帮助的是什么?是破迷开悟。他为什么是众生?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就是众生。九法界众生都是这样的,这里头只有迷悟浅深不相同,染污厚薄不相同。九法界在上面的,迷得比较轻,染污比较少,愈往下面去的愈严重,这是他们迫切需要帮助之处,我们有没有去帮助他?所以愿没有发,愿要发了,你肯定是勇猛精进。你今天想精进,精进不起来,你没有愿力!没有愿力的人在六道里头,我们大家都很清楚,随业流转!你没有办法离开业报,你这一生所受的是业报;受业报,你依旧天天在造业。业果循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理论跟现象,搞这个东西。
真正发愿了,我们用什么来帮助一切众生?后面三条就是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我真的断烦恼。真正发愿的人,天天反省,天天忏悔,天天改过自新,这个人真正发愿。为什么?他做样子给一切众生看。九法界里面有根利的,根利就是法门里面常讲的有缘之人,根利的,他看出来了。我们周边的人根不利,他没看出来,也许他看出来了,印象不深。
但是我们知道,鬼神里面有很多很多比我们人心思灵敏,他们看出来了,他们学习,依教奉行。看到你做这个样子,他对你尊敬,他向你学习。所以佛法里常常讲一切众生,他没有讲一切人(这个世间一切人),他讲一切众生,那个境界多大!心量多大!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给一切众生做榜样的,一切众生里面,许许多多跟我有同样的毛病。我今天在忏悔,我今天在改过,触动他们的善根,触动他们的悟门。断烦恼成就德行。
学法门成就智慧,「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从哪里学起?佛祖教导我们一门深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给我们表演,我们要真正看出门道,向善财学习,他成就,我们也有成就。初学,一个老师,一个法门;学成了,一切众生都是老师,一切法门我同时广学,没有障碍。但是它的根是在「一」,在「一」里面成就,成就什么?成就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明心见性。标准是见思、尘沙烦恼断尽,跟一个老师。尘沙、见思断尽,破一品无明,出师了,出师就是现在人讲毕业了。毕业之后,把你所学的完全落实到生活上,起作用了。
善财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智慧的应用,在应用里面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达到圆满。你明心见性了没错,你并不圆满!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个时候你毕业了,但是你不圆满。你还要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个阶段没有一定的老师,学无常师。也没有一定的处所,那就是四弘誓愿里头的第三条广学多闻。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成就圆满的智慧,证得无上的佛果,「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一个人遵循弘愿,弘愿是我学习的方向目标,是我修学的依据的原理原则,决定不违背,这个人在佛道上。大愿为首!
我们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不是别的,根本就没有愿!愿是什么?愿是名闻利养,愿是五欲六尘的享受,搞这些东西,念念不舍!这个心、念头是什么?轮回心、轮回念。虽然在佛门了,甚至於剃了头出了家,受了大戒了,你的思想、你的行为没有离轮回,天天造轮回业,这怎么得了!所以古德教给我们,修行发愿在先。不但佛法,世间法也如是,世间人讲立志,志要不立,你这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你这一生一事无成,你没有成就。你要有个方向、有个目标,一生不改,必定有成就。佛法世法都不例外。
我在讲席里面也常常举例子供养大家,我早年在台北见到方豪神父,天主教的。方神父初中毕业,自修成功的,他研究《宋史》,中国历史《二十五史》里面宋朝这一段的历史,他一生专攻这一部书。他成为学者,成为《宋史》的专家。初中毕业,他在大学里面教书,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是政大文学院的院长,没有学历,靠自修成功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他有志,他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生不改变,成功了。
佛法也是如此。这是多少年前,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常常告诉同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根性,自己要肯定,是大大不如古人。不要说是从前人比不上,民国初年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我们都比不上。他们的底子都比我们好,那个时候社会风气淳厚,从小接受那样的薰陶,我们哪里能够跟人相比?在这个时代,自己要想成就,一部经,一生专攻一部经。
在民国初年,江味农居士给我们做了榜样,周止庵居士给我们做了榜样。江味农一生专攻《金刚经》,周止庵居士一生专攻《心经》,他们两个人用的时间非常接近,差不多都是四十年。四十年专攻一部经,他变成权威了,他的成就超过古人。自古以来注《金刚经》、讲《金刚经》的人比不上他,他变成顶尖的人物了。《心经》两百六十个字,你看看周止庵居士的《心经诠注》,看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们著作不多,但是这个著作是非常有价值,肯定永远流传下去的。学《金刚经》的人不能不读江味农的《讲义》,学《般若心经》的人,不能不读周止庵的《诠注》。人有愿,一生不舍这个愿,不离愿,他就有成就。
我在四十年前就劝导大家,如果你真正有愿,你想学一部经,在一般讲三年有成,你的基础打下去了。儒家讲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我们可以这样说法,九年你这一部经就成为世界权威了。你们想想看今天这个世间人,哪一个人肯在一部经上下九年功夫的,不说你的智慧超人,你的时间用的比别人多。你会变成世界的权威。全世界想听这部经,想学这部经,都得来找你。记住佛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真正有成就的人肯定这一句经文。为什么?一悟一切悟,一通一切通。
真正学习契入,这个经典里面的道理,肯定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经典里面的方法、境界,肯定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那个境界变成自己的受用,你没有白学。但是人没有福报,怎么说没有福报?他听不懂!真听懂的人他真干,听了不能去干,没听懂。《华严》这是一部大经,当然学习不容易,可是你在《华严经》里面学一品、学一会也不得了!那个成就也不可思议。问题是你有没有真正发愿,有没有毅力,有没有恒心,会不会动摇?这是你一生成败的关键,你是不是真做到!所以发愿为首。
长者接著又说「又令信心者,便回无始妄念,以成智海无生灭性」。所以,大前提是信心者,能信、所信,你有没有信心?这是对有信心的人,他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没有信心!这是我们必须要肯定的、要明了的。信心从哪里来的?一般经论里面、祖师大德开导里面所说的,过去生中的善根是信心的根,这个话说得不错。过去生中没有这个善根,这一生培养是比较困难,这是因。第二个遇善知识,善知识是缘!佛经上讲善知识,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老师,学生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清净的信心,老师的教诲能够完全接受,这是缘。
我相信方东美先生跟我讲的,佛经是世间所有哲学里面最高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相信他一生当中这个话不只是对我一个人说,他的学生很多。晚年在台湾大学他开的课程是「大乘佛学」、「魏晋佛学」,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的是「华严哲学」。他的教材全是经典,所以这两句话绝对不是对我一个人说!我相信他的学生很多很多都听过这两句话,我们成就不一样。我是百分之百的接受老师的教诲,百分之百的顺从老师的指导,我真做了。以后我出了家,再去看他,他一见面:你真干了!这个话说的意思很深,我真听他的话,我真的干了!我这一生一世就是这个方向,就是这个目标,这个方向目标是方东美先生指示的。
《华严经》是他老人家介绍给我的,可是我学《华严》是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的。但是对这个经生起信心、生起仰慕,这是从方东美先生那个地方来的!这是缘。过去善根是因,多生多劫的善根,这是因,这一生当中遇到好老师,这是缘。好的同学,好的学习环境都是缘。有因遇不到缘,这个因不会起现行;因跟缘结合了,这个时候成败的关键在福德,你有没有这个福分。这个福是什么?信受奉行,这个人有福!
遇到善友、好老师,对这个好老师半信半疑,那是自己没有福分。听到有道理点头很欢喜,听完之后就没有了。这在佛法里面讲,阿赖耶识里头种一点善根而已,除此之外不起作用。起作用的人怎么样?锲而不舍。愿从这里生。我这一生当中,我找到目标,找到方向了,一生当中不离这个方向,不离这个目标,锲而不舍,认真努力。障碍,那叫业障,有智慧、有善巧,能把障碍化解,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这样才真正得(如方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所以长者后面这句话说,「又令信心者,便回无始妄念」。回是回转,妄念是迷,迷一回转就觉了,这句话就是「转迷为悟」,成就智海。无始的妄念跟究竟圆满的智海是一不是二,觉了就是智海,迷了就是妄念。转迷为悟,这是「净行」的宗旨。「无生灭性」,那你真的见性了,性不生不灭。智海之体是无生灭性,妄念之体也是无生灭性,体不变,只是迷悟不同而已。
最后第六这一条,「六贤首品」,这是这一会六品经最后的一品,「令信心者,信佛神力,通化无边,得大自在,及信心之福」。前面所说都是信自,末后这品经教我们「信他」,「他」是老师!我们对老师要有坚定清净的信心,决定不动摇。但是自己要晓得,我们自己无始劫来造了许许多多不善业,得罪许许多多的众生,这些众生在我们这一生当中都变成了魔障。
以我们凡夫观点来看,或有意或无意的障碍我们,破坏我们的信心,障碍我们的道业,魔障现前了。哪些呢?毁谤老师的,让我们对老师失去信心;毁谤法门,让我们改学别的。你改学那个,又有些人来毁谤,说这个法门不好还有更好的。你这一生当中,法门换来换去,到最后人老了,哪一门都不成。
你们想想看,江味农居士一部《金刚经》四十年!他要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他不能成就。许多人(我们同学当中)原本对老师很尊敬,听信谣言,对老师信心丧失,这是业障现前!我们要晓得。所以自己要有智慧、要有福德,真的《弥陀经》上讲的话有道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是大的善根福德因缘,决定不动摇。我们今天学一部经,学一种世间学问,如果不能用心专注,怎么能成就?
方神父一生就一部《宋史》,你们现在在讲堂看到,我们书架上摆的《二十五史》,《二十五史》里头的一部《宋史》。用一生的精力在那里研究,这才能成为专家。你要说《二十五史》这二十五种,每一种都研究,你成不了专家。为什